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313节
这话一出,这次台下的皇子们倒是没有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了。
他们还真就低头沉思了起来。
这事儿……貌似……有点靠谱啊!
看着终于开始沉思了起来,不再跟之前一样装模作样的一众皇子,胡大老爷呲牙咧嘴的乐了。
对嘛!
就该是这样才对嘛!
老惦记那破皇位干啥?
处理惦记皇位就是在封地祸害百姓当猪!
这有什么好骄傲的?
那与其这样,还不如赶紧去开疆拓土。
反正老朱给你们的俸禄、封地收入也足够高。
到时候拉上那些鼓吹你们的野心之辈一起,大大方方的去外边折腾去,岂不美哉?
还别说,胡大老爷这番话一出,看似这大本堂俩还是这么些人,还是这么些师生。
甚至连胡大老爷讲述的东西都没变。
可整个课堂的氛围,几乎肉眼可见的就变化了。
“对于周边国家呢,尔等确实是要惦记惦记的。”
“就好比这沐王府镇守的边境下方,你们觉着是不毛之地?”
“哈哈哈,如果你们真这么想,那可就打错特错了。”
“那地方,稻子一年三熟,土地肥沃到随便往地里撒一把种子都能成熟。”
“这等沃土,你们父皇也就是现在抽不出空,不然高低就得自己安排人把那地方打下来!”
“只是眼下,我们看看疆域图上面就知道,你们父皇这一路走来在,这可是实打实的打下了一个大大的帝国……”
胡大老爷一方面在诉说着朱元璋的功绩,另一方面则是在暗戳戳的开始给人上眼药了。
瞧他把阿三那边给说的好像良田万亩的模样,由不得这些个皇子们不动心啊。
毕竟,华夏民族骨子里那种对于土地、粮食的热爱,那是根植于基因之中的。
纵使你位高权重、天潢贵胄,也改变不了对于土地的渴望。
胡大老爷这会儿也是说得上瘾了,他压根没注意到,这窗外不声不响的站了一个人。
朱元璋是刚刚走过来的。
他如今因为内阁的设立,工作量骤减,不仅有时间睡个安稳觉了,甚至还能打打麻将在宫中散散步来着。
也正因为如此,当他今天知道胡大老爷来宫中再次教学的时候,他心想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就来看看。
结果这突发奇想之下的举动,还真让他看见乐子了。
看着自己当年横扫天下打下偌大疆域的“故事”,被胡大老爷结合着大明疆域图娓娓道来,朱元璋那嘴角是根本压不住啊。
啧啧,咱咋那么厉害呢。
嗨,惟庸就是记性好,瞧瞧这些事儿,一件件一桩桩的,他居然都记住了。
有心了啊!
看着胡大老爷那压根不用多想,直接一手指着他自己画出来的大明堪舆全图,由南到北,从东至西,一路指一路讲解着,朱元璋简直不要太高兴。
尤其是看着如今大明的版图之大,几乎也就仅次于元朝。
他很难不得意啊!
到了他这个份上,要说完全不在意这些名声,那才是怪事呢。
只不过朱元璋追求的没那么明显、没那么病态罢了。
甚至他还在朝堂上没少打击那些溜须拍马的。
可如今听到胡大老爷这等人,把自己的功绩娓娓道来,朱元璋怎么可能不高兴。
这可是胡惟庸!
不仅是其中的亲历者,更是正经得不能再正经的文臣。
他这样的人说出口的话,那将来十有八九是要列入史书的。
他朱元璋,难道就不想有个好名声?
至于说,胡大老爷这说完了国内以后,转而说起了周边的国家。
这多少让朱元璋有些看不懂了。
要知道,他可是把不少国家列入了不征之国行列的。
可怎么在胡大老爷这里,似乎都成了要攻伐的目标了?
这是要干嘛?
有点看不懂啊!
