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98节
“……”
这连串的喊话劝降,已经让城头的守军士卒们军心大震,要是换做一开始,他们肯定不怎么愿意投降。
因为汉军到底还是义军,谁知道义军都是什么样的,说话到底算不算话?
这不是汉军自己的问题,而是同时期其他义军干的太过分,跟清军比起来几乎没什么两样。
所以,义军的信誉问题早就已经大打折扣,这些临江城乡勇不太信任汉军,那也是在所难免。
可是现在,经过连续几天的守城战打下来,清军这边死伤倒不严重,可带来的心理震撼却是出奇的大。
再加上昨天半夜,刘鼎率军出城夜袭,连汉军的影子都没见着,就惨败而回。
三百人精锐出城,回来不到三十人。
这战绩,不仅没能提振军心士气,反而还让临江城内本就浮动的人心士气,瞬间就跌落谷底,说句风声鹤唳都不夸张。
如此种种因素加持下,现在听到有“自己人”居然说汉军没那么坏,反而还都是好人,还要给他们分田,帮他们当家作主,反抗欺负他们的地主老谷,那说不心动肯定是假的。
刘鼎明显发现了士卒们的不对劲,他只能亲自跑下城楼,夺过个弓手的马箭,朝着城下还在喊话的王二麻子,就是一箭射出。
箭矢刚好正中胸膛,王二麻子应声倒地,喇叭都掉落地上,发出刺耳嗡鸣声。
刘鼎怒吼道:“放箭!都特娘的放箭!他们不是自己人了,现在都是反贼。谁要不放箭,那就等着抄家杀头吧!”
南赣总兵的积威,加上抄家杀头的威胁,还是让这些动摇的士卒们被迫举箭。
“咻咻咻!”
城下聚集的乡勇俘虏,猝不及防下被射死数人,余者尽皆四散而逃。
汉军的这波攻心计表面看似乎失败了,但刘鼎不是傻子,他隐约能够察觉到周围士卒们看自己的眼神,带着若有似无的敌意。
已经动摇的军心,想要重新恢复,可没那么简单。
而且,汉军还承诺了会饶恕所有士卒、军官,还会给他们分田,让他们今后不再受到地主欺负。
哪怕这些都是假的,这些守军士卒们也会抱有幻想,觉得万一要是真的呢?
反正临江城眼看守不住了,连刘鼎这个总镇大人都没有办法,还被汉军打的大败而回,这还打个屁啊!
士卒们有些蠢蠢欲动,刘鼎知道不能这么拖下去,当天又找到张诚基,请求给士卒们再发笔饷银安家费,还要足够丰厚,最好能看见银子。
两万乡勇发放安家费,就算军心浮动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全是城头上那些士卒,那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张诚基难免有些迟疑,但迟疑过后还是点头答应。
他虽然贪婪,可还是知道钱只有花出去了才是钱,不花出去那就是破铜烂铁。而且前面已经花了一大笔,现在再花一大笔,那也没什么大不了。
实在不行,他还可以压榨城里的商贾富户,让他们来出钱。
临江富庶,富的就是工商,这里的富商巨贾可不比盐商、徽商实力弱多少。
临江府城,介福巷(接福巷)。
几个商人正在串联密会,今天白天官府才刚找他们敲诈钱财,晚上他们就跑出来密会见面。
这并不是这些商人太吝啬,而是他们已经被官府逼的实在受不了。
一个华服商人不等其他密会商人到齐,就迫不及待说道:“募集乡勇、大搞团练要咱们出钱,修缮城池、筹措守城物资也要咱们出钱,现在就连给士卒们发饷都要咱们给钱,官府这是拿咱们当养猪宰呢!”
另一商人补充:“养猪也是要养肥了再杀,可官府这次却是恨不得饮鸩止渴。我家的布行,因为官府这么搞,都已经关了快一半了。”
“谁说不是啊!”
“我家的米行也是。”
“我家的船被官府征走一大半,到现在还未归还……”
众多商人争先忍后诉说自家境况,心中俨然是对伪清官府极度不满。
叽叽喳喳吵闹半天,此次私下密会的发起者周宗礼,起身先让众人安静。
周宗礼接着说道:“官府要钱,咱们给钱,这没什么问题,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做商人想要不给朝廷出点血,那是不可能的。真正的麻烦在于,官府现在己经明摆要死守临江府城,而且前几次的轮番大战,船只也都被官兵征调,各地都设置了哨卡,这商道已经断了许久了。”
商道断了,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也是这些商人会冒险出来密会的关键。
众人面面相觑,都等着周宗礼继续说。
周宗礼清了清嗓子说道:“现在的情况,若无外力干涉,保守估计起码官兵和汉军,还要再打数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有可能。除非分出了胜负,否则商道就会一直断绝,这样咱们的损失太大了,根本耗不起。”
说的很直白,商人在意的全部是自己的损失,商道断了,做不了生意,那临江府这工商重镇的地位就没有意义,反而还会变成他们身上的赋税重担。
所以,要想恢复商路,他们必须全力站队支持其中一方,打赢这场拉锯战。
至于站队哪边?
周宗礼摇了摇头:“官兵明显已经打不赢了,这几月下来,官兵不是大败,就是被迫坚守,就算咱们帮忙,也赢不了的。”
有商人提出疑虑:“可站队汉贼,会不会有风险?”
