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127节
下官在工坊中厮混了许多年,直到最近才有所体悟。
一个新物件不管好不好,造出来再说,
至于后续如何改进,在行钻研,总比没有的好。”
李景隆陷入了深思。
在场众人看向生产三轮车的流水线,
这条流水线要更为壮观,前前后后至少有一百五十个人。
每个人都按部就班装好属于自己的零件,看着一辆三轮车从无到有。
所有人心中都涌现出了一股无法言说的怪异情绪。
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工坊本不应该存在的有序。
在他们的印象中,各地的工坊就应该是乱糟糟的,
热火朝天如同集市,工匠们满身油污,在屋内来回穿梭,大声嚷嚷。
但现在,工坊干净整洁,工匠们静悄悄地,
只有履带的吱嘎声,以及零件紧扣到它该有位置的清脆声响。
一行人就这么站着,看着一辆辆三轮车落地,一辆辆三轮车被推出去。
一个时辰后,所有人都意犹未尽地走出工坊,满脸回味。
“云逸啊,巧夺天工,巧夺天工啊!!”
李景隆决定了,现在就进宫。
他转头看向陆云逸:
“云逸,我先进宫了,若是你有事要忙就抓紧走吧。”
陆云逸脸上有些茫然:“为何?”
“我打算去请陛下与太子殿下,此等利国利民的好东西,要让他们也看看,若你在这,又要浪费不少口舌。”
“呃”
陆云逸有些犹豫,流水线的出现虽然推动了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质量稳定等事,但毕竟没有改变生产实质。
只不过是将原本的整活打散成零活,
虽然现在诸多工匠在这里做着流水线的活,工钱颇多。
但在生产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工钱就会下降。
若此时抱有太大期望,日后可能会失望而归。
不过,陆云逸左思右想,还是不准备阻拦。
只因这是与工坊配套而成的就业机会,
商行解决的是条条大路通应天,周边百姓不进城的症结。
而工坊解决的,就是百姓如何留在这里的问题,
虽然赚取的银钱可能不够让他们在应天落地生根,但总有个盼头。
而且等自行车普及,逢年过节返乡也是极好。
一来二去,不仅能够产生茫茫多的银钱,还能让朝廷更加掌控地方。
想明白了这点,陆云逸笑着点了点头:
“好,那你去吧,我要去都督府了。”
“好嘞。”
李景隆嘿嘿直笑,转而想起了一事,提醒道:
“云逸,明日宫中家宴,到时候不要忘记了,两个衙门的事要早安排。”
陆云逸一愣,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睛,
此事是昨日岳父与他所说,他还真忘记了。
“好,我记下了。”
第492章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离开归春街,陆云逸骑着战马,身体摇摇晃晃,朝着都督府而去。
看着街边人来人往的人群,
他回想起在兵器工坊的所见所闻,
流水线的出现对于大明是一件好事不假,
会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也能大大解放生产力,
但是,这并不足以弥补手推车与自行车对于整个大明的冲击。
还是会有力夫、车夫失去生计,必须再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随着思绪深入,他的瞳孔愈发幽深。
在他的计划中,麓川之战的封赏应该快要下来了。
这段时间他忙上忙下,上蹿下跳,
就是想要在封赏之前将自己的奖赏更上一个台阶。
如此,手中才会有更大的权势,做事也能更方便,
面对日后的危机,也能更从容。
远的不提,朝堂上的攻杀如今已经愈发明显。
就算是在庆功宴上,双方都泾渭分明,俨然有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说话夹枪带棒。
而且就算他在操持工坊以及商行诸事,还是有人将目光盯上他。
户部尚书杨靖就是一个。
陆云逸不知道他是何门何派,也不知他为何如此。
但既然投来了恶意,那就都是敌人。
这样的敌人,如今都隐藏在平静的湖面下,看起来毫无波澜,但内里已经虎视眈眈。
陆云逸抬头看向天空,
今日万里无云,阳光能够直射而下。
走在应天城的大街上,能够感受到一股燥热在周身弥漫,对于如今局势的茫然让他愈发烦躁。
他有些无奈地缓缓摇头,伸出手捏了捏眉心。
相比于朝堂上那些大人物。
他根基还尚浅,爪牙没有弥漫四方,
对于大明各地发生的事情都不得而知。
这是一个天大的劣势,也是一个官职无法弥补的劣势。
而且,他现在还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一个二十岁的三品大员和一个六十岁的三品大员,
看似品级一样,但能做到的事,却是天差地别。
他想要拉近与那些大人物之间的距离。
只有等时间流逝,或者频繁征战。
但奈何,时间不站在他这一边,频繁征战也不可能。
思虑许久,陆云逸转头看向冯云方:
“命人回浦子口城,传令张玉去都督府待命。”
“是!”
冯云方快速响应,而后挥了挥手,有两骑快速离开。
在骑兵离开后,陆云逸看着他:
“云方,家中给你介绍的那个姑娘,最近有信件往来吗?”
冯云方有了些不好意思,他伸出手挠了挠头:
“回禀大人,有些书信往来。
上次属下告诉她,可以一同到大宁生活,在那里安家。
但下次的书信还要到月底才能送来,不知道她会不会同意。”
军属的书信往来大多是一月一次,走的是朝廷驿站。
陆云逸记得上一次寄出信件时,
还是他们刚刚进入南直隶,一晃眼半个月过去了,家中的信件想来也快到了。
“若是想要留在应天也可以。”陆云逸提醒道。
冯云方却连连摇头:
“父亲已经在信中仔细叮嘱我了,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能忘本。
要跟着您好好打仗,奔走四方。”
这么一说,一行亲卫脸上都不由自主地带上笑意,
他们全都是庆州人,家中都有过类似的叮嘱。
陆云逸眯起眼睛,轻声道:
“你们中的谁若是想要安稳下来,就直说。
可以留在应天将京军,也可以到地方卫所。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