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第149节
平心而论,在看过手里的这一封亡国论之后,就连夏元吉此刻内心深处里也觉得,汉王爷和汉世子才是永乐皇帝之后皇位最合适的继承人。
毕竟,十二论在手,国家最主要的问题已经凸显,而要想解决亡国论里面的问题,在夏元吉看来,大明朝就不能故步自封,就必须要像现在的汉世子一样选择对外开拓!而作为永乐皇帝继任者的仁宗皇帝和宣德皇帝,两人无一例外都是守城之君,而开拓不足,在夏元吉心里他们二人是很难完成亡国论里面的措施的。
更勿论,仁宗皇帝登基不足一年就驾崩而去,留下一堆杂事给年轻气盛的宣德皇帝,关键问题是,截至目前,宣德皇帝依旧无子!若是宣德皇帝他自己再有个意外,那后果不堪设想!
第283章 汉世子对小老三的忽悠
在夏元吉看来。毕竟,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啊!
汉王爷虽说好大喜功一点,但是就也是个顺毛驴,只要大局上顺着他的意思,那汉王爷也绝对也是个明君!而汉世子就更不用说了,经过夏元吉的长期观察,自己的女婿可谓是,深谙为君之道,阳谋耍的溜到飞起,威严厚重,杀伐果断,而又不失仁心,颇类先孝康皇帝之风。若是为君,必当是绝代明君,说不得,其还能再现汉唐天可汗的盛世!
而现在,仁宗皇帝驾崩,宣德皇帝继位,汉王爷仍旧不甘心,觉得自己才是最合适的皇位人员,所以起兵造反,引起国家动乱,若是汉王爷一招受损,失了颜面,恼怒之下不顾大局,拿出这样的一封文书出来,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仅仅是想一想,夏元吉就觉得头皮发麻!
而再看眼前自己的女婿汉世子,却是选择了另一条与汉王爷完全不同的救国路线。而女婿的这个选择,却是让夏元吉这个正统的儒生觉得,女婿的选择,才是最合适的道路,同样也是夏元吉此时此刻最欣赏女婿的地方!
,由此,再看女婿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无不是在为了挽救大明而进行的尝试:
开拓外疆,为了防止骤然变革引起的中原动荡,所以女婿才将变革尝试的地点,转移到了远离大明的角落里!同时开拓,也是防止外族的做大,提前防范;
土地变革,是为了以缓解大明土地兼并问题的尝试;
开拓远洋船队活动,一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二是为了海外优秀的良粮种,三是为了大明不安稳的王爷们有一条出路;
建立讲武堂,也算是对军事战斗力方面的变革了;
内阁的建立和预计建立的军机处,也是为了防止文官的勾结营私
看着女婿现在正在进行的一切的一切活动,夏元吉都觉得女婿这都是为了救国而开展的尝试!夏元吉看向自己女婿的目光突然变得深邃起来。他突然发现,眼前的女婿,才是大明王朝皇位继承人最适合的人员!
更勿论,听女婿说,有这理鼍龙的加持,他能活到一百二十岁!这岂不就是意味着,女婿还能守护大明至少一百年吗?!
“殿下,有了这封文书,我云南未来的开拓方向就要发生一些变化了。
而且,我云南也必须要加快开拓的步伐了。”完成自我心理建设的夏元吉,突然就变得亢奋起来,作为历任洪武,建文,永乐,洪熙,现在又到宣德皇帝的五朝重臣,夏元吉对于大明朝那好似爱的深沉,所以,他在有生之年,一定会协助女婿完成对大明朝拯救工作的!
若是他不在了,还有他的儿子,他的孙子接替,总之,他夏家一定会完成对大明朝的救赎工作!
