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55节

  “二弟,你千万别冲动,有事慢慢商量啊。”

  “大哥,你站在一边看就好,这事情我有把握。”

  你有个锤子的把握!

  王盖感觉他快要疯了,自己这个不靠谱的二弟,貌似又要搞事情啊!

  可惜他根本阻止不了,王景直接对王凌下令:“彦云,我大哥累了,你扶他到一旁休息。”

  王凌二话不说就上前把王盖拽到一边,按在了一张形似折凳的胡床上,让他坐好。

  这可把王盖给气得直哆嗦:“彦云!连你也跟着一起胡闹!”

  王凌闷着头没说话,比起王盖,他还是对王景这位二哥更加信服。

  没一会儿,左丰就被捆着双手押到了王景的面前。

  这时候他也终于有点慌了,但毕竟跋扈惯了,他并未求饶,依旧强装硬气,大骂着威胁起来:“王景,你意欲何为?我是奉了太皇太后的懿旨来的,你敢这么对我,不要命了吗!”

  而王景就是在等着他说这句话,随后戏谑地蔑笑了一声反问:“你说是就是啊?我凭什么信你?”

  “跟我一起来的两名永乐宫侍卫,可以证明说我的话!”

  左丰自以为搬出太皇太后这张虎皮就能吓住王景,却不料这份口供正是王景所需要的,甚至王景是故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这件事闹大的。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王景不再留手,他冷冷地看向杨业:“屯骑丞,你来说说,无令擅闯军营该当何罪?”

  杨业苦着脸都快哭出了声:“校尉,属下能不回答吗?这事儿跟属下完全没关系啊。”

  王景无视了杨业的求饶,摆明了要把弘农杨氏给一起拉下水:“哦,你身为屯骑丞,连军法都不背,是想和左丰同罪论处吗?”

  眼见装傻充愣没用,杨业也只能认命,低着头如实回答:“擅闯军营者,论罪当斩……”

  王景闻言看向左丰:“左黄门,你听到了吧?非是景不肯饶你,实在是军法无情,我为一营之首,亦是无可奈何啊。”

  语罢便举起手中巨阙剑:“一路走好。”

  “不!”

  “你不能杀我!”

  “太皇太后不会放过你……”

  噗呲~

  还未等左丰把话说完,王景剑光一闪,随后便是人头落地。

  头颅在地上滚动了好几圈,左丰那死不瞑目的表情,此刻永远凝固在了他那张尖酸刻薄的脸上。

  砍完人,王景慢条斯理地擦拭着剑身上的血迹,仿佛只是宰了一只鸡。

  王盖却是差点瘫坐在地,嘴里念叨着:“完了,祸事近矣。”

  左丰一死,永乐宫必不可能善罢甘休,只为王景这一举动,无疑是在打太皇太后和骠骑将军的脸。

  王景见王盖愁眉苦脸,笑着调侃道:“大哥是不是在担心董氏找我麻烦?”

  “你知道还敢乱来?”

  “为什么不敢?大哥你觉得我为何要杀左丰?”

  王盖被问得一愣,皱着眉沉思:“你真不是一时冲动?”

  “我与左丰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何必非要杀他不可?我只是早就料到董氏肯定会有动作,所以提前做了准备,其实不管今日来的是谁,我都照杀不误。”

  很显然,王景此举乃是故意所为。

  王盖闻言惊讶不已:“你到底要做什么?”

  王景叹气:“大哥你这眼力劲儿不行啊。”

  “什么意思?”

  “大将军与太皇太后势同水火,无不欲置对方于死地,如今蹇硕已死,太皇太后失去奥援,败局已定。大将军之所以还未动手,无非就是等一个借口罢了,而我要做的事,就是给大将军递上一把能够捅向董事心窝的刀子。”

  王盖依旧不解:“可这和斩杀左丰有什么关系?”

  王景轻笑一声说道:“我是朝廷任命的屯骑校尉,依照军法处置军中士卒,太皇太后有什么权力插手其中?就算要垂帘听政,那也该轮到何太后才是。董氏现在的身份说白了其实就一藩国王后,她越权干政,还插手禁军,此举大违国法,大将军与何太后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王盖听得毛骨悚然,他之前一直都没往这方面想。

  如今听完王景的分析,是越想越觉得此计的狠辣。

  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那是千斤都打不住!

  后宫干政在两汉时期并不稀奇,但前提是你得名正言顺!

  如今刘辩继位,何太后这位生母垂帘干政,群臣勉强还能接受,你董氏又算什么东西?

  毫无疑问,王景就是在制造事端,让何进与何太后能够对董氏一系的外戚势力发难。

  王景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笑着对王盖说道:“待会儿我就会命人在洛阳城中四处散播消息,将此事闹得满城皆知。至于大将军那边,还请大哥你亲自出马,陈明利害,我想大将军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放心吧,此事包在我身上!”

