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940节
一万人,十万人呢?
战阵胜势,都在细节中,万万不可马虎。
平日里这里差不多,那里差不多,
真到了战场上,那就差得多了,能打赢才是见鬼。”
李景隆面露深思,眉头紧皱,
这一次回京之后,他将独自领军,或许是去一地练兵,或许是去一地平叛。
虽然圣旨还未下达,但陛下早已与他透了口风,
若是以往,他定然心中没有底气,整日惴惴不安,
但现在经过云南一遭,
他自问对于军伍之事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可今日这么一听,又感觉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
至少此等操持军伍的细节,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做到。
想到这,李景隆扯了扯马缰,凑近陆云逸,低声道:
“云逸啊,若是我去练兵,可不可以用此等法子?”
陆云逸轻轻点头:
“自然可以,但要注意烈度,循序渐进,
精锐有精锐的操练之法与要求,普通军卒亦是如此,
若是曹国公到一地操练卫所军,严抓军纪即可。”
李景隆想了想,问道:
“那普通军卒怎么练成精锐,也是跟咱们军中一样吗?”
陆云逸笑了笑,眼神有些空洞,看向前方的绵延大山:
“曹国公,如今大明,各个军卒目不识字,
对于军令颇为懵懂,如何能练出精锐?
只有将其扔在战场上,让其熟知战场上的诸多规律,
能活下来的,自然是精锐。”
“啊”李景隆忽然有些失望,
他前些日子还想着,要练出一支精锐,技惊四座。
“咱们大明现在的精锐已经够用了,
一些征战多年的老卒返家,
父传子,子传兄,
他们只要上了一次战场,那就是精锐。
如今大明缺的是领军打仗的将领。”
“怎么会?朝廷还有这么多军候。”李景隆一愣。
“军候都是富贵人家,家中子嗣想要承下长辈的本事,难如登天,
或许有,但很少,
朝廷新老交替的苗头越来越多了,
未来都是你我这等年轻将领的广阔天地,但有多少?
整个麓川战事,咱们也没见到几个。”
说到这,陆云逸眼窝深邃,呼吸略显急促,将声音压到极点:
“你我刺杀一事,以及天罚之事,
京中陛下与太子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到时候有一批军候倒下,
能打仗的人越来越少,新的将领还没冒头,青黄不接啊。”
李景隆眼睛微微瞪大,呼吸一滞,表情有些夸张:
“云逸.会如此严重?”
陆云逸抿了抿嘴,重重叹了口气:
“国朝愈发稳当,朝廷行事的手段只会越来越激烈,
军候都是百无禁忌的乱世之人,
面对朝廷的步步紧逼,他们能坐以待毙吗?
当年他们造反,就是忍不了故元的步步紧逼,
在一些人眼中,大明与故元,没有区别。”
猛然间,李景隆只觉得一股如山般的压力袭来,
将他原本挺直的腰杆压得弯了一些。
局势不会更好,只会更烂!
也难怪陛下会让他去练兵,准备独当一面。
抿了抿嘴,李景隆表情严肃:
“云逸,我知道了
此番回京,我定要好好钻研家学,绝不给父亲以及陛下丢脸!”
陆云逸眼窝深邃,带着一些深意,若有所思地开口:
“你的时间还长.不着急。”
我的时间长?谁的时间短?李景隆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在这时,略显急促的马蹄声自绵延的队伍前方响起,
一众军卒眉头微皱,猛地抬头看去。
一些将领亦是如此,此番归去,还从未听到如此急促的马蹄声。
陆云逸循声望去,只见来人手拿龙虎卫旗帜,风尘仆仆
马蹄快速迈动,掀起的烟尘在背后追赶。
此番归去,前军斥候部位于中央,龙虎卫则在最前,
二者相差如何也有个几十里路。
很快,一行十人组成的小旗队伍冲到了前军斥候部的中军。
为首小旗跳下战马,疾步跑了过来,将手中文书高举,沉声道:
“启禀将军,吾乃龙虎卫邓将军麾下小旗,
前方曲靖府官道发现流民,
从其口中得知,越州土人阿资叛乱,已经占据了多座城池!
现在朝着贵州普安方向进发!
前军龙虎卫已经停下前进脚步,安营扎寨,
还请陆将军莫要再向前,同时传令后方二卫,安营扎寨。”
小旗语速极快,风尘仆仆的模样显得尤为精干。
此话一出,在场气氛顷刻间凝重到了极点。
叛乱?
还不等众人反应,陆云逸脸色凝重,重重点头:
“我知道了,我部这就暂停前进,安营扎寨,
不知邓将军可将此事禀告云南都司与侯府?”
那小旗连连拱手:
“回禀大人,我旗将迅速赶回昆明。”
说完,小旗看向一旁静静听着的曹国公李景隆,恭敬说道:
“还请曹国公准允!”
李景隆一愣,他有些没反应过来,送信一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但他很快便记起了自己京军统帅的身份,轻咳一声,沉声道:
“去吧,要快一些,莫要耽误了军情。”
“是!”
小旗又朝着陆云逸拱了拱手,多看了两眼后,
迅速转身上马,顷刻间冲了出去。
等到小旗离开后,周遭一众军卒似是遭遇了大喜之事,
一个个面露兴奋,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说得最多的,就是“有叛乱,又要打仗了”。
陆云逸压了压手,看向身旁亲卫,脸色凝重,吩咐道:
“传令全军,离开官道,安营扎寨,
做好防御工事,将斥候都散出去。”
“是!”
一旁等待的十余名传令兵第一时间跑了出去,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