“岳丈大人既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那就最好不过了。所以接下来的时间,就烦请岳丈大人带领我云南的官员多多辛苦了。”朱瞻壑对于老丈人的突然亢奋也是有些惊愕。但是老丈人愿意努力工作,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朱瞻壑还是非常满意的。
“几个月前,杨阁老来访我云南之时,小婿与杨阁老商议,他老人家会与我云南送一些读书人过来,烦请岳丈大人抽空,以小婿的名义写信与杨阁老,让他尽快送人过来,毕竟这也有些时日了,老拖着也不好。
另外,还有关于我云南文武分田的事情,虽然第一版的方案已经出来并送往军队了,但我们还是要继续优化修改。例如,刚刚小婿想到,关于官员的职位授田,是否要在他们离任后予以收回?对于在职官员的违法乱纪者,赐田如何收回?收回多少?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眼看现在老丈人干劲十足,朱瞻壑又趁热打铁,赶紧提出了一些工作要求。
尤其是对于让杨士奇送人的事情,原本亢奋的夏元吉在听了女婿的话后,也是一时间呆住了。心道:这不是女婿疯了就是杨士奇疯了,就目前的情况,女婿就差明面上打出造反旗帜了,你杨士奇还给云南送士子过来?
怎么的?你杨士奇个老登,是怕汉世子造反实力不足?还是怕汉世子揍你们揍的轻?还是怕鼍龙不够吓人?或者是你这浓眉大眼的杨士奇,见过了鼍龙之后,也准备两头下注?亦或者是你也我想给我女婿送个媳妇过来?不用妄想了,我闺女已经是世子妃了还怀孕了!说不得过个把月,我闺女就生出个王长孙出来!你个老登滚远点吧!
总之,夏元吉表面上毫无波澜,内心里已经将杨士奇批判的体无完肤了!
“殿下言之有理。涉及到民生之事,却是下臣考虑不周了。但请殿下放心,此事,下臣以全族身家发誓,一定保密!”夏元吉经过刚才的亢奋心态后,又经过自己的一番脑补,终于是完全缓解了过来,。
而缓解过来情绪的一瞬间,夏元吉突然想到,他自己好像是又掉进了女婿专门为他设计的阳谋里了!突然想清楚的夏元吉,只觉得脑袋充血,一瞬间头晕目眩,心态有些爆炸。
但问题是,女婿根本不给他心态爆炸的时间,直接自顾自的开始赶人了。
“三弟,按照我汉王府的规矩,你虽然还有一年才到接触时政的年龄。但也算是即将成年了,王府里面的一些重要事情,也要逐渐开始接触参与。
今天,就是大哥给你上的第一课,你且要好生记住。”朱瞻壑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三弟朱瞻垐,关于让三弟提前知道亡国论的这件事,朱瞻壑也是想了又想,他既担心弟弟年幼无法保住这个秘密,又担心这件实在事情太震撼而会吓到弟弟。但,最终,朱瞻壑还是决定将这个秘密告知三弟,以鞭策他未来的成长。
“大哥,瞻垐记下了!瞻垐一定保守秘密。”听了大哥的话后,朱瞻垐也是从刚才的震惊之中慢慢的走了出来,他一脸坚定的对着大哥保证道。
“那就好,你记住,我汉王府永远不是叛乱者,而是我大明王朝的先驱!是我大明王朝最开始,也是最后的屏障!
我汉王府,必须为大明朝从尸山血海之中,走出一条万世长存的路来!
我们可能会被误解,可能会被视为叛乱者,可能过程中会繁荣昌盛,也可能会没入深渊。
父王若是成了,那你们就要接下我现在的道路,被视为叛乱者继续走下去;
父王若是失败了,我就是父王的继任者,我就会作为大明朝最大的叛乱者走下去。
而你和弟弟妹妹们,就是此事的受益者或者受害者。
但,无论如何,我汉王府都不会没落,都不会灭亡,总有幸存者,会继续做这件事情!
这枚金龙令,即是我对爷爷的承诺,我汉王府一脉,永不不叛国的承诺!
