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950节

  “没错。要是皇上应了他们的请命,他们自然在我们宋家,在宋贵妃面前卖了一份好,得了一分拥戴之功。

  要是没有应,反而因为此事恶了皇长子,他们丢几个替死鬼,然悄悄把拥立对象换做皇二子。”

  “皇二子?”

  “对,皇二子的生母是淑妃曾氏,不过是京师大兴县平民之女,母家无权无势。他们投奔过去,那边何乐而不为?

  两边必定是一拍即合。淑妃母子得党羽,那边能独揽拥戴之功。”

  宋金刚愤然道:“这群混蛋,两面三刀,我非得抽他们大嘴巴不可!”

  “好了,不要再犯糊涂了。”宋应卿训斥道,“今天你给我老实待着!不准胡乱开口,要是敢说错一个字,老子回去家法伺候!”

  宋金刚不服气地说:“父亲,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欺负我们?”

  “欺负?谁敢欺负我们宋家?

  历朝历代,谁家外戚有万历朝这么低调老实?薛家,宋家,还有漠南的葛家、董家,谁不是夹着尾巴做人,走在路上,生怕树叶落下来砸到头。

  为什么?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姑爷万历天子是个什么人!

  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就会荣华延绵不绝。

  这些年,我们老实吗?本分吗?有人上蹿下跳怂恿撺掇宋家,我们动心了吗?乱动了吗?”

  宋金刚连忙说:“是啊,我们没有动心,没有乱动,一直老实本分,皇上怎么会怪罪我们!

  可是父亲,大哥,今天这些家伙话都说得这么直白难听了,就差没指着鼻子骂我们是蠢蛋了。”

  宋菩提嘿嘿一笑:“我们姑爷什么手段,这些跳梁小丑的疯言乱语,肯定会有传进他的耳朵里。

  微妙之际,杨金水杨公公突然前来,你真得以为他是来安排这些人觐见皇上的事宜?”

  宋金刚眼睛一亮,“大哥,你听到什么风声?”

  “杨公公到!”

  园子院门突然响起一声高呼,刚才还嘻嘻哈哈,议论纷纷的园子突然安静,大家全部站起来,涌到院门附近的空地,有序站成队列。

  脸上浮现着或真或假的笑容,倾着身,探着头,向院门眺望.

第954章 晓之以情

  杨金水穿着一身飞鱼服,头戴三山帽,弯着腰,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

  “杨公公万安!”

  “杨公公,又见到你老人家!”

  “杨公公,真是想杀我等!”

  “杨公公,看到你身体安康,我们也就放心了。”

  院门口,各种声音彼此起伏。杨金水面带和蔼的微笑,跟众人打着招呼。

  “宋公,你真是越活越年轻了。”

  “宋大公子,宋二公子,还是这样风度翩翩,器宇轩昂。”

  “陈公,你这胡子又白了些,岁月不饶人。”

  “沈公,听说你前年大病一场,现在可安康?”

  “吴公,你还是不减当年之风啊。”

  “缪公,好,你还是那般温文尔雅。”

  一番寒嘘后,众人群星拱月一般簇拥着杨金水进到邀月馆的听月阁里。

  杨金水被众人捧到上首中间位置坐下。

  宋应卿身为国丈,在左手第一位坐下,右手第一位是德高望重的陈泽年。其余人也依次坐下。

  杨金水看着坐满整个阁厅的六十多人,不由心生感叹。

  “都是当年的旧有故知啊,当年杨某奉诏南下,凑办统筹处。那会我们备受冷落,最开始时我们是在杭州一家茶馆第一次聚会。

  什么茶馆来着?”

  陈泽年眯着眼睛答:“杭州城武林门里甜酒巷芳华茶馆。”

  “对,芳华茶馆。这名字取得有些怪异,据说茶馆老板尤四娘,以前是西湖花舫的探花,后来嫁人从良,开了这么一家茶馆。

  茶馆还在吗?尤四娘夫妇如何?”

  有杭州的人马上应道:“回杨公公的话,芳华茶馆还在,尤四娘夫妇也相敬如宾,他俩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富国银行杭州分行副经理。儿子说是在余杭中学读书,有望考上浙江大学。”

  杨金水一脸的欣慰,“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难得,真是难得啊。尤四娘夫妇难得,我们这些人也难得。

  我们都是相交于微末之时。

  记得那时咱家在杭州织造局犯了大错,被世宗先帝责罚,幸得干爹竭力求情,只是被发配到朝天观忏罪悔过。

  后来经干爹引荐,皇爷赏识,给了咱家一次机会。”

  杨金水眯着眼睛幽幽地回忆着。

  “咱家奉皇爷密令来杭州筹办统筹处。那时皇爷还只是裕王世子。咱家来到杭州重游故地。

  以前有多风光,那会就有多落魄。

  你们那会也是一群失意落魄者。

  宋公,那会你是苏州坤源祥二掌柜,干才出众,整个东南都有耳闻。你苦心经营十年,把坤源祥从一家小丝绸店,变成苏州前五甲的丝绸商。

  偏偏大掌柜容你不得,他是东家的大舅子,嫉才妒能,处处针对你,还设下圈套,要害得你家破人亡”

  宋应卿一脸黯然道:“是啊,当时宋某身陷囹圄,念及家中老母,还有娇妻幼子,心中惶然,恨不得立即死去。

  多亏了杨公公施加援手,为宋某洗刷冤屈,还了清白。

  宋某无以为报,只有一身干才。于是便投了统筹处。”

  杨金水故意问:“坤源祥大掌柜和东家现又如何?”

