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61节
旋即,他又命人唤来了范希元,对他吩咐道。
“有劳范先生跑一趟,在浔州城内外为大军收集船只,募集水手水兵,组建一支水营。”
“现如今大军在南方作战,没有一支水营是万万不可的!”
接下来李奕准备要先率军东下藤县,然后从藤县转而走北流河,再转泷底江南下至岑溪。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有一支水营随军,帮着运输粮草军械什么的,肯定能方便许多。
而李奕之所以将事情交代给范希元去做,说白了就是因为范希元曾经是浔州知府蔡炳文的师爷,他对浔州内外的情况都很熟悉。
这种事情交由他去做,肯定是轻车熟路的。
范希元闻言,当即抱拳领命道。
“总制放心,学生保证完成任务。”
李奕满意的颔首,然后便示意范希元退下。
但是,范希元却是露出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一双眼睛巴巴的盯着李奕看,似乎是在等待李奕主动发问。
谋士要献策,肯定得主公主动开口询问才行。
戏文里都是这么写的!
否则的话,谋士自己上赶着献策,那叫个什么话?
李奕见此,顿感好笑。
但还是开口询问道。
“范先生对我可还有别的指教?”
范希元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但还是开口说道。
“指教不敢当,但学生确实有一个问题想要问总制。”
李奕笑着颔首。
“范先生请讲!”
范希元闻言,深吸一口气询问道。
“学生想问的是,总制准备何时脱离太平军自立?”
李奕有自立之心,范希元是知道的。
不说别的,光是他私改军制,这一点便很能说明问题了。
太平天国那些农夫出身,没什么政治敏感性的高层或许意识不到其中的深意。
但范希元跟了浔州知府那么长时间,见多了官场上的门道,自然能从中品出些味道来。
在李奕私改军制的时候,范希元便清楚的感受到了他那不甘居于人心的野心。
只是,范希元之前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却选择了无视,并没有要管的意思。
原因很简单,他之所以投靠李奕,说白了也就是为了保命,自然不可能真的一心一意的为李奕做事。
糊弄糊弄能交代的过去便得了!
第70章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但现在却是不同了。
大黄江口之战后,李奕率部逃入紫荆山,为了稳住军心,也是为了解决大军所面临的粮食短缺的困境,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展露了一波神迹。
凭空变出来了许多粮食,以及好些个洋枪。
这一切,都给了范希元莫大的震撼。
自此,范希元开始发自真心的认为李奕有天命在身。
他从李奕身上,真正的看到了推翻大清,建立新朝的希望。
然后,范希元的心态变了。
从贼和从龙那是两回事。
从贼他可以心安理得的划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但从龙却不行!
他若是现在划水,只怕将来开国封爵的时候,没有他的份。
哪怕是为了子孙后代,现在也不是他老范划水的时候!
所以,他才会主动找上李奕并提出建议。
李奕闻言,摸着下巴思索一阵,然后询问道。
“先生可有教我?”
范希元闻言,表情不变,开口说道。
“学生知道总制现在对太平军很不满,但要学生来说,这太平军的旗帜,总制不妨再多打上一段时间。”
“等到我军彻底羽翼丰满,再改旗易帜也不迟!”
范希元能够看得出来,李奕已经动了要改旗易帜的打算。
今日他在议事时对所有人的试探,便是最佳的证明。
他迫切的需要所有人态度,进而权衡得失,作出是否改旗易帜的决定。
而今日议事时众人的表态,也是令范希元又惊又喜。
喜的是李家军上下人心很齐,除去陈玉成的表态略显模糊之外,其余人对太平天国,对太平军完全没有任何的归属感。
而令他心惊的,却同样也是这一点。
他有些担心李奕在得道诸将的表态之后,没了顾忌,会冲动之下作出现在就改旗易帜的决定。
然后他便赶来劝谏来了。
李奕闻言,当即开口询问道。
“详细说说!”
“我想知道范先生是怎么想的。”
李奕确实有改旗易帜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却也没有那么迫切。
因为太平军现在刚刚起义,还没来得及大规模的毁庙焚书,将整个儒家,或者说是将中国的整个士绅阶级给彻底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所以,太平军这面旗帜,暂且还能用一用。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李奕就是儒家思想的卫道士。
其实李奕对儒家也没什么好感,尤其是被满清阉割后的犬儒。
只是他的脑子向来很清醒。
打天下,玩的就是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把朋友搞的多多的。
现在的中国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士绅阶级就是这个国家的实际统治者。
你把士绅给往死里得罪,那就相当于把打天下的难度给直接推高到了SSR级。
本来可以拉拢的势力,被你搞成了誓不两立的生死大敌。
何必呢?
想清算,等你打完天下,机会那不多的是吗?
说白了,如果不是太平军毁庙焚书,一副要把儒家赶尽杀绝的姿态,把士绅和儒家读书人往死里得罪。
湘军淮军这些团练武装,还真不一定能拉起那么多人来围剿太平军。
能把对满清统治向来不满的南方士绅,给逼到站在满清那边,可想而知太平军在统战工作上做的究竟有多糟糕。
但这些都是将来的事情,现在还没发生。
所以李奕对于改旗易帜也只是有个想法,但却不是很迫切。
范希元见此,开口说道。
“在学生看来,我军继续打着太平军的旗号,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来,可以低调行事,让清妖以为我军是太平军的偏师,从而不至于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我们身上。”
“二来,拜上帝教在两广一带有着相当不俗的影响力,各地都有着大量的教众。”
“我军若是继续打着拜上帝教的旗帜,则是可以尽可能的吸收这些教众,以求尽快扩军,增加实力。”
“三来,我军现在羽翼尚未丰满,借太平军的势发展,便是最佳选择。”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当年明太祖所实行之战略,放在现在同样行之有效。”
当年朱元璋在后面苟发展,前面有韩林儿扛着。
现在李奕前面同样有太平军扛着。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李奕闻言,开始沉吟了起来。
没说是,但也没说不是。
片刻之后,李奕终于抬头道。
“先生放心,我明白的!”
“萧朝贵虽然对我不住,但冯先生对我却恩重如山。”
“我李奕自然不会做那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李奕知道,自己想自立,现在确实还不是时候。
虽然他不准备再去和太平军合流,但这不妨碍他继续抱冯云山的大腿不放。
范希元见此,抱拳道。
“总制英明!”
……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