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59节

  在心中打了一番腹稿,已经琢磨明白要怎么办的胡大老爷,这时候正好到了皇宫门口。

  当即,一个翻身下车,理了理从头到尾没换的家中常服,大步流星的就朝着宫中走去。

  他本就是宫中常客,朱元璋早就给了他一块同行宫中的腰牌。

  如今更是马上要成朱元璋的儿女亲家了,那就更不用说进宫通报之类的事儿了。

  只是简单检查一番以后,胡惟庸便迈着步子大步的谨身殿走去。

  这个时候,朱元璋十有八九都在那儿。

  果然,等到门口的内侍进去一禀告,看着出来迎接、通传的宋利,胡惟庸了然的点了点头。

  跟着宋利的脚步进去给朱元璋见完礼后,朱元璋很是热情。

  “怎么着,惟庸,你这消息倒是灵通啊!”

  “这就着急忙慌的过来谢恩了?”

  胡惟庸嘴角一扯,好悬没当场骂出声。

  呸,你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真要是老子答应了,那以后面对老子的就得是无尽的加班和不知道何时落下来的屠刀了。

  所以,这丞相打死也不能干!

  当即,胡惟庸义正言辞的拱手答道。

  “回陛下,臣今日来,只为了两件事!”

  “其一,请陛下收回成命,切莫让臣担任丞相一职。”

  “臣如今已然年迈,身体大不如前不说,精力也不如以往旺盛,承担不起丞相之责。”

  “同时,臣即将与陛下成为儿女亲家,身为准太子妃的伯父,臣的身份担任丞相的话,也过于敏感了。”

  “臣固然没有那些不该有的心思,但这天下蠢人和一叶障目的虫蟊还是挺多的。”

  “届时,难免回引起朝堂风浪!”

  “还不如,从一开始臣就拒绝这等职位!”

  朱元璋听着这话人都傻了!

  不是!

  咱是不是听错了?

  这可是丞相位啊!

  多少人一辈子连边边角角都挨不到的丞相位啊。

  伱居然拒绝?

  朱元璋这一刻整个人都迷茫了。

  他自诩对朝堂上众臣个个心里有数,大明上下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如今胡惟庸这搞法,让他弄不明白了啊。

  不过,胡大老爷的发言还没说完呢。

  “其次,今日臣来此觐见,还有一件事。”

  “臣打算自请翰林院编撰,选取能人志士,编撰一书,名为洪武大典!”

  “此书,囊括从古至今所有经史典籍、农林牧渔,为的就是让后世子孙但凡需要找什么资料,都从这一书之中找到。”

  “有这么一书在,才不枉我等追随陛下开创这汉家王朝、中原正统大明朝!”

  嘶……

  朱元璋一听这话,瞬间一个激灵,整个人都站起来。

  妈耶,这个提议,怎么咱听着,那么合适呢?

  老胡他懂咱啊!

第188章 有请下一位受害者

  第一百八十八章有请下一位受害者

  说实在的,对于胡惟庸的拒绝,老朱虽然第一时间有些惊讶,但反应过来以后倒也没那么惊讶。

  毕竟在此之前,其实胡惟庸就已经拒绝了好些东西了。

  朱元璋虽然到现在还对胡惟庸那动辄拒绝各种“好意”的举动有些将信将疑。

  但至少,相比于其他人那天天想着往上爬的表现而言。

  无疑,胡大老爷这番举动摆明了更加的让人觉着放心呢。

  不过,胡惟庸刚刚说的那什么洪武大典,多少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啊。

  “惟庸,你刚说那东西,那什么洪武大典,咱怎么觉着就是个劳民伤财的玩意儿呢?”

  朱元璋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就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胡大老爷自然不可能让朱元璋有这样的想法。

  毕竟,他还想着靠这个职位把丞相之位推出去呢。

  “陛下,你这么想,倒也不为过。”

  “毕竟,这东西,一不能生钱,二不能生粮,却偏生耗费颇大。”

  “可实际上,这洪武大典真正的作用,在于大明的传承!”

  朱元璋眉头一簇:“大明的传承?”

  胡惟庸理所当然的点点头。

  “没错,就是大明的传承!”

  “陛下,您应该知道,其实我汉家王朝,由于暴元的关系,其实是断了很多传承的!”

  “无论是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这些文坛瑰宝,还是那些农家肥田之道、墨家的水车、耧车,兵家的战阵搏杀之道……”

  “我汉家几千年积攒下来的传承,其实在暴元这百余年的动乱之中断了不知道多少传承。”

  “甚至有不少传承,其实如今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

  “毕竟,一般的读书人,其实是看不起那些农家、墨家的,认为其是奇技淫巧、邪门歪道。”

  “可实际上,正是这些奇技淫巧,让粮食产量提高;”

  “也正是这些奇技淫巧,让农户耕种更加方便!”

  “而这些东西,其他人不在乎,只有皇家才会在乎!”

  “因为只有皇家和农户才会想着每年多产几斗粮食,其他人,不在意的!”

  朱元璋脸色有些沉凝的看着胡惟庸,涩声问道。

  “难道那些地方的知县、知府,他们就不在意?”

  “咱记得,咱可是交代过的,若是地方增产,那可是大大的政绩!”

  胡惟庸云淡风轻的摆了摆手。

  “陛下,您麾下的臣子是个什么德行,您难道不知道?”

  “固然,做好了是有政绩,可若是没做好呢?”

  “再一个,先不说用这些技术可能失败的风险,就说这投入的话,谁出钱?”

  “还有,这农家的技术也不是说挥一挥手就成了,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那么若是殚精竭虑的干到一半,人被调走了,咋办?”

  “多做多错,不做不错,但凡当官的,谁不懂这个八个字啊!”

  朱元璋闻言怅然的吸了口气。

  他不傻,更不天真!

  他知道,胡惟庸方才说的,才是官场最真实的样子。

  哪有什么为国效死啊!

  都是满肚子的算计而已。

  有好处就干,有风险就缩……

  这才是官员们最真实的模样。

  只不过,越是这样,越显得胡大老爷的“赤诚之心”啊!

  “惟庸,板荡方能识良臣啊!”

  “不过,咱还是想知道,你到底咋想的?”

  “为啥伱连丞相之位都能不要,就要干这个呢!”

  胡惟庸知道,这其实就是自己最后一关了。

  也就是所谓的“交心”环节了。

  甭管双方是不是真交心吧,但至少,这个保留环节就是留给双方说些“深层次”的东西的。

  胡惟庸沉吟片刻后,微微一笑道。

  “陛下,臣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小年轻了。”

  “如今的臣,地位、名望、身份,该有的都有了。”

  “纵使七情六欲依旧在,美食、美色臣也依旧喜欢,可要跟二十年前相比,已经少了太多冲劲儿了。”

  “臣如今因为小月儿即将成为太子妃的缘故,跟皇家可谓是彻底绑在一起了。”

  “那臣哪怕是为了自家侄女,也只能尽可能的帮着大明蒸蒸日上了!”

  “但是呢,臣又不想太累,揽权太多,索性就选了这么个谁都不干的清闲职位。”

  “如此一来,既帮到了陛下你们老朱家,也没让自己太受累,顺便,还能干点小产业!”

首节 上一节 159/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