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8节

  “这宜都便是白莲邪教的根基所在,其教首名曰聂杰人,本为宜都县里一方豪强,也不知何时入的白莲邪教,宜昌邻府长阳县的白莲教匪,疑似也是其麾下所属,此次陆续起来杀官造反,恐怕也是早有预谋。”

  “幸有抚台大人当机立断,亲率大军前来进剿反贼,否则一旦二县反贼坐大,这后果怕是不堪设想!”

  好家伙,惠龄听得脑壳嗡嗡的,他确实是草包,但又不是真傻。

  眼前这个枝江县令,看似说了一大堆巴拉巴拉,但都是他已知的信息,真真有用的、能用得上的新消息,半句话都没有。

  惠龄有些不满,但也没有直接发火,只是接着补充问道:“那宜都教匪如今到底有多少兵马?他们的兵甲粮饷可曾齐备?”

  听到巡抚大人直接问反贼有多少人,武器装备怎么样,李辉光倒是没有傻眼,他不知道归不知道,但瞎编还不会瞎编吗?

  在他看来,宜都的反贼顶多就是一群邪教疯子,蛊惑了乡野愚民,碰巧把县城打下来了。

  能有什么像样的军队?

  至于兵甲武器,他虽然一直不敢探查宜都县虚实,只守着枝江县的一亩三分地,但位于长江上游,他还是能从过往商旅推测一二的。

  粮食还好说,兵甲武器却不可能凭空而来,就宜都县的水平,这些白莲教匪组成的反贼,顶多不比乱民强上多少。

  而李辉光也不全是来巴结劳军的,他也有偷偷观察过巡抚大人带来的这支官兵,那两千多兵勇配民夫先不提,从兵器上就能看出战力几何。

  但这不是还有三百满兵吗?

  那清一色的棉甲,可不是寻常绿营能穿的起的,这可是大清“最厉害”的八旗精锐,还是配了战马的骑兵。

  李辉光连忙拱手恭维道:“抚台大人多虑,宜都白莲教匪不过尔尔,一群遭受了邪教蛊惑的愚夫愚妇罢了,只要总督大人的骑兵一过,区区反贼教匪,弹指可灭也!”

  这话说的笼统,但也不算啥都没说。

  好歹惠龄确定了,宜都的反贼确实是白莲教,或许战力没那么不堪,但对上自己的八旗精兵,想要对付还是比较容易。

  如此就好,确定了宜都反贼都是乌合之众,惠龄总算放心了。

  惠龄是靠父荫才得以平步青云,虽有多次前往边镇履历,但实际上本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指挥过一场正儿八经的战役。

  没错,这家伙就是新兵蛋子,一个十足的纸老虎。

  因为完全没有军事经验,以至于他出兵后,甚至都没对外夸大自己的军势,真就说自己只带了三千人来剿贼。

  在枝江稍作了一番休整,确定宜都没有什么大的威胁,这位没打过仗的蒙古八旗巡抚,就这么带着三千大军,也不走长江水路突击,也不搞绕后迂回,很是直接的朝着宜都县城沿路杀过去。

  清军从枝江动兵了。

  聂宇同样收到消息,宜都、枝江二县距离不过三十余里,就算常行军,一两天也能走到。

  看到派去打探的人员递回消息,聂宇有些迷惑:“清军这是搞什么鬼?走陆路过来打我们,他们真没走水路,或是偷偷分兵绕后?”

  打探回来的人摇头:“大将军,清军确实走的陆路,我还看到了一杆很大的旗子,人数粗略来看,起码得有两三千人马,不过大部分似乎都是民夫,连像样的兵器都无多少,而且清军也没走水路分兵。”

  “这都敢正面来?”

  聂宇有些诧异,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一切还是按计划行事!”

  这几天正常上班,明天加班,过两天就放假了,可以集中精力码字了

第28章 这叫满万不可敌?

  三十里的行军路程,清军足足走了快两天,才堪堪能见到宜都县的城墙。

  惠龄没打过仗,也没带过兵,唯一沾点边的,就是曾经在伊犁做领队大臣,看当地的驻防将官如何操练军队。

  他很谨慎,就算从枝江县令那里得知,宜都反贼兵力孱弱,也没有贸然接战。而是打着徐徐进兵的策略,看能否通过八旗的军威,逼迫反贼自己犯错。

  乱民就是乱民,就算被邪教蛊惑,那也是没啥战力的愚夫愚妇,聚在一起时看着唬人,但真打起来必然一触即溃。

  只是……

  现在的局面,却是让他有些看不懂了。

  就见宜都县城门紧闭,城头上到处都是旌旗招展,这旗帜是聂宇专门让人打造的,上书一个大大的“汉”字。

  没别的含义,就是反清复汉。

  “你们怎么看?”惠龄问道。

  惠龄也并非孤身一人过来剿贼,他还带来了大清官场标配的绍兴师爷作幕僚团。

  一位留有八字胡,头戴便帽(瓜皮帽)的幕僚师爷冯志说道:“抚帅,反贼这是以汉为旗号,明示反清复汉之意,如今见抚台大军至此,而又紧闭城门,明显打算要据城而守,当即刻下令全军攻城,不可助长反贼嚣张气焰。”

  又有一刘姓师爷同样点头道:“冯师爷说的不错,如今宜都反贼见抚帅大军至此,不仅不弃城而逃,反而选择死守县城,这正是犯了兵家大忌。自古守城者,久守必失也!”

  “抚帅,除此以外,反贼选择据守县城,说明反贼内部应当军心不稳,再不济也是不敢与我军直接交战。因此抚帅完全无需担忧,只要我军全力攻城之下,城中反贼必定一战而破!”