商人在意风险,风险太大,收益不够,他们实在不敢做。
周宗礼冷笑:“再大风险,能有官兵马上抄了咱们的家风险大?就现在这态势,官兵要想守住城,甚至击败汉军,不把咱们这些人全抄家了,是不可能的,继续耗下去,咱们都得玩完。”
又一个商人问道:“确实如此,可我们要是投了汉军,今后汉军会不会也卸磨杀驴?”
周宗礼摇头:“应当不会,汉军情况我知悉差不多,那位汉王并不反感咱们商人,甚至设了个专门的商司,负责给咱们商人做主,听说马上还有保护咱们商人正常做生意的《大汉律》推出来。”
这么一说,众商人终于放心。
只要大汉愿意保护商业,可以讲道理,那他们就愿意投靠。
除非汉军也是不讲道理,那他们只能拼命。
敲定了投奔汉军,这些商人马上开始商量,该怎么造反献城。
“现在城里已经被那刘总兵和巡抚大人控制,咱们咋献城?”
“放火!”
“放火?烧哪里?”
“就烧咱们自己的宅子,其它地方也没法动手。只要城中起了大火,必然会引发动乱,那刘总兵和张巡抚到底都是外来人,他们没法控制动乱的。”
第270章 破城
又过去数日,汉军骑兵几乎每天都来城下,拿着大喇叭喊话劝降。
好在最开始的攻心计被驱散后,刘鼎紧急给士卒们增发饷银安家费,而后日日酒肉加餐,隔一天就让士卒们互相打散了换防。
这么来回折腾,才总算是把军心暂时安抚下来。
但也只是暂时安抚,汉军这边完全都不嫌烦,天天跑来城下喊话劝降。
因为喊话的都是骑兵,还穿了防刺服和皮甲,完全不怕弓箭,机动性还强。
刘鼎拿汉军骑兵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通过频繁换防,还有酒肉加餐来收买士卒。
持续好几天下来,刘鼎已经被折腾的身心俱疲。
这一日,刘鼎正在城头巡视情况,忽然就看到城中有烟雾腾起。
之前深夜密议的临江商贾们,终于是要准备动手了。
商贾们下了血本,一把火把好几处大宅都烧了。
这么多大宅同时起火,肯定会引人生疑。可生疑了没有用,火势太大了,百姓已经一片哄乱。
官府面对城中大火和哄乱百姓,已经完全失去方寸。
带头放火的周宗礼,趁机纠结了自家伙计和家丁,说道:“你们老爷我现在要去投奔汉军,把这临江府城献给大汉,你们都是我家的伙计、家丁,都是签了卖身契的。老爷我要是败了,你们也逃脱不了干系,可要是成了,你们的卖身契全部奉还,大汉还会给你们分田地,让你们都能过上安生日子。”
一番威逼利诱之下,让众多家丁、伙计全都面面相觑,他们连具体情况都还没弄明白。
周宗礼生怕退则生变,叫来贴身老奴就把卖身契端来,手中火把一点就全烧了。
“卖身契已经烧了,现在就问你们一句,干不干?不干的话一起死,干的话后头都是好日子。”
话都说到这份上,这些家丁,伙计不再迟疑,跟着周宗礼后头就走。
周宗礼作为商人,虽然手里头很有钱,但他没法募兵,张诚基和刘鼎可都在防着临江府的商人,还有城中的那些大户豪族。
可不能募兵,不代表周宗礼不能花钱,收买那些乡勇士卒。
都是给钱卖命,拿谁的钱不是干?
周宗礼也没要求乡勇们直接跟他反,反而是给了一笔银子,让他们关键时刻埋头跑路就行。
周宗礼带着自家的家丁,很快跟其他几个约定放火制造混乱的商人会合。
他们手中没有啥兵器,全是各种棍棒火把,但人数确实足够多了。
几个商人联手在一起,家丁就得有两三百号人了。
这么多人一起往城墙那边冲,肯定是冲不过去的,可他们是一边乱冲,一边大喊着“城破了”、“城里有汉贼细作”云云。
再配合城里突然发生的大火,临江府城当场陷入到了大乱。
刘鼎站在城头,他已经发现不对,可他没法弹压。因为汉军居然这时发动攻城了,实在是火势太大,城里冒出来的浓烟盖都盖不住。
陈有年已经不是新人了,他好歹也是汉军的老将,知道临江府城必定是出了什么大变。就算没有变故,他也差不多该是时候攻城试探一二了。
临江府城的护城河,已经在汉军民兵辛苦半月的填埋下,基本填平差不多,可以容纳大军攻城了。
“轰轰轰!”
攻城之前,汉军的大炮先放了几声响。
打没打中不要紧,重要是驱散城头的清军炮手,不让清军有开炮的机会。
汉军一轮轰射下去,临江城头的清军炮手,一炮未发就仓皇逃窜。
“亲兵队,火速弹压!”
刘鼎立刻派出亲兵,想要让炮手回来。
然而,汉军大炮这次可是动了真格,不再是之前的轮射制造压力,而是真的在开炮攻城。
几个清军炮手刚被刘鼎的亲兵驱赶抓回,城下就又是一轮大炮齐射。
一发炮弹刚好命中炮楼,刘鼎的亲兵躲闪不及,脑袋如同西瓜一样被炮弹撞碎。
红的白的溅的到处都是,刚刚跑回来的炮手,瞬间又吓得一哄而散。
这下,连刘鼎亲兵都不敢去抓人了,跟着一起跑路。
上一篇:世子稳重点
下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