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46节
张玄素也急忙站出来,表现自己。
孔颖达也紧随其后。
同时他们还在戒备左边的人。
高士廉,萧瑀,房玄龄,魏征等人。
这是我们东宫团的活,你们太极团的人,不要插手。
否则,不死不休。
太子要学‘礼’啊。
大事。
天大的事。
只能是我们。
这就是东宫太子,丢出一个讲‘礼’的由头,就能引得东宫团的人都发疯了。
房玄龄想跟魏征对视一眼,却发现魏征满是欣慰的看向太子。
得。
白费表情了。
“太子,此举乃是好事,臣深为赞同。”
萧瑀道:“可为太子讲‘礼’之人,万望太子慎重考虑啊。”
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不想毛遂自荐吗?
他们太想了。
可如果自己主动,那还要不要矜持了?
自荐与太子选定,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都说了要是鸿儒饱学之士。
你自荐,不就是自己认为自己是鸿儒了?
文人自古相轻。
你说你是就是了?
考虑过我们的感受没有?
天下文人知道今天有人自荐,好家伙,保证笔杆子下饶不了你一点。
你算个什么东西,得到大家的认可没有,就敢说自己是鸿儒饱学了?
文人嫉妒的坛子一打翻,那是能逼死人的。
太子选定则不同。
那是太子认定的鸿儒,是打上了东宫印戳的。
含金量得到认证。
你有意见?
你找太子去啊。
太子说我是就是。
哪里来的野猫野狗,也敢在我鸿儒面前犬吠的。
拖下去,打死!
“自是如此。”
李承乾道:“孤属意于师,孔师,先为孤开讲。”
“张师,就有劳你为东宫讲坛奔走,为讲课鸿儒送去请柬。”
于志宁,孔颖达是十八学士。
他张玄素什么都不是。
讲‘礼’,还不够格。
就让他为布置讲坛的事忙活,也算是照顾到他的情绪。
张玄素有些失望,但也没有争取。
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不敢闹情绪。
“孤的师傅,张公,师从刘轨思学习《毛诗》《周礼》,又师从名儒熊安生,刘焯学习《礼记》,皆精究大义。”
“遍读五经,尤专三《礼》。”
开始众人还不知道,太子的师傅张公说的是谁。
毕竟,李承乾的师傅太多了。
根本数不过来。
但听到后面就知道是谁了。
张士衡。
“孤以张公为主讲。”
“诸位以为可否?”
李承乾问道。
“张公饱学之士,尤以礼学为优,自是再合适不过。”
还能怎么办。
太子都钦点主讲。
还能反驳不成?
问题是在‘礼’的研究上,在场能打的人,只有孔颖达才勉强够。
真当尤专三《礼》,是随口评价啊。
今日谁敢反对,传到张士衡耳朵里,马上就能打上门来,跟你分个高低,还要弄得人尽皆知的。
如此。
李承乾确立下‘礼’的主讲。
其他人为副讲。
本来就被禁足一个月。
李承乾不能什么都不做,也不能真不把李二的话当耳旁风。
既然他不出去,那就让别人进来。
你李二还能阻止孤听讲‘礼’了?
回头再送你一个惊世骇俗的大‘礼’包。
第40章 大朝议发酵
接下来,自是敲定章程。
这不需李承乾亲自去考虑,由他们商议便可。
他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张士衡主讲,其他人说好听点是副讲,说不好听点是陪衬。
张士衡是李承乾的师傅,在‘礼’的造诣上极高。
哪怕于志宁,孔颖达颇有微词,但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
“梁国公!”
突然。
李承乾称呼变得严肃,众人心头一正。
房玄龄有点发毛,太子这一声梁国公,肯定不会简单,他还是开口道:“殿下!”
“请你知会礼部,鸿胪寺一声,派遣使者前往吐谷浑,问候弘化公主,是否在吐谷浑受到委屈。”
李承乾说道:“我大唐公主,屈尊降贵,远赴千里,下嫁吐谷浑,乃是他吐谷浑全体臣民的荣耀与幸运。”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弘化公主是带着使命下嫁的,大唐帝国就是她最强大的后盾,是她的娘家人。”
“若是吐谷浑敢让弘化公主受半点委屈。”
“让慕容诺曷钵跪来求大唐宽恕!”
房玄龄心头一凛,他急速运转思维,道:“殿下,此事是否先禀告陛下,再遣使者?”
“梁国公看着办便是,孤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
事,他交代了。
你房玄龄做还是不做,那不是李承乾要考虑的。
没办好。
那他就要启动太子权力,对你房玄龄问责了。
东宫交代你一点事情都办不好。
你藐视东宫,还是无视东宫?
就算你是宰相又如何?
东宫照样能问罪于你。
再者说了。
你那儿子房遗爱还在魏王那里挂着的。
孤能把亲舅舅长孙无忌都敲打了,你房玄龄,孤还会手下留情?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