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第182节

  “哥哥,是妹妹哪里做的不好,讨得哥哥不喜欢了。”

  长乐嘟着嘴说道:“有好事,也不念着妹妹。”

  “一口气都给人家了。”

  长孙冲面色肃穆,很是尽职的充当太子家令。

  李治笑吟吟的,看着自家姐姐的表演。

  不就是得知太子把东西给了河间郡王,跑来哭诉嘛。

  “什么人家。”

  “那是伯父。”

  李承乾佯怒道:“没大没小的,也不知道多跟河间郡王走动走动。”

  “你那些事情,伯父暗中给你大开方便之门,还少了嘛?”

  长乐上前挽住李承乾的胳膊,撒娇的喊道:“哥哥,我没有做错事对不对?”

  “我办的事情,你高兴,父皇也高兴。”

  “可我做的这么好,你就不想着我。”

  “妹妹委屈。”

  高阳看着,忍不住道:“哥哥,我们也不想要大头,就是要点小的嘛,喝汤也行。”

  巴陵羡慕的看着。

  她就不敢这么对太子说话。

  撒娇?

  但凡言语中说出高阳的话,怕是都会引起太子的反感。

  “你高阳一个酒楼经营的,就忙不过来,还想东想西的。”

  李承乾批评道:“做好你的买卖,瞎操心。”

  高阳嘴巴一翘,委屈巴巴的,看李治偷笑,眼睛一瞪,“稚奴,过来!”

  “啊?”

  李治傻眼,叫我干什么。

  “快过来。”

  “你个小子,在哥哥身边当差,也不知道给我说说好话。”

  “你心里还有我们这些姐姐吗?”

  高阳一说,长乐也附和道:“对,亏得平日里,你要什么,姐姐就给你送来。”

  “关键时刻一点用都没有。”

  “还有长孙冲,你当个太子家令,耍威风倒是会,正事一点用都没有,要你干什么?”

  李治那叫一个委屈啊,你们也太看得起弟弟了吧。

  我要是有这能耐,全都给你们好吧。

  长孙冲也是哔了狗,你们这么能耐,冲太子去啊,跟我们两兄弟叫什么。

  “行了。”

  “欺负稚奴干什么。”

  李承乾没好气的说道:“不像话。”

  长乐马上做出含泪欲哭的委屈表情。

  “安西那边的事情,你们别想了。”

  “草原那边,你们倒是可以上点心。”

  李承乾道:“我听说草原的羊毛,也是可以纺纱成线的。”

  长乐眼睛一亮,道:“真的能成?”

  “你觉得哥哥在骗你?”

  “不不不,只是妹妹没那两个东西啊,有羊毛也做不成事。”

  李承乾摊手,道:“这我就爱莫能助了。”

  羊绒。

  势必是绕不开草原的。

  也是一个极大的利益点。

  长乐背后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后面站着各方势力。

  这次长乐来,肯定是离不开长孙无忌的指点,也算是代表着世家大族的想法。

  太子不能厚此薄彼不是,东西都给武将们了,那我们呢?

  所以。

  棉花给李孝恭操办,巩固安西,落实掌控,因为安西那边,比邻西域各国,需要军方去主导,武力威慑。

  草原是一个超级大宝藏,不仅牛羊马的价值巨大,就是草原上一些露天矿产,一经发现,就会引起疯狂。

  一旦有利可图,那些世家大族可比朝廷还要主动。

  当然,草原也是需要军方坐镇。

  长乐有羊毛没机械,就只有去找李孝恭了。

  这就要让渡部分利益出来。

  长乐很是幽怨,“哥哥,好人帮到底嘛。”

  “这事,我还真帮不了。”

  李承乾摇头,“我已经答应伯父两年时间了。”

  “你要不想被伯父教育,就学乖点。”

  “好嘛,妹妹知道了。”

  长乐吃了饭才离开的,回家等了许久,才见到长孙无忌。

  她把事情说了一通,长孙无忌沉吟,道:“不要大张旗鼓,正常上门拜访即可。”

  “只要不是狮子大开口,都可以答应下来。”

  “太子首肯,郡王也不会为难你的。”

  长乐点头,“那我知道了。”

  等她离开后,长孙无忌坐下来沉思,许久后他不由摇头。

  “太子是把各方都照料到了。”

  “他担起责任来,一切却都有条不紊,陛下看似清闲,却是怎么也绕不过他的威严。”

  “这就是明君贤主啊。”

  ……

  长乐带着几个小姐妹,前去河间郡王府。

  以长乐这丫头的脾气,李孝恭还没说笑两句,就被怼的垭口无语。

  “伯父眼里是没我们这些公主的。”

  “叫那些宗室长辈商议,也不叫我们。”

  “长乐伤心。”

  这还怎么办?

  先从亲疏上埋怨了。

  李孝恭只能是有求必应,长乐说什么就什么。

  “就知道伯父最好了。”

  长乐抱着李孝恭的手臂,欢天喜地的称赞道。

  李孝恭无奈苦笑。

  你在陛下面前的宝贝,在太子面前也是宠爱的妹妹。

  在我这儿,还是要宠爱的大唐长公主啊。

  不给你面子,就是不给陛下,太子的面子啊。

  今天要是不同意,怕是这几个公主闹腾起来,能把王府给拆了,他还没地方说去。

  李承乾听闻长乐三姐妹去河间郡王府,就是心头一乐。

  这几个丫头在一起,别说长安,就是整个大唐都横着走,无人招惹。

  估摸着李孝恭也会焦头烂额的。

第134章 苏烈

  李承乾在东宫显德殿,召见高士廉,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商议,孙思邈封侯之事。

  大家心里清楚,是太子要为孙思邈请功的。

  事情也并不复杂,李承乾该办的事情办了,该操作的也操作了。

  李世民对李孝恭操办纺织二机一事不反对,相当于默认,默认就代表同意。

  这次商议也不过是走个过场,太子吩咐一番,然后,几人去太极宫走流程,奏请此事。

  “孙先生此次确实有功。”

  李世民首先肯定孙思邈的功劳,再道:“他素来有名望,医术高绝,救治天下不知道多少百姓。”

  “之前我一直想封他做官,却拒绝不受。”

首节 上一节 182/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