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99节

  清军鸟铳兵成排成排的倒下去,反观汉兵这边半天才倒下去几个,还是运气不好,腿部或者胳膊中枪。

  几轮对射下来,也就一个汉兵的倒霉蛋,不小心被流弹打中脑袋。

  清军的鸟铳兵顶不住了!

  才短短半个时辰不到,清军鸟铳兵的伤亡已经达到了数百人,对比数千人的清军鸟铳兵而言,这已经接近了一成的伤亡率。

  这可是一成的伤亡率,对于一般的军队而言,能撑不住一成伤亡才崩溃的,已经算是合格的正兵了。

  清军自湘西战场回来,好歹也是都经历过了战阵,已经不是地方绿营的新兵。正常来说,确实不可能因为一成伤亡就突然崩溃。

  可要是非正常情况呢?

  试想一下,你是这个清兵,正在跟反贼拔枪对射,结果对面怎么打都打不死,问你怕不怕?

  怕?那就对了,这些清兵也怕。

  “妖法!反贼有妖法!”

  有些清兵哭喊着,也不管什么战场不战场了,拼命拥挤着想往回溃退逃跑。

  跑肯定跑不了,都已经结成密集阵型了,怎么可能走的了,但走不了没关系,混乱该制造还是能制造的。

  清军鸟铳兵瞬间就推不动了,前锋许多清兵因为恐惧和伤亡,直接陷入到了崩溃和骚乱,骚乱又带着后方推上来的友军,如同病毒的传播一样迅速蔓延。

  额勒登保想要阻止,但他的将令下达以后,实际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经很小。

  因为人太多了,大战已经开打!

  若是这时候有人从上空俯瞰这片战场,就能发现两支颜色不同的军队,如同犬牙交错一般,已经紧紧咬在了一起,压根不可能挣脱的开来。

  眼看鸟铳兵完了,自己无法控制了,明亮作为老将,迅速代替额勒登保做出决断,派出督战队去杀退那些溃兵。

  同时,下令炮兵阵地不计伤亡,全力向着反贼大炮阵地推进。

  “轰轰轰!”

  清军的兵力实在太多,光可战之兵就有三万多人,接近四万,火炮、火铳都远比汉军的数量更多。

  在不计伤亡的推进下,清军火炮推进速度非常快,上百门火炮一起推进,推到有效射程时,就已经只剩下了三分之一。

  可就算剩下十分之一,那也是火炮,尤其清军的火炮多为子母炮,这种火炮威力不大,但胜在射速快。

  有多快呢?

  子母炮的原理,就是火炮分开装填,炮弹提前填装子炮,需要开炮的时候,替换母炮里的子炮,可以省去清理炮膛和填装时间。

  汉军火炮打出两轮炮弹,清军子母炮就能打出三轮。

  如此射速换威力的前提下,汉军的阵地终于出现了伤亡,防弹衣、防刺服可挡不住炮弹打,用防爆盾都够呛。

  不过,这些清军的炮手也没嚣张太久,在察觉到了火炮的威胁后,包括原来的汉兵炮手,连带火铳兵也全都掉转了枪口,把开枪目标对准了这些清兵炮手。

  清兵的炮手都没开几炮,就再度遭到了汉兵火炮的火力覆盖,跟着还有线列火铳的齐射。

  火铳可比火炮要命多了,因为火铳就是专门打人的,还是线列阵型密集火力覆盖。清兵炮手跑都没机会跑,要么被当场打成了筛子,要么就吓得趴在地上,假装尸体。

  鸟铳、火炮全废了,要么就被汉军压制的死死的。

第144章 全方位碾压

  汉军的线列战术给额勒登保上了一课,原来火炮、火铳还能这样相互配合,让火力密度实现最大化。

  清军已经没有了反抗能力,还活着的幸存炮手不是扔下火炮,往后逃跑,就是趴在了地上,或者干脆拿火炮当作掩体。

  没过多久,清军火炮就彻底哑火,战场上只剩下了汉军的火炮和火铳,正在对清军的炮兵阵地持续洗地。

  而清军的鸟铳兵虽然还活了许多,但面对汉军的火力密度,压根没法推进射击,推进了就被压制。

  “传令下去,全军冲击!”

