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明君

万历明君 第264节

  “至于熊敦朴……”

  朱翊钧顿了顿,继续道:“虽情有可原,但也确是出言不逊。”

  “待其明年回京述职,与我娘亲当面认罪后,再看圣母太后的意思罢。”

  和稀泥嘛,申时行会,朱翊钧自然也会。

  熊敦朴诽谤皇帝,妄议大政是没有的,但确实对两宫出言不逊了。

  那就折中处理罢!

  虽然有些无辜,但这不比历史上张居正给人贬错了,还当无事发生来的有人情味?

  众人纷纷下拜:“陛下英断。”

  “圣明无过陛下。”

  朱翊钧点了点头,再度开口道:“至于诸卿对考成法颇有疑虑一事……”

  吴中行连忙出列:“臣不敢!”

  朱翊钧看向吴中行,摇了摇头。

  他缓缓道:“如今考成大察已经两个月了。吏部尚书缺位,吏科科长外放,如今众卿又弹劾吏部侍郎,诸卿有疑虑也合乎情理。”

  “不瞒诸卿,朕也难免疑虑啊!”

  众人不知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方才吃了亏,此纷纷闭口不言。

  这时候朱翊钧岿然一叹:“这样罢!正好今日闲来无事。”

  “朕也有意看看吏部与科道,是如何赏罚考成,又是否公道。”

  “诸卿,那便随朕,一同去看上一看!”

  众人面面相觑,惊疑不定。

  ……

  内阁辅臣,也叫殿阁大学士,指的便是值守皇宫内的几处殿阁。

  又以所处之地,距离皇帝的位置,来分别高下——东阁最远,地位最低为群辅,中极最近,地位最高为首辅。

  值房设在皇城内,这是阁臣才有的殊荣。

  理所应当地,殿阁大学士以下,六部衙门等,自然是只能设在皇城外了。

  午门内外,是区分皇城内外的分割线之一。

  午门之内,是皇城,而之外,还有三重宫门,依次为是端门、承天门(天安)、大明门。

  而吏部衙门,就位于后二者之间。

  虽然离皇宫不远,但毕竟是皇宫外。

  如今皇帝要去吏部视察,自然就得出宫。

  皇帝出宫这种事,放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小的事情。

  像此前去学院倒还是,事先就知会了两宫、内阁、司礼监,都是做好了准备,清了场的。

  但今日这般临时起意,却是让各方措手不及。

  更何况学院才多少人,如今宫外数十个衙门扎堆的地方又有多少人?

  鱼龙混杂啊!

  是故,得知皇帝出宫消息后,一场场鸡飞狗跳的好戏,当即在各处上演。

  元熙延年殿中。

  李太后鬓发低垂,斜插碧玉瓒凤钗,正襟危坐。

  她正在考校小辈们课业——自从考校过皇帝之后,李太后就对这事有些上瘾。

  儿女还小也就罢了。

  侄子李诚铭可就遭了殃。

  愁眉苦脸跟李太后解释道:“姑母,这不是窜句棰辞,更不是骈于辩者。”

  “墨子曾言三表之法,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如今学院先生,便是研究的其二,有原之者。”

  墨子判断言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有三种,有没有历史文献,符不符合规律与事物原本属性,有没有实用价值。

  李诚铭如今便是跟著程大位钻研,怎么才算是符合规律与事物原本属性。

  但言论有这么多讲究,李太后是不信的。

  他听不太明白就算了,干脆直接呵斥李诚铭是骈于辩者,窜句棰辞。

  搞得李诚铭有苦难言,连忙搬出墨子,稍做解释。

  李太后听罢,狐疑地看著李诚铭,显然还是不太相信。

  她正要追问。

  这时候,内侍匆匆入内,在她耳中耳语数句。

  李太后立刻变了颜色。

  她也没心思再考教李诚铭,连忙吩咐道:“去寻李进,多派些人手跟上!万万不要出了差错!”

  李诚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见到姑姑有事,大呼侥幸。

  当即起身告退。

  李太后却直接给他叫住,带著埋怨的语气道:“陛下出宫去了,你快去后军都督府寻你爹,让他带人去找陛下,看护左右!”

  李诚铭听罢,这才知道是什么事。

  他疑惑道:“陛下出宫了?去哪儿了?”

  李太后没好气道:“出午门了,也不知要去哪里!现在翅膀是硬了,换小时候……”

  说到一半,她住了嘴,狠狠瞪了李诚铭一眼:“算了,让你去你就去,废话做甚!”

  李诚铭受了训,赶忙行了一礼,一溜烟不见了。

  与此同时,乾光殿中。

  陈太后头束乌纱高髻,上绾著两条金步摇,倚靠在窗边,眺望天色。

  方才逗弄狸猫的缘故,鬓发有些散乱,显出些许慵懒之意。

  陈太后余光中,是旁边正在启蒙的女儿,以及授课的李白泱。

  她回首看了一眼二人,眉眼带著柔情,微不可查颔首。

  虽说李春芳的意图不善,但如今给她女儿启蒙,确实比去内书堂上太监们的大班,实在要方便不少。

  别的不说,至少在她眼皮子低下,让人放心。

  正在这时,一名太监入内,躬身禀报导:“太后娘娘,方才万寿宫中书舍人来传话,说是陛下出宫去了。”

  “让娘娘知道。”

  陈太后静静听罢,随后点了点头:“知道了。”

  她转头招来正在授课的李白泱。

  小姑娘懵懵懂懂行了一礼。

  陈太后伸手捏了捏这个的俏丽小姑娘的脸蛋,这幅状若单纯的模样,可比他入宫的时候成熟多了。

  她笑了笑,开口道:“陛下出宫去了,你也跟上去看看吧。”

  皇帝如今频繁地人前显圣,那么,该透的风声也得透露出去。

  差不多是时候选秀了啊。

  李白泱半年未出宫,闻言喜上眉梢。

  盈盈一福,随后便被太监领著出去了。

  两宫的反应,在于皇帝没提前说。

  还以为皇帝要去哪里游玩。

  先帝就是,一门心思出宫游玩,隆庆二年二月的时候,本是说好率群臣出宫祭陵。

  结果一出门就要先出游够了,再行祭祀。

  更甚的是武宗皇帝,动辄要出宫游玩,群臣劝谏,就是一通廷杖打杀。

  出行远的话,自然免不了担忧。

  但内阁就不一样了,中书舍人自然会通知到位,去哪里也不会含糊其辞。

  所以,比起惊讶,内阁更多的是措手不及。

  张居正与高仪不约而同地豁然起身,惊道:“陛下去吏部了!?”

  张居正皱眉,不是在处置伏阙的事吗。

  怎么突然要去吏部了!?

  别的就罢了,吏部上下官吏都不知道这事,一点没准备出了洋相怎么办!

  再者说,那边十余个衙门,人多眼杂,这样临时起意,出了事如何是好。

  郑宗学见两位辅臣这反应,补充道:“陛下领著一干中书舍人、庶吉士、翰林编修等,出察吏部,是为视阅考成法。”

  话说完的功夫,郑宗学眼前哪还有什么阁老。

  两位辅臣已然夺门而出,直奔午门外了!

  ……

  微末时痛恨四不两直,风生水起时理解四不两直。

  如今当了皇帝,只是第一次,就爱上了四不两直。

  吏部衙门外。

首节 上一节 264/3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以穿成红方首长,开局平推蓝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