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66节

  他们都是黄州大户豪族,哪个家里没点手段关系,区区一个黄冈知县算个屁!

  就是难为了宋志恒,他本以为自己有了知府的官印,再加上亲自前往各家大户劝说,总能筹措到一些钱粮守城。

  但现实就是那些大户豪族们完全不买他的账,有好几个干脆连门都没让他进去,只让门子通传说不在家。

  宋志恒脸色漆黑,他很想直接带着衙役,去大户家里挨个抄家,那样肯定能筹措足够钱粮资财。

  可他不能这么干,因为他是朝廷命官,真这么去搞的话,就算黄州城守下来了,那他这辈子的仕途也算完蛋了。

  而且,宋志恒同样也没那个抄家的本事,这些大户豪族又不是傻的,怎么可能没有防备官府狗急跳墙。

  光是外面拿着兵器的家丁护院,都快跟他手下的衙役数量差不多了。

  私造兵器,私募家丁,这已经形同谋反了。

  可宋志恒没办法,黄州能不能守得住都是问题,难不成他还能现在上折子举报这些地力豪族不成?

  抄家不能抄,他也不敢抄,抄了没好处,不抄还能留点余地。

  大户身上弄不到钱粮,宋志恒只能先组织衙役守城,再劝说百姓们也都坚持坚持,能自发带着钱粮帮官府度过难关。

  呵呵,真特么抽象,帮官府卖命守城,居然还要自备钱粮。

  过了两日,汉军水师顺江而下,来到武昌县北岸码头停靠。

  宋志恒听闻消息,急忙登上城墙查看情况,可惜离得太远,什么都看不清。

  看不清没关系,汉军水师的战船在武昌县停靠了一会儿,就开始往黄州府的北岸码头横渡。

  汉军渡江了!

  宋志恒很快发现了情况,但却毫无办法,黄州府城是有江防大炮的,可他手下没有炮手会操作,全是临时凑上来守城的衙役,还有一些强行拉壮丁填上来的民夫。

  这些民夫连口粮都没有,就不用指望他们会操作大炮,能帮着官府卖力守城了。

  汉军渡江前后花了差不多两个多时辰,黄州府城的江防大炮愣是一炮没响,就这么傻愣愣看着汉军慢悠悠渡江。

  “这黄州府的伪清狗官,还真是没本事啊!”杨芳放下望远镜满脸不屑道。

  他刚刚只是略微看了几圈,就看到黄州城头全是穿着差役衣服的衙役,还有零星的民夫青壮,总共加起来都不到千余人,而且全部纪律散漫,不成样子。

  一看对手这么菜,杨芳都懒得费时间,当即下令巨炮攻城,务必今天之内就把黄州城拿下。

  “轰轰轰!”

  杨芳这次攻打黄州,m共带了六门攻城巨炮,三门是自己带来,还有三门是水师运过来的。

  六门巨炮齐轰,炮声惊天动地,黄州城头的衢役民夫,都不用人下令,就在巨炮炸响声中仓促逃窜。

  宋志恒急忙呵斥:“回来,回来,都不许逃,给我守城,守城啊!”

  完全没用,压根没人搭理,就连亲随师爷都抛下了他直接逃走。

  “轰!”

  宋志恒气怒交加,正要亲自提剑振奋人心,忽然就是一声炮响。

  一发比入脑袋还大的炮弹,就这么径直从城外,划着抛物线砸进了城楼窗口。

  “嘭!”

  没有什么巨响,宋志恒当场被炮弹砸成稀烂,肢体乱飞,炮弹去势不减,继续砸进了城楼墙砖,砸的砖石炸裂。

  知县意外战死,这下彻底没人组织抵抗,城头的衙役民夫,能跑的都在跑。

  许多不能跑的,干脆从城墙一跃而下,反正都不想挨炮轰。

  眼看城墙已经陷入大乱,杨芳拔剑下令:“全军攻城!”

  “嘟嘟嘟嘟呜呜呜呜~~~~”

  “嘟嘟嘟嘟呜呜呜呜~~~~”

  军号吹响之下,汉军前锋营朝着混乱的黄州城,发动了攻城冲杀。

  “杀!”

  “大汉万胜!汉王万岁!”

  喊杀声震天,黄州府城没有丝毫抵抗,城墙转眼间就被汉军前锋营夺下攻克拿下。

  城门大开,百姓全都门户紧闭,不敢出来。那些土绅豪族反应则要干脆的多,纷纷派人前往城门处簞食壶浆,夹道相迎。

  黄州府城就这么在诡异的氛围下,落入了大汉手里。

  汤鼎文听到外骚乱,只是拿出早已备好的绳子,手脚麻利的上吊自尽。

  黄州同知、黄州通判,这两位同样也是跟着自杀。不自杀都不行,他们是湖北最后府城的主官,逃跑的话乾隆饶不了他们,必须殉城。

  至于湖北巡抚惠龄、满洲都统成德,这俩动作很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脚底抹油跑路。

  反正他们已经丢了不少城池,打了不少败仗,不差一个黄州府了,大不了就一撸到底呗!