  王盖越听越觉得兴奋,当即起身告辞,然后直奔大将军府而去。

  几日后,正如王景所料,何进与太后何氏都趁机向河间董氏发难,他们兄妹二人早就把董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如今有了王景递上去的刀子,自然立马接过,毫不犹豫便对董氏下起了狠手。

  何进与三公以及其弟车骑将军何苗等人,联名上奏,称太皇太后董氏其罪有二。

  一是董氏指使小黄门左丰,意图擦手北军五营军务,此事目击者众,罪证确凿。

  二是按照过去的惯例,藩国的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何进依据这一条法令,请求把董氏迁回河间国。

  而垂帘听政的何氏暗中窃喜,直接在早朝时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批准了这一奏章。

  这场婆媳大战,也就此落下帷幕,最后以儿媳妇何太后的胜利而告终。

  在摘掉了董氏太皇太后的身份的第六日,何进便派兵包围董重的府第,逮捕董重,免除他骠骑将军的职务。

  不久,董重便死于狱中,死因不明。

  随着这股政治风暴的席卷,没了董重和太皇太后这两根顶梁柱撑腰,整个河间董氏在洛阳城内的势力立刻便被连根拔起,其中就包括屯骑司马董立。

  这一日,天清气朗,风和日丽。

  王景怀着一副好心情,亲自带兵围住了董立的官邸,随后便是毫不留情地破门抄家。

  咣当~

  大门很快就被撞开,数名铁鳞剑卫带头杀入。

  而董立显然并没有要束手就擒的意思,他愤怒大吼:“王景小贼,你欺人太甚!”

  铮的一声,董立挥剑而至,寒芒从剑鞘中激射而出,璀璨夺目。

  他手中的长剑乃是良品,做工精良,以百炼精钢打造,可吹毛断发,削人头颅如劈瓜砍菜。

  仰仗良品长剑在手,董立一连劈飞两名剑卫,随后便满脸怒意地朝王景刺去,完全一副同归于尽的打法。

  而董立所使剑招,正是《真剑八式》中的刺剑式。

  王景时常与王凌对练,因而对于《真剑八式》并不陌生。

  只见他凝神肃立,眸光幽深。

  心中将董立的剑法与王凌的一比较,王景顿时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语气轻蔑道:“剑招僵化死板,没有连动,没有后招,差评。”

  说完他便并指为剑,运转金甲元功,将庚金之力汇于指尖,直接点破了董立的剑招架势。

  破招之后,王景又立刻化剑指为擒拿,欺身,一把抓住董立的手腕,轻轻一拧。

  只听‘咔嚓’一声响起,董立的腕骨便被拧断,长剑脱手,落入王景掌中,成为了王景的战利品。

  “来人啊,把他给我捆了。”

  不过片刻功夫,董立就被五花大绑,押着跪倒在了王景面前。

  王景没把董立放在眼里,他此时心情大好,对眼前这座亭台楼阁一应俱全的官邸十分满意:“这地方挺气派的嘛,很好,以后这里就属于我了。”

  马上就要家破人亡的董立,恨意满腔,愤怒地朝王景破口大骂:“王景小贼,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啊!”

  “你一个喝兵血吃空饷的窝囊废,要法办你的是朝廷,岂可怪罪在我头上?我看你啊,还是省点力气吧,等全家都发配去了交州,再喊也不迟。”

  “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董立和他的家眷,很快就被士兵押走,踏上前往交州的路途。

  此时的交州,便是五岭以南的岭南。

  而岭南这个地方,别说是汉代了,哪怕是到了几百年后的宋朝时期,那都是能让官员闻虎色变的的“瘴疠之乡”,死亡极高,被发配去岭南的官员,往往都会事先写好遗书。

  只因此时的交州,域万山重迭,森林茂密,交通闭塞,环境恶劣,蚊蝇群舞,虫媒猖獗,瘴疠流行。

  朝堂上下,普遍将整个交州都视为“蛮荒”之地。

  作为政治斗争中落败的一方,河间董氏此前有多风光,此时就有多凄凉,惨被发配边塞之人,可远不止董立一家。

  “王校尉!”

  杨业屁颠屁颠地一路趋步至王景面前,手里拿着账本,语气讨好地向他做着汇报:“共查抄前屯骑司马董立违法所得二千二百万钱,城中店铺五间,豪宅一栋,更有名贵字画和珠宝玉器,价值约六百万钱。”

  王景接过账本,扫了一眼后便语气森冷地开口说道:“哦,确定没算错吗?须知本校尉最恨中饱私囊之人,若是被我给逮到了,必将他扒皮充草,悬尸于城门,用以杀鸡儆猴。”

  放完狠话,王景便似笑非笑的看向杨业。

  顿时杨业倍感压力,喉咙滚动,不想成为那只被杀的“鸡”,他也只能讪讪一笑:“咳咳,属下应该是算错了,另外还在一处暗室中找到了些许丹药和灵物,价值不好估算,显然是记漏了,属下这便补上。”

  说完便汗流浃背地拿过账本,又在上面添加了几笔。

  挥毫洒墨之时,杨业心里那叫一个痛啊,可眼前的这位爷,他压根就惹不起。

  很快,查抄到的丹药和灵物便被送到了王景面前。

  六个青瓷药瓶里装着的黑色丹药,赫然便是玄龙锻骨丹,而且数量多达一百一十二颗,换算成钱的话,至少价值五千万钱!

  还有三块宝光湛然的黄色灵玉,其色泽温润厚重,入手极沉。

  杨业在一旁看得眼热无比,讨好地向王景介绍道:“校尉,此灵物唤土麟玉,名列奇珍八异,乃冀州特产,是花钱都买不到的好宝贝啊。”

  王景手握土麟玉,确实从中感受到了浓郁的土行元炁,这种力量,厚重如大地,德载万物。

  奇珍八异之中,王景此前已经见识过并州所产之金蚕丝与扬州所产之火元珠的神奇效用,而土麟玉他倒是第一次入手,因而倍感好奇:“此物有何妙用?”

  王景提问,杨业不敢不答。

首节 上一节 55/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