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86节

  聂宇派往湘西苗部的使者,正是当初被汉军意外救下,而后告知了汉军,福康安已经病逝消息的走私商人庞文才。

  庞文才本就是干走私发的家,自有一套往来湘西的走私渠道,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至于汉军如何把他说动,发展成了汉军的细作内线?

  很简单,一包汉盐就够了。

  商贾逐大利,连走私生意都敢做,甚至还能苗民、清军两头吃。

  只要有足够利润,不就是当反贼的细作内线,那有什么?

  庞文才领着自家的走私商队,还没穿越麻阳县边境,就被卡在了中间,慢慢排队等着交钱过关。

  是的,交钱才能过关,交钱就能过关!

  这关卡明显没有报备,也没有朝廷许可,显然是地方官员或者清军将领,也可能是二者联手私设。

  名义上肯定还是清查苗人奸细,筹措钱粮平苗打仗,那至于到底能不能落到实处,就只有天晓得了。

  没办法,这种现象在乾嘉时期的清朝,实在太过普遍,十全老人带头敛财,下面的满汉大臣、地方督抚官员,自然也是上行下效。

  文官贪钱,武将也得敛财。

  就说已经挂了的福康安,别看这货战绩评分挺好看,但实际上生前就一边打仗,一边借着打仗的由头,大肆往地方勒索聚敛金银财物,赃货狼藉,挥霍奢侈,毫无节制。

  历史上,福康安到底奢侈贪婪到了什么程度?

  就是这事情干脆在正史、野史全都给他登记造册,记下了一笔。

  连他儿子德麟都继承了“优秀血统”,在迎回福康安的灵柩时,向所经地方索要白银共四万余两。

  这个数据太过具体,而且相比福康安家底又太过微末,所以大概率应当是真的,而不是污蔑。

  福康安还在的时候,就在湘西广设关卡,凡商人走私都得刮一层油下来。

  现在福康安死了,和琳顺势把这些东西接手,都是捞钱刮油,谁捞不是捞?

  福康安能当保护伞,把事情给兜住,和琳自然也可以。

  “军爷,这是入关银子!”

  “什么入关银子?上头说了,现在这叫关税,是筹钱平苗要征的的钱。”

  “啊?哦哦,关税,关税。”

  “呵呵,还关税?要我说,这新上的和大帅,真不如前头死了的福大帅,钱收的更多就算了,连收钱都不敢光明正大。”

  “嘘,小点儿声,你想被这帮丘八听到吗?”

  “……”

  庞文才一直仔细听着周围商人的议论,大致摸清自己没来这几月,走私过关的规矩没怎么变,就是通关价钱变高了。

  清军主帅都换人上了,价位上肯定得不一样。

  这都没关系,走私通道还在,那这生意就还能做下去。

  等了小半天,总算轮到庞文才过关。

  没过关前,庞文才觉得走私通道还在,生意就还能做,这一交过关“税银”,才发现是真特娘的够黑啊!

  “这和琳简直是比福康安还贪婪。”

  庞文才啐骂一口,他不只是心疼银子,还心疼自己的货物。

  要收“关税”,“关税”还收的老高,这他都忍了,完事了官兵还要抽成,抽了他一成货物。

  这可是一成货物,他这一趟过来,总共才带了多少东西,完事还要往来打点关系,花出去的银子全指望这些货物来走私回本赚钱。

  这上来就是一成货物的抽成,关键这还只是入关前的抽成,等入了凤凰厅地界,可能还有别的关卡,甚至干脆没有关卡,官兵看心情随机过来打秋风。

  害他们性命可能不至于,但大出血是肯定的。

  难怪前头排队的时候,他总觉得走私的商人,比之几个月前,少了许多人,这下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这湖南怕是要完了!”

  庞文才心中暗叹,因为亏钱带来的损失,已经让他在心里快把和琳的祖宗十八代,全给骂了个遍。

  实际上,庞文才也是错怪和琳了,这“关税”和货物十抽一,顶多也就“关税”跟他有关系。

  而且,和琳做的也只是改了个名字,过关收的买关钱,肯定不如“关税”听着好听,回头被朝廷发现,也有理由借口能够甩锅说明。

  至于“关税”收的那么高?

  和琳应该是知道,但也只能默认,因为他对军队掌控力度,不如福康安那么强,这来自他的身份地位不如福康安,领军时候也不如福康安的名正言顺。

  那就只能通过利益,来收买军中将领了。

  后头的货物十抽一,这和琳真不知道,纯粹是下头将领,觉得“关税”那点银子,还是填不饱他们胃口,干脆打起了杀鸡取卵,强行十抽一扣下走私商人货物。

  反正他们都是外省来的客兵,能捞一笔是一笔,要不是军中也有湖广两省本地兵,不好做的太难看,怕是关口路过条狗,都得留下二两肥油。

  来到乐豪镇,这里隶属凤凰厅,算是苗民义军的地盘,但多数地方已经被清军攻陷,仅余穷山僻壤尚有苗军余部挣扎抵抗。

  庞文才进入镇上唯一酒馆歇脚,马上有伙计上来招呼:“客官,要些什么?”

  “都有什么?”庞文才轻车熟路。

  伙计说道:“小店偏僻,没啥存货,就一些卤肉薄酒。”

  庞文才一摆手:“先上来吧!有没有干粮饼子什么的,我也买一些,回头带在路上吃。”

  “成!”

