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262节

  “多谢了。”

  “指导官客气了。”

  裴行俭瞥了一眼放在桌案的报纸,突然喊道:“等等。”

  他翻看了一下,疑惑问道:“今日报纸怎么这么多?”

  “这个什么千秋报,名士报,文学报是什么?”

  “这属下也不知道,送来的人交给属下的。”

  “行吧。”

  裴行俭先看了《大唐帝国报》,大唐英烈慰灵碑的事,他是知道的。

  李绩就是回去参与清明节祭拜仪式,现在都还没归营。

  他也管不到李绩的来去。

  只不过,他是没想到,朝廷的决心会这么大。

  要求各地官府都要修建英烈碑。

  陛下此举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会在军营引起多大的轰动。

  现有国旗为英烈覆体下葬,修建英烈陵园,如今又有英烈碑。

  天下百万将士之心,尽归陛下啊。

  可以想到,陛下在军中的威望,将是何等的说一不二,莫敢不从的。

  “来人!”

  裴行俭抬头,对门外的人喊道:“命各级思想指导,即刻过来开会!”

  “是!”

  命令下达后,他将报纸放在一边,旋即看起来其他的报纸。

  文贤两报也刊登了英烈碑。

  “这是紧随东宫的脚步,宣扬扩大啊。”

  裴行俭轻轻一笑,再看另外的三份报纸。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的。

  他看到文学报最后的落笔,瞳孔不由微微一缩。

  裴氏?

  这是自家宗族发行的报纸吗?

  “难道这三份都是属于山东那边的?”

  “自家也掺和进去了?”

  裴行俭与李绩的一些交谈中,还有在长安的听闻,是知道东宫对江南士族的扶持。

  也知道文贤两报是江南士族发行的。

  只不过,他并不参与其中,也不关他的事。

  可谁曾想,自家竟是也发行报纸。

  这就……。

  他也真不太好说,只能是做好本分之事就行了。

  “报告!”

  随着喊声响起,打断他的思绪,只见薛礼等人皆是到来了。

  裴行俭招呼众人坐下,笑道:“看来你们手中都有报纸啊。”

  薛礼道:“今日倒是多出了几文钱,这多出三份报纸来。”

  “这长安越来越热闹了啊,我们可以大饱眼福。”

  其他人也是笑道。

  裴行俭笑了笑,旋即正色,道:“今日叫诸位来,想必应该也清楚缘故。”

  “太子教令,凡是《大唐帝国报》所刊登的内容,太子卫队所有将士,都要由思想指导组织学习,领会其中的精神,传达报纸内容,让将士们知道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的决策与圣意。”

  “昨日,大唐英烈慰灵碑……。”

  他大致讲了一通,道:“你们下去后,组织学习,统一思想。”

  “之后写出你们的工作感悟,太子殿下会不定时派人抽查的。”

  薛礼等人朗声道:“谨遵太子教令!”

  “好了。”

  “下去组织吧。”

  众指导离开后,裴行俭看了看时辰,问道:“英国公回来了吗?”

  “还没有。”

  “那不等了,传令太子卫队的校尉及以上,今天下午到我这里开会。”

  “是!”

  ……

  长安城很是热闹。

  随着山东系的报纸发行,看报读报的人,惊呼不已。

  这简直是极致的享受啊。

  就连李承乾也没有料到,山东世家没有派出代表来,统一发行报纸。

  反而是各家各户,各为其主,设立报纸,在长安发行。

  一时间,从之前的三份,变成目前的十多种报纸。

  这就让长安城的报纸事业,猛然间就群魔乱舞,应接不暇。

  “这么多种报纸。”

  “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长孙冲读的口干舌燥,脑壳疼。

  就连李治也是看的有点烦躁了。

  内容也算是好内容,文章也是好文章。

  可就是太多了。

  “太子哥哥,我严重怀疑,他们没跟江南士族打起来,反而是他们自己在斗法了。”

  李治吐槽道。

  “可不是嘛,就他们这手抄报,力量分散,十几种报纸的发行量,加起来还不够文贤报一家的。”

  长孙冲撇嘴道。

  “冲哥,你没有请教舅父吗?”李治好奇的问道。

  “我没过问家里的事。”长孙冲摇头。

  李治只好看向李承乾,“太子哥哥,你怎么看的?”

  “还能怎么看。”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他们产生分歧了呗。”

  “你不要觉得山东世家就是一条心的。”

  “但涉及到他们根本利益的时候,谁还管什么姻亲关系。”

  他几乎一瞬间就明白,山东世家为什么会出现十几种报纸了。

  相比于江南士族,他们只有两家独大的。

  萧氏,陆氏。

  这两家商议好,再跟其他士族商讨,基本上就能做到一锤定音。

  反观山东士族,那就不一样了,世家门阀太多了,想要统一意见,那就要有个说一不二的存在。

  但山东世家,谁还能认比谁差了啊。

  你名望高,我名望就低了?

  这报纸是名望利器,谁不想要自己名望更进一步。。

  大家一起发行,那报纸算谁的?

  钱大家出,谁的文章能刊登上去?谁又要拿出经典注解?

  这些能说得清吗?

  有的世家出了同样的钱,自家贤才的文章靠后,还拿出经典注释刊登,岂不是明摆着吃亏。

  谁会这么大义凛然,高尚伟大的啊。

  他要是没猜错的话。

  山东世家没达成共识,最终分道扬镳,各办各的。

  “利益分配不均啊。”

  他觉得挺好笑的。

  这事,怕是长孙无忌与高士廉都撮合不了。

  至于能发展到什么地步。

  李承乾还真不好判断。

  反正啊。

  这样搞下去,山东世家是在自我放血,还干不过江南士族。

首节 上一节 262/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