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01节

  奶奶的,听了那么久、看了那么久,终于轮到咱了。

  平日里那些酒肉朋友动不动就说什么父辈蒙荫。

  可他呢,蒙荫没享受到半点,可挨打、挨骂、挨罚,他是一个没少啊。

  虽然自己有些混账,但也不至于这样吧。

  他有时候都在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父亲亲生的了。

  不然不应该这么糟践啊。

  真的,要不是胡仁彬这小子多少有点没心没肺,他只怕早就扛不住了。

  而如今……胡仁彬,他终于站起来了。

  原来,这才是官二代该享受的优待啊!

  娘咧!

  啥也不用干,就在家躺着,就有天大的功劳往头上掉啊!

  关键是,这样的功劳,不惹人眼红,不抢人饭碗,甚至连百姓都得高声叫好。

  可以说,这就是最适合他这等人的功劳了。

  身在胡府,胡仁彬自然不是什么官场小白。

  至少一些粗浅的规矩他还是明白的。

  就好比眼前这功劳。

  哪怕到时候谁都清楚这就是他爹送给他的。

  可,那又如何?

  他胡仁彬就是有这么个好爹啊!

  他得意了吗?

  他骄傲了吗?

  不过,胡仁彬到底是最近挨揍快挨成条件反射的主,他敏锐的感觉到有些不对。

  这一抬头,才发现自家老爹正一脸看狗屎一般的表情看着他。

  得!

  胡仁彬知道,刚刚自己得意忘形的模样被老爹看见了。

  不行!

  得赶紧找补找补才行!

  这好不容易享受一回大明顶级官二代功劳直接被送进嘴里的待遇,可不能白瞎了。

  噗通!

  胡仁彬直接跪在地上,赌咒发誓道。

  “父亲放心,孩儿必将牢记父亲叮嘱,好生种植照料此等仙粮!”

  “绝不让父亲的一番苦心就此落空!”

  看到胡仁彬这么识趣,胡大老爷多少欣慰了一点。

  “行了,起来吧!”

  “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自然不是种地的时候。”

  “来年开春,你再细细安排这事儿去!”

  “是!”

  胡仁彬美滋滋的答应了下来。

  而后眼见这胡大老爷没什么其他要吩咐的了,赶忙抱着那一大堆红薯蹭蹭蹭的跑了出去。

  看着胡仁彬那激动得撒腿就跑的样子,胡惟庸多少也有些感慨。

  这逆子不声不响的,眼见着也是个大人了啊。

  这般年纪的孩子,在府上关上一段时间管教一二倒也无妨。

  可终究还是要放出去的。

  而且,想想之前胡仁彬信誓旦旦说出口的那些志向,胡惟庸不由地撇了撇嘴。

  其实除了当宰相这事儿以外,其他的,他其实挺认可的。

  在他看来,在这个时代,在大明,官儿肯定还是要当的。

  没个官身在的话,那以后家里就只有被人欺负的份儿了。

  什么人情、面子都是假的。

  都不是一个身份、一个阶层的人了,凭什么让人家老记着你家的人情?

  只有等胡仁彬有了官身,那胡家才能安安稳稳的传承下去。

  能不能传承百年、千年的,胡惟庸不在乎。

  他啊,过好自己,照顾好眼前人,足以!

  反正他对胡仁彬的安排便是,官还是要当的,只是要避开京城和某些坑罢了。

  想到这儿,胡大老爷幽幽的叹了口气。

  此事,看来只能自己替那逆子谋划了啊。

  不过,这会儿还不着急。

  自己这院试的破事儿才刚消停下来呢,假期都才刚刚开始,哪有又开始忙活的道理。

  不过一想到院试,胡大老爷猛然间想起一件事来。

  貌似…今天和解缙、方孝孺有约?

  想到这,胡大老爷立马安排胡义准备出行的事儿!

第125章 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个德行

  第一百二十五章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个德行

  胡大老爷好不容易出次门,可把胡府大管家胡义激动坏了。

  乖乖,自家老爷自从不当这丞相以后,跟个大姑娘似的。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说,连平日里来往的访客也给推了。

  胡义只是个管家。

  他自幼跟在胡惟庸身边,从书童做起,一路做到如今的胡府大管家。

  可以说,他一路见证了胡惟庸是怎么硬生生走到丞相之位的。

  也正因为如此,纵使胡府最风光、最张扬的时候,他也没飘。

  因为他明白,别人恭维他、敬着他,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只因为他背后有个厉害的主家罢了。

  也正因为胡义这份低调、本分却又不失精明的作派,让胡惟庸哪怕换了个芯子以后也没换了他。

  反倒是越是相处越是觉着自家这管家好用。

  但这份情谊落在胡义身上,他就累了啊。

  自觉早已是胡家一份子的他,对于胡惟庸辞了宰相之位,没旁的意见。

  在他看来,只要自家老爷还在,那把官儿辞了便辞了,将来再要有不还是皇帝老儿一句话?

  可转眼间胡府闭门谢客,还有胡惟庸这埋头吭哧吭哧在家光顾着美女的举动,让胡义看不懂了啊。

  他也旁敲侧击的问过。

  可回答的是胡惟庸的大脚,还有一句“少特娘的琢磨那些不该琢磨的,咱家踏实过日子!”

  这话实际上真就是字面意思。

  可落在胡义耳朵里却成了自家老爷惹了大麻烦,得低头认怂。

  因此,明明屁事儿没有,可偏生胡义比起往年还老实了几分,见人都笑眯眯的。

  但回到胡府以后,却总是忧心忡忡。

  每当胡府有了一点点“起色”的时候,他都会兴奋不已,而后看着自家老爷那咸鱼的样子痛心疾首。

  如今看着自家“不务正业”的老爷终于外出访友了,他不高兴才怪呢。

  而胡惟庸溜溜达达的坐着马车来到栖霞寺,直接把望眼欲穿的胡义打发走后,胡惟庸背着手走了进去。

  此时,方孝儒和解缙早已等候多时了。

  看到胡惟庸进来,二人连忙起身:“陈兄!”

  胡惟庸背着双手打量了对面二人一眼,心里顿时有数了。

  看方孝儒那一脸沮丧的倒霉模样,还有解缙那依旧是没心没肺的样子,就知道二人的情况了。

  他本想着为了二人好,不提科举这事儿了。

  不曾想,方孝儒倒是屁股刚沾凳子就忙不迭的问起了成绩。

  还率先把二人的结果给说了出来。

  “陈兄,大绅倒是考得还不错,榜上有名,虽只是中游,却也过了童子试这关!”

  “唯独在下名落孙山!”

  “不知陈兄此次如何?”

  “可曾蟾宫折桂?”

  胡惟庸一听这话,心里了然。

  果然如此!

  瞧方孝孺那倒霉模样就知道,这小子这会儿摆明了是颓了。

首节 上一节 101/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