当然,以后若是我汉王府有所成就,大哥会将你们这些弟弟们都分到哥哥开拓的封地上,不论你们如何发展,大哥都不会怪罪你们。
但老三,你是我汉王府众兄弟中,最为理智,最是沉稳的。大哥希望,我汉王府这一脉,永远都是大明的依仗!”朱瞻壑缓缓的起身,来到弟弟面前,拍着弟弟的肩膀,满脸都是坚毅和期盼的说道。
第284章 被冷落的士子们
“大哥且放心,瞻垐及后世子孙,将永世追随大哥的脚步!”听了大哥这震撼人心的精神毒鸡汤,年幼的朱瞻垐可以说是心态直接就原地爆炸了。只见他扑通一声,直接就满怀激动的跪倒在大哥朱瞻壑的面前,大声的宣誓着效忠!并且还替后人宣誓了效忠!
年幼的朱瞻垐在心里一直以为,自己的老爹汉王爷只是一个朝廷的叛乱者而已,而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叛乱者的儿子;
而汉王府就是一个叛乱者的聚集地!就好像自己的大哥,也只不过是隐藏在老爹汉王爷的庇护之下,另一个朝廷的叛乱者而已;
而他朱瞻垐,未来或许只是叛乱者之中的一个牺牲品,或者一个幸运的既得利益者而已。
但此刻,从大哥的口中,年幼的朱瞻垐却是听到了另一个,他从未想过且完全不一样的答案。
原来,老爹和大哥不是朝廷的叛乱者,反而都是我大明朝的功臣,我整个朱家的功臣啊!还是那种默默无闻,只付出又不计回报的大功臣啊!思绪翻滚至此,年幼的朱瞻垐只觉得心潮澎湃,他攥紧拳头心里暗自决定,他以后要永远追随大哥的脚步,要跟大哥一样,为大明的辉煌而奋斗终生!
“老三,夏伯伯事务繁忙,你就替我送夏伯伯回去吧。”看着三弟朱瞻垐那坚定的眼神,朱瞻壑突如其来的有一股莫名的负罪感,毕竟,就这么忽悠年幼的弟弟来为自己卖命真的好吗?但随即,朱瞻壑的负罪感就被弟弟那崇拜的眼神给直接击退了。所以,朱瞻壑轻轻的将跪倒的弟弟扶了起来,一脸鼓励的说道。
同时,朱瞻壑轻轻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并让三弟送已经目瞪口呆的老丈人夏元吉回去继续干活!
“好的大哥!”此刻,心潮澎湃的朱瞻垐哪里会拒绝大哥的工作安排,只见他一脸坚定的回应着大哥的话。
而此刻,夏元吉已经是张着大嘴,呆若木鸡了。他没想到,自家的女婿居然这么会说话,简直就是死的说成活的了!而且,看着已经被忽悠瘸了的三殿下,不知怎么的,夏元吉突然想到了那个被永乐皇帝忽悠了半辈子的汉王爷!这一幕是多么的相似!
难道,我家闺女就是这样被他给忽悠傻的?要不然,我的小棉袄怎么现在漏风这么厉害!?一时间,夏元吉看向女婿的眼神都变得危险了起来。
面对老丈人那不善又惊愕的表情,朱瞻壑很想告诉他,本世子说的都是真滴,没有骗人!这话说的没毛病!
