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 第170节

  但令梁太后不安的是,萧光敬的言语间,对这场战争颇多偏袒之辞。

  他偏袒的,却是宋国。

  辽夏本是同盟,西夏国本就是在辽国的扶持下,为了制衡大宋而建立起来的,按道理,无论发生任何事,辽国应该帮亲不帮理,不分青红皂白站在西夏这一边,两国联手对宋国施加压力。

  而萧光敬的态度,却着实令梁太后心头沉重。

  此刻梁太后的銮驾和萧光敬的座骑并行,梁太后掀开銮驾珠帘一角,看着銮驾旁骑在马上的萧光敬,见他面色沉静,嘴角紧抿,眼神里透着一股让人猜不透的光芒。

  梁太后仔细盯了他许久,才放下珠帘。

  心事更重了,她突然有了一种预感,此去夏州,祸福难料。

  坐在銮驾内,梁太后暗暗咬牙。

  与宋国的和谈,亦当不卑不亢,寸土必争。

  她的底线很明确,两国止战,西夏的城池疆土不可失,不然没法对西夏的文臣武将们交代。

  思绪恍惚间,銮驾外的宫女低声禀道:“太后,夏州城已至。”

  梁太后在銮驾内嗯了一声,淡淡地道:“章楶和赵孝骞可出城迎驾?”

  外面的宫女沉默了一会儿,道:“城外无人迎驾。”

  梁太后顿时柳眉倒竖:“宋国安敢如此无礼!”

  理论上双方都是和谈的代表,身份是对等的。但实际上一边是太后,一边是宋国皇帝的臣子,地位尊卑不同,宋国竟连基本的外交礼节都不遵守,西夏国太后驾到,他们竟未出城迎驾。

  掀开珠帘,梁太后眺望远处夏州的城门,见城门外果然空无一人,唯有城门是打开的,两排宋国将士懒洋洋地站在门外值守,除此再无其他。

  梁太后脸色冰冷,凤目喷火怒视城门。

  良久,梁太后用力放下珠帘,道:“传令前锋,骑马进城!”

  顿了顿,梁太后又道:“骑马冲进去,给宋人一点颜色!”

  一直骑马与梁太后并行的萧光敬皱了皱眉,道:“太后,外臣劝您三思而行,据我所知,赵孝骞就在夏州城内,他可从来不是肯吃亏的人,太后这道谕令委实有些冲动了。”

  梁太后清冷一笑:“既是和谈,当先立威,否则本宫如何开口?辽使多虑了。”

  萧光敬也笑了笑。

  你舍得死,我难道不舍得埋?

  死的反正不是我大辽的勇士,随便你。

  于是萧光敬不再吱声,但右手勒了一下缰绳,故意落在队伍的后方。

  宋国的火枪他是亲眼见识过的,现在梁太后要挑事儿,萧光敬可不想被连累,那玩意儿射程不短,堂堂辽使若被流弹所伤就太冤枉了。

  片刻后,西夏一支千人骑队集结完毕,在指挥使的命令下,距离城门一里时,骑队列出进攻阵型,突然对城门发起冲锋。

  马蹄隆隆,如暴雨骤降,城门外值守的宋军将士见一片乌云般的骑队黑压压地朝城门扑过来,急忙转身就跑进了城门内。

  夏州城门内,种建中和龙卫营将士披甲静立。

  当值守的宋军跑进城内,种建中脸上闪过钦佩之色,喃喃道:“郡公料事如神,西夏贼子果然不会安分,幸好郡公提前有了布置,不然和谈未启,我大宋已丢了颜面。”

  城外马蹄声越来越近,种建中突然喝道:“传令,火枪兵城内甬道外列阵,进城未下马者,当场击杀!”

  众将士轰应,很快列出阵势。

  西夏的千人骑队刚冲进城,为首的指挥使正待大笑讥讽宋军无能,穿过黑暗的城门甬道后,眼前刚亮,便听一声暴喝。

  “第一排,放!”

  “第二排,放!”

  轰轰一阵惊天枪响,包括西夏指挥使在内,冲在前面的骑队全部被击落下马,倒在地上有的已没了声息,有的抱头惨嚎。

  骑队顿时全乱了,座下战马吓得人立而起,许多骑兵也纷纷跳下马往外逃,一时间惨叫的,逃命的,被踩踏的,拥堵在甬道内的,一片混乱不堪。

  而龙卫营将士,仍然阵型未乱,随着种建中的指令,冷静地蹲下,击发,起身填药装弹,周而复始……

  须臾间,梁太后派出的千人骑队已死伤大半,余者三四百人惊惶失措地逃了回来。

  这个结果令梁太后大惊失色,顾不得仪态,掀开珠帘站在銮驾车辕上,目瞪口呆地看着前方一片人仰马翻,内心的震撼无以言喻。

  这是她第一次亲眼见到宋国火器的威力,对西夏的骑兵简直是单方面的碾压。

  想想刚才打算给宋国立威的念头,此刻竟显得多么可笑。

  究竟谁给谁立威?

  萧光敬策马慢悠悠地赶上来,看着站在车辕上的梁太后,嘴角噙起一抹冷笑。

  宋国的新火器若那么容易对付,我会心甘情愿给宋国当奸细?

  辽国都没办法对付的火器,你西夏觉得自己支棱起来了?

  梁太后站在车辕上,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眼神里透出的光芒晦暗难明,似愤怒,又似恐惧。

  还未进城,双方还未见面,局面却僵持住了。

  梁太后和随行队伍静立城门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良久,种建中骑马缓缓出了城门,单人单骑行向梁太后銮驾,脸上却无任何惧色。

  快到梁太后前锋骑队前,种建中勒住缰绳,大声道:“奉章帅和郡公令,末将迎西夏梁太后与辽国使臣入城,请!”

