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274节

  但也还算富裕,绝对不会做贪腐的事啊。”

  “这事我知道,你一心想当官,当大官。”

  李至刚没有反驳,只是嘿嘿笑了笑,连连点头:

  “还是大人懂下官。”

  陆云逸笑了笑,对于上官来说,

  属下无欲无求反而麻烦,想要升官发财倒还好办。

  “你放心,商行修建完成,开业之际,

  宫里会派人来,六部九卿也都会派人来。

  只要你把事情做好,升官就不远了。”

  李至刚听了这话,只觉得热血上涌,气血直冲脑门!

  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脸色也涨得通红!

  “是!!大人请放心,距离最后的铺设工作还剩不到十天。

  到时候,外墙平整打磨完毕,商行就初具规模了。

  剩下的都是些琐碎的小事,只要多用心,一定能办好。”

  说到这里,李至刚脸上露出一丝惋惜:

  “大人,城外工坊的混凝土和石灰,下官也去看过了。

  要是这东西能早点出现,

  我们说不定就能把这些房子拆了,重新建一座城中坚城,那才叫气派!”

  陆云逸笑而不语:

  “会有机会的,咱们商行现在要做的就是标新立异,不然也不会在外墙铺设水泥了。”

  陆云逸转动脑袋,看向整个府东街那些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

  雕梁画栋,精美绝伦。

  “看看,这些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建筑,能够传承千年,本就是精华所在。

  混凝土和石灰建造的建筑,

  少了会显得新奇,多了就会觉得单调。

  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李至刚有些诧异地看着他,神情愈发恭敬,不敢有丝毫轻视。

  眼前这位大人年轻无比,有时候会让他产生错觉,觉得自己是在和家里孩子说话。

  然而,大人说出的话却往往十分深刻。

  接下来,陆云逸和李至刚在应天商行里四处转了转。

  虽然没有成品的设计图,

  但陆云逸已经能感受到商行的宏伟气势。

  至少,与其他商行相比,要气派得多。

  兜兜转转,二人离开商行时,身上都蒙上了一层灰尘。

  李至刚拍了拍脑袋,问道:

  “大人,对于商行内部的结构和布局,您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吗?”

  陆云逸摆了摆手:

  “初期的图纸已经给你们了,具体怎么操作你们自己决定。

  对于建筑方面的事,我一窍不通,比不上你们这些内行。”

  尽管已经听大人说过很多次这样的话,

  但李至刚还是觉得庆幸,

  能有一个不插手具体事务的上官,实在是太好了。

  “下官知道了。”

  “行了,应天商行的事你辛苦了。

  衙门现在手头也宽裕了不少,发月钱的时候,所有人都有赏钱。”

  李至刚脸色一变,想要说些什么。

  但陆云逸摆了摆手:

  “这点钱你可能看不上,但工匠们在乎。

  而且,这也是一种激励方式,不必多说。”

  李至刚脸上露出笑容,连忙躬身行礼:

  “多谢部堂大人,下官一定竭尽全力,把商行修建好!”

  “嗯。”

  陆云逸点了点头,带着亲卫离开,前往五军都督府。

  他说要去见麓川使臣并非诓骗朱锦玉,

  而是确有其事,就在下午。

  未时二刻,也就是下午一点半左右,

  中军都督府议事大堂,

  陆云逸手里拿着厚厚的文书,迈步走了进去。

  大堂十分宽敞,一张巨大的长桌摆在屋子中央,

  上首摆放着一张座椅,左右两侧各有十几张座椅。

  外围已经有一些都督府的吏员提前来到这里,

  手里拿着纸笔和文书,随时准备记录。

  陆云逸走进大堂后,一众吏员迅速站起身来,脸上满是恭敬之色。

  “陆大人。”

  陆云逸看了看这些年纪比他还大的参谋和吏员,摆了摆手:

  “坐吧,什么时候开始?”

  “回禀大人,还需要一盏茶的时间。”

  一名吏员起身回答,脸色有几分古怪。

  早就听工部吏员说陆大人每次开会都喜欢提前到,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陆云逸点了点头:

  “坐下吧。”

  吏员坐下后,陆云逸将身体靠在椅背上,看着手中文书。

  上面记载着朝廷提出的停战条件以及麓川方面愿意付出的赔偿金额,

  不用看也知道,两者相差甚远。

  朝廷要求麓川支付五年战事所耗费的银两以及抚恤金,

  共计五百六十万两,

  还要承担景东、楚雄两地建设费用的八成,将近两百万两。

  此外,日后每年都要进贡一批最优质的木材和矿石,

  这些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就连陆云逸看了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太狠了。

  这样的条件,一旦麓川同意,那他们就将永世无法翻身。

  更让陆云逸震惊的是,

  麓川的这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糊涂了,连砍价都不会。

  他们只是试探性地将赔偿金额砍掉了一半。

  在陆云逸看来,这完全是多此一举。

  不管是砍掉九成还是五成,他们的这一行为已经表明了一个态度,

  他们准备赔钱,而且已经打算赔钱了。

  还没开始真正谈判,底线就已经暴露无遗。

  陆云逸不知道思伦法会作何感想,

  如果他是麓川人,恐怕会气得吐血。

  一盏茶的时间很快过去,一行人陆续走进大堂。

  大多是都督府的佥事以及六部旁听的官员。

  他们看到陆云逸已经早早落座,

  虽然有些诧异,但也没说什么。

  紧接着,麓川使团走了进来,一行十余人。

  领头的是两位五十多岁的老者,

  一位是正使,一位副使,后面跟着记录人员。

  最后,主持此次会议的魏国公徐辉祖走了进来,

  身后还跟着曹国公李景隆、左军都督耿忠、户部尚书杨靖以及左都御史詹徽。

首节 上一节 1274/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