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308节

  “现在罗司长给提督大人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提督大人不该感谢吗?”

  张国梁闻言,呵呵冷笑道。

  “尔这贼子倒是自信。”

  “但不妨告诉你,本提督既受朝廷招安,深受国恩,又岂会轻易反复?”

  “唐贼派人来劝降本提督,可是打错算盘了。”

  王守瞬间抓住了张国梁话语中对清军的不自信。

  如果张国梁对江南之战清军能否取胜有信心,那他面对王守的劝降所要说的就是清军必胜,而不是什么自己“深受国恩,绝不反复”。

  王守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继续说道。

  “看来提督大人对此战清军能否取胜,也没什么信心啊。”

  “既然如此,何不早日弃暗投明?”

  “如果提督大人是顾及自己的名声,那大可不必。”

  “提督大人是汉人,身为汉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此乃民族大义,提督大人行大义而弃愚忠,天下何人不赞扬?”

  “反而提督大人若继续愚忠清妖,留着那金钱鼠尾做汉奸,才是真的会遗臭万年。”

  “想来提督大人也不想将来自己的子孙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是汉奸之后吧?”

  清廷不管粉饰的再怎么好,都改变不了其是一个异族政权的本质。

  在这样的一个政权中,汉人从来不会被当做自己人。

  其国势鼎盛之时还好说。

  可其国势一但稍有倾颓,那底下的汉人离心离德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

  否则的话,东南互保是怎么来的?

  现如今也是如此,清廷在南方眼瞅着不占优势,地方上的汉官岂能没想法?

  一但汉官有了想法,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他们最好的借口。

  张国梁也同样如此。

  听完王守的话,张国梁脸上的表情明显一滞,显然是被说破了心事。

  因为现在的他对于江南的战事是真没什么信心。

  原因无他,安庆败的实在是太快了。

  才半天啊!

  要知道,这次唐军东征和上一次太平军东征可不一样。

  上次太平军东征,是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清军根本没来得及在长江沿岸布防,所以被太平军一口气杀到了江南。

  但是,这次唐军东征却是另外一种情况。

  唐军第一阶段东征的时候,清军便接到了消息,开始在长江沿岸布防,增加九江,安庆等重镇的防御。

  知道李奕率唐军主力发起第二阶段东征,在这个时间段内,清军几乎是一直都在备战,一直都在加强长江沿岸的防御。

  可即便如此,安庆还是在短时间内被攻破了,张国梁如何能不感到心惊?

  这也是他在接到安庆陷落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决定带人撤回江南的原因所在。

  不是张国梁不想再池州守一守,而是他明白自己守不住,留在池州就是找死。

  听完王守的劝降,张国梁冷哼一声说道。

  “贼子,速速离去,勿要乱我军心。”

  “若在聒噪,本提督今日便砍了你的狗头祭旗。”

  语罢,张国梁便命自己的亲兵将王守给赶出了清军大营。

  王守虽被赶出军营,但却并不失望。

  反而是心情十分不错!

  因为他明白,张国梁虽在明面上断然拒绝了他的劝降,但其实其态度已经有所松动。

  并为接下来的谈判留了钩子!

  否则的话,今日离开清军大营的,就不是他王守,而是王守的尸体。

  只要接下来清军在战场上再有败绩,那张国梁便有极大可能会选择阵前倒戈,投降大唐!

  ……

  PS:昨天章节标错了,应该是第六章加更,但我标成第五章了。

  但是,既然标错了那就按错的来吧,一共欠十章,还了五章(实际六章),目前还差五章,这个月一定还完。

第231章 军事账和政治账

  第二日天色刚刚放亮,张国梁所率的江南大营便马不停蹄的从池州启程,向东撤去。

  而也就是在张国梁所部撤兵不久,唐军的先头部队便杀到了池州城外。

  面对唐军的先头部队,池州城内的那些守军完全不敢抵抗,直接选择了献城投降。

  随后,唐军开始继续向着南京的方向稳步推进。

  铜陵,芜湖,当涂等地几乎全部都是一鼓而下,唐军完全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

  从9月13日,唐军自九江出发,正式发起第二阶段的东征战事开始算起,前后仅仅花费了十余日功夫,至9月27日唐军便一口气打穿了整个安徽。

  距离南京城仅一步之遥!

