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第554节

  孙策安排了太史慈为丹阳都尉,掌握了所有军权。

  之前,在陆口港码头,看到孙权被众多将领嘲笑,吴景心里颇有些难受,一直看着孙权。

  见孙权一个人来到营帐,吴景才跟了过来。

  孙权见是舅舅吴景,低下头,沙哑着声音道:“舅舅找我何事?也是来嘲讽我无能的?”

  “之前广陵一战,我给兄长丢了颜面。”

  “的确,我不适合开疆拓土。”

  吴景来到孙权身前,蹲在他身前,摸了摸他的脑袋道:“每个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

  “仲谋你善于心计,善于发现人才,善于举贤任能。”

  “就这点,伯符拍马不及。”

  “至于那些人的嘲笑,你无须在意。”

  “他们都是伯符的人,自然向着伯符。”

  “尤其是那周瑜,更是和伯符同吃同睡,称兄道弟。”

  “说好听点,他们志同道合。”

  “说难听点,那就是沆瀣一气。”

  “权且忍耐,迟早仲谋你也有机会。”

  “历来,开始得意洋洋的人,总会夭折。”

  “能够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如今你最重要的,是按捺下躁动的心,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记得你小时候,我常常跟你说过的光武皇帝吗?”

  “你看他,在他哥哥刘縯活着的时候,也经常被他哥哥的人嘲笑。”

  “可最终,这个江山却属于光武皇帝。”

  “如今历史,又有谁记得他哥哥刘縯的辉煌呢?”

  孙权这才抬起头,眼眶有些泛红道:“舅舅,谢谢。”

  吴景搂住孙权的脑袋,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道:“不伤心,不难过,我们家仲谋永远是出色的,并不逊色于任何人。”

  “我们家仲谋是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天选之人。”

  “相信我,我从不说瞎话。”

  “打小,我就最喜欢仲谋你了。”

  孙权重重点了点头。

第542章 黄祖和甘宁

  再说张遂乘坐着小船,一路回到皖口港营地。

  张遂立马做出了决定,准备去夏口港找黄祖。

  不过,这一次,他不亲自出面,怕以防万一。

  这次出面,以赵云为首。

  张遂则和李儒、陈到作为亲兵,混着在常山郡豪强亲兵当中。

  为了以防万一,鲁肃带着一帮部曲,大约三十人,全是身强力壮的少年。

  让张辽暂时负责镇守皖口港,张遂带着赵云、陈到、李儒、鲁肃、常山郡豪强亲兵、鲁肃部曲,以苏飞为向导,不到百人,直奔夏口。

  赶到夏口的时候,夏口已经严阵以待。

  无数的将士来来回回。

  很多百姓也参与了进来,帮忙搬运防御工具。

  赵云出示了庐江都尉的印章,让苏飞带着去找黄祖。

  而他自己和张遂等人,全部被夏口的巡逻守军给包围了。

  没有等多久,苏飞便折返了回来,交回印章。

  之后,在数个巡逻守军的簇拥下,苏飞带着赵云、张遂、李儒、陈到过去。

  鲁肃和其他亲兵、部曲则被拦在了军营外面。

  赵云一边环顾四周,一边低声道:“这黄祖,感觉训练挺有方的。”

  “如若不是看到孙策大军拿下陆口港的场景,我都会怀疑孙策能不能打过来。”

  苏飞低声道:“黄祖一直看守江夏数载,训练水军的确有一套。”

  “若是放在五年以前,我可以肯定,孙策打不过来。”

  “可如今,他年老了,昏聩了。”

  “一直在啃老本,对将士没有提升。”

  “最关键的问题是,他开始任人唯亲。”

  “黄家的人,开始占用大量的重要岗位。”

  “而且,为了打击荆州牧的嫡系刘磐、黄忠、魏延、霍笃、霍峻等人,他彻底断绝和他们的联系。”

  “相反,孙策此人虽然残暴,却很有学习能力。”

  “除了日日操练人马,他也提拔了很多年轻将领,而且,不论身份,唯才是论。”

  “就连世家大族的人,他刚刚才屠杀了人家家人,可也照用。”

  “这份胸襟,是黄祖万万比不了的。”

  “孙策麾下有一员猛将名叫陈武,就是庐江人。”

  “孙策当年进攻庐江,屠戮四周,杀了不少庐江人,其中就包括陈武家人。”

  “然而,陈武投奔他之后,孙策非但没有怀疑,反而任命他为别部司马。”

  “很多人提醒过孙策,让他要注意,然而孙策从不怀疑陈武。”

  赵云点了点头道:“这样说的话,孙策能有如此地位,也不足为奇。”

  苏飞深以为然地点头道:“与之对比的,是黄祖。”

  “我朋友年轻有为,勇不可当,擅长水战,弓法娴熟,百射百中。”

  “黄祖也曾经见过他,称赞他的能耐。”

  “但是,却不给他任何官职,只让他在军中闲散。”

  苏飞感叹道:“而黄祖的长子黄射,庸庸碌碌之辈,却能担任夏口如此重地的都尉。”

  一行人沉默不语。

  在苏飞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夏口码头中心地带。

  那里,一个五十多岁,穿着铠甲的老人在众将领的簇拥下巡视码头的防御工事。

  一个三十来岁的大汉,身材颀长,腰间挂着铃铛。

  一边跟着老人亦步亦趋,大汉一边陪笑着说着什么。

  他腰间的铃铛不断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然而,不管大汉说什么,老人都无动于衷。

  大汉说了一阵,这才停下来,一脸生无可恋地看着老人。

  苏飞远远地看到大汉,神色有些伤感,对张遂道:“我那朋友,竟然还没有走。”

  张遂一行人看向大汉。

  张遂愣了下。

  这个腰间挂着铃铛的大汉!

  这长得颇为英俊的模样。

  张遂暗暗嘶了一声。

  苏飞!

  苏飞!

  这个名字太现代化了,以至于他忘记了这个名字!

  这不就是向黄祖举荐甘宁的那个人吗?

  也是历史上让甘宁逃离黄祖,让他去投奔孙权的人!

  不过,历史上,苏飞除了向甘宁推荐孙策这个事迹外,并没有其他出色表现。

  因此,没有多少笔墨。

  所以,他都没有特别在意。

  现在看着大汉,张遂神色有些古怪,对苏飞道:“你那朋友,是锦帆贼甘宁?”

  众人都诧异地看向张遂。

  他们都不解,张遂怎么会知道甘宁的?

  还知道人家绰号的!

  苏飞也有些惊喜道:“主——”

  “公”字没有出口,苏飞忙将字咽了回去,压抑着惊喜道:“正是他!不过,那都是他年少时期的不堪往事罢了。”

  “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鲁莽,所以离开了益州,赶到荆州,开始苦读兵法。”

  “很有天赋,很有谋略的一个人。”

  张遂低声道:“你找机会拦住他,告诉他,广陵或者庐江都有他的机会。”

  “我们水军欠缺人才。”

首节 上一节 554/6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万历明君

下一篇: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