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第361节
“高干是主公的外甥,又是陈留望族高家的人。”
“主公要南下,还不得仰仗陈家?”
“这次南下寿春的机会,必定是这郭援的。”
“不信的话,我们待会等着瞧。”
张遂的心也彻底沉了下去。
这袁绍,可以!
说的话像放屁一样!
原本自己还幻想着当那扬州牧,现在看来,打水漂了。
之前还以为袁绍终于得到高人指点,有长进了,知道从南北夹击曹操了。
现在看来,袁绍和袁术这对卧龙凤雏兄弟,是死不悔改的!
就在张遂和张郃、高览聊天时,人群突然躁动起来。
众人纷纷朝后面看过去。
张遂、张郃和高览也看过去。
府衙门口的正前方,文武百官让开一条道来。
在通道尽头,一个穿着貂裘,脖子上围着老虎皮毛,戴着一个高脚帽子的大汉骑着高头大马,在数个大汉的簇拥下过来。
人群顿时喧闹起来。
不少人直接迎上去。
“郭将军!”
“郭将军,久违了!”
“郭将军何时来的邺城,怎么不说一声,我也好早点派人给你接风洗尘!”
为首大汉从战马上下来,笑着和众人行礼道:“昨晚刚刚赶到!”
“有时间和诸公一起喝酒叙旧!”
许攸也迎了上去,笑道:“郭将军,好事将近啊!”
郭援和许攸相视而笑。
许攸看了一眼不远处聚集在一起的张遂、张郃和高览三人,嘴角露出一抹讥讽的笑容,便没有再理会三人。
郭援也看了过去。
迎上张遂、张郃和高览三人的视线,郭援走上去。
正要和三人说点什么。
府衙里面走出来小吏道:“早会开始,诸公列队!”
众人这才纷纷散开,形成两列。
右边以沮授为首。
左边以张郃为首。
列完队,众人才在小吏的带领下进入府衙大厅里面。
入座没有多久,就看到袁绍在丫鬟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刚开始依旧是点名。
之后商议这段时间三朝的准备工作。
最后,袁绍拿出昨天袁术的求援信。
众人一番商议过后,沮授、田丰坚决表示拒绝传国玉玺,围剿袁术。
郭图、荀谌等表示可以接受传国玉玺,但是也要围剿袁术。
最终,袁绍表示暂时不考虑传国玉玺的问题,只商议围剿袁术的问题。
在一番拉扯之后,袁绍才决定了派出前往徐州吕布、广陵陈瑀、荆州刘表,以及到江东孙策内部的使者名单。
至于带兵围剿袁术,大军也决定了。
因为此次重在出其不意,赶在曹操之前进入寿春。
因此,众人都选择了“兵贵神速”的骑兵。
因为骑兵二队由颜良统帅,远在幽州易京。
因此,此次骑兵调动张郃统领的骑兵一队。
过去的一年,张郃的骑兵一队被张遂抽走了一千人,如今又补充了一千人,依旧维持了三千人的编制。
骑兵一军一直由张郃训练。
张郃听到要抽调骑兵一军直奔寿春,有些激动地站起了身。
却见袁绍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道:“那么,诸公以为,谁率领此次骑兵一军赶往寿春最合适?”
第348章 张遂的愤怒
张郃见袁绍摆手,示意自己坐下去,脸都垮了下去。
骑兵一队是自己辛苦训练出来的。
如今,这是摆明了让自己将军权交出去?
一旁的高览见状,脸上浮现一抹自嘲的神色。
他昨晚得到郭援来到邺城就知道自己的结局了。
他和张郃都是冀州本地人。
如今冀州官府分为三个派系:冀州派、颍川派、南阳派。
冀州派系以监军沮授和别驾田丰为首。
袁绍一向喜欢搞所谓的派系平衡。
既然是监军沮授和别驾田丰目前在文官里占据了前位,那自己和张郃作为冀州派系的武将,就要被打压。
在袁绍看来,武将里最受器重的,只有颜良和文丑而已。
因此,有功劳就这两人打头。
没有他们两人也是别人,比如袁绍的外甥——并州牧高干的麾下大将。
又哪里能够轮得到自己和张郃?
袁绍不是没有看到张郃和高览垮下去的脸。
但是,他不在乎。
作为河北之主,怎么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他要平衡,要打压,要让所有人明白:河北是谁做主!
田丰见袁绍询问,站起身,朝袁绍行了一礼道:“我推荐中郎将张遂。”
“张遂将军此前勤王,作用突出。”
“我以为他有能力压制曹操。”
不少人都点头。
虽然之前勤王的功劳,明面上都袁尚。
但是绝大数人知道真正的原因。
既然张遂之前有压制曹操的能耐,这次前往寿春,很大可能也要对上曹操。
那派出张遂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张遂耷拉着脑袋,暗暗叹息了口气。
他现在什么都不恨,就恨自己穿越过来的时候没有穿越到好身体里。
否则,也不至于自己现在处处受人制约。
如今正好大好局面。
这要是让自己放开手脚做,哪有曹操什么事情?
可惜,自己之前白做了期待,以为袁绍终于转性了。
没想到,废材终究是废材。
偶尔的清明终究会恢复成平庸。
他想到了刘氏。
这一刻,张遂的双拳紧握。
自己得赶紧出手。
真继续这样下去,只会走历史老路!
郭图见田丰推荐张遂,立马起身朝袁绍行礼道:“主公,张遂将军太过年轻,经验不足,容易滋生骄傲气焰。”
“年轻人得沉淀下来。”
看了一眼张遂。
郭图和张遂对上。
张遂眯着眼睛。
以前他一直想要做第四派系,因此对郭图和荀谌也都怜悯其才华,不想和他们作对。
可现在,他发现,这些人留不得!
不管是郭图也好。
荀谌也罢。
才能是有的。
上一篇:万历明君
下一篇: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