首页 > 军事历史 > 凭啥说我是战犯?

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250节

绝对不能让他们继续安稳了,因为时间不站在苏联的一方,这是斯大林从全局考虑得出的结论。

自己在恢复,在重整兵马,但敌人同样也在恢复,现在不打,过一阵子就更加难打。

苏军目前唯一的优势就是兵员物资补给速度远超国军,眼光短的认为只有这一个优势不足以进攻了,但反过来思考,你特么都只剩下这最后一个优势了,还不进攻等啥呢?

等到夏天敌人的后勤恢复了,最后一个优势都没了,再去进攻么?战略被动,弱势一方什么都不做才是最蠢的,越弱就要越勇。

苏军的优势就是无穷无尽的兵员和极短的后勤补给线,这个冬天只要舍得拼,一口气压上去,损失多不怕,俄国有的是灰色牲口,美国人有的是军火物资。

哪怕失败了,但只要在冬天耗掉了国军的储备物资,打掉他们锐气,开春之后无论干什么都会更顺,反正就是不能够给国军喘气儿的机会。

“苏维埃没有懦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们的红军到了需要为国献身的时刻了,每一位苏维埃公民都必须为国家献出一切。

现在我们必须进攻,也只能进攻!我们必须抛弃一切多余的想法进攻,这个冬天或许会是我们唯一主动进攻的机会了,错过这一次,我们将会失去更多!

伟大的苏维埃寸步不退!”

斯大林力排众议,强横霸道的命令将军们立刻准备进攻,斯大林没有决定之前,其他人还可以劝一劝,但如果他下达了决定之后,哪怕就是朱可夫也不敢去劝说了,整个苏维埃没有人敢忤逆斯大林的威严,至少目前没有。

莫斯科的意志下达之后,前线的苏军开始大规模的调动部署,大批的物资从隐蔽仓库拖出来,补充到了前线,大量装甲车和作战部队开始集结被加强到了一线。

这一切都在国军空中侦查的眼皮子底下,空军出动了多批次轰炸,导致了苏军大量损失,但却还是没有阻止苏军的变化,后续战区空军也因为后勤问题停止了大规模轰炸。

这些情报被送到了国军将领手中之后,高层不少将领都认为这是苏军加强防线的举措,只有少数人暗道不妙。

李宗仁接到了这些情报之后,整个人一宿没睡,赶紧调整部署,他明白自己遇到狠茬了,莫斯科看透了他的想法,提前出招了,这是李宗仁最不愿意看到的。

李宗仁赶紧摇人开会,一群中将上将到了司令部之后,都有些纳闷李宗仁怎么了,忽然之间召集召集大家开会?

开会之后,李宗仁第一句话就让大家震惊:“苏军很快就会开始反攻了!”

一句话让不少将领都懵逼了,这就相当于是当初淞沪会战惨败之后,国军立刻发起反击一样,谁听了都会不信,战线态势和天时环境以及双方实力,都决定了,苏军不可能反攻呐,这种天气环境,国军严阵以待,苏军反攻干什么?找死么?

难道十分之一胜率的战役,苏联人也敢押上筹码赌一把?

陈诚更是反驳道:“元帅阁下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这种时候反攻?随便拉一个二等兵出来指挥大军,恐怕也不会反攻吧?”

李宗仁当即破防骂娘了,陈诚不开口还好,一开口,李宗仁就忍不住了,直接就是破口大骂,情绪十分激动。

要不是你陈诚好大喜功,一口气把补给线多拉出去两千多公里长,还把后勤老底子都给打亏空了,现在哪至于一场敌军反攻就得大家围在一堆开会呐?

李宗仁先发制人,问候了陈诚老母,陈诚也是绷不住了,立刻回击,你是元帅不错,可我也差不了多少,老子也是大将,凭啥当众问候我老母?

土木系将领也都是帮腔了,都在质疑李宗仁,你难道是神算子么?敌军这才刚开始调动而已,谁都说不清楚,这到底是加强防线还是准备反攻,你凭啥一口咬定就是反攻呢?无论从战局态势还是气候环境推测,这么点胜算,正常人都不会主动进攻的,国军不打过去就算是不错了。

但李宗仁态度异常坚定,一言而决,把议题拉回了如何应对苏军反攻层面上,他是战区总司令官,整个西线—把手,他直接动用权威了,也没有人敢继续反对了,包括陈诚都老老实实听话开始讨论如何应对苏军反攻了。

