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233节

  “杀!”

  “嘟嘟嘟嘟呜呜呜呜~~~~”

  汉军冲锋号突然吹响,两千汉军迅速点起火把,朝着已经睡懵了的清军大营冲杀过去。

  清军大营内,差不多聚集了一万多清军,其中绿营三千五百人,民夫七千余。

  住在大营最外围的数千民夫最先遭殃,他们先被汉军的冲锋号吵醒,正迷迷糊糊间,接着就看到黑暗中好多火把朝他们冲过来。

  冲到近处,就见全是穿着红衣的汉兵,不是手握刀盾,就是挺着杆长枪,在夜色与火把的双重加持下,个个凶神恶煞宛如恶鬼。

  清军民夫都累了一天,睡得正酣突然被吵醒,精神高度紧绷下看到如此恐怖场景。

  民夫们当场吓到崩溃,四散喊叫着逃命。

  “救命!”

  “快跑啊!贼寇杀来了!”

  “败了,官军败了!乡亲们快逃啊!”

  几声呼喊下,数千民夫乱做一团,他们这一乱喊乱跑,又接着把内围营寨里的清军也给冲懵了。

  内围营寨的清军,刚刚被汉军冲锋号惊醒,醒了以后才发现不是自家的军号。

  正要骂人,就听到外围传来呼喊,什么“官军败了”、“贼寇杀来了”……

  这些清军被军号喊杀声吵醒,全都不明情况,突然听到贼寇杀来,自家又败了,压根来不及求证。

  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先跑的,反正三千多清军,一战没打,就这么当场崩溃!

  清军总兵李昌贵被亲兵叫醒,试图收拢溃兵组织反击,发现完全没用以后,便果断带上仅剩没跑散的几十个亲兵,趁乱跳上河岸的运粮船逃跑。

  汉军一路追到河边,顿时有些傻眼,河边都是清军的运粮船,听到动静划船就跑,压根不管自家军兵。

  还有不少清兵,甭管会不会水,全都跳河逃生。

  “跪地投降者不杀!”白楠迅速做出反应,拔刀呼喊。

  “跪地投降者不杀!”

  “跪地投降者不杀!”

  “……”

  白楠的亲兵跟着呼喊,而后是两千多汉兵,边追杀边呼喊。

  这一战,打得莫名其妙,两千汉军夜袭一万清军,就这么直接杀穿了,关键伤亡还没多少。

  清军要么跳河逃跑,来不及逃跑的干脆跪着趴着求饶,汉军没有时间俘虏这些清军,继续追击那些还在逃跑的清军、民夫。

  持续追击一夜,到了翌日天明,清点俘虏战损。

  俘虏清军两千多人,民夫四千多人,另有三千多人逃散失踪。

  汉军没有伤亡,清军伤亡也很小,大营里只发现两百多具尸首,几乎都是逃跑太急,摔倒以后踩踏而死。

  赢是赢了,抽象也是真的抽象。

  白楠看着已经被搬到岸上大营里的清军粮草,一万人的粮草,足够汉军吃好久了,就是可惜运粮船跑了,没能全部缴获。

  白楠招来几个清军俘虏问话:“你们是伪清那边的乡勇还是官兵?”

  俘虏回答:“小人是亳州营的官兵,隶属于李昌贵李总镇麾下的寿春镇,这次是李总镇要带着我们南下,说要来打汉贼。”

  “啧!你们的那位李总镇,这是把你们卖了。”

  白楠摇摇头,安徽的官军居然能烂成这个鸟样子,这伪清鞑子当真是不行了。

  白楠又问:“皖北现在还有多少像你们这样的清兵?”

  俘虏惊恐摇头:“没……没了,我们就是皖北所有的官兵。”

  “你很怕我?”白楠有些疑惑。

  俘虏支支吾吾,不敢说话。

  白楠瞬间意识到了什么,又叫来几个俘虏,全是俘虏当中的民夫,他问道:“都说说,平日里我大汉,就是汉贼在你们这都是什么样的?”

  “……”

  “你来说,不许说谎话。”白楠随手一指。

  被指到的俘虏只能说道:“汉贼……汉贼,官府说汉贼一向茹毛饮血,喜好杀人,尤其汉贼的伪王,更是好吃人,每顿都必要吃一对童男童女,还要饮人血。”

  好家伙,大王成妖怪了!

  白楠顿时有些哭笑不得,生气都生不起来,叫来随军的文教官:“老李,这些人交给你了,你来给他们解释吧!我汉军不吃人,不是妖怪。”

  把俘虏的思想教育交给李文教,白楠让士卒们休息吃饭,之后才带着俘虏、粮草满载而还。

  半天后,安庆府城。

  朱珪正在城楼里吃饭,忽然就有一个亲兵急匆匆跑进来:“抚台大人,大事不好,汉贼,汉贼押着一群俘虏从北边过来了!”

  啪~嗒!

