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火力为王 第820节
“进来吧!”
刘大刚让自己的人在门口候着,跟着王野进了屋,见到杨远山居然如此年轻,不禁暗暗纳罕。
连忙立正敬礼:
“报告杨团长,老家通讯营一连一排副排长刘大刚,奉命送文件来。”
说着他从衣服里,摸出了一个小小的包裹。
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最终拿出了一个油纸包裹的信封,递给杨远山。
“辛苦刘排长了。”
杨远山暗自纳闷,心道:老家的领导给自己送文件?
这有点奇怪吧?
就算有命令或者任务,不应该直接发电报给李云龙么?
何必还派人不远千里,亲自送来?
伸手接过火漆完好的信封,拆开一瞧,杨远山就发现,里面居然是一大张纸。
他连忙拿到桌子前,小心地展开。
就见得五个锋芒毕露、龙飞凤舞的墨字出现在眼前——“天下第一团”!
这让他瞬间感觉头皮发麻,一股莫大的兴奋涌上心头!
仔细一瞧,就见得这张纸左侧果然有落款和印戳。
正是他想到的那个名字!
这是传家宝啊!
甚至是将来穿越滔天巨浪的护身法宝!
比起什么筱冢一男、冈村次宁的军刀有价值多了!
想想吧,当将来发生某些事的时候,他直接拿出这玩意儿当护身符,谁还敢造次?
杨远山差点兴奋地一跳三丈高。
连忙转身对刘大刚道:
“多谢刘排长把这东西带来!
我们特务团,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待,打出威风来!
绝不有辱于这‘天下第一团’的名号!”
刘大刚接受任务时,并不知道自己要送的东西是什么。
此刻见到那纸上的字迹,才明白过来。
也不禁两眼放光,满脸羡慕地看着杨远山。
领导的墨宝啊,简直万金不换!
听到杨远山的道谢,刘大刚连忙摆手:
“杨团长客气了,这是我们的职责罢了!”
“刘排长,领导还有什么别的交待吗?”
杨远山见信封里,除了这张纸,并没有别的什么,连忙又问。
“没有。领导只说让我们务必把东西送到您手里。”
“好。辛苦你们了!
王野,伱带刘排长他们去休息吧。
同志们千里迢迢给咱们送这个来,你可不能怠慢了他们。”
杨远山点点头,就交待王野。
“团长您放心,刚子跟我在老家的时候就是一个班里的老战友。
现在他来了咱们的地盘,那我能不好酒好肉的安排上?”
王野拍胸脯保证。
“好!”
……
王野和刘大刚走了,杨远山站在桌子前,看着这副字,完全合不拢嘴。
恨不能把这玩意儿立刻塑封起来,免得损坏。
只可惜,这年头,根本没有塑封机器。
他只能挠着头,百般思索该如何保存这东西了。
要是现在不是打仗,他倒是可以找个字画装裱师傅给装裱起来。
但现在可是战时,说不准随时都要转移,要是装裱起来,那可就不方便携带了。
而除了装裱起来,貌似也没别的招了。
这年月,连个塑料袋都找不到啊!
正挠着头呢,韩阳走了进来,见到他这模样,连忙问:
“团长,你这是怎么了?
一副又喜又忧的样子?”
“没事。
老家的领导给咱们特务团送了副字来了,我正琢磨该如何保存好呢。”
杨远山一指桌子上的那张纸。
韩阳拿眼一瞧,当即双眼瞪圆,一个饿虎扑食,就要抢走。
杨远山见机得快,连忙一把将他拉开,怒喝道:
“你干嘛?”
“嘿嘿,团长,这东西是给咱们全团的吧?
你难道想独吞?”
韩阳嬉笑道。
“哼!独吞怎么了?
我是团长,这东西就得归我保管。
让你小子看一眼,那都是你的福报!
你看我让老周、老何他们看一眼这东西不?”
说着杨远山急忙将这张纸小心地叠起来,再装进信封,揣进自己怀里,生怕被他抢了去。
见这厮这么狗,韩阳也是无语了。
这才想起自己的来意,连忙道:
“团长,外面有人找你,说是旅部来的。”
“又找我?
今天这是什么日子,不断有人来找过来?”
杨远山吐槽一句。
随后就让他把人带进来。
不一会儿,韩阳就叫进来一个文质彬彬、约莫二十五六岁的清瘦灰军装战士。
“同志你好,我是特务团团长杨远山,是你找我吗?”
“报告杨团长,关学斌奉旅长的命令,带32名有初中以上文化的同志,前来特务团学习操作重炮和坦克驾驶。”
来人自报姓名,说明了来意。
闻听这话,杨远山顿时一喜,今儿个可真是双喜临门啊。
不仅得到了传家宝,旅长还给自己送来了这么多有文化的兵!
简直是血赚!
但他随即就露出几分苦笑,回答道:
“关同志,我们特务团的88毫米野战炮和100毫米榴弹炮全被小鬼子给炸了,恐怕你们没办法学了。”
“什么?炸了??
你们是怎么搞的?
这么珍贵的东西,怎么能随便让小鬼子炸掉呢?”
关学斌急眼了,恨不得把杨远山狠狠地批评一顿。
听他这么不客气的话,杨远山自然也有几分不爽。
但他理解对方心疼火炮的心情,并不想跟他计较。
不过他不计较,但一边的韩阳可不干了,连忙站出来回怼道:
“关同志,你这话就没道理了。
重炮这东西,一旦在战场暴露,当然是小鬼子优先袭击的目标。
我们团的战士在浴血奋战之后,还是没能保住这些重炮,这能怪战士们吗?
小鬼子有比我们多得多的重炮,还有飞机轰炸,我们有什么?”
听他这么一说,关学斌也意识到自己刚刚的话有些不妥,连忙道歉:
“对不起,韩参谋长,是我失言了。
不过你们的重炮没了,那我们岂不是白跑一趟?”
关学斌满脸失落。
上一篇: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