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第657节
看着床榻上躺着的,背对着床外的吴夫人,少女轻手轻脚走过去,停在床榻边。
下一刻,她一把扑了过去,从后面搂住吴夫人的腰杆,用脑袋蹭着吴夫人的后背,撒娇道:“阿母~怎么不吃饭呢?是不是二哥和周瑜那两混蛋又惹你生气了?你告诉女儿,女儿去打他们!”
吴夫人听着少女的撒娇声,眼泪簌簌地掉落下来。
转过身,在少女茫然的目光中,吴夫人将她搂进怀里,哽咽道:“仁儿,为娘的好女儿啊!”
少女不是别人,正是吴夫人唯一的亲生女儿孙仁,孙权同父同母的妹妹。
孙仁将脑袋窝在吴夫人怀里,听着她的哭声,轻轻拍着吴夫人的后背,柔声安慰道:“阿母,不哭!”
吴夫人哭了一阵,这才松开孙仁,握住她的一双秀气的小手,颤声道:“仁儿,如果,为娘是说如果,要你豁出性命,为了江东,你可愿意?”
孙仁低下头。
她不愿意!
若是以前,她可能会愿意。
但是,和步练师在一起成为朋友后,她不愿意了。
一生是短暂又漫长的。
短暂的一生,让一个人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去体会。
她现在才刚刚及笄,什么都没有见识过。
她原本还计划着和步练师一起体会世间美好!
可如果牺牲自身,活得不如意,那这一生又是漫长的。
漫长到一炷香的世间,她都觉得无比煎熬。
吴夫人见孙仁这般模样,眼泪再次如断线的珠子落下来道:“你二哥和周瑜想要让你联姻河北,从而谋划荆州。”
“荆州生了变故,你二哥和周瑜看到了拿下荆州之可能。”
“拿下荆州,周瑜说,再加上益州、我们江东,你二哥才有三分天下之可能。”
“仁儿——”
孙仁抬起头,看了一眼吴夫人泪流满面的样子,讪讪笑了笑,站起身,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
吴夫人看着孙仁离开,没有跟上去。
孙仁一直出了孙家府邸,停在府邸门口。
回过头,仰望着“孙府”两个大字,她的脑海里尽是阿兄孙策对自己的宠溺。
好一会儿,孙仁才长长叹了口气。
真的如步练师所说,人生短暂而漫长啊!
阿兄在世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却又过眼云烟。
孙仁招呼下人牵来自己的战马,策马消失在黑夜里。
一路狂奔了许久,孙仁停在曲阿城西一处庄园前。
这处庄园最前面有一个牌坊。
牌坊上刻着“步家”两个大字。
步家,就是她朋友步练师所在的家族。
昔年,刘备执掌徐州,和淮南袁术在广陵开战,步家为了躲避战乱,举家迁徙到江东。
原本一直在会稽生活。
半年前,孙权效仿河北之主张遂,建招贤阁,广纳江东良才。
步家家族长步骘带着朋友卫旌来投。
孙权深感两人之才,于是将这片区域划给步家,让步家在其中生活。
孙仁便是在此时遇到的步练师。
将战马绑在牌坊旁边的一处石头上,孙仁一个人走了进去,停在一栋普通的民宅面前。
孙仁犹豫着要敲门。
却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嬉笑声。
“姐姐,我们可是女子,女子对镜贴花黄,以后嫁个好人家即可,要学甚读书写字?”
“姐姐,主公求亲,你为何要拒绝啊?你嫁给主公,那以后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这个江东,又有哪个男人能够比主公更出色,更尊贵啊?”
孙仁举起的手又缩了回来。
好一会儿,她才转过身,一边离开,一边恋恋不舍地看着民宅。
第647章 马超来袭丨陈矫失联
邺城。
府衙大厅。
张遂正处理着这几天的公务。
这段时间开始春耕,河北各处忙碌得不行。
他作为主公,因为一直打造汉文帝的人设,因此,他也时常带着文武百官参与到耕种当中。
以前,每次耕种之后,他会给自己放一两天的假。
反正有沮授、陈登等人托底。
这些人对政务的处理能力,比他可高明多了。
他只要把握住关键点就行。
但是,这段时间,他却不敢。
因为,正如之前的情报所言,马超作为曹操的先行军,真的带着马家军,从槐里出征,一路赶到渑池,和箕关驻守的文丑本部大军对峙!
此次马超带领的马家军单骑兵就有三千人!
各种步兵近一万人。
这些消息,是司隶那边某人传来的。
这是一支极其庞大的军队。
三千骑兵就是很恐怖的数字。
如今整个河北的骑兵,也就六千人左右!
更别说,马超在凉州长大,擅长马上作战。
马超自己勇猛无敌,也有一定的谋略。
张遂每天都要知晓马超和文丑的动静。
就怕文丑不听劝告,非得和马超开战。
好在这段时间的从箕关传来的消息都很简单:一切安好。
不过,也有一点让张遂和沮授、陈登、刘晔、陈宫等人感觉到惴惴不安的。
那就是,原本箕关回消息的,除了文丑,还有军师陈矫。
陈矫回复消息的频率很稳定:基本上是三天一次,每次都交代三天发生的各种事务。
可如今,陈矫已经有十天没有回复消息了。
麒麟阁阁主陈登已经派人赶往箕关去调查了。
这几天,张遂都有些睡不好觉。
说实话,战场上,他对其他人统领作战都有些不太放心。
他更放心自己。
自己在战场上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他才感觉稳妥。
可如今,他亲自上战场毕竟不现实。
他现在的区域这么大,到处都有敌人。
他一个人,也不可能分出分身来到各地去。
因此,他也只能耐着性子,将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
当然,他愿意坐在邺城的最重要原因,是历史上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后期就是军政一手抓,大多事情都要亲自过手。
虽然有蜀汉缺乏人才的原因在里面。
但是,诸葛亮不大胆放权,那庸碌者没有机会犯错,没有机会成长,只会更加庸碌。
这导致蜀汉后期人才匮乏得太厉害。
所以,哪怕张遂不喜欢,张遂还是听从沮授等人的意见,将立功的机会交给手底下的将领。
哪怕犯错也好。
至少要让这些将领有成长的机会。
就在张遂审阅着公务,有些不耐烦时,陆逊握着一个竹筒走了进来。
张遂忙起身道:“是箕关那边有陈矫的消息了?”
陆逊摇了摇头。
张遂有些失望,一屁股坐了下去,趴在案几上。
陆逊看着张遂如此模样,柔声安慰道:“先生,你不要着急。”
“如今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而且,麒麟阁的人已经去了好些天了,也该回来了。”
“再说,文丑将军作为四大偏将军之一,作为第二军团的统帅,统兵多年,不会轻易犯错的。”
张遂这才打起精神,瞟了一眼陆逊。
上一篇:万历明君
下一篇: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