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848节

  “不怕你笑话,某一开始的时候,想着的是打听打听这华夏国能不能找点活计干干。”

  “可听着听着,某忽然发现这吏员,似乎某也可以去试一试啊。”

  “只不过,某一介粗人,压根没碰过这些个东西,所以还有些事,想向你郑秀才请教一二。”

  “这拜师还得有束脩呢,咱这不是拜师,可也不能白打听不是?”

  “所以啊,这烧鸡,你安安心心收下,哪怕待会儿回家,也可以正大光明的说是某送的,这样郑娘子那儿你哪怕酒气熏天也好交差不是?”

  听到自家娘子的名号,郑秀才沉默了。

  还别说,你还别说嘿。

  要真是这么干的话,说不定这回去以后不仅不会挨骂,还能让媳妇儿高兴一会儿呢。

  看样子这王师傅平日里跟自家媳妇儿斗智斗勇,那也是斗出经验来了啊。

  一想到今儿个回去以后能在自家媳妇儿面前混身酒气还趾高气昂的嘚瑟一把,郑秀才立马胸中一股子豪气油然而生啊。

  他直接一拍胸脯,故作豪迈的说道。

  “既如此,那郑某就多谢王师傅的好意了!”

  “没说的,王师傅你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

  “若郑某确实不知道的也就算了,但凡郑某知道的,郑某绝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

  听得郑秀才这拍胸脯的话,一旁看热闹的众人也赶紧起哄架秧子的叫好。

  当然得叫好啊!

  虽然这烧鸡的钱是王师傅出的,问题是王师傅问的,可听众却是大家伙啊。

  这不免费白嫖一番真心解答?

  这众人还不得高声叫个好?

  这既是给郑秀才方才的答复叫好,同时也是给今儿个掏钱的大金主王师傅叫好来着。

  王师傅听得郑秀才这么一说,那也是心头一阵激动啊!

  不怕花钱,这点吃吃喝喝,这才多少钱。

  他是当木匠的。

  还是带着徒弟给人干活的‘大匠’!

  往常但凡他稍微动点心思,这下料、备料的时候有的是机会挣钱。

  虽然那点钱挣得提心吊胆的,还是靠精湛的技术省出来些许木料。

  可那收入也比一般人强多了。

  若这儿是什么会友馆一般的大场子,那王师傅自然没这么豪气。

  那地方太邪门!

  一般的吃吃喝喝不仅吃得好,还不贵。

  可若是真敞开了吃喝,挑好的贵的来,那绝对能一顿饭吃完不少人一辈子的积蓄。

  但在眼下这种街里街坊开的小酒馆,那撑死了才多少钱?

  这儿最最顶级的菜式,就是那每天才准备了几只的烧鸡了。

  比起待会儿要打听的消息来说,简直跟没花钱一样。

  王师傅还是挺讲究的,等到这热气腾腾的烧鸡送上来了,郑秀才一口咬下半个鸡腿,然后又喝了口酒之后,他才开始真正发问。

  “郑秀才,某其实就是想问问,你之前说这华夏国的户籍变了。”

  “那士农工商都一样,贱籍也没有了,岂不是谁都能当官儿?”

  “那之前那些从大明过去的官儿,他们能答应?”

  郑秀才一听这问题,立马冲着王师傅竖起了大拇指。

  “王师傅,就冲你能问出这问题,那郑某还真就觉着你能当个吏员了。”

  “就你这眼光,就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正好,郑某那上司去华夏国任职之前,我等为他送行之际,也有人问出了这个问题。”

  “当时我们的想法是,这要是什么人都能考试之后当官儿,那我等岂不是白折腾了这么个良籍了?”

  “而且,真要是那么多人都来考,那岂不是好些原本能当上的子孙后辈,结果却当不了了?”

  “还别说,郑某那位上司,还真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不得不说,要不人怎么就是上司呢,人看得就是比咱们远。”

  说到这儿,这郑秀才还感慨上了。

  这可把一帮人急坏了。

  这眼看着就要听到关键部分了,你特么哪来这么些感慨?

  你就不能赶紧把你知道的先给说出来,然后端着你的烧鸡和酒回家找你媳妇儿一起感慨去?