“殿下,下臣告退。”夏元吉看着女婿那一脸笑容高的样子,此刻也是惊呆了,他从来没见过,原来居然还有人能把造反,说成这么的清新脱俗。
尤其是,说这话的人还是自己的女婿的时候,夏元吉看着女婿那为此还有些骄傲的样子更是呆若木鸡。此刻,夏元吉才知道,原来人可以是这么不要脸的啊!我的宝贝闺女啊,绝对就是被忽悠傻了!夏元吉在心里呐喊着。
“大哥,三弟退下了。”听了朱瞻壑的话后,三弟朱瞻垐已经是被大哥完全的忽悠住了。所以一脸坚定神色的朱瞻垐,就用果断的眼神接受了大哥的工作安排,并缓步的来到夏元吉面前,搀扶着呆若木鸡的夏元吉。
“夏伯伯,晚辈送您回去!”朱瞻垐恭敬的来到夏元吉面前,轻轻的搀扶起夏元吉的胳膊,随后就搀扶着一脸复杂情绪的夏元吉出门去了。
甚至于,呆滞的夏元吉都忘记了,离开前要和女婿打一声招呼再走了。
而此刻被朱瞻垐搀扶着出门的夏元吉,心里也是懵逼的很,这女婿怕不是真龙转世,而是一个远古的骗子成精了吧!这忽悠人的本事,真是旷古烁今了!
而随着夏元吉和朱瞻垐推开承运殿的大门,那正午的阳光,正好从门外照耀正堂的大殿朱瞻壑身上,夏元吉出门时一回头却是发现,女婿在那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显得他是那么的伟岸,而又光辉!
这边,饱受女婿毒鸡汤洗礼的夏元吉还在云南拼死拼活的,卖着老命给闺女,女婿及未出世的小外孙拼命干活呢。另一边,出发前往安南的士子,锦衣卫,道长团队一行人,也终于是经过长途跋涉,辛苦来到了安南的地界上,并成功的与胡田大军会合。
远远地,在安南行政中心安州府的府城外,也就是原安南交趾郡的城门外。由胡田为首的一众云南陆军将官们,已经在城门楼子下等候多时了。
“韦舅爷,末将胡田见礼了。这两位少年才俊,就是您的两位高徒了吧,以后,还请两位小友多多指教。”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刚刚来到安州府城下,胡田就带领着钱仲财,蒋小虎,沐家两兄弟以及军中的一众将官迎了上来。并且,胡田更是直接绕过迎面走来的众多士子,直接来到了队伍一侧的韦季忠面前,很是恭敬的对着韦季忠躬身拱手问好。
“胡将军客气。这正是两个劣徒。以后,还请胡将军多多指教才是。
虎子,狗子,叫人!”面对胡田的客气,韦季忠自然是同样给予了热情的回应,并且顺便还稍微介绍一下新收的两个徒弟。韦季忠虽是个实在人,但他也知道,胡田的所有客气,只是因为自己负责为殿下豢龙而已,若没有豢龙的这个身份,自己在胡田面前,根本就什么都是不!所以,面对胡田的客气,韦季中忠也是客气的予以回应。
“小虎子见过胡将军!”
“小狗子见过胡将军!”小虎子和小狗子很是恭敬的按照师傅的要求,对着胡田将军躬身行礼。
“好,好,果然是青年才俊。”胡田仔细的打量了一番面前的两个小娃娃,再次对着小狗子和小虎子夸奖了两句。
“韦舅爷,末将去拜见老仙长。”胡田回应了两个年轻的未来豢龙手后,接着又对韦季忠点说了一句。
“胡将军请。”面对胡田的客气,韦季忠也不无客气的拱手道别。
接着,胡田才向着队伍另一侧由老道士张正恒带领的道士团队而去。
“舅爷,许久不见了.”