国防军内部,一把手具备绝对权威,国军没有什么政委教导员,更不存在双首长制度,小到一个班,大到一整个战区,所有层级都只有个一个老大。

一个师只有一个少将,一个军只有一个中将,一个军群只有一个上将,一个战区也只有一个元帅,国防军从整编之处就在树立绝对权威,往往一支部队主官就是军衔最高的那一个,不存在什么师长是少将,副师长也是少将的情况,老大就是老大。

现在这种制度就有用了,不管陈诚和其他将领多么不服气,但只要一把手李宗仁拿出权威了,争论立刻结束,只能够按照一把手李宗仁的思路走。

讨论的时候可以有不同意见,甚至你看不顺眼骂娘都没问题,玩派系压人也没问题,但是一把手开口之后,就不能再多嘴了,还敢多嘴那就是目无尊卑挑战上级,这是重罪,官司打到南京城都没得洗。

接下来的讨论就很明确了,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被动防守,一个是主动防守。

被动防守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必要时刻可以放弃一些占领区,边打边退都行,只要维持住部队不出现溃退,保持秩序和战线完整,其余都是次要。

这个方案缺点是很窝囊,打下来的占领区得扔掉不少,而且对于士气有损伤,会消耗掉部队百战百胜的锐气,优点就是可以压缩漫长的补给线,节省掉大量的后勤消耗,能够继续提升物资储备量,属于就是把拳头收回来一些,方便气候转好之后出拳更加致命迅猛。

主动防守方案就截然不同了,这就是防守反击的另一个说法而已,不止是需要防御,更要有反击,局部可以放弃,可以撤退,但整体必须维持住,然后调动生力军反击歼灭来袭的苏军。

这个思路的优点是可以维持胜势,保持部队的锐气和军心,并且不会丢掉已有占领区,打得好甚至还可以拿下更多的占领区。

缺点同样也很明显,那就是对于部队消耗太大了,无论是物资消耗还是官兵状态消耗都是很严重的,冬天打仗的损失和消耗比起夏天那是翻倍都不止的程度。

真要是用这个方案,开春之后的攻势肯定会受到影响推迟的,并且气候环境会极大拉近双方的装备差距,损失也会比夏季作战更大。

出现分歧之后,陈诚率先表态,选择了被动防守,这一点让李宗仁很惊讶,但却也在意料之中,陈诚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之前在哈萨克草原上太激进了,现在能够有机会弥补也是不错的,压缩一下后勤线距离,丢掉一些意义不大占领区,只有好处你没有坏处。

人都在进步嘛,陈诚也不是那种知错不改的蠢货,他也没有资格知错不改,尤其是南京大执政已经对他有一些不满了,他更不会自己找死了。

汤勇上将、欧震上将也选择支持了陈诚,现在战线的确拉的太远了,任谁看着身后长达上万公里的补给线,都会感觉心慌的。

不少人表态支持了陈诚退一步海阔天空之后,李宗仁却拍桌子表示寸步不退,一定要顶住。

李宗仁要打防守反击战,或者说他要主动迎战,打一场大会战和歼灭战,这把陈诚气得够呛,这死对头怎么要是要跟自己对着来呢?这难道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么?

李宗仁的表态也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其中漠北军群副司令官兼第八集团军军长的林阳春中将更是毫无保留的支持。

459.动起来的部队

李宗仁坚持要主动防御的做法让很多人惊讶,因为这为元帅的身体还经得起这么折腾吗?李宗仁来了西线之后一直都是以后勤工作为主,竭尽全力提高战区后勤储备,关于战事和前言部署都是没多少关心的,一股脑交给了陈诚去打理。

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次李宗仁会采取被动守势来应付苏军的反攻,将军们也都很清楚,李宗仁原本的打算,冬季蓄力,春夏就开始抓紧时间抢攻,这法子很不错,大家都也都是接受的。

但忽然之间老李同志就推翻了之前的做法,态度非常强硬要求应战,在冬季就给俄国人一个教训,这站在军事角度上来说是—种有些得不偿失的做法。

同样的消耗放在春夏季或许战果会更大,现代化的战争,尤其是对补给线漫长的机械化部队而言,作战是要有成本思维的,打之前先得掂量一下自己手头的本钱,赔本买卖不能干的。

俄国不是日本,他们的血条厚的多,无论纵深还是资源以及人力,都是国防军目前遇到过最强大的对手。

日本说什么一亿玉碎,国军听了也就当一个笑话而已,但如果俄国人说一亿玉碎,那国军就笑不出来了,因为这些人是真有可能拼命的,而且真的有能力拼命。

俄国人补充一个兵员只需要一纸征召令,训练个把月,发一支莫辛纳干就可以很方便送到战场来了,但国军可不行,国军的每一个兵员都需要至少三个月以上训练,耗费大量的弹药物资把兵练出来一个形状,然后万里迢迢送到前线。

成本差出去不知道多少倍,俄国人哪怕三比一的战损拼掉一个国军士兵,这对于国军而言也是亏本买卖,苏军能够补充十个士兵的时间,拿给国军可能撑死了补充两个士兵到前线。

冬季这种环境和苏军血拼,一旦被消耗的太大了,国军哪怕打赢了也是亏本买卖。

“此战必须要打,俄国人出招了,我们不能躲,只能接招!打仗不能只看眼皮子底下的东西,要看长远!”