  “弓箭手,放箭!放箭!”

  额勒登保没有办法了,火炮和鸟铳都被反贼打崩,没有火器的助战掩护,他只能强行下令中军的步兵方阵,硬顶着反贼的火力压制,去跟反贼的前军正面接战。

  这实际也是清军能想到的最后一招,因为兵力上清军始终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几乎可以顶得上汉军的两倍。

  火器厉害算什么本事?

  几万人的大军团战役,终究还是要以正面接战,如此堂堂正正得胜了,那才是战场上的正途常态。

  清军弓箭手的比率,比之火器只高不低,而且往往都是沿边省份擅用火器,内地省份则擅用弓矢。

  正好,额勒登保率领的大军,就是内地绿营和京师八旗为主,弓箭手的占比非常多。

  这些清军弓箭手,虽然多数来自地方绿营,弓马水平堪忧,但好歹也在湘西战场上打了一年,肯定比没什么战阵经验的反贼要好,里面还有专以弓马冷兵器为主的京师八旗精锐。

  额勒登保的想法很简单,火器打不过反贼,弓马骑兵还打不过吗?

  火器可以走捷径,因为这东西就是奇淫技巧,可弓马骑兵不同,没有任何捷径能走,要练出来只能靠个人的天赋武勇,再加上经年累月的钱粮操练,去水磨工夫的硬练出来。

  反贼起兵不过一年,再怎么加紧去操练,也绝对比不了清军这边的弓马水平,就连地方绿营的操练度再差,那也是持续练了好多年的,底子总归比反贼来的好。

  包括前面的双方侦骑对抗,自己这边的骑兵看似打不过反贼的骑兵,但连那些绿营骑兵都在交战里看出来了,反贼骑兵的骑术相当差劲,比他们还像是骑马的步兵。

  战力能那么强,纯靠兵甲上的优势,真骑术对拼起来,反贼骑兵完全得被吊打。

  “咻咻咻!”

  清军的弓箭手靠近上前,朝着汉军阵地便是弯弓拉箭齐射,动作一气呵成!

  汉军晚望手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清兵的弓箭手,但已经来不及通知前军。

  天上的箭矢如同下雨一般,朝着汉兵的前军方阵落下。防刺服连刀创都不怕,肯定也能挡得住弓箭,可那得箭都对准汉兵的胸膛才行。从天而降落下来的箭雨,不确定性太大了,落到苏刺服上的箭矢,自然都被弹开,可落到面门脑壳上的箭矢就没那么好的运气。

  哪怕落在了四肢躯干,也能让一个汉兵当场失去战斗力。

  汉军为了搞线列战术,火铳兵和炮兵的阵地,跟清军样都很密集,当清军的弓箭手加入战场,立刻就给汉军阵地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没有正经盔甲的汉兵,全靠防刺服和防弹衣,能保护的地方自然也就最容易受创的胸膛,脑袋和四肢几乎没有任何防护能力。

  现在面对清军弓箭手,不可避免肯定会有伤亡,伤亡还不会小,因为清军弓箭手的兵力太多,弓箭的射速也远比火铳、火炮要快的多。

  “弩枪手,全体上前!”

  火铳兵的后方与两翼,早已准备好的弩枪兵,他们端着手中弩枪齐步上前,弩枪上的钢制弩箭也已上膛待发。

  这些弩箭目前还是来自于商城,只是聂宇为了节省成本,只采购箭头,而不采购后面的箭支材料。

  等全新的钢炉能够进入量产化,那驽箭到时候就能自行生产,而不必全部依赖商城补给。

  “瞄准!”

  “放箭!”

  “咻咻咻!”