  “起初宋某不屑与他们计较。

  只是万历四年,东南清查偷税逃税,坤源祥被查出偷逃税额巨大,东家和大掌柜双双入狱折腾了半年,被判刑十年和十五年,流配去了南海服劳役。

  留下一对儿女,年少无助,宋某就暗地里叫人资助两人,入学读书,而今一个做了水手,一个入了棉厂,都成家。

  宋某出身贫寒,几乎饿死,多亏老东家赏识,收为伙计,悉心教诲。虽然东家不仁,但宋某岂能叫老东家绝后?”

  “好!”杨金水大声叫道,“有情有义,宋公仁义!”

  众人跟着一起叫好,只是某些人嘴角浮现出不屑。

  假仁假义而已,还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抹光。

  妇人之仁,斩草不除根,必有后患!

  杨金水又对陈泽年说:“陈公那会是位船老大,因为勾结倭寇,被投入大狱里,等候秋后问斩。”

  发须皆白的陈公拄着拐杖,感叹道:“杨公公说得是。

  陈某祖上跟随三宝太监下南洋,而后六代人都是跑船的,大南洋、南海,各处都有我们陈家人的足迹,唯独没有走北路。

  现在回过头看,倭寇是怎么回事,大家都清楚了。

  无非是那些被抄家灭门的世家豪强,图海商之利,为避开朝廷海禁之防,收买勾结倭寇海贼,肆意走私。结果玩火收不住,一时蔓延祸及东南。

  这些撮鸟,看到汝贞公、子理公带着北山公(卢镗)、带川公(刘焘)、戚将军、俞将军等,清剿浙江倭寇,连连报捷,为了撇脱自己罪过,随意点了陈某等二三十位船家,诬陷为勾结倭寇的贼首.

  得幸子理公明察秋毫,识破他们的诬陷,还我们清白,还推荐到杨公公的统筹处名下.”

  杨金水点头说:“对,正是有了陈公等船老大的帮忙,统筹处的海运社才组建起来。才有而今的远洋海运社,招商局”

  杨公公又转向其他几人,说了他们微末之事。

  这几位也一一应答,跟着杨金水一起感叹往事。

  坐在下首位的十几人,有些坐立不安,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情。

  杨金水对着缪传宗说:“缪公,你那会还是走街串巷的货郎,挑着担子,贩卖针头线脑、布匹鞋面与百姓人家”

  缪传宗挥挥手道:“杨公公,英雄不问出处。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而今大明欣欣向荣,蓬勃如朝日,我们更应该展望未来”

  他身边有十几人马上出声附和:“对,缪公说得对。杨公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应该向前看。”

  “对,而今皇明盛世,我们参与其中,何等幸哉!应该再接再厉,继续中兴大明。”

  杨金水看着他们,满脸和蔼的微笑。

  等他们说得七七八八,声音逐渐消落,问了一句。

  “没有过去的情分,你们有什么资格畅想未来?”

  看着杨金水和善可亲的笑容,缪传宗等人一时脑子没转过弯。

  这个死太监刚说的话,是反话正说呢?还是正话反说?

  宋应卿、陈泽年等老谋深算的人,一下子听出味,知道自己的猜测没有错,邀月馆的宴,不是好宴。

  不过他们问心无愧,也不怕什么。

  耷拉着眉毛,低垂着眼皮,静静地看着杨金水的表演。

  杨金水往座椅背上一靠,身子一直,整个人仿佛高大了许多。

  “最近东南传出一些话,说什么而今大明财富,十之七八是他们创造的,却郁郁不得志。

  还说东南两省一州,缴纳了大明近半的赋税,却被挪用去了西南,搞什么改土归流,被挪用去了西北,搞什么植树造林。

  都是一些华而不实,好大喜功的花架子。

  甚至还说大明收复西域,远辟艮巽洲,是穷兵黩武,耗费国力。

  然后指手画脚地说,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东南缴纳了那么多赋税,为什么不还给东南百姓?

  我们不需要什么日月照大明,只想着安安稳稳过好日子”

  听月阁厅堂里鸦雀无声,只有杨金水的声音在清脆的回响。

  “听到这些话,咱家都被弄糊涂了,难不成那些清谈误国的东南名士大儒们,借尸还魂,从地底下爬了出来?”

首节 上一节 950/9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