李宗仁开口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部队的锐气必须维持住,战争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东西,很多时候看得见的东西都是次要的,反而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更重要。

主动权绝对不能给苏军,一旦让他们掀起了反攻势头,国军退缩了,那战局大势就很有可能逆转,主动权都可能易手。手

更重要的还是部队的锐气,这是绝对不能丢的,万里远征,异域作战,官兵那股子坚信胜利的底气一定要维持住,这股子千万不能泄掉了,一旦泄气了,那往后很多事情都会变得麻烦起来。

物资囤积起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作战的,冬季用和夏季用没有本质区别,只要不是被浪费就行了。

底下人可以算小账,但李宗仁却一定要从全局角度算大账,有些东西可以舍弃掉,但有些东西那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李宗仁拍板之后,战区也开始立刻行动起来了,苏军不管是在干什么,国军都做好了打大战的准备,林阳春中将麾下的第八集团军和胡琏所指挥第十二集团军被抽调出来作为战役攻击集群,这两个军被获准敞开了使用物资,要什么都给。

以乌拉尔至契卡洛夫地区一线为前沿,这一段是国军死守的战线,寸步不让,两翼部队可以采取活动防守的战术,而抽调出来的攻击群第八集团军和第十二集团军则是随时穿插合拢的铁钳,只需要时机成熟,就会立刻出动,围歼来袭苏军。

117师,242团团部很快接到了来自上级的命令,正窝在被子里面睡懒觉的张子康中校,被团参谋长叫起来的时候也是愣住了,好好的怎么又要折腾了?

“上头这又是怎么了?好好的冬季修整,怎么又变成被备战?”

满腹疑惑,但命令下来了之后,张子康立刻就召集营长来团部开会了。

一场作战会议很简单,那就是从现在开始结束休整状态,所有部队必须立刻全员在位全副武装,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之前被取消掉的战场巡逻戒备、外包给俄国治安队警戒任务全都必须恢复自己人执行,所有部队立刻开始按照上级规定标准整修战壕,同时全员进入战斗状态。

上头给的命令很严厉,没有留下半点余地,所有人都必须照章执行,再冷也得窝在壕沟里面,在难受也得守着机枪。

除了命令之外,大批的弹药燃料也都被源源不断的送到了一线,比起之前扣扣索索的调拨状态,这一次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上头是下定决心了。

有了充足的物资保证之后,底下人执行命令也就没有任何借口了,而且也没必要偷懒了,之前那点扣扣索索的物资供应,谁都没办法给你办事,现在给足了,那就一切好说。

“起爆啦!”

六连阵地上,马大志上士挥舞着工兵铲,嗷嗷叫的躲到了防炮洞里面,一边跑一边嚷嚷让战友们赶紧躲。

“轰轰........”"

伴随着一阵连续的沉闷爆炸声,一处缓坡地形上,一连串被埋设的炸药被引爆了,长达两百多米的一条线都被炸得泥土纷飞,梆硬的冻土块到处乱飞,士兵们戴着钢盔都被砸得够呛,一个个窝在壕沟里面痛得嗷嗷叫。

炸飞的冻土块硬度其实和石块都差不多了,今天气温白昼是零下二十四度,土层被冻得根本挖不动,除非火烧一遍然后一层层的慢慢挖,但那么干实在是太浪费燃料也浪费时间了,士兵们干脆直接用炸药炸。

“快,让劳工上去掘土,趁着炸药爆炸之后土层还热乎,赶紧挖,有多深挖多深!“连长雷泽下令道。

一旁早就守候的俄国农民们齐刷刷拿着工具上前掘土,被炸药爆炸高温冲刷过的土层变得松软多了,俄国农民们挖起来并不费力气,每个人都带着好几个麻袋,—边挖一边装土压实,让后把麻袋搬到制定的工事位置放好。

—线战壕、二线纵深壕沟、还有交通壕、明暗火力点、机枪堡垒、迫击炮阵地、备用转移阵地、地表下宿舍、厕所、野战厨房,各种各样的设施都要建出来,工程量不小,但是上头给的时间却是四十八小时之内必须全部建设完毕。

