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576节
因为今日天气难得的好,有风却没雨雪,还十分干燥,
衣服洗完晾上一天就能干了。
见到阿斯尔匆匆跑回来,母亲直起身子喊道:
“慢点跑,小心摔着。”
“知道了”
阿斯尔应了一声,就钻进了属于他们家的那个“窝棚”。
他们一家四口挤在这个用木头和麻布搭建的屋子里,
空间十分狭小,里面摆着两张床,
其中一张就是阿斯尔的,
此刻床上堆满了用木桶装着的,还没清洗的吏员官服。
阿斯尔不但没生气,反而十分欣慰,
衙门趁着过年把这些衣物都送过来清洗,
这让窝棚的人都有了活干。
阿斯尔从床底缝隙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木质硬笔,
飞快地画下了米氏商行的标识,一只带着盾牌的老鹰。
又用几笔勾勒出商队管事那标志性的大胡子,
再添上那张格外显眼的宽大脸庞
很快,一个草原壮汉模样、穿着明人服饰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
他又画下了和管事接触的军卒,
因为距离太远,他看得不太真切,
只能把那军卒上半身长、下半身短的特点画出来。
他相信,凭着这个特点,上峰肯定能找到这个人。
最后,阿斯尔又记录下时间,
歪歪扭扭地写上“告示”两个字,
意思就是在告示张贴这个时间发生的事儿。
做完这一切,阿斯尔长舒了一口气,把这页纸塞好,揣进怀里。
他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死信箱”,
过年时那二两银子的赏赐就是从那儿拿的,
收集到的信息也都会放到那儿去。
他匆匆走出家门,母亲抬头发问:
“你去哪儿呀?中午别忘了去接妹妹。”
阿斯尔眼中闪过一丝柔和,
妹妹如今安置在教授种地养猪的地方,
那儿暖和,还有先生耐心细致地教识字,是个再好不过的地方。
“知道了娘。”
“早点回来吃饭,今天你爹回来会买你们最爱吃的烧鸡。”
“好”
当阿斯尔把信纸放进“死信箱”之后,
便慢悠悠地走回了窝棚区,
放眼望去,能看到一个个水盆,还有一双双冻得通红的手,
奇怪的是,这儿却满是欢声笑语。
蒙哥阿斯尔看着眼前一幕,陷入沉默,暗暗发誓:
“我一定要让爹娘搬出这窝棚,住进房子里。”
今日正值新春,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城里更是张灯结彩。
虽说天气寒冷,可这丝毫没影响百姓们上街闲逛的兴致。
府东街的应天商行,更是趁着过年时机,
开展了一场盛大的促销活动,
满减、打折、抽奖、赠送礼品之类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
整个应天商行又重现了开业时那种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
与应天商行的热闹景象不同,
太子府所在的街道虽说也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红对联、红福字,可却显得冷冷清清的。
只因朝廷正值休沐之时,
官员都不会在这么喜庆日子给自己找麻烦,更不会来太子府走动。
有一个人例外。
马车缓缓停下,身为鸿胪寺卿的刘思礼从马车里匆匆走了下来,
他那绯红色官袍被扯得凌乱不堪,
官帽上还沾着一片菜叶,以及一些鸡蛋清,
更夸张的是,他的眼眶已经乌黑一片,像是还没消肿。
“大人,您慢点.”
三贤帮的帮主沈正心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下了车,脸上满是无奈。
“大人,来的人实在太多了,
小人没拦住,还请大人恕罪。”
刘思礼心里气愤不已,可对这种事儿他早就习以为常了,
而且这些日子多亏了三贤帮众人帮忙,替他挡了不少麻烦事儿呢。
“行了行了,怪不得你们,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回。”
“是!”
沈正心一脸恭敬,静静地看着刘思礼走进太子府。
而在马车旁边,十几名帮众警惕地看着四周,
生怕从哪儿突然窜出个人来闹事。
见到这一幕,沈正心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这儿可是太子府门口,谁敢来闹事?放松点。”
听他这么一说,帮众们这才稍微安稳了些,
不过眼中还是闪过忌惮以及心有余悸。
几名新来的帮众心里忍不住觉得荒唐,
他们加入帮派,原本想的是欺压百姓、打家劫舍,
可如今怎么跟朝廷大人搅和在一起了,还跟着挨打,真是怪哉!
太子府后堂里,太子朱标正端坐在长桌之后,
身前摆放着从皇城中取来的诸多奏折,一封一封地看着。
这天下,别的官员都能歇着,他却不能休息。
这时,太监匆匆进来禀报:
“太子殿下,鸿胪寺刘大人来了。”
“刘思礼?”
太子朱标顿住了笔锋,抬起头来,面露诧异之色。
要是换作旁人,他肯定乐得有人来把他从这些奏折里解救出来。
可这刘思礼,太子朱标还真有点不想见。
顿了顿,朱标开口问道:
“他又被人打了?”
“呃”
这么个问题,就连站在门口的太监都愣了一下,随后艰难地点了点头:
“殿下猜得没错,刘大人脑门上还顶着片菜叶呢。”
“不见!”
太子朱标像是闻到了什么不好的味道,语气十分果断。
“让开让开,我要见太子殿下,让开!!”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吵闹声,
刘思礼的声音在太子府的庭院里回荡着,惊走了不少飞鸟。
太子朱标脸色一黑,挥了挥手:
“打开窗户,让他进来。”
“是”
太监熟门熟路地先去打开靠近房门的两扇窗户,躬身退了出去。
不多会儿,刘思礼人还没到,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