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30节

  湖南境内,清军已经基本被肃清,除开瑶人、苗人等各路义军的控制区,汉军几乎控制了湖南全境,就算苗人、瑶人各路义军,也大多愿意和汉军井水不犯河水,双方和平共处。

  湖北扩张暂时还不大,武昌、汉阳、荆州、荆门这些精华之地,已经都被汉军拿下。

  安陆府还在攻略路上,襄阳一时半会不着急去打,但也被汉军渗透成了筛子,连总督都死了,提督也病重快死了。

  保是不可能保得住的。

  襄阳、武昌、荆州一旦都没了,湖北几乎就是汉军的囊中之物,砧板上的鱼肉,随时能够下锅。

  刘骏正是看过了汉军接连不断的战报,通过地图的推演,才会借着夫人有喜这件大事,来旁敲侧击的询问称王之事。

  在刘骏看来,他不懂军事,但却懂得人心。

  汉军只有荆州的时候,着急称王那就是纯小丑!

  汉军有了近乎湖南全境,这时候称王可以,不称王也可以,继续憋着猥琐发育,能拖一些时间是一些时间。

  可现在,湖南就不说了,武昌、汉阳已下,清军两路大军,近乎全军覆灭,湖广总督战死。

  这事情太大了,单拎出来任何一件,都不会是小事。

  就算聂宇还是不称王,那也没用了,因为清廷不是傻子,乾隆再老糊涂,也不会看不出来,汉军已经势大难治。

  与其如此,不如趁现在,清廷总督战死的消息传播开来,直接顺势而为,登基称王,确定大义名分!

第185章 势不可挡

  嘉庆二年,七月初二。

  汉军东西两路出兵合攻安陆府。

  西路自荆门发兵,白楠亲自领军四千余人,并带重炮三十二门(缴获的清军)。

  东路自汉水下游,坐船溯流而上,进兵突袭安陆府南部三县。

  七月初三。

  沔阳州义军还以为汉军是来打他们的,吓得匆忙遣使过来找汉军投降。

  沔阳州不战而降,汉阳府全境就此光速统一。

  七月初五。

  汉军水师进抵兴隆镇,兴隆镇地主闻听消息,连忙率领镇中富户百姓,箪食壶浆跪迎汉军王师。

  潜江县令也知道了汉军杀来,连带还有湖广总督兵败身死,两万大军全军覆没的坏消息。

  潜江知县没有投降,干脆把自己锁在了衙门后院,等到县丞、主簿率领衙役撞开衙门,就看到这位县令已经上吊自尽多时,还非常腆着脸的面北自尽。

  潜江县丞自动升为代理县令,本来他们是要找县令一起商议,到底是投降还是跑路?

  守城肯定是守不住的,一个县城才几千百姓。而湖广总督可是带了两万大军,都被汉军打败,全军覆没了,总督都战死了,他们能守得住个锤子。

  现在前知县自尽,他们也不用商议了,正好把前知县的脑袋砍下来,硝制好了送去兴隆镇,作为请降的投名状。

  汉军受降,他们就是弃暗投明,还是顺义献城的攻城。

  汉军不受降,那就脚底抹油,带上银子赶快跑路。

  七月初六。

  潜江县主动请降,除了知县的脑袋以外,还外加一批筹措来的粮草作为诚意。

  杨芳拿了粮草,但没有亲自接收县城,只是派了个把总官,带了一百汉兵过去驻县,自己则率领大军继续北上。

  潜江县丞、主簿在内的一众大小官吏,顿时都松了口气,干起活来也愈发卖力,比之前在清廷当官还要认真。

  因为在他们看来,杨芳收了他们的粮草,还派了汉军过来驻扎,等于认可了他们的献城功劳。

  其实这些都是误会。

  杨芳接收粮草,纯粹是为了以防万一,他带的粮草并不多,能有储备当然最好。而且即便是收的这些粮草,他也已经打了电报去报备,又让军中文书官做了明确的记录档案。

  虽然现在的潜江县是新投降的,但提供的粮草还是潜江县的,这些都得算清楚了。

  而派兵驻县,这也属于军队的职责,也是在官员还没到位前,做出的必要安排。

  杨芳作为军中武将,可没有权力去擅专地方降官的安排,汉军内部的军队、民政系统都分的很明确。除非有聂宇的命令下达,让潜江县作为军镇前线,暂时归于军事管制,否则杨芳没有权力直接节制县城。

  就算是划入了军管,汉军武将也只能节制,不能直接控制,也不能任免官员,地方文官还是要有的,地方文官的任免也是归于汉军中枢文官系统来决定。

  也就是说,对这些投降的地方官如何安排处置,还得等接任者到了再说。

  届时怎么审理,能不能将功折罪,都得看这帮家伙身上到底犯了多少罪恶?

  七月初七。

  今天是七夕节,也是古代版的情人节,但实际上到了嘉庆年间,七夕节就已经日渐衰微。

  为什么呢?

  当然是因为穷了,都已经穷到爆发白莲教大起义了,活命都活不了了。

  谁还没事干,去过七夕节啊?