  朱珪手里的碗筷瞬间掉在地上,摔得稀碎。

  朱珪也顾不上去问详情细节,连忙起身快步离开城楼,朝着城墙而去。

  然而,还是慢了一步,此时此刻城墙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清兵、乡勇,所有人全都目光紧盯城外。

  朱珪跟着看过去,就见城外的汉军特地来到安庆城前绕了一圈,驱赶着数千名清军俘虏回到营寨。

  还有几个民夫俘虏,扛了一杆清军留下的军旗大纛。

  朱珪几乎一眼就认出,这是寿春镇总兵的大纛。

  不好!

  数千清军俘虏,全部绕过一圈,就是眼力再不好都能看出来,这是绿营清军的俘虏。

  “这是咋回事?汉贼怎么驱赶着官兵?”

  “之前抚台大人说要咱们守城,马上就有援兵来救庆,那些不会就是来救咱们的援兵吧!”

  “我看像。”

  “那这么说的话……”

  “……”

  听着士卒们的议论纷纷,朱珪知道不能这么下去,当下找来几个千总、把总,让他们立刻带人下去安抚军心。

  不管那些清军俘虏是真是假,是不是李昌贵南下的援军,那都绝对不能是。

第313章 夜乱

  朱珪为了安抚军心,干脆给士卒们提前发饷,又买来酒肉犒赏三军。

  饷银酒肉的效果立竿见影,拿到了钱以后,清军士卒确实不再明着议论汉贼了。

  然后,他们私下里议论……

  安庆乡勇可能还被酒肉饷银蒙在鼓里,但那些绿营清兵们不傻,什么阵仗套路没见过,巡抚老爷突然提前发饷,又拿出酒肉犒赏三军,不是出事了就是出大事了。

  汉军押送清军俘虏在安庆城下巡游示众的消息,不光被城墙上的清军看见,同样也被城内的富户豪商们知晓。

  当天晚上,他们便秘密串联。

  不止有商人,还有安庆城中的大族。

  “消息应该是没错了,官府的援军肯定已经被汉军给吃掉了。”

  王瑜一脸凝重说道:“现在就看安庆城中的粮食什么时候吃完,或者汉军主动发起攻城,这安庆城守不了多久了。”

  一个商人皱眉问道:“那我们怎么办?难道真要冒险反正?”

  另一商人连忙摇头:“不可,那朱抚台对我等虽表面礼遇,但实则暗藏防备,我等募集的乡勇兵马,都被他分散拆开,周围防区都是官兵。还每隔三天就要换防一次,每次换防提前一个时辰才告诉我们地点。我们与城外汉军无法取得联系,要是贸然反正,怕是城外的汉军还没打进来,我等就要先被镇压了。”

  又一商人说道:“可是不反正,难道就这么干坐着等安庆城破?”

  还有个安庆大户家的管事,忍不住问道:“反正可以,可汉贼是要分田的,我家主子爷可以反正立功,但汉贼能保证不分我家的田吗?”

  “……”

  他们这些人一个月前,还决定要站队汉军,但因为朱珪实在太过警惕,让他们完全无从下手,拖着拖着就又开始左右摇摆。

  或许汉军打不下来安庆,又或许官府真能守住安庆城呢?

  大清毕竟地大物博,汉军就算一时强盛,那也终究还是打不过朝廷的。

  这样的想法不光其他人有,就连王瑜这个带投大哥,都不免有些动摇。

  只不过,这些家伙很小心,哪怕心里动摇了,那也只是动摇,他们依旧存着继续观望的心思。

  现在,似乎不用观望了,汉军围城打援,把他们安庆的援军吃掉了。

  固若金汤的安庆城,转眼间就要守不住了!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争执不休,忽然有一个年轻人开口问道:“为何不提前发动?”

  “提前发动?”王瑜疑问。

  那年轻人也是安庆大族,他收起手中折扇,冷笑说道:“而今安庆城已经危若累卵,援军被阻,安庆城破在即。若真等着安庆城被汉军攻破,届时我等不但没有功劳,就连性命也要交托他人之手。”

  “与其这般,不如冒险搏一把。那朱抚台看似小心谨慎,又手握两万大军。可这两万大军多是安庆乡勇,战力几近于我。我等只需在城中各处民居趁夜放火,届时城中必定人心大乱。”

  “我等只需趁乱强攻一处城门,不必真的攻下来,只要创造足够声势,城外汉军定然能够察觉,而后里应外合,拿下安庆!”

  一连串的计划,说出来简直如同天方夜谭。

  最重要的是,汉军凭什么能够配合他们,在他们制造混乱的时候趁机发动攻城?

  年轻人的建议不出意外,直接被众人忽略否决了。

  众人继续在那里商议对策,商议半天,都没商议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只能决定,继续骑墙观望。

  叶文馥回到家中,辗转反侧睡不着。

  他受不了串联会上那些商人的骑墙摇摆,也受不了同为士绅那些人的短视。

  叶文馥拿出书来,准备静下心先看会书,越看越觉得心底躁动。

首节 上一节 233/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稳重点

下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