  伙计应了一声。

  没等太久,就给卤肉切好了端上,又上了些饼子馒头,还弄了一壶酒上来。

  酒的味道不怎么醇香,确实是薄酒了,但卤肉的味道还不错,湖南卤货本就很出名。

  酒馆似乎没什么生意,伙计一边打扫,一边主动找吃东西的庞文才闲聊道:“我看客官这样子,应该也是来这儿跑商的外地人吧!最近咱这可不太平,要是真没到走投无路的境地,还是尽早换个营生的好。”

  庞文才拿着馒头边吃边问道:“这是为何?”

  “苗人啊!可是又乱起来喽。”伙计放下抹布,摇头晃闹道。

  庞文才笑道:“苗人乱起来,不是还有官兵在吗?我只是一个生意人,来这里做生意,大不了便躲着苗人的山寨走,总不至于这都有危险吧?”

  伙计说道:“客官,我说的乱起来,可不是一般的乱起来,这事啊……我这边偷偷跟您说,您可别随便跟旁人乱讲。”

  庞文才一听,也有些奇了,上前凑过耳朵去。

  “咱们这的和琳和大帅,客官您应该知道吧?”

  “嗯,这可是朝廷里头,和珅和中堂的胞弟,谁不知道啊!”

  “他死了!”

  “……”

  “什么?”

  庞文才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本来低声讲话的语气,都不自觉放高了许多。

  好在这时酒馆没什么人,伙计连忙压下声音,说道:“咱也是道听途说,听说就在半个月前,和大帅亲自带着官兵大军,跑去平陇准备把那些卷土重来的苗人,给彻底剿平了,还要生擒那什么苗王吴廷礼,结果反被苗人给杀了个大败而归。”

  “期间有人说这和大帅身受重伤,命不久矣,也有人说这和大帅在平陇就已经战死,还有人说什么这和大帅在平陇吃了败仗,又染了瘴疫,怕是活不了多久……”

  伙计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对着庞文才就把消息和盘托出,里面夹杂了大量道听途说,就连前面语出惊人的“和琳死了”,也是冒出多个版本。

  庞文才全部暗自记下,等到吃完东西,又在这处酒馆暂且留宿,接着以镇子为中心,迅速派遣随从打探消息。

  打探一圈,那伙计说的东西,似乎已经不是秘密,镇子上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而且版本比那伙计说的还要杂。

  没办法,庞文才只能北上出发,凤凰厅里的苗人据说已经被肃清,那他就去永绥看看情况。

第127章 藏污纳垢

  岳州府,巴陵县。

  靠近城西的一处妓院,外面已经聚满了围观看热闹的百姓,里头还有好些读书人。

  “全都围起来,一个也别放跑了!”一个汉兵的军官按着腰刀大吼道。

  好几队的汉兵士卒,一拥而上就把妓院团团包围,妓院高达两层楼,里面充斥着叫喊声,还有老鸨子和龟公的哭泣求饶。

  “呜呜呜……军爷饶命,饶命啊!我们只是开办妓院,妓院难道也犯法吗?”

  老鸨被两个汉兵架着押出来,脸上的妆容早已经哭花,比老鬼都难看,此刻对着那军官问道。

  那军官冷笑:“呵呵,妓院违不违法我们管不着,但你逼良为娼,这却是犯了杀头的重罪!”

  老鸨瞬间说不出话来。

  军官又扭头看向其他围观百姓说道:“诸位,这妓院确实不算违法,律法也没规定,不许人家开设妓院,但逼良为娼,从来都是杀头重罪!官府可是三令五申,这妓院却还敢就犯!”

  确实三令五申,而且还是有法可依,并非强词夺理。

  很多人都以为古代妓院不违法,也确实是不违法的,但这个不违法的意思,是妓院不做皮肉生意,也就是古代版“夜店”生意。

  可能有些打擦边球,但不涉及皮肉生意,官府也管不着。

  但是一旦涉及到了皮肉生意,那可就罪过大了去了,用满清的律法来说,就多次下旨严申将娼妓定性为非法,连带着雍正还干脆裁撤了乐户这种半合法的“官妓”,把教坊司(官方妓院)改成和声署(大剧院)。

  《大清律例》对此甚至有明确规定:凡官员嫖妓,包括让妓女陪酒的,都算嫖妓,一律杖责六十,官贬一级。官员子孙嫖妓,同样也要连坐。

  监生学子嫖妓的,那就更重了,杖责一百不说,还要枷号三个月,革去功名,再犯的话,直接流放充军,财产充公。

  甚至于,就连八旗贵族都不能免去处罚,八旗贵族逼良为娼,或者纳妓女为妾,一律革职枷号一个月,鞭打一百,不准折赎。

  要知道,满清一朝,对旗人和汉人一直都是区别对待,汉人犯罪要罚,旗人犯罪,可以折赎,而这不能折赎,显然是动了真格。

  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娼妓行业的泛滥,会破坏国家的稳定,滋生官员统治阶层的腐败,让国家逐渐衰亡堕落。

  满清吸取了前面的经验,自然是要严厉杜绝,把一切影响破坏满人统治基础的东西,都给严厉的禁绝干净。

  实际上,聂宇本来对妓院问题,一直都很头疼,因为妓院历史太久,他本人肯定不喜欢这东西,也知道这东西不好,但又不可能直接毫无理由的封禁。

  那就先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的来,民不举,官不究。

  反之,民若举,官必究。

  因为这东西肯定不干净,只要不干净,那就能有法可依,聂宇目前采用的律法,非常笼统,甚至主体还是来自于《大清律》。

  这不是聂宇在忘本,而是《大清律》,你把里面几条稍微改改,就发现跟《大明律》是完全一样的。

首节 上一节 86/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稳重点

下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