  三汉河(天门河)沿岸的天门县,天门县令倒是洒脱,没有学潜江县令一样的自杀殉城,而是干脆带着官印和城中大小官吏,对汉军主动请降内附。

  汉军不费吹灰之力,入安陆府仅三日,便一连下两县。

  七月初九。

  汉军一路北上,已经再无阻碍,准备进兵合围安陆府城了。

  天门县以北的京山县,这里距离汉水比较远,杨芳也不想浪费时间去攻打,直接分了二百汉兵。接收天门县的同时,顺便带上投降的天门县令,一块跟着去劝降京山县。

  ……

  安陆府。

  知府胡齐仑趴在城头上,满脸错愕看着外面围城的上万汉军,以及江面上巡弋的汉军水师战船。

  差不多就在一天前,汉水江面上出现大批战船南来,城墙上的清兵以为是总督的船回来了,正要去通知开城门迎接。

  “轰!”

  迎面就是一炮打过来,正中城墙,给城墙石砖都轰出了裂纹弹坑。

  接着,汉军畅通无阻登陆了,杨芳的两千余汉军身着明显异于清军的红色兵服,高举汉字大纛堂而皇之的来到安陆府城外安营扎寨。

  杨芳上午才到,下午白楠的四千余汉军,也跟着渡江赶到,并与杨芳所部合兵。

  两军合兵以后,兵力已经达到了六千余人,算上水师在内,四舍五入也有上万兵力了。

  汉军采取围二缺一,西面是汉水。

  知府胡齐仑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都晚了,也完全懵了。

  “这些反贼……反贼是从哪里来的?”

  “大人,小的看见似乎是从汉水南边来的,初时以为是总督大人的船,结果突然就是来了一炮,差点把城墙都轰塌。”

  轰塌城墙肯定是夸张了,但还是让胡齐仑陷入到了沉默。

  他沉默不是因为反贼不由分说对城墙开炮,而是反贼是从汉水的南边来的,可汉水应该已经被总督堵住了,反贼要想过来,只有先击败了总督大人。

  要是这么去推论的话……

  胡齐仑还没来得及想清楚,就见到反贼大营突然跑来一骑,他也一时搞不清状况,便没有下令放箭。

  那骑兵慢跑近前,刚好卡在了弓箭手有效射程范围外,而后一手拎着个布包,一手举起喇叭喊道:“城里的人都听着,你们的湖广总督已经战死了,我手上的就是湖广总督鄂辉的首级。”

  说罢,把布包解开,一颗带着辫子的人头就被拎了出来。

  离得这么远,很明显是看不清的,看清了也没多少人认识鄂辉到底长什么样子。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骑兵已经用喇叭扩音,跟安陆府城上的清兵都说了,鄂辉已经死了,他手上就有对方的脑袋。

  湖广总督战死了,脑袋都被反贼割了下来,这还得了?

  城头上的清兵全都懵了,别说是他们了,就连胡齐仑这个知府老爷,也都惊愕的不能自已。

  总督死了?总督怎么能死的?

  他可是还记得,那位总督大人可是带了两万大军去打的反贼,还曾经一战击溃了襄阳二十万白莲教大军,怎么突然就折戟汉阳了,连身家小命都被留下了。

  胡齐仑太过惊惧,都忘了遇到这种事肯定要先查证。就算是真的脑袋,他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认识总督,否认总督已死,就说脑袋是假的。

  可惜,已经迟了,他的反应都不是慢了一拍,而是完全没反应过来。

  放在那些清兵的眼里,那就是总督战死了,连知府老爷都被吓住了。

  湖广总督那是什么人物?

  那是比知府老爷还大好多级的官,好像还是个八旗满大人,之前还在襄阳打败过白莲教的二十万大军。

  这些安陆府的清兵没什么文化,他们只知道看人数战绩,不会去想白莲教的二十万大军有多少是水货,只晓得湖广总督打败了二十万大军,所以湖广总督大于二十万大军。

  现在湖广总督被汉军杀了,那汉军就大于湖广总督,大于二十万大军了。

  那这还打个鸡毛啊!

  安陆府城墙上瞬间陷入大乱,那些清兵前一天就已经被汉军杀来,给闹得军心涣散,这时无非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妈勒(妈的),我还以为有场硬仗要打,这安陆府城算怎么个回事?”杨芳放下望远镜,满脸无语骂道。

  骂归骂,该动手还是要动手,这可是对方主动送上来的战机啊!

  白楠当机立断,下达了军令:“全军攻城!”

  “嘟嘟嘟嘟呜呜呜呜~~~~”

  “嘟嘟嘟嘟呜呜呜呜~~~~”

  两股军号声几乎同时吹响,杨芳、白楠各自带来的汉军,迅速列阵集结,发动了攻城。

  “杀!”

  “大汉万胜!”

  几声喊杀呼喝,数千汉军发动猛攻,已经混乱的安陆府城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胡齐仑一开始还想下令组织守城:“都回来,给我挡住反贼,挡住……”

  后半句都还没说完,这位知府大人就也跟着跑了。

  都没人听自己的,那还守个锤子的城,赶紧跑路,保住小命再说。

  知府都跑路了,清军没了统一指挥,汉军攻势彻底势不可挡。

首节 上一节 130/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稳重点

下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