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45节

  袁绍闻言,亦是心情大好,他心怀壮志,眼见汉室衰微,朝廷无道,故而早就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了。

  这次请玄君出山,便是为了撬动洛阳的局势,尽诛十常侍,为汝南袁氏的崛起而创造机会。

  王景则是站在袁绍身后,不动声色地静静等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心中则是在默默盘算着如何参与其中,捞取好处。

  对于汝南袁氏的计划,他知道得并不多,可多多少少也猜到了几分,无非就是谋朝篡位那点事儿罢了。

  袁氏为天下世家之魁首,袁隗又是位列三公的朝中重臣,有此想法不足为奇。毕竟世家内部,谁也不希望再出一个灵帝,再来一次党锢之祸。

  所以王允才会答应参与袁绍的计划,只不过王景认为王允恐怕错判了局势,更低估了袁氏的野心。

  王允所谋求的,不过是除掉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而已,可汝南袁氏却是野心勃勃,是奔着成为霍光那样的权臣去的。

  他们要的,是废立皇帝,独揽朝纲!

  可惜的是,王景就算看穿了也没用,他人微言轻,王允不一定信他的话。

  纵使王允相信了,也已经阻止不了袁氏的计划。

  毕竟为了此事,袁隗和整个汝南袁氏,都已经筹谋布局了数十年之久,就连何进也几乎对袁绍言听计从。

  王允初回洛阳,根基不稳,又拿什么去阻止呢?

  因此王景谁也没说,汝南袁氏要利用他,他又何尝不想利用汝南袁氏的资源和人脉,为自己攫取政治上的资本呢?

  大家各怀鬼胎,就看谁更技高一筹了。

  扁舟顺河而下,很快就驶入了一处狭窄的河道之中,此地九曲八弯,暗流无数,沉积的泥沙呈现出黑青色,陡峭的山壁更是如同牢笼一般,让人心情压抑。

  “此地便是囚龙涧了。”

  小船进入了一处洞穴,眼前顿时漆黑一片。

  王景下意识地便手按刀柄,而袁绍则是目光平静,抬起右手,掌心处缓缓升起一颗大小约为八分的明珠。

  常言道,其重七分者为珍,八分者为宝。

  袁绍手中的这颗明珠,赫然是一颗价值连城的法器宝珠,其升至头顶一丈距离,便大放光明,照亮了整片洞窟。

  “故人来访,玄君为何还不肯现身一晤?”

  袁绍清朗的话语,在洞窟中响起阵阵回音。

  随后,雾气缭绕的水面,一道庞然的身影缓缓浮现,其鱼身而蛇尾,皮有珠矍,似蜥蜴而大身,有甲皮,似龙非龙,正是一头已历经五百年岁月的上古异兽——蛟。

  此种生灵,身具天运气数和地脉之力,生而便有惊世神通,可谓天地宠儿。

  很快,一道龙吟便夹杂着淡淡的威赫之势横压而至,同时袁绍和王景脑海里,也浮现了一道充满憎恨与愤怒的神念传音。

  “人族,为何打搅吾之沉眠?”

  “绍依约前来,只为送玄君一场造化。”

  袁绍昂然挺身,面不改色地与玄君对视,身上的气势也节节攀升,而腰间佩剑,虽未出鞘,却也有一道的剑意冲天而起,光射斗牛寒!

  玄君被剑威所慑,收敛怒意,一双竖瞳猛然睁大,冷冷地看向袁绍:“名剑泰阿,早在霸王乌江自刎后便已失落,为何会落入你的手中?”

  “威道之剑,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主人,绍虽不才,却也心怀天下,有匡扶社稷之志也。”

  袁绍神色从容,展露不凡气度。

  而他腰间的泰阿剑,也确实与之气息相合,显然认同这位主人。

  泰阿乃十大名剑之一,为春秋时剑师欧冶子、干将两位当世铸剑名家联手所铸,持之者可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

  因此泰阿铸成之后,便被楚国王室视若至宝,珍而重之。

  而当时的中原霸主晋国,得知楚国有此名剑,便派来使者索要,甚至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

  楚王不肯屈服,而后晋国果真派来大军,只见兵马遮天蔽日,楚国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

  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

  楚王却是双手捧剑,长叹一声,随后便以自身之精血来血祭泰阿,血祭后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

  而剑锋所指之处,磅礴剑气激射而出,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

  经此一役,泰阿乃威道之剑的传说便名动天下,而唯有身处逆境仍能威武不屈的英雄,才能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

  楚国灭亡后,泰阿被始皇帝所得,与随侯珠、和氏璧一同,成为了秦始皇的三件随身秘宝。

  直至秦灭,此剑辗转落入霸王项羽手中,才又再次绽放出绝世锋芒,十二金人被斩其六,可谓剑锋所指,天下睥睨。

  纵使神灵,也不敢轻撄其锋。

  玄君颇为忌惮地看向袁绍,不再摆出方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慎重地问道:“说吧,你为何而来?”

  “方才已经说过了,绍来,只为送玄君一场造化。”

  “哼,你们人族阴险狡诈,不值得信任。”

  玄君虽是异类,可毕竟灵智不低,因此对于明明没有半点好处却仍热心帮祂传播信仰的汝南袁氏,心中早已暗暗警惕。

  “玄君此言差矣,吾等有着共同的敌人,这是联手的前提。既然是联手,那岂能只有我们汝南袁氏出工出力?昔日高祖起事,无命无运,不过一布衣耳,若非斩了白蛇,尽夺其命格气运,又焉有承接天命的资格?此等血海深仇,玄君难道不报了吗?”

  袁绍随后又劝说道:“如今大汉气数将尽,逐鹿之局的开启已近在眼前,玄君当真要放弃这次东山再起的机会吗?”