  汉军的弩枪直接放箭了,数百支弩箭形成的箭雨,用着比清军弓箭手还快的速度飞射而下。

  只是一瞬间,清军前扑的弓箭手就被射倒下去一大片,身上的皮甲跟纸糊的一样,完全挡不住。

  清军后方,正在观战发令的额勒登保满脸骇然,他已经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惊骇了。

  反贼到底什么来路?

  火器强大犀利,远胜朝廷大军不说,如今居然还有这等犀利,还成建制的弓弩手。

  之前额勒登保听到骑兵送回的军报,对反贼的所谓弓弩都还有些不以为然,就连做出评价的明亮,也觉得这弓弩不过外物,肯定比不上正经操练的弓箭手。

  可事实却是,弓弩机括怎么能有这么大威力?关键射速还快,命中率也高的吓人。

  在额勒登保、明亮和德楞泰三人的眼里,就算不用千里镜去看,也能看到己方的弓箭手,放箭的速度完全跟不上反贼的放箭速度,就连弓箭手也都成排成排的倒下去。

  这还不算完,眼看清军弓箭手被压制,汉军这边的炮手重新开始换装实心炮弹,将炮位对准了清军的弓箭手方阵。

  “轰轰轰!”

  一轮炮击,全是重炮在开炮。

  几发实心炮弹飞射而出,也不用管什么命中率,因为清军弓箭手的方阵站的很密集,炮弹打重了也能砸进清军弓箭手的方阵,而后如同老牛犁地一般,将清军的弓箭手犁出一道道的血肉泥泞。

  重炮开炮打清军弓箭手的阵地后方,汉军的轻型迫击炮同样也调转炮位,使用散弹狂轰清军弓箭手的前排。

  几百门迫击炮打出去的散弹,直接将清军前排弓箭手的阵地完全淹没。

  那些弓箭手本来应对汉军各枪就已经很吃力,又要面对汉军火炮的散弹覆盖打击,前排的许多清兵弓箭手连躲闪都来不及,就被一发炮弹给迎头撞烂,或者被迫击炮的散弹给打成了血肉筛子。

  清军弓箭手加入战局,也才半个小时不到,前排的弓箭手已经死伤过半。

  因为死的太快,幸存的清兵弓箭手都没反应过来,还在盲目从众的放箭齐射。

  “砰砰砰!”

  汉军的火铳兵顶着弓箭手的箭矢,他们没有崩溃,反而还在开枪试图进行反击。

  为了避免被箭雨齐射带来巨大伤亡,汉军干脆让所有火铳兵全部散开,以小股的火铳阵型,对着清军方阵自由射击。

  汉兵火铳散开,清军弓箭手失去目标,他们没法对火炮阵地放箭,因为火炮阵地站的太散开,距离他们也太远。

  而那些汉兵的弩枪,能打到是能打到,可人家的放箭速度比他们快多了,也准多了,威力大不说,还不会疲累。

  全方面碾压了!

  额勒登保也意识到了问题,但已经来不及,弓箭手已经跟反贼接战,任何撤退或是变阵的号令,都可能会导致大军的溃败。

  “德楞泰!”

  “末将在!”

  “命你率所部巴图鲁护军骑兵,并各省八旗、绿营骑兵,直插反贼左右两翼,将反贼击溃!”

  “是!”

  清军的骑兵终于动了。

  额勒登保不是优柔寡断的性子,眼见火器弓箭都无法建功,那就孤注一掷,把骑兵也全部压上,以雷霆之势踏平反贼大军。

第145章 反戈一击

  清军骑兵终于出动了!

  这支被额勒登保视为杀手锏的骑兵部队,在兵力构成上显得相当复杂,主要战力自然是德楞泰这个蒙古八旗,所率领的巴图鲁侍卫和护军骑兵,兵力上约莫有着两千多骑。

  然后才是各省的绿营骑兵,别看满清说什么弓马得天下,但除了八旗有着大量骑兵马匹,内地绿营的骑兵实际很少。具体来说,差不多就是一比十的骑步比例,只有陕甘这些靠近养马地和边境军事重镇的省份,绿营才会有着大量骑兵存在。

首节 上一节 99/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稳重点

下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