  说白了,除去黄石矶和安庆的两场战事还算有模有样之外,剩下的路程,唐军几乎是全程武装行军走过来的。

  极少遇到抵抗!

  长江沿线的清军再一次向义军展现了一把什么叫做望风而降。

  嗯,上次太平军东进时,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情况。

  ……

  江宁内城,江宁将军府。

  两江总督怡良,札萨克郡王僧格林沁,江北大营钦差琦善,提督陈金绶,江南大营钦差和春,提督张国梁等聚在一起议事。

  共同商讨迎接唐军东下的具体事宜!

  参会的,除去这些清廷大员之外。

  还有英国新任的驻华公使阿礼国,英国驻上海的驻军指挥官泰勒上校等。

  虽然在广州之战中,英军主力被大唐歼灭,但那只是香港方面的英军。

  英军除去驻军香港之外,还在上海的租界这里驻扎了一定数量的军队,用于拱卫租界的安全。

  只是数量不多,也就几百人。

  但是,随着广州之战的消息传开,英国果断从印度调兵增援东亚。

  现在其在上海租界内的英军驻军数量大大增加,规模已经达到了近三千人。

  虽然这些英军大多都只是殖民地兵,可放在现如今的江南清军中,却也是一股不弱的力量。

  此次清军高层商议如何抗贼,便也将英国人给请了过来参会。

  当然,现如今站在满清这边的列强不只是英国一家。

  法国,美国,荷兰,西班牙等国也同样如此。

  这年头的列强虽然在别的地方人脑子都快打成狗脑子,但在远东却是十分默契的保持了行动一致。

  不是没人想过干脆交好扶持大唐,分裂中国,只是,现如今英国的影响力实在太大太强。

  在英国打定主意要和大唐开战的前提下,整个欧洲就没有敢和英国对着干的。

  哦,沙俄应该有这个胆子,但沙俄现在在远东的势力几乎都在满清的北部边境。

  他们最多也就影响一下黑龙江,乌里雅苏台,或是西域,至于说南方,鞭长莫及的。

  只是,法美两国虽在上海有驻军,但由于他们在东亚没有殖民地,没办法向上海增兵。

  所以,他们在上海的驻军满打满算也就几百人,拱卫一下租界尚可,想要和英国人一样直接出兵干涉满清的内战,显然是做不到的。

  而荷兰和西班牙就更别说了,他们现在连租界都没有。

  能出售给满清一批军火,或是帮满清组织一支雇佣兵,就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而他们所组织起来的雇佣兵,现在也是被划归给了泰勒指挥。

  自然他们也就不需要来参与这场会议了!

  两江总督怡良最先开口说道。

  “前线传回来的最新消息,太平府已经丢了,唐贼正在继续向江宁挺进。”

  “诸位都议一议吧,我大清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在问这话的时候,怡良心中满是凝重。

  他的话音落下,一旁的英军指挥官泰勒开口说道。

  “总督大人,在我看来现在我军最应该做的事情便是后撤,通过继续拉长叛军的补给线。”

  “然后想办法掐断叛军补给线,削弱叛军实力,寻求战机。”

  “而不是贸然在江宁与叛军进行决战!”

  “这并非一个明智的选择。”

  泰勒从军事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但是,怡良闻言之后,却是果断摇头道。

  “不行,绝对不能撤。”

  “我大清刚刚才收复江宁,绝不能再让江宁被唐贼占了去。”

首节 上一节 308/6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下一篇:炮火弧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