  他俩一个蒙古八旗,一个满洲八旗,死肯定是死不了的。

  湖北至此归于一统!

群恢复了

  万幸只是暂封

第232章 先打九江吧!

  黄州府城被汉军半天攻克,既有伪清官员太无能,同样也是大汉的大势已成。

  区区一个黄州府,确实是真挡不住。

  汉军拿下了黄州府城,虽然府城的几个主官全都自杀,但真正办事的官员属吏、大户豪族们倒是跪得挺利索。

  黄州府衙。

  这里已经变成汉军的临时指挥部,暂时处于军管状态,杨芳在此召见了城中降官士绅。

  杨芳先对那些降官说道:“尔等里面肯定不乏有贪官污吏、欺压良善的,本将军的军务繁忙,不想管你们的屁股后面到底有多少屎。现在是战时,本将军也不要你们办别的事情,安抚人心,维持治安,要是有人趁机闹事,唯尔等是问!”

  “遵命!”

  众降官连忙拱手应道。

  杨芳又看向之前夹道相迎的黄州士绅:“你们归附我大汉,本将军同样不追究你们,但城中的米店药铺,凡涉及百姓民生,一律不许关门,不许涨价,不许囤货居奇,否则若是饿死了一个百姓,你们就自己掂量着办吧!”

  此话一出,几家土绅豪族都是面面相觑。

  这大汉的将军未免管的太宽了些,连他们的米店药铺是否关门涨价都要插手。

  他们不傻,当然知道战时肯定不能搞什么囤货居奇。要不然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可囤货居奇不能干,适当性的涨价赚钱又不会太损害到民生。

  他们都已经把田产交了出去,还愿意归附大汉治下,难道还不许他们趁机赚点小利,贴补一下损失?

  看这些人都不讲话,似乎颇有些不服气,杨芳瞬间脸色一冷,喝问道:“尔等是不是觉得本将军管的太宽?实话告诉你们,本将军忙着打仗,要是大王下了命令,咱才懒得管民政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尔等要是有什么不满,尽可以去荆州找大王告状!”

  汉王都搬出来了,杨芳又摆出明显生气的架势,这些黄州土绅刚刚还有些利令智昏,这下瞬间清醒了。

  众士绅忙道:“将军息怒!我等一定谨记汉王命令,不让一个百姓饿死。”

  “哼!滚吧!”

  杨芳一摆手,都懒得再客套,直接把这些人都驱赶出了府衙。

  出了衙门,才有个士绅愤愤道:“粗鄙武夫。”

  “……”

  其他人听了没有接话,反而各自与之拉开了距离,以显自己跟他并不熟悉。

  都知道粗鄙武夫了,居然还敢这么嚣张,看来往后要少跟这种没脑子的蠢货多来往了。

  杨芳故意装出粗鄙武夫形象,震慑安抚住了黄州官绅百姓。接着立马兵分好几路,分别攻略起了余下的麻城、蕲水(浠水)、黄安(红安)、蕲州(蕲春)、罗田、广济、黄梅七县。

  ……

  蕲水县。

  蕲水县首当其冲,因为这里离黄州府城最近。

  蕲水县令听闻黄州府城仅坚持半天不到,就被汉军轻松攻克,知府几人全部殉城,巡抚也不见踪影,听说是跑了。

  那这还守个蛋,当下也不管自己身为县令的守土有责了,带上几两白银细软,趁着夜色无人直接开溜。

  翌日天亮,师爷才发现县令已经跑了。

  县令都跑了,县城自然也没有守的必要,城中官绅胥吏联合起来,献城投降。

  ……

  黄安县。

  这里在后世比较特殊,因为它是红色军队的发祥地,甚至因此而改名为红安县。

  蕲水县前脚刚投降了汉军,后脚黄安县就派人来到黄州府,请求汉军立刻过去主持分田,还是分黄安、麻城两县之田。

  分田是假,抱大腿求庇护是真。

  因为汉军持续对清军的战绩,直接导致了黄州府地方佃农大规模的暴动起事。这些佃农往日里被地主劣绅盘剥虐害,骨子里都恨透了所有地主士绅。

  现在有机会起事反抗,自然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而且乡村农户思想朴素,报仇都讲究斩草除根,那都是成片成片的对地主抄家灭族。

  黄安、麻城二县地主都吓蒙了,好不容易守住了县城,自然是赶紧请求汉军过来庇护他们。

  汉军要田产,给了!

  毕竟,汉军只是要他们的田产,可那些起事暴乱的佃农,那都是暴民,是真的会灭地主满门,连家犬都不放过。

  ……

  罗田县。

  这里刚刚罢兵停战,佃农义军攻城,罗田县官绅守城。

  双方前后打了一个多月,都快打成拉锯战了。

  汉军到来第一件事,不是攻城打仗,反而是先当起了和事佬,给双方劝和。

  好在大汉声名在外,佃农们愿意信任汉军,纷纷散去等着分田。而罗田县官绅见到佃农义军散去,连忙也迎了汉军入城。

首节 上一节 166/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稳重点

下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