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274节
二女本来对刘谦谅软禁她们的举动感到万分愤慨又害怕,没想到刘判官竟是深藏不露的好人,为她们寻得如此良配,此时的二女真恨不得给刘判官磕几个头才好。
好人啊!好人一生平安。
二女的目光已变得痴迷了。
怎么办,好想给他生猴子……
赵孝骞也很感激刘谦谅,确实是个好人,哪怕未来不久要对他动刀子,也不可否认刘谦谅是个好人。
冲着两位绝色女子的面子,赵孝骞决定给刘谦谅一个痛快。
“所以,你们真决定以后侍奉我了?”赵孝骞的表情复杂且古怪。
心情确实有点挣扎,一方面他不喜欢日本人,跟她们发生点什么,总觉得有点膈应。
但……这俩女人漂亮呀。
另一方面……这俩女人漂亮呀!
正常男人面对这两位绝色的美人儿,谁顶得住?
除了郑春和,谁都顶不住。
赵孝骞是男人,男人中的男人,他承认自己顶不住。
至于她俩是刘谦谅送的,这个……无所谓。
正如刘谦谅他们送的银子一样,人坏,但银子是无辜的,同理可证,美人也是无辜的。
赵孝骞不仅没有道德洁癖,他的身体同样没有洁癖。
二女俏脸通红,垂头看不见脚尖。
日本女人放得开,但未经人事的小姑娘同样还是会害羞的。
良久,二女飞快互视一眼,眼神里既有合作,也有攀比。
“我们……愿服侍郡公阁下,只求郡公阁下不要抛弃我们。”
赵孝骞露出荡漾的笑容。
我这优秀的基因,居然被遥远的岛国女子窃取,你们占大便宜了。
未来日本的幕府时代,搞不好本质就是我的子孙在抄刀互砍,相煎何急啊。
今晚开始,这个世界的历史,又狠狠地拐了个急弯,奔向神鬼都未知的方向。
平氏年纪稍大,红着脸上前,站在他背后揉捏双肩,羞怯地道:“郡公阁下,天色不早,请务必允许我们侍候您沐浴……”
赵孝骞缓缓道:“沐浴这种事,是需要大家合作的,你擦擦我,我蹭蹭你,不瞒你们说,此事我颇有心得,走你!”
…………
一夜过去,两腿发软。
离开汴京至今,已有大半个月了,攒下的子弹在昨晚全都消耗完毕。
起床后的赵孝骞突然明白了一个真理。
古时候的猛将为何喜欢与敌军主将单挑?
因为一挑二实在遭不住,昨夜赵孝骞差点兵败割城。
幸好最后关头,赵孝骞咬紧牙关,拼命为我华夏儿郎争一口气,绝不能让历史重演,这才将二女打服气。
然后赵孝骞又想起一个故事,三国时的三英战吕布……
画面不敢想。
美人睡了,接下来呢?
不好意思,赵孝骞并不打算给她们名分,昨夜就说了,以后她们是自己的丫鬟。
古代讲究礼法,昨晚发生的一切只能叫“苟合”,没媒没聘的,除了当丫鬟,还能怎样?
二女也深知自己的身份,与大宋的郡公简直天差地别,根本不奢望给赵孝骞做妾,能在他身边当丫鬟已经很满意了。
与大宋郡公有了这层关系,哪怕只是主仆关系,对自己的家族都算是不错的交代了。
外人或许看不明白,但平源两家的族老应该会懂,在大宋宗亲郡公身边当丫鬟的含金量有多高。
他们的初衷不过是与大宋登州水师的指挥使搭上关系,谁想到二女如此争气,直接把关系搭到大宋皇室了。
说是天上掉馅饼都不为过。
不要觉得夸张,这个年代日本对大宋的心态,确实是卑微仰望的。
度过劳累又舒爽的一夜,赵孝骞走出房门,眯眼看着天上白晃晃的太阳,感受北方寒风的凛冽,不由打了个哆嗦。
正要出门再逛逛真定城,赵信匆匆走来,神情严肃地道:“郡公,辽国有密使求见。”
“密使?谁的密使?”