第369章 对于瓦剌、鞑靼的提防
第三百六十九章对于瓦剌、鞑靼的提防
不过朱元璋此刻也没多说什么。
对于胡惟庸,朱元璋是信任的。
这种信任,来自于一直以来的积累以及最近这两年胡大老爷的各种骚操作。
也不知道是胡大老爷这咸鱼人设是不是立得太稳了。
反正如今的朱元璋,是真心觉着,但凡胡大老爷能拉出来干点活儿的话,那真是给他面子了。
胡大老爷硬生生用自己那成天憋在府里钓鱼、乐呵、吃饭、乐呵、睡觉、乐呵的节奏,让人不得不相信,他就是这么一条咸鱼。
朱元璋可不傻!
他或许当时没看出来,可事后他自己稍稍一琢磨,再结合胡大老爷的做法一思量,便能弄明白。
胡大老爷这就是自污加咸鱼,为的就是躲远点。
这种人,对朱元璋来说简直不要太友好。
更别说胡大老爷身上还有一层儿女亲家的保护罩呢。
因此,当胡大老爷压根不知道朱元璋在外面听着的情况下,直接开始说起周边各国的时候,朱元璋忍了。
他很好奇,在胡大老爷这等人眼中,会不会看到的东西就有些不一样。
结果,他还真听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了。
“我们看完下边,也就是南方以后,我们把视线转移到北方看看!”
“北方,历来被我等中原汉家儿郎看做苦寒之地。”
“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固然那些地方能放牧、能养马,可在我等汉家儿郎眼中,不能种地种粮食,还水源稀少,那可不就是苦寒之地?”
“但正因为那里是苦寒之地,所以,本官才说尔等需要小心这边。”
胡大老爷非常认真的在地图的上边画下了两个标记。
“鞑靼、瓦剌,这两个游牧民族势力,此刻就在此处慢慢发展着。”
“为何本官要着重提他们两个?”
“因为这两个民族可以说是我等的心腹大患。”
胡大老爷说到这儿非常的严肃,没有半点之前玩笑嬉闹的模样,反而一脸沉凝的认真说道。
“我中原王朝跟异族之间,尤其是这游牧民族之间,那是千百年来从未放松过的敌对。”
“从五胡乱华一路下来,可以说千百年来,中原王朝但凡军力、国力稍稍弱一点,那么游牧民族便会趁虚而入。”
“这些事儿,想必你们平日里听老师讲解史书的时候,也听过不少,可谁想过,为何非得如此呢?”
“那游牧民族难不成真就个顶个的没脑子?”
“为何非得跟咱们中原王朝过不去?”
“一次次被揍得头破血流,一次次死不悔改,为啥?”
别说一众皇子们来兴趣了,连朱元璋也来兴趣了。
从五胡乱华一直到元末乱世,可以说中原王朝那跟北方的游牧民族之间那几乎是从未消停过。
这种事情,固然读过书的都知道。
可从来不曾有人去分析去了解,为何这异族就死揪着中原王朝不放?
因此,胡大老爷这话一出来,所有人都来兴致了。
“有些话,放在外间不好说,可放在你们这些皇子面前,那说一说也就无妨了。”
“国与国之间,看似讲究个以礼相待、迎来送往的规矩,可实际上,国与国之间,就只有利益相关。”
“若是灭了某个小国对我大明有大好处,那干嘛不灭?”
“无非就是衡量一下风险、开销以及好处之间的关系罢了,想好了该打就要打!”
“而实际上,游牧民族,对于我等中原王朝,就是这么看待的。”
说到这儿,胡大老爷轻蔑的一笑。
“哈,我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哪怕他们熬不住了,再怎么眼馋,他们也只能老老实实俯首称臣。”
“可若是我中原王朝弱小的时候呢?”
“要知道,游牧民族之所以南下袭扰我中原边境,无非就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而已。”
“雨雪、大风、霜冻等各种天灾,但凡出现一点,他们那日子就没法过。”
“因为他们不会种地,只会养牛养羊!”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