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第613节
自己的最大敌人是曹操。
不战的话,让人欺负到头上。
想到曹操正在联系关中诸侯、凉州厉兵秣马,张遂扫视着众人道:“暂时,我不想打。”
“我的最大敌人是曹操。”
“区区三郡乌桓,说实话,我不是太放在眼里。”
“不只是三郡乌桓,河东郡的那群匈奴,一旦我们稳定下来,我都要连根拔除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一群蛮夷,在我地盘四周横跳,我是不可能放过的。”
“但是,就算是不战,我现在也不想看着他们蹦跶。”
众人互相对视着。
许久,陈登道:“我们之前和沮公聊过此事。”
“沮公的意思是,我们如今地大物博,急需发展,徐徐图之,一切不可急躁。”
“但是,曹操也在发展。”
“如今,我们算是在争抢发展时机。”
“可只是发展,到时候大战一旦爆发,我们准备不足,随时可能要遭遇当头一棒。”
陈登捏着长长的胡须,看向张遂道:“既然如此,我们可以选择战又不战。”
张遂蹙着眉头看向陈登。
陈登道:“主公不想战,因此,我们不能大战。”
“又不想被欺辱,因此,必须战斗不断。”
“我们又要发展。”
“我们又要随时准备和曹操爆发大战。”
“因此,我的想法是,将如今河北的军队分为两大种类。”
“一大种类,就是精简如今的军队,挑选精锐者,布置在黄河沿线一带,随时防御曹操大军的入侵。”
“另一大种类,就是采用中山郡的模式,征召年轻人。”
“将这些年轻人和被裁下来的将士放到幽州易京附近。”
“被裁撤下来的士兵负责屯田,以老带新,不断和突袭的三郡乌桓胡人征战,了解敌军的战斗模式,了解当地天气和地形。”
“等两年休养生息结束之后,我们有充足的粮草,或者击败曹操之后,我们再腾出手来,专心应对他们。”
“这样的话,一来,幽州易京东北以外的良田,不会荒废。”
“二来,可以从四面八方招募年轻人去锻炼,在不断交战中锻炼经验。”
“凉州和关中的军队,是羌人和汉人相辅相成的骑兵为主军队。”
“这点和三郡乌桓的军队相似,都采用游走作战的模式。”
“常年和三郡乌桓敌军作战锻炼出来的将士,我相信,即使在面对关中诸侯和凉州的军队时,也不会相差太大。”
辛毗出声道:“感觉这计策可行。”
“不断利用三郡乌桓的胡人来训练我们的新兵。”
“这种战斗经验,可是难能可贵的。”
“我认识一些在三郡乌桓附近的百姓,他们常年遭受乌桓胡人的烧杀抢掠,对乌桓胡人恨之入骨。”
“奈何袁绍时期,袁绍和乌桓关系颇好,袁绍对乌桓胡人的行径不加以追究,那些人无可奈何。”
“由此,一些名士得到袁绍的征召也不出仕。”
“如果主公真要对付乌桓人,我可以帮主公写信,劝一些三郡乌桓附近的名士出仕,让他们到易京一带,帮忙对付乌桓人。”
其他人纷纷点头。
张遂见状,对辛毗道:“行,那就你来写,写完给我看,我亲自誊写,以示诚意。”
“和我争抢袁家正统?特么的头一回听说。”
“不把三郡乌桓那些人给打出屎来,我张遂以后倒着名字写!”
辛毗恭声道:“那今晚我回去便开始写。”
荀谌看着陈登、陈宫、刘晔、郭嘉等人说笑着就将这事定下来,暗暗叹息。
想当初,袁绍麾下也有这么多出色的谋臣。
可是,那个时候,包括自己在内,都在明争暗斗。
袁绍也想的是如何平衡各方势力。
而现在,张遂这个新主公,似乎根本不在乎平衡似的。
每个人也畅所欲言。
难道他们都不在乎立功大小?不在乎将来的地位?
第602章 张遂庞大的官僚集团
张遂问完荀谌,又看向高柔,努了努嘴道:“二表哥,并州那边情况如何?有没有什么难处?”
高柔看了一眼张遂,微笑道:“还好。”
“一来有颜良将军的大军震慑,绝大数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二来,我作为陈留高家的主族子弟,大多数人还是给我面子。”
“当然,主要是主公年轻俊杰,战功赫赫,我让人四处宣传了下,大家都很是震撼。”
张遂挑了挑眉道:“从第一眼看到二表哥,我就觉得二表哥是个大才。”
“庆幸我们不是敌人。”
“否则,损失二表哥,那真是大不幸。”
“二表哥现在这个年纪,成亲了没有?”
高柔愣了下,摇了摇头。
他以前盼望着表舅袁绍能够将袁蜜嫁给自己,以至于一直拖延了下来。
如今,他自然是不能给作此幻想了。
张遂沉吟了片刻。
他不是不知道高柔的想法。
要断绝高柔有任何歪念头的可能。
脑海里浮现黄承彦,张遂看向高柔道:“荆州黄家,我之前去襄阳的时候见过,有不少出色的大家闺秀。”
“有时间我找我岳父黄公说说,给你相一个中意的。”
高柔忙行礼道:“一切听主公安排。”
张遂又和其他人聊了一会儿,都是关于当今时局的。
想到今晚的宴会,张遂这才让人去将袁蜜、黄月英和蔡琰叫过来,告知她们今晚的任务。
三女很快赶到。
听到张遂的为难,蔡琰和黄月英立即开始背诵沮授给的卷轴上的名单。
这些官员的名单不只是有名字,还有各自的表字、为官之地,以及一些人的出色功绩。
黄月英和蔡琰背诵得极为认真。
张遂和袁蜜则坐在一块玩泥巴。
袁蜜可没有那么好的记性。
她也清楚。
因此,她懒得参和。
张遂则是百无聊赖。
在徐州,绝大数事务由田丰帮忙掌管。
到了邺城,又有沮授在管。
两个老实又有能力的人帮忙管理,他感觉自己只需要负责执行就行。
他都不明白为什么袁绍会放着沮授和田丰两个大佬不用!
真是浪费人才。
至于沮授和田丰之后,张遂都想好了接班人了。
到时候看陆逊和诸葛亮会不会达到历史的水平。
如果没有偏差,就让他们来接替沮授和田丰。
他继续做他的甩手掌柜。
张遂和袁蜜玩到黄昏,沮授找上门,让张遂、袁蜜、黄月英和蔡琰沐浴更衣,晚上正式出席宴会。
沐完浴,张遂、袁蜜、黄月英和蔡琰换好衣服,则坐到新的府衙大厅首位,等着官员进来。
沮授和辛毗两人则负责在府衙门口迎接官员。
郭嘉则在一旁,向张遂、袁蜜、黄月英和蔡琰介绍每一个进来的官员。
张遂和袁蜜在一旁吃着橘子,低声说笑着。
黄月英和蔡琰则结合郭嘉的介绍和沮授的卷轴,将每一个官员的信息记在脑子里。
张遂看着黄月英和蔡琰忙碌的样子,笑出了声音。
当甩手掌柜的模式,真特么爽。
说实话,他现在也不是特别明白,历史上的袁绍和袁术兄弟为什么会玩崩了。
上一篇:万历明君
下一篇: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