作战部队不可能把全部人都砸进去挖土修工事,还得留出来巡逻警戒的人手,劳动力不够就从本地俄国人这里想办法。

六连的办法让治安队长伊凡抓徭役,服徭役这种事情对于国军士兵而言都是熟门熟路的事儿,这些俄国人既然沐浴王道教化了,那么服徭役也是应该的。

这些被征召来服徭役的俄国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享受军方提供的免费伙食,并且劳动结束之后,工具可以自己带走。

免费的伙食和趁手的工具,这些对于俄国农民来说就是非常丰厚的报酬了,大冬天窝在家里什么都干不了,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来蹭几天饭,顺带还能捞一些抢手的工具,比如工兵铲、镐子、多余的麻袋。

修建土木工事时发放的锯子、凿子,甚至是多余的木板这些都是可以拿走的,属于是意外之喜了。

皮里普季村的村民几乎都是全体出动了,连女人孩子都跑过来混中国罐头了,国军给劳工的工具都是人手一份的,这玩意儿反正都是上头拨付,缺了直接要就行了,作战状态之下,军需仓库要多少给多少。

人多力量大,六连仅仅用了一个上午就把工事群修建了三分之一,原本六连的防御工事就是三道不相连的散兵壕沟,最多也就是起到一个警戒作用,真正面临猛攻的时候抗不了多久,但上头不给物资,士兵们可没有办法盯着零下三十度严寒用工兵铲去敲冻土。

现在正在修建的工事群,这才是国军野战状态下正儿八经的防御工事,也就是天气太冷了,搅拌不了混凝土,不然永备暗堡都得给整上去。

六连士兵们负责规划挖掘区和挖掘深度,然后打空埋设炸药,进行引爆,炸药要是不够就用地雷凑活,只要是能够炸出来坑就行了。

炸完之后,就是俄国劳工上来卖力挖掘,趁着热乎劲还在,赶紧把爆炸坑挖深挖宽,然后链接成一条完整的壕沟。

“炸药间隔三米铺设,别特么败家,多余的活让俄国佬来干就行了!每隔三个坑多出一道凹凸,一个凹下去,一个凸出去,战壕必须是锯齿状!

突出部按照机枪掩体布置,凹进去的修筑防炮洞和弹药存放点,崔勇你负责盯着机枪火力点,邓宝你带人去监督迫击炮阵地去!

迷龙你个狗日的,谁让你去找俄国娘们撩骚?赶紧给老子干活,抓紧埋设炸药!午饭之前一线壕沟必须扩建完毕!”

雷泽中尉到处巡视,监督手底下士兵不让他们偷懒,至于那些俄国劳工他根本不管,那是治安队的事儿,以俄制俄就行了。

“哟,您这位爵爷怎么也来工地了呢?“雷泽看到了蹲在壕沟里面的李泽连,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李泽连是全连队唯一的银星勋章获得者,比起其它那些含金量不高额钢星勋章和铜星勋章而言,他属于是独一档的存在,银星勋章可是能够世袭下去的,只要章子还在手上,将来李泽连没了,他的直系亲属也还是可以继续领取福利。

这是其它钢星和铜星勋章没有的待遇,低阶勋章只能够本人终生享受福利,后代就没有了,所以说雷泽叫一声爵爷,那也不完全是打趣意味。

“都在干活呢,我一个人休息不合适!“李泽连终归还是年轻人,二十出头的年纪脸皮有些薄,换成其他老兵油子巴不得浑水摸鱼呢。

雷泽笑道:“哪没活儿?赶紧给老子去当观察哨,你那望远镜配着好玩的?去带副手一块找制高点观察去。

上头忽然下令,肯定不是空穴来风,俄国佬估计要进攻了,给我盯着点,那些个新兵站岗我信不过,搞不好苏军的侦察兵摸到眼前都发现不了,还是你这王牌狙击手可靠一些。

五公里内随你去,带上对讲机,有情况随时通知我们,多带些电池,天气太冷了,电池容易亏电。”

“明白。"李泽连抱着狙击步枪起身,找到了自己的观察员副手,就离开了阵地消失的无影无踪,不知道去哪侦查了。

雷泽坐在了弹药箱上,忙里偷闲抱着暖炉点了一根烟,也放下了一些心思,最近的日子实在是有些飘飘然了,近一个月没打仗,全都是窝在村子里面当大爷,很容易就让人丧失警惕性了。

接到了上级命令之后,雷泽也是松了一口气,毕竟他也感觉不能这么放松下去了,再这么下去很容易让底下人产生懈怠心理了,而且连队补充了不少新人进来,这些人不打几仗根本无法彻底融入团队的。

首节 上一节 250/3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