  “大汉气数将尽?”

  玄君闻言陷入了沉默,当初刘邦斩杀他的兄弟白蛇,之后又搜山检海,将祂抓住,镇压在囚龙涧,每日抽取精血炼制秘药,可谓仇深似海。

  仇,祂当然要报!

  不过活了这么多年,哪怕是猪也会长出脑子,更何况是祂这种血统高贵的上古异兽。

  因此玄君并未立即答应,而是反问袁绍:“你要我做什么?”

  袁绍也是开门见山:“大闹洛阳。”

  玄君顿时惊怒交加,严词拒绝:“这不可能!”

  袁绍似乎早有所料,故而不疾不徐,耐心解释说道:“玄君放心,刘宏已死,新帝年岁尚不足以亲政,故而无法承接天命,更无法炼化山河社稷图。如此一来,此时的洛阳实际上并无天子,自然也就无人能施展大汉的天子武学五帝龙拳。以玄君之能,又何须惧怕?”

  玄君这才面色稍霁,将信将疑:“此话当真?”

  袁绍手举泰阿剑,庄严立誓说道:“若有半分虚假,就让绍殒命泰阿剑下。”

  嗡嗡嗡~

  威道之剑剑意有灵,因此所发誓言,不可违心。

  玄君终于放下心来,相信了袁绍所说之话,随后祂也忍不住沉浸在这份喜讯之中,狂笑起来:“哈哈哈哈~真是苍天有眼,终于让吾等到了刘贼所立炎汉帝朝寿终之日。”

  袁绍见玄君动心,为了让祂乖乖入局,更是搬出了王景来现身说法:“玄君请看,我身后之人,便在不日前得了霸王的剑意传承。”

  玄君定睛一看,以法眼凝视王景,果然看到了王景体内的神羽剑意,还有九凤的一道神念。

  祂心中顿时一惊:“连九凤也开始下场了?看来逐鹿之局,确实开局在即,吾不能再等下去了。”

  群雄逐鹿,通常都是一步快步步快,夺取先机之人,往往占据更大优势。

  玄君心怀野望,做梦都想着要登天封神,化龙飞升,从此长生久视,逍遥于天地之间。

  可惜如今苍天在上,天下气数几乎尽成有主之物,成神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每次大争之世,入局者无不争得头破血流。

  武王伐纣,独有凤君登天。

  秦灭六国,唯得鳞王成道。

  而到了炎汉帝朝,入局欲谋封神者,更是无一胜出,尽皆落败,以至于王朝气运,尽归苍天!

  好不容易苦等了快四百年,玄君此时岂能不心急如焚?

  祂虽是上古生灵,然亦不过八百年寿数,如今已然过去了五百多年,而‘蛟生’又能有几个五百年?

  玄君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到下一次龙蛇起陆的机会,所以这一次,祂决定奋力一搏:“刘邦,昔日血仇,就让你的国,代你偿还!”

  “玄君威武,绍这便为你斩断枷锁。”

  袁绍语罢,手中泰阿剑当即斩出,威猛刚强之剑意势不可挡,只一剑便斩断了束缚住玄君周身的金丝玄铁捆龙索。

  挣脱枷锁,玄君一声怒号,冲破封印,腾飞而起,脱出困境:“尔等先去洛阳等吾,待吾蓄养神力,必让天下皆闻吾之威名!”

  袁绍明白,玄君这是打算先塑造神体,增强实力。

  当然,袁绍更明白玄君对于他,并未完全信任,恐怕还会暗中向祂的凡人信徒打探关于洛阳方面的消息。

  不过汝南袁氏对此早有准备,关键的情报和信息早已封锁,而玄君被困了将近四百年,更不会知道如今的这个时代,早已不是楚汉争霸那时了。

  所以最后必会落入算计之中,袁绍对此深信之,因而并不阻止,反而朗声笑道:“玄君觉得何时出手最为合适,当可自行决定,吾等既为盟友,自当彼此信任。”

  “呵~希望如此吧。”

  说罢,玄君身形隐入云层之中,消失不见。

  王景全程酱油,可身在局外,反而看得更加清楚,笃定玄君必定是被汝南袁氏给坑了,并且下场估计不会太好。

  唉,世家做事,真是太脏了。

  袁绍不知王景心中想法,此时还把他当成是自己人,笑着说道:“事情已大功告成,元旭此次功劳不小,我必会向叔父禀明,事后论功行赏。”

  “那就有劳本初兄为吾美言几句了,日后若有景能够效劳之处,尽管吩咐。”

  “哪里,这本就是绍分内之事。”

  袁绍有意招揽王景,而王景也假意奉承了几句,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第31章 皇帝是最能打的那个

  待王景回返家中,已是两天之后。

  叽叽~叽~

  才刚进门,王景就看见胖成球的小金乌奋力地扇动着不成比例的翅膀,从貂蝉的怀里挣脱,气呼呼地朝自己飞来。

  小家伙很生气,直接跳到了王景肩膀上,还想用鸟喙去啄他的脑袋,仿佛在责怪他为何出门不带上它一起,把它一个丢在家里。

  王景见状也是一乐,反掌间就把小金乌捞到手里,搓圆摁扁,撸得小家伙脑门上的呆毛都竖了起来。

  叽~

  在王景喂它吃了几团丹羽圣炎之后,小金乌才心满意足的打了个饱嗝,被貂蝉小心翼翼地给抱走了。

  王景则是急匆匆地找来王凌和郭嘉,和他们商议对策。

  在得知袁绍竟敢私自释放灾螅趿栉缶婧竺纪犯桥〕闪艘桓觥按ā弊郑骸叭昴显舷胱鍪裁矗旆绰穑俊�

首节 上一节 45/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