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 第250节

  脑海里浮现赵佶那张年轻稚嫩的脸庞,赵颢的脸色更阴鸷了。

  关于对赵佶的印象,一点一滴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赵颢眼睛微微眯起。

  此子有道行,但十六岁的年纪,不大可能发展出如此庞大的势力,赵颢自己本身也发展了一股见不得人的势力,他很清楚发展一股势力需要怎样的智慧,能力和钱财。

  单单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是怎么也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的,所以,赵佶的背后一定还有人在辅佐他,这个人或许是谋士幕僚,或许是朝中大员,也或许是……宫闱?

  听说向太后对赵佶向来宠溺,本不是她亲生的,在赵佶的各种逢迎讨好下,太后拿他简直比亲生的还亲。

  所以,他不仅发展了势力,还打算走宫闱路线?

  赵颢嘴角一勾,宫闱路线,这个路数他熟呀。

  太后是赵佶的长辈,但却是赵颢的皇嫂。

  不就是舍了脸皮逢迎讨好兼送礼么?这世上还有比他赵颢脸皮还厚的人?

第341章 各谋报仇

  赵颢对赵佶的仇恨程度,几乎超出了赵孝骞的想象。

  在古代,最重视的其实不是什么家国天下,而是子嗣传承。

  尤其是楚王一脉,到了赵孝骞这一代,仅只剩了他一支可怜的香火,对重视传嗣的赵颢来说,简直恨不得把仅有的儿子捧在手心里,一点点针对儿子的风吹草动都会令他心肝儿直颤。

  独子的待遇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从小到大,赵孝骞都是被赵颢宠溺着长大,儿子再多的缺点,再多的与世情格格不入,赵颢从未强行改变过他。

  只要儿子能好好活着,将这支香火继续传下去,赵颢的愿望就满足了。

  更何况这个儿子不但活着,而且活得越来越争气,在朝堂上的分量越来越重,简直超乎赵颢的期望太多,对这个儿子,赵颢自然愈发疼爱宠溺。

  如此宠溺儿子的父亲,得知赵佶几次三番刺杀儿子后,会是怎样的心情?

  当然是想杀人。

  甲十和乙二仍跪在赵颢面前,一动也不敢动。

  悄悄抬头,见赵颢肥厚的脸上直颤,表情比以往更显阴森,那充满杀意的眼神,令二人忍不住畏惧。

  “主上……”甲十壮着胆子突然道:“既已确定赵佶谋害少主,何不直接将他刺杀了?”

  赵颢皱眉。

  早在宫里锁定赵佶是嫌疑人后,赵颢就生出了杀心,可他却暂时无法做出决定。

  其一是赵佶只是有嫌疑,如今还没完全确定。

  其二是,赵佶毕竟是官家的亲弟弟,他若死了,朝野会掀起惊涛骇浪,官家大怒严查之下,赵颢恐有暴露的危险。

  见赵颢犹豫,甲十又道:“刺杀赵佶不过是以有心算无心,正如当初少主在州桥暗巷遇伏一样,我等也可以做得天衣无缝,无论成败,官府都无法追查,只能是一桩悬案。”

  赵颢嗯了一声,开始认真考虑刺杀赵佶的可行性。

  赵佶只是嫌疑人,没有完全确定是他,但那又如何?我赵颢又不是开大理寺的,非要有证据才能定罪吗?

  大哥,我们是黑恶势力耶!

  黑恶势力如果做事还要讲道理,那还叫黑恶势力吗?

  管他赵佶是不是真正的幕后指使人,只要他有嫌疑,他就该死。

  这才是黑恶势力办事的风格呀。

  赵颢瞬间豁然开朗,他发现自己的智慧再次升华了。

  目光瞥向甲十,赵颢淡淡地道:“此事交给你办,办得利落点,无论成败,莫留下痕迹。”

  甲十兴奋地道:“是。”

  …………

  从皇城司离开,天色已亮。

  赵孝骞走出皇城司的大门,打了个冗长的呵欠,一夜未眠,他已疲惫之极。

  昨夜一场宫宴,没想到挖出这么大的惊天秘密,赵孝骞本该很愤怒,但此刻他的心情更多的却是轻松。

  看不见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当初那个敌人一直隐藏在幕后,赵孝骞怎么也找不出来,其实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不小,同时还要时刻提防敌人的再次刺杀,无论到哪里都是扈从如云,前呼后拥。

  如今既然已锁定了赵佶,赵孝骞不知为何心情突然放松了。

  敌人已看得见,他还可怕吗?

  接下来就是盯死了他,互相斗呗。

  上了马车,赵孝骞刚准备打个瞌睡,马车旁的陈守却掀开了车帘。

  赵孝骞睁眼看着他:“你干啥?”

  陈守犹豫了片刻,道:“昨夜末将听到殿下与世子的话了,末将想说的是,末将愿为世子分忧。”

  赵孝骞注视着他的眼睛,道:“你说的‘分忧’,是啥意思?”

  陈守咬了咬牙,道:“赵佶既然敢刺杀世子,咱们何不报复回去?凭什么只能他刺杀,咱们只能被动防御?”

  “他可是遂宁郡王,官家的亲弟弟。”赵孝骞道。

  “在末将眼里,不过是一条藏在草堆里的毒蛇,既然发现了这条毒蛇,咱们若不出手杀了他,他终究还会一次又一次地刺杀世子,千日防贼,终有疏漏,不如一了百了!”

