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第632节
“庆幸的是,我们遇到了元直。”
“有了元直,我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
看了一眼张飞,刘备一边继续扎草鞋,一边道:“三弟面对元直的时候,要尽量温柔一些。”
“人家跟我们这群大老粗不一样。”
“尤其是不要当着他的面鞭笞士卒。”
“真把他吓跑了——”
张飞拍了拍胸膛,笑道:“大哥放心,俺知道分寸!”
“先生就是俺们的天,就是俺们的地。”
“俺都把他当老四。”
“别说吓唬他了,他要俺往东,俺绝不往西。”
刘备听张飞这么说,点了点头。
他的脑海里浮现“四弟田豫”。
田豫已经效力于如今的河北新主张遂了。
和赵云一起。
上次和他们相见时,他们似乎过得很不错。
刘备暗暗叹息了口气。
可惜,自己没有那张遂的身世和资本,也没有那么雄厚的根基。
否则,田豫和赵云那笑容,应该是在自己麾下才有的。
那张遂,也是一个不错的人。
田豫和赵云在他麾下,这辈子和自己都无缘了。
在刘备还在扎草鞋的时候,徐庶带着关羽急匆匆地赶到岸边。
两人乘坐着小船,直奔江中的诸葛亮所在小船。
徐庶远远地指着在甲板上等待的诸葛亮。
关羽打望着诸葛亮,点了点头。
这诸葛亮,长相倒是不逊色于徐庶。
只是,果然很年轻。
脸上还有些青涩和稚嫩。
关羽抚着自己颌下长长的胡须,目光落在诸葛亮身边的刘琦身上。
徐庶见状,低声道:“云长,其他的莫要理会。”
两只小船靠近。
关羽却纹丝不动。
徐庶跳上诸葛亮的小船,见关羽没跟来,纳闷道:“云长?”
关羽瞟了一眼诸葛亮,蹙了下眉头。
徐庶这朋友,怎么有点不识礼数?
诸葛亮见关羽,疑惑地问徐庶道:“这是刘皇叔?”
徐庶神色有些局促,讪讪道:“他是刘皇叔情同兄弟的兄弟,关羽,字云长。”
“云长有万夫不当之勇。”
“此次刘皇叔有——”
又对关羽指着诸葛亮道:“云长,他就是我的亲朋至交,诸葛亮,表字孔明,当今最为出色的年轻俊杰,才华胜我十倍不止。”
徐庶正要绞尽脑汁给刘备寻找开脱的理由。
却见关羽以一种俯瞰的姿态看着诸葛亮,面无表情地问道:“不知道诸葛先生平日里都喜欢看哪些书?治何经典?”
诸葛亮冲关羽微笑了下,这才挥动着手中的羽扇道:“我甚书都读。”
“上至经典史籍,兵家圣典。”
“下至天文地理,奇技淫巧。”
关羽顿时脸色垮了下去。
人的一生有限。
心思太多,又如何能够专精?
这个徐庶的朋友,年纪轻轻,却什么都看,而且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一看就是志大才疏之辈。
徐庶听诸葛亮这么说,忙对关羽道:“云长,孔明虽然读书不求甚解,但是——”
关羽听徐庶说诸葛亮“不求甚解”,心中鄙夷更甚。
原来如此。
徐庶的这个朋友,他口中所谓的读书,这是完全鬼画符!
那不是读书,只是骗人骗己而已。
这种人,如何和徐庶相比?
又怎么可能比徐庶才能更胜十倍?
关羽看了一眼急切的徐庶。
徐庶才华横溢,但是,这世上终究“人无完人”。
他无法看清楚自己的朋友,眼光不行。
不过,这不是大事。
他只需要出谋划策即可。
看人,有自己和兄长看着,不会出大事。
虽说如此,关羽并没有表现出来。
徐庶的才华足够了。
另外带一个累赘,也无大碍。
想到这,关羽对诸葛亮道:“既然诸葛先生是元直的朋友,那就跟我们一起走吧!”
徐庶心里咯噔一下。
关羽,主公的这个亲如兄弟的二弟,一向有自己的主意。
他这是把诸葛亮当成普通人看待了,误会诸葛亮是志大才疏的庸才。
徐庶就要给诸葛亮辩解,却见诸葛亮笑着对他道:“元直,时候到了,我该走了。”
“你既已寻得明主,那我祝你前程似锦,所思皆有所得。”
说着,朝徐庶做了个请离的动作。
徐庶额头滚落汗珠,忙对诸葛亮道:“孔明,这其中有误会!相信我,你只有在刘皇叔麾下,你才能一展所长——”
诸葛亮没有回应,只是再次做了个请离的动作。
徐庶还想说话。
关羽高昂着头颅道:“元直,强扭的瓜不甜!志同道合,才能惺惺相惜。”
“你这位朋友有自己的打算,莫要强求。”
“某相信,你们将来还能在顶峰相见之机。”
徐庶:“.”
诸葛亮冲徐庶做了第三次请离的动作。
徐庶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诸葛亮的小船,跳到关羽旁边。
诸葛亮朝徐庶行了一礼,招呼船夫开船。
徐庶看着诸葛亮随着小船渐渐消失在远处,长长叹了口气。
关羽笑道:“元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你这位朋友志大才疏,岁月会给出答案的。”
徐庶看了一眼身旁的关羽,想要说点什么,终究,他还是闭了嘴,只是郁闷地蹲在甲板上,继续看着诸葛亮消失。
诸葛亮也站在甲板上,看着徐庶消失在视线里。
一旁的刘琦道:“世人多眼拙,看不清孔明你的才华。”
“你都投奔河北了,他们来留人,却这副态度。”
“那刘备,以后势必会后悔的。”
诸葛亮一边钻回船舱,一边道:“莫在背后论人长短。”
刘琦应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第622章 吕范和朱治
在诸葛亮带着刘琦、诸葛均和两个亲兵赶回寿春时。
丹阳郡治所宛陵。
府衙门口。
此时停着十数辆马车。
每一辆马车上都堆放着各种绫罗绸缎和瓷器。
在这些马车的最前面,一个国字脸的中年大汉正阴沉着脸看着数十个身影将马车上的东西搬下来,然后送入府衙里面。
中年大汉就那样站着。
众多身影见到他,都绕开他,没有人敢吭声。
上一篇:万历明君
下一篇: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