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 第81节

  赵煦也是演技精湛,立马龙颜大怒,浑身气得直颤,然后拍案而起,指着朝会上的文武百官便大骂。

  这顿大骂倒也不完全是做戏,委实带了几分真心实意的。

  因为赵煦有亲身感受,他本人差点在这场洪灾中溺死,能不气么。

  无差别大骂一通后,赵煦脸色铁青,眼神里带着森森杀气,冰冷地环视群臣,从齿缝中迸出一句话。

  “昔年治河,贪腐甚巨,终酿大祸,而致万民倒悬,生灵涂炭,此罪大恶极也,朕岂能饶过?故,朕欲严查到底,诸卿可有异议?”

  此时的赵煦面露杀意,像一匹饿极的狼王环视猎物,朝会上谁还敢提出异议?

  群臣沉默片刻后,纷纷躬身:“臣等无异议。”

  赵煦悄然呼出一口气,面色终于稍缓,语气冰冷地道:“如此,着曾布章惇同理此案,凡涉事者,无论任何人,皆可拿问。”

  “另着御史台,大理寺,皇城司辅之,涉此案者,三司有拿问审理之权。”

  “十日内,朕要看到结果!”

第108章 所获甚巨

  赵煦在朝会发了一通飙,非常的心旷神怡。

  老早他就想这么干了。

  当初他成年后,本来按规矩,太皇太后应该归政于皇帝,但满朝文武就是不吭声,一个个装聋作哑。

  这些装聋作哑的人大部分是旧党,所以赵煦一直对旧党心怀怨恨,今日借着治河反贪一案,不但可以指着旧党朝臣的鼻子大骂,而且还能整死一批人,太特么爽了。

  朝会上君臣达成共识的事情,便铁定要推行下去的,这是皇权的意志。

  当群臣异口同声赞成后,朝会上许多朝臣脸色苍白,身躯抖如筛糠,强自镇定地站在朝班中,硬撑着直到朝会结束。

  散朝之后,曾布和章惇入政事堂,召御史大夫,大理寺卿等人议事。

  原本赵孝骞也应该参与此会的,但他缺席了。

  曾布叫人去楚王府催请,赵孝骞仍旧没来。

  一个正常的人类,怎么可能为了一点破事而耽误睡眠呢,这是对人生极大的不负责任。

  最终是魏节代替赵孝骞参会,一个时辰后,政事堂已确定了查贪反腐的章程。

  先从工部和都水司查起。

  与此同时,皇城司和大理寺出动人马赴户部,封存户部度支司当年关于治河的账簿卷宗,锁定当年参与的相关官员和文吏等等。

  一张大网无声无息地铺开,许多人的命运从此即将改变。

  两日后,皇城司将度支司两名主簿拿问,经冰井务刑讯后,顺藤摸瓜拿下户部和工部侍郎各一人。

  证据锁定,御史台,大理寺和皇城司出动人马,闯入各个犯官府邸内搜集证据,查封家财田产。

  仅仅只是四名官员,查出来的家产令君臣都大吃一惊。

  共计京畿地区田产三万亩,银钱珠玉珍宝折钱一百二十余万贯。

  得到结果后,赵煦惊呆了。他没想到仅仅只是查抄了四名官员,收获竟如此巨大。

  大宋官场贪腐之巨,窥一斑而知全貌。

  至此,赵煦愈发由衷感到,赵孝骞给他出的这个主意多么正确。

  朝廷国库莫名其妙发了一笔横财,若是继续查下去,这还不得起飞喽。

  继续查吗?

  当然要查!

  城外五万流民嗷嗷待哺,朝廷要安置他们,查抄的田产银钱还远远不够。

  赵煦当即下旨,继续深挖,从严从速从重审理,抓一个,判一个,查抄一个,朕赶时间。

  …………

  人在家中坐,坏消息从天而降。

  赵孝骞在王府过着枯燥又极爽的悠闲日子,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发明一辆古代版的自行车,然后找个奥德彪每天踩单车运香蕉,给他解解闷儿。

  接着赵孝骞便听到了坏消息。

  拿问四名犯官后,朝中不知何人传出风声,当今官家决定严查治河贪腐案,是因为楚王世子向官家进的谏。

  消息是谁传出来的已不重要,但应该不是魏节,毕竟拿祖宗发过毒誓。

  更有可能是曾布章惇两位宰相传出去的,人家能混到这个位置,不可能是愚蠢之辈,想要两只老狐狸背黑锅,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不管是谁传出来的,总之,赵孝骞一夜之间成了众矢之的。

  这一次得罪的人可太多了,这桩贪腐案里,涉案的朝臣不是少数,如果真要一查到底的话,不知会牵扯多少人。

  凡是涉案又暂时没被拿问的朝臣,谁不恨赵孝骞?随便走在路上,都不知有多少绿幽幽的目光盯着他。

  赵孝骞得知消息后,当时确实有些生气,想半夜去曾布章惇两个老匹夫门前泼红油漆。

  但很快赵孝骞又平静下来。

  事情做了,也就做了,落子无悔。

  不说正义与邪恶这么高尚的话题,赵孝骞给赵煦出主意时,本身也没抱着什么正义的心思,只说赵孝骞出的主意确实解决了问题,这就够了。

  于是,被无数人恨得牙痒痒的楚王世子,短暂的心虚之后,很快便释然,继续枯燥而奢华的纨绔生活。

  御史台和皇城司杀气腾腾拿问贪官时,赵孝骞被多日不见的狄莹强行拉出了门。

  是的,“强行”,狄家大小姐今日忽有兴致,决定出门游玩。

  一个人游玩太寂寞,狄莹二话不说直奔楚王府,将王府内正在睡午觉的赵孝骞强行拖出了门。

  迷迷糊糊的赵孝骞直到迈出王府大门,都没回过神来,身体已在大门外,灵魂还留在那张舒服的床榻上。

  直到胳膊上被人狠狠拧了一下,赵孝骞陡然清醒,左右环视,大吃一惊:“这是哪里?”