赵信摇头,以他的身份和官职,还没资格接触深层次的军国机密。
然后赵孝骞立马想起来了。
辽国来的密使,定然是萧兀纳和萧光敬父子派来的。
“见!”赵孝骞一挥袍袖,径自走向府衙西侧的偏院。
第377章 紧急军情
用了不光彩的手段,令萧兀纳和萧光敬父子倒向大宋,成为大宋埋设在辽国朝堂的棋子后,赵孝骞与这对父子向来是单向联系。
这两人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一旦暴露会害死他们全家,不到紧急时刻,赵孝骞与萧家父子是不会主动联系的。
今日萧家父子遣密使来见,显然是发生了紧急情况。
赵孝骞吩咐陈守找了个僻静无人的地方,并令贴身禁军护卫将四周牢牢封锁,赵孝骞在府衙西侧的偏院里见到了密使。
密使是宋人打扮,大冷的天裹着一身狐皮裘衣,戴着纱笼帽,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容貌也是典型的汉人特征,平凡且不引人注目,走在大宋城池的街上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见到赵孝骞后,密使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只是从怀中掏出一份书信,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而且内容居然是孔子《论语》里的一些圣贤语录。
这封书信就算落在辽国官府手里,除了受一番中原圣贤的思想熏陶与灵魂洗礼,根本不会发现半点线索。
赵孝骞却表情如常,不慌不忙让陈守取来一本特制的书,对照着上面的圣贤语录,逐字逐句地翻译出来,每个字代表着特定的意思,一通翻译后,这封书信已然变成了一封重要情报。
没错,加密传讯,赵孝骞搞出来的。
唯有赵孝骞和萧家父子双方掌握的密码本,才能准确地知道这些乱七八糟文字里隐藏的情报。
情报的内容很紧急,如今的辽国正在整顿兵马,秘密调遣兵将,将辽国大同府,折津府两地守军,以及上京禁军共计五万余人集结。
时至今日,五万辽军已集结完毕,接下来的一个月是筹备粮草军械的过程,一个月后将会大军压境,直奔大宋真定府,准备挑起两国战争。
这次辽军的主帅是耶律淳,也就是辽主耶律洪基的侄子,皇太孙耶律延禧的皇叔。
而副帅,赫然便是皇太孙耶律延禧,叔侄俩一正一副,欲越宋辽边境,首先以小股辽军袭边劫掠边境内的宋国村庄。
若宋军抵抗,辽国则立马扩大升级战争,五万辽军将会长驱直入,以真定府城为目标,势必克之。
辽国根本没有想过宋军不抵抗的可能性,对于赵孝骞这个人,辽国朝堂对他的研究很久了,君臣统一认知,认为赵孝骞是宋国内少有的强硬派,性格宁折不屈,辽军若袭边,赵孝骞不可能不抵抗。
至于开战的理由,所谓澶渊之盟的约束等等……这个时候若还打算跟辽国摆事实,讲道理,未免太天真了。
人家都已磨刀霍霍,准备朝你砍下去了,你还傻乎乎地打算跟他讲要遵守曾经的条约,不要动刀动枪?
大国之间的战争,是不需要理由的,弱肉强食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你弱,我就打你,“弱”就是挨揍的理由。
看完情报后,赵孝骞神情凝重起来。
萧家父子冒着巨大的风险送来的情报,不得不说实在太重要了。
他给了赵孝骞一个月的时间来备战,不至于事到临头被辽军打个措手不及。
一个月时间,足够赵孝骞做太多事了。
客气地向密使道谢,赵孝骞命陈守遣人将密使送出真定城外。
坐在厢房里,赵孝骞静静地思考。
每临大事有静气,作为军政主官,如此紧急的时刻,更需要冷静思考应对之策,任何一个冲动的决定,都会害死成千上万的将士袍泽。
思考许久后,赵孝骞决定首先令种建中的龙卫营和真定边军整军备战,粮草军械,火器弹药,战马甲胄等各方面都备齐,这是需要时间的,一个月差不多够了。
其次,抓紧时间把内部的这群害虫清除了,不然恐生变乱,领军出战需要心无旁骛,怕的是后院起火。
于是赵孝骞立马命人备车马出城,来到真定东郊的龙卫营驻地,入帅帐擂鼓聚将。
与种建中说了辽国即将大举进犯的消息后,龙卫营众将领不惊反喜。
当初欢天喜地跟随赵孝骞赴任,三万余龙卫营将士都很清楚将会面对辽军,将士们闻战而喜,士气高昂。
士气高昂的原因,就是因为将士们跟着赵郡公心里踏实。众人都有机会建功立业,只要有本事,也能得到大量的钱财。
赵郡公不会抢下面将士的军功,也不收缴抢掠所得,龙卫营在战场上的军纪乱得一塌糊涂,因此事被朝臣参劾过多次,但将士们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跟随这样的主帅征战,哪个将士心里不踏实?
没想到刚来真定府没几天,立马就有征战的机会,龙卫营的将领们乐坏了。
种建中跟随赵孝骞征战西夏,凯旋后朝廷论功,种建中可是封了爵的,破西夏都城的先登之功,不大不小封了个男爵,现在机会又来了,将领们封爵的机会也来了。
帅帐内,赵孝骞下令龙卫营备战,并以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名义,向太原府,邢州,相州等地调拨粮草,征用民夫。
而龙卫营驻地,则开始每日操练,整军备战。
众将散帐之后,赵孝骞独坐帅帐内,执笔写下一道奏疏,言明辽军五万余兵马即将犯边,赵孝骞是如何调度兵马备战的,事无巨细皆列陈条。
这是下属对领导汇报工作的必要态度,领导不一定会提供什么帮助,但下属一定要主动让领导知道有这么回事儿。
头上有个皇帝,谁都别想当霸道总裁,遇到事情自己闷不出声干了,也不知会领导一声,哪天领导挑礼了,首先就把这霸道总裁给裁了。
另外,赵孝骞在奏疏里也将真定府官场的现状据实告之,为将来动手埋下伏笔。
对付刘谦谅张岚这些人,赵孝骞抬手轻松可灭。
但灭掉之前,讲究个名正言顺,总归手头有证据了才好动手,不然会给赵孝骞添麻烦。
别忘了人家在汴京可是有靠山的,动了这些人,等于断了那位靠山的财路,所以事情不做则已,做则必斩草除根,把靠山也给干掉。
昨日吩咐皇城司的赵信秘密遣派人手,深入官府和民间搜集刘谦谅等人的证据了。
这种在地方上一手遮天的人,道行比赵佶差远了,行事一旦猖狂,根本不会遮掩。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