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961节
“两湖有两湖的优势,武昌有嘉靖大学,有汉阳理工大学,长沙有湖南大学,有长沙理工大学。
都是大明第一和第二批大学,建设的早,吸收了大量优秀师资,也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完全可以在这些大学基础上,在新兴产业上抢占先机”
会议开了两天,朱翊钧在李治彬、刘建平、田乐、袁咸安等人的陪同下,乘坐临时列车,沿着修好的武广铁路北端,巡视了武昌以南的泽湖农场,湖南的洞庭湖农垦局,再抵达长沙。
在那里接见了一百多位“弃暗投明”、纳土献民的西南土司,鼓励他们在新的地方,继续为大明建设做贡献。
同时,与他们一起欢度了端午节兼万寿节,朱翊钧的生日。
二十七岁生日,朱翊钧在汨罗江,传说中屈原投江的地方,亲自祭奠这位春秋时的忧国忧民的中华民族代表人物。
朱翊钧留宋贵妃等人在长沙,自己与徐贞明、潘应龙等重臣坐火车南下衡阳站,从那里骑马坐车直奔长沙郡炎陵县鹿原陂,祭拜炎帝陵。
巡视完后,朱翊钧带着宋贵妃以及朱轩妮四人,轻车快马,迅速赶到承天郡钟祥县显陵,祭拜恭睿献皇帝和亲慈孝献皇后。
他们是朱翊钧的曾祖父和曾祖母。
显陵的总体格局规划似一个“宝瓶”的形状,看着舆图,朱翊钧忍不住想起,皇爷爷总是喜欢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想不到应在这里了。
皇爷爷,我替你来祭祖扫墓了。
祭拜后,朱翊钧一行又回到武昌。
归化经山西、河南洛阳、南阳入湖北襄阳,经过荆门到江陵的铁路,山西段修好了,河南段修到南阳,湖北段四处开工,还没连通。
朱翊钧一行人从武昌渡江到汉口,在汉口火车站坐上专列。
这趟专列在朱翊钧一行人抵达浦口后北上。
原本从徐州转郑海线(郑州到海州)最近,但是商丘有段尾巴没收好,只好继续北上到济南,转济郑线到郑州,然后一路南下在汉口火车站等候。
在河南开封,朱翊钧巡视了六天,重点视察了黄河主干道北归工程。
这项工程已经经历住万历十一年桃花汛的考验,正在总结经验,查遗补漏,严阵以待等待即将到来的伏汛大考。
朱翊钧紧紧地握住潘季驯的手说:“朕在京师等待你们胜利的消息,朕相信,你们终究会创造奇迹!”
潘季驯黑黝黝的脸十分苍老,围着一圈浓厚黑眼圈的眼睛炯炯有神,他欣然地答。
“皇上,臣等十分有信心,因为臣等在皇上的引领下,已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朱翊钧一行乘坐专列,沿着郑西线,去了西安,祭拜了霍去病、卫青、苏武等民族英雄墓,又北上延安郡,在黄陵县祭拜黄帝陵。
黄帝陵和炎帝陵一样,历年来众说纷纭。
黄帝陵分别有陕西延安郡中部县黄帝陵,河南河南郡灵宝县黄帝陵,陕西平凉郡庆阳真宁县黄帝冢.
炎帝陵黄河流域有三,长江流域有一。
朱翊钧决定打造炎黄子孙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于万历五年正旦以大诰的形式正式确定,延安郡中部县黄帝陵为钦定的黄帝陵,改中部县为黄陵县。
长沙郡酃县鹿原陂为炎帝陵,改酃县为炎陵县。
炎黄两帝陵,一南一北,谁也不要再争了。
并且定制,炎黄两帝祭祀,是大明每年重大祭祀,替代此前的祭孔仪式,仅次于天地祭祀。
离开陕西,朱翊钧一行人坐火车回到郑州,再转回京师。
回到京师朱翊钧召开了多次资政局会议,前后颁布了《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电子电机以及内燃机等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时间一晃到了万历十一年九月十五日。
这天一大早,朱翊钧带着皇后薛宝琴、皇四子朱常衍,在内阁总理王一鹗、左仆射戚继光、御史中丞王崇古、内阁左丞徐贞明、文明委主任张四维,以及冯保、杨金水、潘应龙、方逢时、南宫冶等诸位秘书监少监的陪同,一路疾行,来到昌平县天寿山永陵。
在附近居住了一晚,第二天天没亮,朱翊钧一行人来到永陵陵门外的朝房,在那里更换祭服,沿着神道径直来到祾恩殿。
朱翊钧、薛宝琴、朱常衍三人进殿,王一鹗等臣在殿外平台,献三牲祭品,念祭文,郑重祭祀。
今天是九月十六,朱翊钧皇祖父,世宗皇帝七十五岁诞辰。
正式祭祀完毕,朱翊钧带着薛宝琴和朱常衍继续向前,来到明楼,行家祭礼。
看着“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的神主牌位,朱翊钧手拈三炷香,心里默念。
“皇爷爷,你交给我的大明江山,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来会变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只能拭目以待。
不过我相信,大明会越来越好,中华民族会越来越兴盛,华夏文明会越来越辉煌!”
