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936节

  坐在后排的一众商贾都情不自禁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有的人还捂住胸口,一口气分三十万两银子,

  这.太赚钱了!!

  武定侯郭英微微挑眉,率先开口道:

  “刘大人,拿出一半利润来分红,这手笔可不小啊,

  商行后续发展所需钱财可也不少,如此分配,不会影响商行运作?”

  刘思礼微微一笑,说道:

  “侯爷所虑极是,商行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毕竟是第一年,总要搏一个开门红!

  虽说拿出一半利润分红有些多了,

  但剩余的钱财,做事也够了。”

  “就如之前所说,商行在各村落开展的产业,目前虽已初见成效,但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里,

  进一步扩大纺织、制陶、木雕、竹编等产业规模,在更多的村落推广新式机具与技艺,

  帮助更多村民自给自足的同时,也为商行创造更多的利润。”

  “另外,商行还打算开拓新的市场,

  目前,我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应天府周边。

  但天下之大,还有许多地方等待我们去发掘,

  商行计划组织商队,前往直隶更远的州府,将商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前期的筹备工作,招募熟悉各地情况的商贾等,都需要大量钱财支持。”

  户部尚书赵勉微微点头,说道:

  “刘大人考虑得周全,商行发展壮大于国于民都有好处,只是这商税一事,也不可忽视啊。”

  刘思礼连忙躬身道:

  “赵大人提醒的是,商行发展至今,一直谨遵朝廷法度,按时缴纳商税。

  此次剩余利润中,还有一部分便是专门预留出来用于缴纳商税所用,

  商行深知,若没有朝廷的庇护与支持,

  商行也难以有今日的成就,缴纳商税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众大人听了刘思礼的一番话,纷纷点头称赞,对商行的安排表示认可。

  这时,市易司副司正韩宜面露沉思,轻声开口,

  他的声音不紧不慢,却透着一种威严:

  “刘大人,商行如今归属市易司统筹,并且刚刚成立,正需要钱财来维持,

  依本官看,商行以后要划拨一部分钱财到市易司。”

  此话一出,屋内的气氛陡然变得微妙.

第814章 恐怖分红 应天商行的社会责任

  “划拨市易司?”

  一句话出来,整个会客厅变得鸦雀无声。

  一众都督以及尚书眯起了眼睛,看着韩宜可若有所思,

  韩宜可三起三落,能重新回到京城,不会有人拿他当傻子。

  但他现在做的,偏偏是傻子才会干的事。

  好好的分红现场,市易司却要横插一脚,

  从一众大人手中抢夺钱财,这是要干什么?

  不仅是他们,就连坐在后方的诸多商贾都觉得此言不是时候,

  要钱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要啊,

  不论给还是不给,都说不过去。

  刘思礼脸上有些错愕,很快就转变为尴尬,

  他没想到,这位新上任的副司正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候说这等事,

  这不是破坏团结嘛!

  沉吟片刻,见无人出声,刘思礼清了清嗓子,沉声道:

  “韩大人,市易司刚刚建立,

  衙门的职权以及人员都还未完善,这个时候说这等事还是为时尚早。

  依下官来看,不如再等一等,

  等到市易司衙门理清头绪,再谈此事。”

  此话一出,不少人更是面露诧异,

  相比于韩宜可如此简单直接地提出要求,

  应天商行这等简单明了的拒绝更让他们震惊。

  看来对于这个新成立的衙门,商行的态度也不是那么太好。

  韩宜可沉声道:

  “刘大人,市易司如今人员紧缺,

  朝廷虽然也调拨了许多吏员,

  但对于各类商行的具体活计,还是少了许多人手。

  偏偏市易司钱财紧缺,所以本官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嘶”

  韩宜可的话更是让不少大人物面露震惊,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实在是搞不懂韩宜可想要做什么。

  这等事情,但凡应天商行不是傻子就不会答应,

  拿着我的钱还要来管我,这不是找不自在嘛。

  果不其然,刘思礼铿锵有力地出言拒绝:

  “韩大人,此事等股东大会结束后再行商议,

  今日商讨的,是有关分红一事,

  市易司在商行成立时并不存在,想要参与其中,至少也要等到明年。”

  不少参股的衙门主官脸色舒缓了许多,对于刘思礼的表现十分满意。

  整整六十九万两银子啊,如今可都是他们的,

  若是来个市易司横插一脚,给多给少,给的都是他们的钱!

  出乎意料的是,韩宜可也十分从容地点了点头:

  “那就明年再说,今年就这般。”

  刘思礼淡然地点了点头,对于韩宜可的试探有了几分猜测。

  他就是要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试探出商行底线,好进行下一步谋划,

  若说今日就能要到银钱,估计韩宜可自己都没有想过。

  一个小插曲很快闪过,

  屋中气氛虽然还是有些凝重,但已经足够。

  刘思礼挥了挥手,身后貌美侍者便从一旁走出,

  人数大约有十几人,个个花容月貌,身穿大红色锦袍,十分喜庆。

  在其手中端着红木托盘,上面有一本本大红色封皮的文书,一旁还留有笔墨。

  “诸位大人,这便是应天商行分红文书,

  上面详细记录了尔等在商行所占据的份额,也清晰地写明了分红数额。

  若是没有差错,就可以在上面签字画押,

  现银商行已经准备好了,就在四层,稍后我等便去。”

  说罢,刘思礼挥了挥手,

  十几名侍者扭动着腰肢,准确找到了将要拿银子的十几位大人。

  工部与左军都督府首当其冲,当初开设商行就是两个衙门牵头。

  秦逵一改往日的紧绷,转而变得笑呵呵的,

  接过大红文书后,还朝着那貌美侍者点了点头,

  让她受宠若惊,连忙低头。

  左军都督府耿忠去了外地建城,今日来的是家中长辈耿炳文。

  他接过文书后,也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有些感慨:

  “耿忠这个小子还算是办了件正事。”

  此话一出,现任的左军都督府都督舳舻侯朱寿望眼欲穿,连忙将脑袋伸了过来,催促道:

  “快打开看看,多少银子。”

  “呵呵,别急.商行家大业大,还能少了不成。”

  得到文书的还有兵部尚书沈溍、户部尚书赵勉以及中军徐司马、魏国公徐辉祖等人。

首节 上一节 1936/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