  赵孝骞惊讶地道:“你可是隶属殿前步军都司的禁军将领,怎敢说这话?”

  陈守叹道:“可末将受的,却是楚王殿下和世子的恩。”

  “这么久以来,末将一直跟随世子,有幸跟着世子征战西夏,破敌都城,亲眼看着西夏国主签下和议,逼得他们俯首称臣,世子是大宋的砥柱,将来世子还会立更大的功业……”

  “若世子几次三番被一个见不得人的鼠辈谋害,不仅楚王殿下心碎欲绝,更是整个大宋社稷的损失!”

  “赵佶这样的鼠辈,以前没发现是他,咱们无可奈何,今日既然已锁定了他,那就不可仁慈,一定要痛下杀手,以绝后患!”

  陈守盯着赵孝骞的眼睛,缓缓道:“世子是干大事的人,定须杀伐果断,只要末将做得不留痕迹,无论成败,都不会牵扯到楚王府。”

  赵孝骞深深地看着他,道:“当初峡谷遇伏,执我帅旗为诱饵,率先入峡谷终被刺客所害的那二十几个禁军,是你麾下的袍泽,也是你交情最深的兄弟吧?”

  陈守垂头道:“是。末将也有私心,我要为那二十几个兄弟报仇!”

  赵孝骞阖眼坐在马车内,良久不语。

  陈守就站在马车前,一动不动地等着。

  良久,马车内终于传来赵孝骞淡漠的声音:“陈守,你是条汉子。”

  “世子……”

  “我什么都不知道。”

  陈守一怔,接着大喜:“是,世子什么都不知道。”

  …………

  一场宫宴,赵孝骞有了大收获,赵佶从宫里出来后,却莫名感到心中一阵阵不安,可他却说不上哪里不对劲。

  作为官家的亲弟弟,赵佶却只是个闲散的郡王。

  就算如今官家因为赵孝骞此人,而对皇室宗亲放开了权力的口子,赵佶也无法掌握权力。

  在所有人眼里,赵佶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就算他有不逊于赵孝骞的本事,也只能隐藏起来。

  在他看来,赵孝骞的锋芒毕露,其实是非常愚蠢的。

  藏锋现拙才是正道,赵佶最大的保护色就是他的人畜无害。

  多乖巧的年轻人,温润尔雅,读书作画,诗词文章,偶尔爱好一点奇石印鉴。

  在大宋朝堂和文人们的眼里,这位遂宁郡王简直就是典型的乖宝宝,谁都不会对他生出提防心,就连不是他亲生母亲的向太后,都对他无比宠溺疼爱。

  人前太显露本事,容易遭人嫉妒,从而无端树敌,赵孝骞这一年多来的经历已然证实了他的处世理论。

  从宰相到朝堂官员,从新党到旧党,赵孝骞都得罪了个遍,若不是靠着官家对他的宠信,赵孝骞早就被削了官爵蹲大理寺了。

  深夜回到郡王府,赵佶打了个呵欠睡下。

  明日又是崭新的一天,行程也是安排得满满的,早上要进宫给太后问安,顺便送几匹太后喜爱的蜀锦。

  下午要去城外的玉津园赏石,晚上还与几位明年即将科考的国子监太学生饮宴,趁机看看这些太学生里有没有值得拉拢的人。

  明日,又是繁忙且充实的一天。

  赵佶带着满足的微笑,美美地入睡了。

第342章 深夜刺杀

  赵佶怎么也想不到,隐藏得如此完美的他,就在一个非常偶然的巧合下,不经意间露出了马脚。

  谁能想到昨晚延福宫里一个不知名的小宦官的一声呼唤,竟将他这些年的伪装彻底打碎。

  苦心经营多年的一张网,就这样毫无预兆地破了。

  一夜之间,赵佶已被人从漆黑的暗处拽出来,赤裸裸站到了明亮处。

  对于这一切,赵佶却浑不知情。

  第二天一早,赵佶按照行程,首先进宫给向太后问安,一通恰到好处的逢迎,以及一份太后喜爱的礼物,将向太后哄得眉开眼笑,赵佶的收获也不小。

  太后喜爱+1,+1,+1……

  中午回郡王府用完膳,赵佶睡了个午觉,下午时分上了马车,去了城外的玉津园。

  玉津园是皇家园林,但也对普通百姓和文人商贾开放,于是玉津园外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集市,集市上的商贾们售卖古玩字画和从大宋各地运来的奇石。

  赵佶是这里的常客,几乎人人都已认识他,而且还算是VIP客户,因为赵佶在购买字画和奇石上花了不少钱,被商贾们奉为救苦救难也救穷的活菩萨。

  今日的赵佶跟往常一样,带着几个王府随从,一袭富贵公子装扮,悠闲地在玉津园外的集市上闲逛。

  可赵佶不知为何,今日总觉得心神不宁。

  他的后背总是感受到莫名的压力,几次突然转身,只见集市上人来人往,并无任何发现。

  赵佶站在集市的人流中,神情恍惚了片刻,然后使劲甩甩头。

  都是幻觉,自己可能最近太紧张了,后宫的刘贤妃怀上了龙种,他要重新谋划许多事,这两日难免耗费心神脑力。

  如果刘贤妃生下来的是公主,那么一切好说,如果刘贤妃生下官家的嫡长子,情况就复杂了,宫里的眼线已埋下了不少,但还不够。

首节 上一节 250/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