把香恭敬插到香炉,与薛宝琴、朱常衍五拜三叩首。
起身后,朱翊钧问冯保:“东西备好了吗?”
“备好了。就是皇爷小时候常买的仙鹤,世宗皇帝可稀罕了。”
冯保小心翼翼地拿出两个纸仙鹤,一大一小,连在一起。
“老七,给你一个任务。”
穿着一身祭服,跟个小大人似的朱常衍连忙答:“请父皇吩咐。”
“把这两只仙鹤挂在这明楼里。”
“好。”朱常衍接过仙鹤,转了一圈,想挂在殿门上部的镂空雕花上。
可是踮着脚、伸着胳膊,怎么也够不着。
朱翊钧上前去,叉住他两边腋下,一把将他举起来。
朱常衍使劲伸手,把两只仙鹤挂在殿门上方。
父子俩站在殿门前,双手笼在衣袖里,微微歪着头,看着一大一小两只纸仙鹤,在风中飞舞。
看着这熟悉又陌生的一幕,冯保忍不住老泪纵横。
“好,就让这两只仙鹤,替我们父子俩,陪着皇爷爷,你的曾祖父。”
“好。”
朱翊钧左手牵着朱常衍的右手,迈过殿门门槛,走了出来。
薛宝琴双目噙着光,跟着走出来。
几人沿着神道往祾恩殿走去。
朝阳初升,金光万道,灿烂的阳光把天地万物,包括朱翊钧几人都染成了金色,充满希望和生机的金辉色。
朱翊钧忍不住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向明楼。
明楼被朝阳照得光彩夺目,在光晕中,明楼殿前平台上站着一人。
一身天青色道袍,戴着一顶鲜花冠,双手笼在袖子里,微歪着头,慈爱地看着从裕王府回西苑的朱翊钧。
朱翊钧泪水慢慢地在脸上流淌,他不由地举起右手,对着永陵明楼,对着那个恍惚的人影挥了挥手。
朱常衍好奇地抬头问:“父皇,你在干什么?”
“我在很跟我的皇祖父告别。”
顿了一下,朱翊钧又说,“在跟过去告别。”
朱常衍想了想,举起左手,对着永陵明楼挥手。
“老七,你在干什么?”
“父皇,我也在跟皇曾祖父告别,跟过去告别!”
朱翊钧欣慰地笑了。
“好了,跟过去告别,我们就该走向未来了。”
朱翊钧拉着朱常衍走在前面,薛宝琴紧跟其后,三人披着金辉光晕,在万丈朝霞铺设的大道上,迈步向前走。
全书终!
完本感言
本书完结了,也到了完结的时候。
任何一本书,都有结束的时候。
这本书写到今天有三百一十六万字,历时一年,也该结束了。
我知道,这本书还可以往下写,四百万字,五百万字,但不管写到哪里结束,都会有书友说烂尾。
我们心里的那个梦,永远都做不完啊。
一个故事要有始有终,从哪里开始很关键,哪里结束也要选择。
我选择这个时候结束,是因为主角把能用的、该用的手段和方法,都用上了,大明以后会变成什么,他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其实这本书写到后面,主题就是编织一个梦,梦里有我和读者心目中的理想大明,一个摆脱历史遗憾,让我们振奋的新时代和新世界。
我觉得已经写出来,大明如日中天,再无对手,其余对手的反抗都是徒然。
真实的盛况到底会是怎么样,每一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没办法把所有读者的理想都写出来,不如留一段白,让读者自己去想像。
后续我会写两到三章番外,把我心目中的大明,还有一些人物的结局大致说一下,尽量满足读者们的要求。
旧书结束,不可避免地宣传新书。
新书叫《我只是牛马,却让我拯救人类》,科幻类。
为什么换频道了?
我解释一下。
一是《朕就是万历帝》这本书,写了这么多,这么久,以前积累的历史类故事灵感,已经被榨取得七七八八。
再写历史类小说,我短时间里很难再想出好的剧情和细节。
一部小说,不能光靠好的点子和构思,还需要丰富厚实的剧情和细节去填充,才能让它完整好看。
我需要再沉淀和积累一段时间,补充历史类故事灵感。
二是我写《朕就是万历帝》这本书,感觉对人物塑造,改变以前重剧情、轻人物的写法有了不少领悟。
人物没写好,书的上限摆在那里。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改变以往的写作套路?
我跟编辑商量过,要是继续写历史类,很容易又落入到以往的套路中,在此前的框架里打转出不来。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