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456节
一千匹,奖励三百金;
一万匹,奖励三千金!
真金白银的奖励啊,这特么眼珠子都得是红的。
为了拿到这产量,那些个商人,直接利用自己在鲁国本国的影响力,把最后一点种粮食的人都拉走了。
没办法,缺人啊,种粮食才能挣几个钱?
然后,一年之后,管仲臭不要脸的下令,任何鲁缟不得进入齐国。
之后,齐国禁绝鲁缟!
可偏生鲁国仓库里可都是鲁缟,粮食都没多少了。
然后,管仲反过来高价开始给鲁国卖粮食。
你不买,无所谓啊。
你去其他家,其他国家不说路途遥远、路上损耗了,关键是,你鲁国还能撑到那时候?
然后,鲁国辛辛苦苦一年来挣的钱,全特么还回去了还有多的!
这就是管仲当年搞出来的经济战!
经典!
道衍,显然是知道这事儿的。
他一想到这儿,眼睛瞬间就亮了。
他干脆拿着高句丽举例道。
“大人,是不是咱们衙门的人也可以高价在高句丽收购人参和马匹?”
“人参可是需要大量人手去老林子里找的!”
“那马匹也不是一两天就成的,同样需要牧场和人手来着!”
“咱们通过金钱吸引,是不是就可以耽误他们种地了?”
胡大老爷笑着点点头:“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思路!”
道衍刚刚得意了一会儿,忽然面色一苦。
“不行啊,大人!”
“卑职稍稍算了下,若是要抬价的话,那就只能我等额外拿出一笔钱来,硬生生的把价钱抬起来。”
“虽然之后很有可能咱们都能挣回来,但这个前期投入,可不是一笔小钱!”
“高句丽再怎么丢人,那也是个国家啊!”
“咱们面对一国之事,确实力有不逮啊!”
胡大老爷看着垂头丧气的道衍和尚也是好笑,他没好气的踹了对方一脚。
然后在对方懵头懵脑的时候,没好气的斥道。
“你这人吧,平素里倒是鬼点子一堆一堆的。”
“怎么面对他国的时候,还总把自己当好人呢?”
“既然你都能派人假装豪商去祸害人家了,那再派一批人假装盗匪,算个甚?”
“至于说盗匪们打家劫舍,跟你何干?跟我大明何干?”
“当然了,我大明的豪商收购了对方的赃物,确实有些不讲道义。”
“那便多给对方些许优惠便是了!”
“至于其他的,没有!”
“毕竟,我大明的豪商乃是照章办事来着,他们又没去打家劫舍,高句丽要有本事,去找那些盗匪去啊!”
道衍和尚心悦诚服的冲着胡大老爷竖起了大拇指!
黑,还得是你胡大老爷黑啊!
第528章 举一反三的道衍和尚
第五百二十八章举一反三的道衍和尚
此时的道衍,有一种抓耳挠腮都不能释放出自己兴奋的烦躁。
用人话说就是,这人,彻底嗨翻了。
对于道衍这样的人来说,知识不过是他为了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已。
对于知识,他既渴望却又不屑一顾。
历来都是当做薪柴看待的。
也就是说,知识什么的,能烧、管用,那就多弄点,否则,屁用不顶。
而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跃迁。
自认为早已超脱一般世俗理念的他,希望做到的,是那种隐身幕后却能引发天崩地裂的爽感。
那种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的快感,才是他想要的。
什么佛法、什么诗词,在他看来,都是狗屁。
为此,他不在乎手段、不在乎正邪、甚至不在乎伦理、道德。
可以说,这种人,放在一般人眼中,那就是神秘莫测、手段惊人的疯子。
而在历史上,他确实也是这样干的。
撺掇着朱棣一路从藩王坐到了皇帝宝座,让其成为了历史上惟一一个造反成功的皇帝,牛不牛逼?
可实际上,他自己得到什么了?
至少世俗眼光中该有的功名利禄、酒色财气,他一个都没要。
因为他要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已经得到了。
那便是心理上的满足!
那种成就感,足以让他这辈子回味不已。
而这辈子的他,因为成为了胡大老爷心中的不安定因素,早早的便绑在了衙门里。
直到番邦外交司的成立!
这个衙门,跟道衍和尚,那简直就是天造地设一般的合拍啊。
有什么阴暗手段,大可以光明正大的使出来!
不要紧,老子不但不骂你、不损你,还竖起大拇指夸你呢。
甚至你做得不够狠,老子还不满意!
这种前所未有的畅快体验,还是背后有一整个大明支持的感觉,道衍和尚怎能不沉醉?
要知道,胡大老爷一手建立起这番邦外交司后,第一时间便树立了他的权威,然后大小事务随他折腾。
胡大老爷不仅没有给他任何掣肘,反倒是站在背后给出了各种支持。
要知道,要不是看在这番邦外交司是胡大老爷领头的份上,谁乐意给这破衙门这么多人手、钱粮?
而这些人手、钱粮,最终全部汇聚在了道衍和尚手里,仍由他支配。
这种信任、这种上下如臂使指的丝滑操作,他道衍和尚怎么可能不喜欢?
但,这些东西,都比不上今日里胡大老爷给出的那些“辛辣手段”带来的震撼多。
因为……这些东西,让道衍和尚忽然有了一种“吾道不孤”的痛快。
“大人,您…您这……”
看着道衍和尚那激动的模样,胡大老爷先是一楞,而后想到了什么,笑了!
“怎么?”
“忽然之间有些不敢置信?”
“不敢相信本官会想出如此阴狠的主意?”
道衍和尚被胡大老爷一口道破心中想法,倒也没觉着意外,反倒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胡大老爷没好气的噔了他一眼。
“你啊!”
“实际上乃是个顶顶的聪明人!”
“所以你能猜到本官的心思,本官一点都不奇怪。”
“甚至,本官以前对你多有提防,你实际也察觉到了!”
胡大老爷压根没用疑问句,反倒是一脸笃定的说明了。
道衍犹豫了片刻后,还是老老实实地点点头。
都是聪明人,他聪明,难道胡大老爷就傻了不成?
这时候了,还否认的话,那就有些看不起人了。
胡大老爷见此了然的说到:“本官为何提防你?”
“无他!”
“你的心太野!”
“你有万千手段,还有万千想法,却始终半点敬畏!”
“本官甚至知道,你都瞄准了朱家老四了,本官说得可对?”
话说到这儿,道衍已然是满脸惊骇、肝胆俱裂了。
猜到前面那些,道衍其实并不意外。
因为在他看来,似胡大老爷这种深谙人心之人,要是看不出才是怪事呢。
可后面那事儿,他自认为自己只在心里嘀咕过啊。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