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47节

  这段时间,工部可以说绝大多数工匠全调派过来生产水泥了。

  而且,各地的矿场还在疯狂的采集石灰矿。

  一时间,水泥这个刚刚出现在世间的物件,几乎在最短的时间里送到了洪涝最为严重的地区。

  有工部熟悉业务的官员在,关键是还有朱元璋亲自选派的押运水泥的锦衣卫以及内侍在一旁监督。

  整个堤坝重建工作进展的那叫一个顺利啊。

  原本还想嘟囔两句的地方官,哪怕背后站着谁谁谁。

  可面对着内侍以及锦衣卫这样的天子近臣,那叫一个老实听话啊。

  因此,水泥的威力在工部官员严格按照胡大老爷吩咐,以及工部试验结果的流程使用的前提下彻底爆发了。

  首先一个就是加工方便!

  不像是原本的堤坝,这要是弄奠基用的巨型石块,那叫一个麻烦啊。

  采集、运输、雕琢、摆放,这每一道工序都是耗时耗力,让人叫苦不迭的存在。

  可如今呢?

  就在现场,水泥、河沙、水,搅和搅和往模具里面倒就是了。

  要多大的、多长的、无非就是模具调整一二就行了。

  然后等着干了以后把模具一敲,规规整整绝对扛得住敲打的“奠基石”,就此搞定!

  至此,原本耗时数年、耗费无数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堤坝修筑,居然在工部官员的调配之下成了流水线一般的快速修建了!

  无数当地百姓看着这等情形,简直跟看到了神迹一般。

  而水泥运用的地方,可不仅仅是堤坝修建啊。

  这不,在修建堤坝的同时,遭了水患的各地,在城墙以及房屋的修缮方面,水泥更是大放光彩。

  不得不说,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会思考的能工巧匠。

  他们固然不懂生产水泥所需要的各种流程,也不懂水泥里面所包含的各种知识。

  但这不妨碍他们在使用方面的经验突飞猛进。

  从水泥搅拌到抹腻子,一个个精通级泥瓦工,压根没用多长时间便培训出来了。

  这些人直接就被调配到了各地,作为大匠,现场指挥当地的工匠干活。

  而有了这些大匠在,那些遭了灾的城市,那修缮速度那叫一个快啊。

  基本上修缮的进度就看水泥到位的速度了。

  水泥来得快,那修缮的就快!

  压根不用考虑其他的。

  这种在眼皮子底下眼睁睁的看着新城墙、新房舍拔地而起、修缮一新的触动,可比什么嘴上说说要更让人信服。

  而且,用水泥建造的房屋,在坚固度上,那是远超原本的木制房屋的。

  因此,无数百姓都在赞叹这个混凝土是神迹。

  同时,对朱元璋这个洪武皇帝、对大明,那叫一个满意啊!

  其实吧,这里边还有胡大老爷的一个小安排呢。

  原本,无论是土豆还是这水泥,都是胡大老爷弄出来的。

  可他提前就跟朱元璋说好了,这事儿,功劳必须给他算。

  可对外,不能说是他弄出来的。

  他要不了这么大的名声!

  他原本的名声本来就已经够大了,这要是在民间还声望渐浓的话。

  这是要干啥?

  名声大的人,君王处置起来确实麻烦了一点。

  可对于朱元璋这种倔种来说,他如果上头了、动了杀心了,他才不管什么名声不名声呢。

  杀就完了!

  还得是让你全家一起上刑场的那种!

  所以,胡大老爷很从心的早早就说好了,对内,他胡惟庸的功劳该怎么算怎么算。

  可对外,他就不留名了。

  名声、民心都是朱元璋的!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如今水泥在江南水患地区甫一登场,百姓们歌功颂德的对象。

  全是朝廷和朱元璋,压根没有胡大老爷这个躲在幕后LYB半点事儿。

  你以为胡大老爷亏了?

  可实际上,朱元璋心中却已经牢牢记下了胡大老爷的功劳。

  尤其是看到各地赈灾都有所成效,一改往年慢慢修缮、慢慢复建的格局,朱元璋也是终于放下心来。

  说白了,这里边将近八成都是胡大老爷弄出的水泥的功劳呢。

  而这些事儿,别人固然不说,但他朱元璋可不能全忘了啊。

  朱元璋有时候也在感叹,如果整个大明的臣子都跟胡大老爷一样,那他可就太开心了。

  但一想到整个大明的官员时不时的就翘班什么的,他老脸忽然一白。

  貌似,也不是那么好啊!

第289章 苦逼的工部尚书

  第二百八十九章苦逼的工部尚书

  水患的事儿终于告一段落了,朝廷上下固然松了口气。

  可实际上,工部这边的工作可一点都没减少。

  此次水患,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一点都不少。

  并不是简单的把溃堤的部分重新修缮好了就行了的。

  还有好些地方的堤坝,实际上已经到了溃堤的边缘了。

  只不过当地衙门组织了人力、物力,在第一时间扛住了洪峰而已。

  可以说,灾后重建工作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十天能够搞定的。

  眼下处理了的,不过是那些最最紧急的事情而已。

  接下来,压在工部头上的还有大量的工作。

  而这时候,胡大老爷的身影,就有那么些刺眼了啊!

  没办法,工部上下都在忙活,甚至不少人可以说干脆吃住在工部了。

  一众人忙得那叫一个昏天暗地啊。

  可胡大老爷呢?

  呵呵,摸鱼…摆烂…迟到…早退…旷工!

  可以说胡大老爷原本还没那么刺眼的,但在一应苦逼的工部上下人士对比之下,显得格外的刺眼。

  不患寡而患不均,乃是人的天性啊!

  胡大老爷倒不是没感觉,他当然知道工部上下的情绪。

  可他也委屈啊!

  你以为他乐意这样?!

  与其在工部摸鱼,他还不如回府上抱着美人儿打打麻将呢。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战,府上这帮子小妖精们那麻将技术可以说是与日俱增。

  一场麻将打下来,那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快感,简直不要太爽。

  但……走不了啊!

  朱元璋压根不让他辞官啊!

  甚至连让他换个轻松点的职位,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都允许。

  他不在工部摸鱼,咋办?

  毕竟,他多少还是记得自己是工部侍郎来着。

  这要是直接天天不来,那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因此,他也只能每天晚点来、早点走,天天在工部熬着呗。

  其实胡大老爷也不是说完全什么事儿都不干。

  毕竟,他这个职位太过紧要了。

  按照不少事情的业务流程,那就必须要他这个侍郎签字、审批来着。

  没他的签字画押,那事情压根办不下去。

  因此,哪怕胡大老爷再不乐意,他也得天天拉着脸来工部衙门里坐着。

  然后跟工部一应官员们两看生厌的互相折磨。

  当然了,到了如今这个时候,胡大老爷也终于松了口气了。

  因为,水患的事情已经基本落妥了,那工部的事情固然还多,至少没那么紧急了。

  这样一来,他似乎可以辞掉这个破官位了啊!

  这不,今天在府上施施然吃了个丰盛的早餐后,胡大老爷干脆没坐马车。

  就当是饭后消消食,他直接背着双手溜溜达达的从府上走到了工部。

  也正因为是走过来的,所以等他到了工部的时候,居然又差不多到了一般人吃午饭的时候了。

首节 上一节 247/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