  说得坦然无惧,却对刚才城门内的屠戮一字不提,仿佛根本没发生过。

  说完种建中拨转马头往城门走,也不管梁太后的反应。

  话已带到,你进不进,敢不敢进,那是你的事。

  銮驾旁,萧光敬却夹了一下马腹,策马跟上种建中,哂然笑道:“有何惧哉!太后,我进城了。”

  梁太后眼神复杂地盯着萧光敬的背影,暗暗思忖,辽国皇帝终究还是有识人之明,这位辽使果真胆色过人,竟真敢单人单骑进入重兵环伺的城池,此子……不凡!

  此刻萧光敬骑在马上,却不知梁太后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若知如此,怕是羞于解释。

  实在是谬赞了,不是我胆色过人,实在是……我跟宋人其实是一伙儿的啊。

  夏州城墙的箭垛下,赵孝骞悄悄蹲在下面,露出一双眼睛观察城外发生的这一切。

  见梁太后反应木然,萧光敬却单人单骑一副孤胆英雄的模样,悲壮却英勇地跟着种建中进了城,赵孝骞皱眉,转身一屁股坐在城头的青石砖上。

  “克索!又被这货装到了!”赵孝骞咬牙。

  两国和谈,又是立威又是斗心眼儿,你特么在这儿给自己立英勇无畏的人设?

  谁特么教你的?

第231章 针锋相对

  两国谈判,该有的外交礼节不会少,按规矩,赵孝骞确实应该亲自出城迎接梁太后,这是礼数。

  但赵孝骞不想给她脸。

  你挑起的战争,我大宋付出了伤亡才把你打怕了,现在你想停战,还要我出城迎你,哪儿来的脸?

  想停战,自己滚过来好好谈,外交礼节什么的就别指望了。

  女人,你点的火,你自己灭。

  而且赵孝骞也看出来了,这女人虽说想停战,但她并不服气,她怕的不是大宋,而是国内的尖锐矛盾会令她位置不保。

  对大宋的战力,她至今仍打心底里看不上。

  非战之罪,后院着火而已。

  萧光敬单人单骑进了城门,梁太后的銮驾和随行队伍仍留在原地,看着萧光敬的背影,梁太后犹豫许久,终于还是一咬牙,下令队伍入城。

  白白牺牲了一支千人骑队,试出了宋军的斤两,梁太后的态度再也不敢张狂了,老老实实地入了城。

  夏州城门内,宋军将士正在打扫战场,一片尸山血海中,宋军将士不慌不忙地抬着西夏军的尸首,将他们堆积一处。

  受了重伤的战马被一刀结果,没受伤的战马则被牵走,不用问,它们已成了宋军的战利品。

  梁太后透过銮驾的珠帘,看着眼前这一幕,气得牙都咬碎了。

  这支千人骑队,真可谓死得最冤枉,梁太后本打算让他们给西夏国立威,结果进城就被当成猪宰了。

  宋军的火器,真有那么厉害吗?

  梁太后的眼中露出浓浓的忌惮之色,今日此时,她好像应该重新评估宋军的战力了。

  数日前西夏的都城被攻破,梁太后一直以为是被宋军钻了空子,毕竟举国兵马被抽调,都城只有六千守军,很容易被人偷袭得手。

  然而今日见宋军火器的威力后,梁太后忍不住怀疑,就算不偷袭的话,西夏军恐怕也挡不住这种厉害的火器。

  进城后一路直行,銮驾来到知州官署时停下。

  宫人将她搀扶下来,梁太后凤目一扫,发现官署门前仍然没有宋国官员迎接,黛眉不由蹙得更深。

  深吸一口气,梁太后决定不计较。

  事关西夏生死存亡,没必要讲究排场礼节了。

  进了官署后,梁太后终于在正堂见到了正主,章楶和赵孝骞穿戴大宋官服,端坐在首位,旁边坐着萧光敬,一脸似笑非笑。

  直到梁太后走进正堂,章楶和赵孝骞这才站起身,象征性地走出两步,表示我已迎接过你了。

  “大宋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章楶,拜见西夏国太后。”章楶长揖行礼。

  赵孝骞在一旁没说话,只是跟着潦草地行了个礼,也不等梁太后开口,自己便先坐下了。

  梁太后朝章楶点点头,眼睛却盯着赵孝骞。

  良久,梁太后悠悠道:“你就是赵孝骞?破我西夏都城的那个人?”

  赵孝骞朝她咧嘴一笑:“太后见笑了,我不是故意的,所部大军迷了路,稀里糊涂之中恰好见到一座城池,也就不管那么多,占了再说。得罪得罪。”

  梁太后冷哼:“少年血性,倒是难得。不过你破我都城便罢了,为何对我都城痛下杀手?城中六千守军尽数被戮,我西夏坐守都城的一应官员武将亦难逃毒手,无数富户百姓亦被尔麾下部将抢掠屠戮。”

  “赵孝骞,我西夏与你有何深仇大恨,你下手竟如此狠毒!”

  赵孝骞叹了口气,道:“太后,你这就不讲理了,你我是敌人啊,兴庆府也是敌都,破城之后你难道指望我对敌人心慈手软?我麾下部将可都是上阵杀敌的,不是吃斋念佛的。”

  梁太后气得不行:“他年我若破了汴京城,也要杀你们个鸡犬不留!”

  赵孝骞嘴角一勾:“你可以试试。”

首节 上一节 170/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