  “现在正是秋季,只要破了宜都反贼教首,再携大胜之威,或可北上与宜昌合兵,进剿长阳教匪。”

  “……”

  听着自己的幕僚师爷,纷纷建言献策,都建议可以不用顾忌宜都县城里的反贼,直接攻城就能破敌。

  惠龄想了想,也觉得应该是优势在我。

  自己有三千大军,宜都也不是什么大县,还有三百满兵作为核心精锐,还怕打不过一帮教匪愚民?

  这么想也没错,因为惠龄历史上,还真就带着三百满兵,加上宜昌镇的几百绿营,用着近乎脑残的战术,跟张正谟两万大军,愣是打了个有来有回,打了一年多。

  完事儿还被打了个损兵折将,逼的湖广总督亲自从湖南带兵来援,给他擦屁股。

  “传本抚军令,全军即刻攻城!”

  惠龄一声令下,三百满兵充当督战队,驱赶着下面的民夫兵勇攻城。

  “嘟嘟嘟哒哒哒……”

  “杀啊!”

  在一阵敲锣击鼓声中,大批手持各种老旧刀兵的兵勇,扛着简易的木梯子,冲起来完全没有队形可言。

  宜都县城墙并不高,根据《宜都县志》记载,为一丈二尺,也就是约合4米左右。

  4米高的高度,爬个梯子确实能够到,也难怪惠龄的幕僚团师爷会如此轻视他了。

  很快,就有人冲至城下,木梯子一架,也不管上头有无人,就顺着梯子往上爬。

  只可惜,还没爬到一半,一杆杆狼宪就刺了过来。

  “这是什么东西?”

  “啊!好痛!别刺了!”

  “……”

  狼宪太长了,城墙4米高,狼宪就占了3米,就连在城墙舞动都很不方便。

  但用来守城,却是恰到好处,狼宪那些被削出来的枝丫,刺到人身上,致不致命倒是两说,滋味可是不好受。

  尤其这些兵勇还没有盔甲防护,全靠一身血肉之躯,一个不小心,就被戳的浑身是伤。

  这一疼就抓不住梯子,整个人就得翻掉下去。

  城头的几个狼宪兵,伸出狼宪对着那些木梯的兵勇,就是一阵胡乱挥舞,瞎几把乱戳。

  每一下,都能带下去起码一个人。

  4米高的高度,摔掉下去,也很难摔死人,但一直冲不上去,这些兵勇也有些抓瞎。

  他们到底不是职业军人,没有临场应变能力,了不起就是挥刀乱砍,但乱砍除了耗费力气,顶多也就砍下几根枝丫,有屁用。

  咋办?

  城下摔落的兵勇,要么摔疼了躺地上哀嚎,要么站起来茫然无措,顶着一身割伤不知道该不该再上。

  不远处,全程观战的惠龄有些茫然。

  按他的想法,不应该是自己全军押上去,然后县城转眼告破,反贼四散而逃,自己则率军趁乱突袭包抄,活捉反贼教首吗?

  怎么现在成这样了?

  还有,反贼的那些武器都是啥,他看的很清楚,那不像长枪的东西,上面有密麻的枝丫,一下挥舞就能让人满身流血掉下梯子。

  有见多识广的幕僚师爷看了片刻,忽然惊叫道:“是狼宪!”

  “狼宪是什么?”惠龄疑惑。

  那师爷怔了怔,解释道:“就是一种南方毛竹制作的兵器,顶上削尖了,留下枝丫……”

  惠龄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反贼现在只用了几根毛竹,就把我们拦在了宜都县城的外面?”

  师爷连忙纠正:“抚帅,这不是几根毛竹,狼宪虽是毛竹所制,但却是前明戚家军对付倭寇的神器,威力无比。”

  惠龄怒道:“我不管什么戚家军,我只要破贼之策!”

  师爷脸色一苦,想了想还真想出一个好办法,他硬着头皮献策道:“兵勇无甲,再加之前方并无大将指挥,故而才会惧怕几根狼宪。所以,可以让抚帅麾下的八旗天兵出战,八旗天兵有棉甲保护,而且有了八旗天兵出战,就可威慑兵勇,让兵勇不敢退缩,必可破城!”

  “好!阿穆哈,你带上二百满洲兵,前去助战,务必傍晚之前破城!”

  “得令!”

  二百满兵迅速加入了战场,他们身上统一穿着颜色鲜明的棉甲,还戴着头盔,把自己保护的严严实实,用狼宪戳已经没啥用。

  这些满兵也不立刻强登,就这么在下面观察,同时驱赶怯懦逃窜的兵勇。

  等看清了狼宪的挥舞规律,马上有一个胆子大的满兵,嘴里叼着刀把,伏低身子往上攀登。

  这家伙的棉甲太明显了,压根不用人提醒,就有一支小队冲了过去。

  这满兵的双手刚扒上女墙,两把唐刀就顺势砍了下去。

  一刀落空,一刀正中!

  “啊!!!”

  胆子大的先登满兵,手指被当场斩下一截,人也跟着掉了下去。

  其他满兵见此,却是没有害怕,反而吸取教训,一下就是七八个同时爬梯,也不先扒墙,而是看高度差不多了,挥刀就砍。

  甭管能不能砍到人,先把守着的反贼驱散了。

  守城的这些小队多为新兵,没怎么经历过正经作战,之前破县那一晚也是取了巧,压根没打起来。

  这满兵身上穿着棉甲,对着空气挥刀乱砍,还真把人给唬住了。

  小队十一人,包括队长在内,一直等到对方翻身登城了,都没人反应过来要去阻拦。

  “哈哈哈!杀!”

  成功先登的满兵狞笑着,挥刀就对前排的一个刀盾兵砍下,那刀盾兵大骇,下意识挥刀对砍。

首节 上一节 1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躺平全靠分身努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