第986章 老牌官员对此的看法

  第九百八十六章老牌官员对此的看法

  郑秀才的感慨也没持续太长时间。

  毕竟,他也不想惹出众怒不是?

  “诸位,不怪郑某感慨啊,实在是这突然之间改了规矩了,这多少是有些不适应的。”

  “就好比郑某,若是在其他人面前,郑某可能还要矜持一下子,可如今在座都是街里街坊的,那就没什么好遮掩的了。”

  “大家其实都知道,我爹娘当初为了郑某这张放良文书那是吃尽了苦头,赔尽了笑脸。”

  “好在郑某勉强还算争气,至少没让爹娘的辛苦白费。”

  “可反过来,郑某这回头一看,嚯,这华夏国不认贱籍,去了就是良籍,这多少心里有些不舒坦了。”

  “毕竟,咱吃了这么多苦头,你这一点苦头都不用吃,天生就有了咱之前一家子求而不得的东西,郑某心里舒坦就怪了。”

  王师傅不说话了,其他人也没出声说什么。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可有句话他们还是知道的。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好在郑秀才仅仅只是惆怅了片刻就缓过来了,喝了口酒后,坦然笑着说道。

  “不好意思啊,诸位街坊,王师傅,刚刚郑某有些失态了!”

  “不过,回到之前王师傅的问题。”

  “什么人都可以考官之后,那现在的官员怎么看?”

  “郑某之前的上司回答的很有意思!”

  “他说了两点,其一,所有人看似都可以考了,可就好比你王师傅,你是木匠,你家虽然不上不足,但也算得上比下有余了。”

  “那么,哪怕你拿着束脩去帮你家孩子找老师,你认为你找着的能比郑某那上司给他家孩子的还要好?”

  “然后,从老师那儿回来之后,郑某那上司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可以言传身教,可你呢?”

  “所以,郑某那位上司笑着说,明面上大家都是一样了,可内里,还是有差别的。”

  “这政策,按照郑某那上司的说法,其实照顾的是像郑某这样的有上进心还有些资质的贫家子!”

  “若是在大明,若是在往年,那么除非爹娘想尽办法,否则郑某按理来说如今应当是谁家那小厮来着。”

  “可放在华夏国,那就不一样了,只要郑某想去读书、想去考试,那只要自己努力,那就有机会!”

  “而官宦人家的孩子,若真不是那读书当官的料,那也没办法!”

  众人听到这儿都是皱着眉头开始琢磨起来了。

  这话,倒是没错啊。

  看似放开了限制,可实际上呢,这些好老师、好师傅,是简简单单提着些束脩就能拜到的?

  更别提方才郑秀才话里所说的,那上司回家以后的言传身家了。

  这是人家的家学,他传给自己儿子,你就只能羡慕。

  而郑秀才的讲述还在继续呢。

  “这第一点,说出来郑某只是觉着自家上司睿智,英明,可等到郑某这位上司说出第二点好处之后,郑某就彻底服气了。”

  此言一出,原本还在琢磨自家事情的众人,这注意力立马又被吸引到郑秀才身上了。

  “郑某这位上司,说的第二点乃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官儿不可能一帆风顺,哪怕战战兢兢地一辈子做下来功成身退了,可自家孩子能不能接班,能不能在官场走好,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可如今华夏国放开了这户籍的限制,并且取销了贱籍之后,郑某这位上司断然决定投奔华夏国了。”

  “因为在他看来,这实际上就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

  “那便是,只要不是犯下什么全家杀头之类的罪过,那么他的子孙后辈,就不会沦落到贱籍,只要踏实读书,过不了多少年,就能堂堂正正的回到官场上来!”

  “这对于他家来说,可就是东山再起了!”

  “这一优点,才是他真正看重的地方。”

  “此言一出,郑某当时跟一应同事连敬了对方三大杯!”

  “不为别的,就为了这位上司的眼光长远!”

  众人听到这儿同样也是感慨莫明。

  原来是这样啊。

  看来这能当上大官儿的,还真有点本事啊。

  他们可就没想这么长远。

首节 上一节 848/8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