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 第74节

  张小乙屏住呼吸,两眼发直地盯着面前的银子,半晌,指了指它们,吃力地道:“都……都是我的?”

  “没错,都是你的,我说话算话,说了赏银千两,只有多,没有少。”

  张小乙激动得浑身发颤。

  对一个普通的百姓来说,一千两银子是什么概念?

  买豪宅当然不可能,汴京的房价相当于唐朝的长安,长安居,大不易。

  但一千两也足够在汴京城买一间单门独栋的小屋,还能剩下几百两,张小乙母子俩能舒舒服服过上好些年吃穿不愁的日子。

  可以说,这一千两银子瞬间将张小乙的阶级从底层跨越到中产。

  此时此刻,张小乙无比庆幸。

  他在庆幸当初划船载上赵孝骞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眼眶瞬间蓄满了泪水,张小乙浑身透着一股苦尽甘来后的虚脱。

  他的人生一直卑贱如泥土,任何人都能将他踩进烂泥里碾碎,从少年到中年,他背负了太重的负担。

  他陪笑,他弓腰,他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他眼里的世界永远是黑白色的,那是一种看不到希望的苟且偷生。

  蝼蚁一样的人,只是运气好,遇到了一场机缘,世界于是有了斑斓的彩色。

  面前的这堆银子,意味着他和母亲的命运从此改变。

  张小乙噙着泪水,并没有清点银子,而是面朝赵孝骞跪下,使劲磕了三个响头。

  “世子,您是小人的大恩人,往后世子但有驱使,小人愿豁命以赴。”

  赵孝骞笑道:“不必如此,这是你应得的,我的命可比这堆银子值钱多了。”

  转头望向旁边的陈守,赵孝骞指了指箱子里剩下的银子,约莫还有千两左右。

  “陈守,你和麾下的弟兄们这次也辛苦了,剩下的都赏给你们,给我办事总不能让你们白忙活,银子拿去给弟兄们分了。”

  陈守愣了一下,接着大喜,躬身道:“多谢世子,末将和兄弟们定为世子赴汤蹈火!”

  赵孝骞哈哈一笑。

  只知道画饼的老板,事业是做不大的,赵孝骞不一样,他从不画饼,好处给得扎实。

  花钱不一定能买到忠心,但一毛不拔的人肯定得不到别人的忠心。

  目光又投向张小乙,赵孝骞道:“你这人不错,忠诚可靠又有本事,当个市井闲汉屈才了,以后跟着我做事吧,少不了你的好处。”

  张小乙大喜过望,再次跪下磕头:“小人多谢世子抬举,从今以后我就是世子的人了!”

  赵孝骞深深注视着他。

  其实上次张小乙跟了他的马车一路,当时表示过要跟随他,但赵孝骞敷衍拒绝了。

  危难之时见人心,板荡之时见忠诚,未经考验,赵孝骞不会随便把人收在身边。

  这一次天灾,张小乙的表现令他刮目相看,这才决定将他收了。

  张小乙不一定是人才,但赵孝骞更看重忠诚。

  …………

  两日后,汴京城的水位又下降了许多,但大部分建筑和街道仍泡在水里。

  开封府已发动差役和民夫清理淤泥了,这一场洪灾造成的损失,户部至今未统计出来,但可以预见的是,它绝对是一笔朝廷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也许整整一年的国库所入都亏进去了。

  赵煦和文武百官仍驻留在尉氏县,这里成了大宋临时的朝堂。

  赈灾清淤等工作有序地进行,君臣百姓尽力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汴京城的原貌。

  洪水并未影响夏日的炎热,尉氏县城内的淤泥被清理得差不多了,但街道上仍充斥着难闻的腥臭味。

  苍蝇蚊虫乱飞,三三两两的灾民聚集,小小的城池看起来像一座被核平过的废墟。

  城内也开了粥棚,不仅是官方的,也有地方商贾乡绅开设,他们有的是纯粹做善事,有的当然只是为了博名声。

  不管真善还是伪善,热粥只要落了灾民的肚子里,伪善也是真善。

  赵孝骞领着陈守和禁军,在黄昏时分的尉氏县城里漫步。

  今日赵孝骞的身份,是皇城司勾当公事。

  大灾之后,治安混乱,汴京以及京畿附近的城池或多或少出现了抢掠欺压灾民等等恶性事件。

  开封府忙着赈济灾民和灾后重建,根本腾不出人手维持治安,于是赵煦亲自下旨,令皇城司查缉京畿不法。

  咸鱼已久的赵孝骞只好带人出来巡逻。

  尉氏县城距离汴京城不远,大概只有几十里,所以汴京城很多人都逃难到此地,大灾过后的县城似乎比汴京还拥挤。

  然而有人的地方不仅有江湖,也滋生了罪恶。

  当赵孝骞一行人走到一处不知名的巷道外时,便听到一道女子的惊呼,然后就是男子恶狠狠的威胁声,以及响亮的巴掌声。

  平日里赵孝骞性格淡漠,但不代表遇到罪恶时会视而不见,尤其是,当他有惩治罪恶的实力时,该管的事不得不管。

  听到巷子里的动静后,赵孝骞朝陈守示意了一下。

  陈守会意,领着几名禁军便冲进了巷子里,赵孝骞比较惜命,有危险让手下先上,自己最后登场,一来突显主角压轴的地位,二来这样出场比较闪亮,缺的只是一首令人尿颤的BGM。