  狄莹气得又拧了他一下:“跟我在一起便心不在焉,跟别的姑娘在一起便巧笑嫣然,是吗?”

  赵孝骞扭头看着她,表情有点严肃:“我读书不多,你不要骗我,‘巧笑嫣然’这个词儿,是这么用的吗?”

  狄莹更气了,狗男人聊天不知道什么是重点吗?现在聊的是怎么措辞造句的事吗?

  “回到汴京后,咱们都几日未见了,你为何对我不闻不问?”狄莹气鼓鼓地问道。

  赵孝骞睁大了眼睛:“我救了你的命,按理说应该是你主动登门道谢,但凡懂点事的话,见面该给我磕三个头才是,现在你倒怪我对你不闻不问,良心长歪了吧你?”

  “呸!你什么辈分,要我给你磕头,你脑子长歪了!”狄莹气道。

  顿了顿,狄莹又道:“今日上午,我去了一趟瑶华宫,给姑母和……冯婶母送了点东西,上次你闹过之后,瑶华宫对冯婶母好多了,还有专门的坤道侍候她起居,冯婶母嘱我转告你,不必为她担心。”

  赵孝骞好奇地盯着她的脸:“说话就好好说,你脸红什么?”

  狄莹俏脸通红,也不知冯氏跟她说了什么私密的话儿,令她如此娇羞。

  赵孝骞此刻才注意到,今日狄莹又是女扮男装,不仅如此,狄莹身后还跟着一个小拖油瓶,同样女扮男装的一个小丫头。

  嗯,很眼熟,当初勾栏院第一次见到狄莹时,她的身边就跟着这个小丫头,两人的男装打扮犹为拙劣,都没眼看。

  今日二女的打扮……也没好多少,不知哪来的自信,以为穿个男装别人就认不出了。

  见赵孝骞目光转移,狄莹将身后怯生生模样的小丫头拽到身边。

  “她是自小跟我一起长大的贴身丫鬟,鸢儿。”

  鸢儿羞答答地上前盈盈一礼:“奴婢拜见……小姐,能叫他姑爷吗?”

  狄莹大惊失色,慌忙捂住了小丫头的嘴,怒道:“你要死呀!”

第109章 万民跪拜

  狄莹臊得不行,难得将自己的丫鬟带出门,本不指望她给自己长脸,但也不能一张嘴就让自己下不来台呀。

  鸢儿被她捂住嘴,呜呜呜的挣扎,手刨脚蹬如同被灭口。

  赵孝骞看不下去了:“你松开手吧,再捂下去她要断气儿了。”

  狄莹只好松开手,然后眼神严厉地警告鸢儿。

  鸢儿也知自己说错了话,垂头老老实实站在身后一言不发。

  一次的热情换来终生的内向。

  赵孝骞瞥着狄莹,道:“多大个事儿啊,娇羞个啥?你爹都快跟我谈彩礼了,你当时若在场的话,还不得当场跳河啊。”

  狄莹大吃一惊:“我爹……跟你聊了什么?”

  “上次洪灾,我和你爹同舟共济,你爹要我表示表示……”

  “表……表示啥?”狄莹傻傻地问道。

  “大约是要我表个态,要么上你家提亲,要么离你远点儿。”

  狄莹脸蛋儿又红了,垂头忸怩的姿势有点古怪,扭得像一根成了精的麻花儿。

  “那你……你怎么说?”狄莹垂头轻声问道。

  赵孝骞嗤地一声:“我当然选择离你远点儿,睡个觉都被你从被窝里拉出来,跟你成亲后我阳寿至少折一半,再见!”

  说走就走,赵孝骞扭头就打算进王府继续睡觉。

  “你混蛋!”狄莹气极,一把拽住他:“不准走,今日陪我上香去!”

  赵孝骞喃喃叹息:“汴京城的纨绔们终日无所事事,没想到女纨绔也一样……”

  “呸!谁是女纨绔了,上香礼佛是正事,你也能为家人祈福,不好吗?”

  赵孝骞就这样稀里糊涂被她拉上了马车。

  狄莹选择的是城外西郊的奉先寺,也不知她为何不选香火旺盛的大相国寺。

  出了城后赵孝骞才明白,原来奉先寺附近有一座皇家园林,叫琼林苑,园林内还有一片湖泊,叫金明池。

  这女人上香礼佛是假,拉他出城游玩是真。

  拜佛都拜得如此不虔诚,也不怕菩萨生气打爆她的狗头。

  摇晃的马车内,狄莹的心情很愉悦,缠着赵孝骞聊个不停,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从她嘴里说出来,无论多么寡淡的生活仿佛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首节 上一节 81/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