“舅爷,近来可好”
“沐斌,沐璘见过舅爷!“这边胡田刚走,韦季忠的面前,就又有人过来,抬眼一看,正是胖乎乎的三千营守将钱仲财和五军营主将蒋小虎,还有沐家的沐斌和沐璘两兄弟,他们来到了韦季忠的面前,并纷纷拱手问好。
“好,好,钱将军好,蒋将军好,沐家的两位小哥也好啊.”看着面前熟悉的几人,韦季忠再次对几人纷纷开口问好。
“姚兄,你看,这是.?”面对陆军方面对士子们的冷落,士子官员的团队里一时间惊愕不易。毕竟,他们这些人才是此次安南开拓的主力队伍,可为什么陆军的几位主要将领们,会先去拜见一个一路上都默默无闻的汉世子娘舅呢?对于目前士子们被冷落的情况,有士子将目光投向了此次安南开拓队伍的主心骨,考评成绩排名第四名的姚观身上。
第285章 胡田的宴请
“诸位切莫心急,我等既已到了安南,那很快就会知道其中原因的。
何况,冷落又如何?毕竟,我们的接下来可是要有很多事,要多多求助军方的啊!”姚观此刻也是心里有些被冷落的失落感,但他还是压下心中的异样情绪,对目前的情况进行了最合理的分析。
要么,就是这个一路上都默默无闻的汉世子娘舅是一个本事通天的高人;要么就是陆军方面对汉王府的亲眷阿谀奉承。但即使要阿谀奉承,那也说明这位娘舅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所以,这位不起眼的汉世子娘舅,乃是一个有着本事的高人嘛?!最后,姚观在心里得出了这样的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来。
“晚辈胡田,见过仙长!”这边,胡田来到老道长面前后,就很是恭敬的对着老道士拱手行礼。除了以为这位爷乃是世子殿下的老师以外,胡田更觉得眼前的老道士一定是一位绝世高人!否则,谁人能在近八十多高龄,依旧鹤发童颜,身手矫健,更是能亲自带队奔赴异国他乡的?!甚至,胡田都怀疑,眼前这快八十的老头比自己都能打!
“胡将军客气,贫道稽首了。”面对胡天的恭敬,老道士显得很是平淡,他一甩拂尘,默默对胡天行了一礼。
“诸位大人,欢迎大家来到安南。
请诸位同僚随本将军入城,今日先休息一日。晚间,本将军为诸位准备了接风洗尘的晚宴。
明日一早,请诸位随本将军入营。”最后,胡田来到士子官员们面前,简单的拱手问好后,直接就一句话布置了今天及明天的行程安排。
“我等初来乍到,就劳烦胡将军安排了。”姚观对于胡田的安排并无异议。毕竟,安南方面还未全面占领,众多的士子官员们,有一大批人还将处可去。现在要么士子们只能干等着,要么众士子们就帮忙军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士子们也是人,他们不傻,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才是最有利的。
至于,队伍之中的锦衣卫们,则没人关注他们的情况,毕竟,他们只是名义上的护卫而已。更何况,锦衣卫乃是官员心中的忌讳,尤其是文官,更是看不起这些走狗们!
夜间,胡田在安州府,府衙里设宴招待了众多奔赴安南的士子等一行人。
“诸位,军中条件简陋,还请大家多多谅解,本将军在这儿,先行赔罪了。”胡田在府衙里安排及几十桌的酒席,毕竟,这次的人员可是不少,仅仅士子们就有小两百人呢。此刻,胡田正端着一碗酒,向众人赔罪呢。
“胡将军客气了。都是为殿下做事。此番却是叨扰胡将军了。”依旧是姚观站了出来,对着胡天的话给予了回应。
“姚大人果然是读书人,知书达理。
本将军也不客气,还有几件事,本将军却是要提前与诸位说上一说的。”胡田也不客气,直接放下手里的酒碗,摆明了是本将军就是有话要说。
“胡将军请讲,我等士子奔赴安南就是以为了教化异族!
力所能及,我等自然责无旁贷。”姚观也是个人精,他没有把话说满,只是说力所能及的话,我们读书人自然是尽力,要是力所不及,那就只能说抱歉了。
“诸位也知道,分封田地文书已然送到。明日,本将军就会召集诸将士宣读此事。
届时还请诸位都辛苦一番,毕竟我这粗人说话粗俗,要是有说不清楚的地方,还需诸位讲解一二。”胡田以宣读分田文书的理由,明天将所有人都聚集在军营里,而且不容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