  巷子里果然正发生着一桩罪恶。

  黄昏的光线投射在斑驳的石墙上,赵孝骞走进巷子后赫然一愣。

  巧不巧?居然是熟人。

  三名凶神恶煞的男子正持刀威胁着一名女子,女子模样很狼狈,双臂紧紧抱着一个布包袱,而三名男子的目标,显然就是她怀里的包袱。

  而这名女子,赵孝骞很熟悉。

  姜妙仙,醉花阴的花魁娘子。

  确认过眼神,是陪自己喝过花酒的人。

  勉强也算朋友吧,只不过这个朋友比较贵,每次见她要花钱。

  “畜生!放开那个禽兽!”赵孝骞怒喝,久违的正义感爆发了。

第99章 英雄救美

  一声暴喝吓得巷子里三名大汉腿发软,惊恐地扭过头,见赵孝骞陈守等一群人眼神不善地盯着他们。

  被三名大汉包围的姜妙仙却两眼一亮,不知为何突然涌起一股委屈的情绪,美眸眨了眨,顿时梨花带雨哭了起来。

  接下来的场面血腥暴力且毫无人性,对这种闲汉泼皮,训练有素的陈守等人三拳两脚便解决了,然后拖死猪似的将三人拖出巷口,押送尉氏县衙论罪。

  昏黄的巷子内,姜妙仙哭得不能自已,仿佛要宣泄刚才的恐惧,与这几日的流离颠沛。

  而作为一个无法抗拒美色的正常男人,美人落泪当然不会选择视而不见。

  于是赵孝骞上前,蹲在姜妙仙面前,近距离观赏美人哭泣的唯美画面。

  活了两辈子,当然看过女人流泪,但姜妙仙这么美的女人流泪,说实话真没见过,这也算增长见闻了。

  以后跟别人聊起阅历,这也是一个话题。

  你见过绝色美人哭泣吗?你知道绝色美人哭起来啥样吗?人家的眼泪也是一串一串的,鼻涕也是一行一行的,对了,鼻涕还吹泡泡儿,好像还流嘴里去了……

  观赏了半天,赵孝骞终于意兴阑珊:“嘁,也不怎么样嘛,好丑。”

  梨花带雨我见犹怜什么的形容词,是不是有点夸张了?哭着哭着吹出一个鼻涕泡泡来,这跟我见犹怜有毛关系?

  赵孝骞话音刚落,姜妙仙立马止住了哭泣,满脸泪痕却狠狠瞪着他,显然他刚才的评语气到她了。

  赵孝骞朝她咧嘴一笑:“姜姑娘,久违了。”

  …………

  尉氏县距离汴京才几十里,勉强也算他乡遇故知了。

  前些日的汴京洪水,全城人都在逃命,姜妙仙自然不能免俗。

  她只是长得像仙女,不是真的仙女,洪水涨上来,该淹死还得淹死。

  整个青楼都跑了,本来大家都是抱团的,后来水位涨得太快,姜妙仙不小心与众人失散了,经历了种种艰辛,这才逃到了尉氏县。

  本打算找间屋子暂时住下来,作为青楼花魁娘子,姜妙仙不缺钱,她缺的是江湖经验。

  在与一间屋子的房主聊过租金后,姜妙仙携带的包袱里的钱财露了白,被三个闲汉盯上,这才有了赵孝骞的英雄救美。

  “多谢世子相救,若不是你,小女子今日恐怕在劫难逃,丢的不仅仅是钱财……”姜妙仙盈盈一礼。

  想到刚才若无人相救,自己将面临怎样的下场,姜妙仙便忍不住身躯发颤,一阵阵后怕,……又想哭了。

  赵孝骞叹道:“天灾之后,必有人祸,世道如此纷乱,你一个女子居然敢独自窜进巷子里,还被人瞧见了钱财,啧!”

  “你以为世上所有的男人,都像醉花阴里你见过的文人公子一样,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你不给,他们就不好意思要?”

  姜妙仙俏脸一红,然后狠狠白了他一眼。

  赵孝骞看了看天色,道:“你既然租了屋子,我便送你回去吧,夜晚切莫出门了,外面太乱。”

  正要迈步走,却被姜妙仙拽住了衣袖。

  赵孝骞不解地看着她,姜妙仙怯怯地道:“世道太乱,屋子太黑,我……不敢住了。”

  “所以?”

  姜妙仙垂头低声道:“世子……可否暂容小女子一时?我可以当世子的丫鬟,每日为世子浆洗做饭,不会给世子惹麻烦的。”

  赵孝骞挑眉:“包括暖床吗?”

  “啊?这……”姜妙仙红着脸,神情有些戒备地看着他。

  赵孝骞指着她,道:“你看,你看,误会了吧?”

  姜妙仙懵了:“世子的意思是……”

  “我身边不缺侍候我的人,你应该知道的。”

  “世子身份尊贵,自然扈从如云。”姜妙仙幽幽叹道。

  “但我缺的是与我灵魂投契的知己,”赵孝骞仰望苍穹,此时夜色已临,月挂柳梢,夜空点点繁星。

  姜妙仙美眸闪动,定定地注视着他。

  此刻,她隐约觉得,似乎快触摸到眼前这位大才子的灵魂了。

首节 上一节 74/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