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42节

  再不济,至少也可以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结果现在逐鹿之局还未开启,传承就被人给取走了……

  司马徵对此颇为担忧:“九凤的脾气你应当知晓,布了快四百年的局,故意留下的机缘被人不问自取……”

  天驷扶额:“别说了,我去一趟南郡便是。”

  荆州南郡,江陵地界。

  此地旧时本为楚国都城郢都,因位于纪山之南,故而汉以后又得名纪南。

  纪南城外,有一座山。

  山势巍峨壮观,险峻奇秀。

  山城西北角下,有一峡谷,山涧小溪,蜿蜒十里许,两侧翠松悬崖,林涛阵阵,山水相映,风景如画。

  天驷以神游之法,神念横渡千里,跨越高山大河,不过数个时辰,便已抵达此处,停在峡谷入口处。

  “故人来访,还请圣主万勿拒人于千里之外。”

  思能传音不过片刻,山谷内群鸟惊飞,随即一道霸绝傲岸的神念便横扫而至,掀起冲天杀气,传来一道清越辽然的女声。

  “是你!”

  “昔日你助那刘贼伐楚,坏吾大计,今日居然还敢出现在吾之面前?真是好胆!”

  女声艳丽孤高,一音九响,层层迭起,宛若天籁。

  天驷闻声,感受到其中的滔天怒气,面上却是丝毫不慌,反而哂然一笑,挤兑道:“昔日些许恩怨,如今岁月流逝,数百年光阴匆匆而过,想必圣主宽宏大量,必不会为此而斤斤计较。”

  “哼,不用伱特意提醒,本宫输得起!”

  一声清喝,护山大阵层层流转,玉树芳草,次第而开。

  “够胆你就进来吧。”

  天驷嘴角笑了笑,直接踏步而入。

  山谷之中,与外界颇为不同,入目所及之处,无不灵机弥漫,元炁充沛,赫然是一处洞天福地。

  其间珍奇异兽,更是处处可见,在山林中追逐嬉戏,景色之美,人间难寻。

  山谷中心之处,一株巨大的梧桐树上,一只体型巨大的凤凰盘卧其上,祂的一双金眸,睥睨天下,身披云霓,驾驭五彩神光,一体而九魂,正是昔年楚国所崇拜的护国神兽九凤。

  远古之时,九凤就曾屹立于黑帝身侧,至今已然无人能知晓祂究竟历经多少岁月。

  自楚国被灭,项羽又自刎于乌江之后,九凤便一直待在栖霞宫隐世不出,等候时机,自号九灵圣主。

  “说吧,来寻吾何事?”

  九凤并未给天驷什么好脸色。

  天驷倒也不怎么在意:“圣主雅量,其实也没什么大事……”

  正当天驷准备道明来意之时,九凤忽然感受到了什么,勃然大怒:“吾之传承,亦敢不问自取,当真好胆!”

  霎时间,栖霞宫便雷鸣电闪。

  天子一怒,血流漂橹,伏尸百万。

  而神灵一怒,则是天象骤变,万物惊惧。

  九凤正欲展翅高飞,横跨千里,去格杀窃贼,取回神念传承之时,却见天驷横拦在了祂的面前。

  “还请圣主暂熄雷霆之怒,此事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

  九凤本就对天驷十分不顺眼,听了这话,心情更加不爽:“哼,这么说来,这小贼是你的人?”

  至于天驷,他显然不愿解释太多,因此只回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车轱辘话:“现在还不是。”

  九凤则是一脸不屑:“你想保他?”

  “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哼,你那绵薄之力,拦得住吾吗?”

  九凤一挥羽翼,顿时卷起狂风和火浪,其威势之盛,宛若天罚降临。

  祂自诩身份高贵,实力强横,因而行事素来霸道。若非天宫组织来历不凡,祂此时早已一道神光刷上去,把天驷派来的这道神念刷个魂飞魄散了。

  来的只是分身,天驷自然不怕九凤,所以他开口回应时,也是不卑不亢:“区区在下,自然不敌圣主的滔天神威。然取走传承之人,亦并非毫无跟脚。其所修功法,乃是《真阳九炼》。而此功大有来头,乃是当初凤君赐下,与羽族渊源颇深。”

  “休想用凤君来吓唬本宫!”

  九凤的一双金眸,怒火流转,可身体却很诚实,再也没有像方才那样喊打喊杀。

  天驷也没继续激怒对方,而是摆明厉害关系:“逐鹿之局尚未开启,圣主又何必同室操戈?凤君自岐山落子,定鼎周朝八百年江山,而后便不再出手。至于太原王氏,想来不过是念在一丝故旧之情,才……”

  “好了,废话少说。”

  很显然,九凤对于凤君相当忌惮,毕竟对方当初凤鸣岐山,布下千古之局,伐纣灭商,改天换地。

  与之相比,自己只能蜗居于楚地,无论格局、气魄还是能力,都相去甚远,自然很难硬气起来。

  最后,九凤还是服软了,只是嘴还是很硬:“本宫之物,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圣主放心,天宫并非不讲道理,我们愿意做出补偿。”

  先是威胁,后再利诱,天驷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要如何摆平此事,故而面对九凤,他始终不慌不忙,因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只见他缓缓开口:“羲皇祭即将再开,届时圣主可以派人前来参加,最终入围的四个名额里,他必能占据其一。”

  九凤先是沉默,心中略作权衡,最后还是选择接受,只是又提了一个条件:“最终的奖励,我要千丝白藕。”

  “可”

  天驷懒得讨价还价,直接答应下来。

  而此时,尚不知自己逃过一劫的王景,正一脸郁闷的在城中喝酒。

  酒肆里,郭嘉抬头看向窗外:“就快要日落了,元旭作何感想?”

  “奉孝,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王景显得有些气急败坏,本来以为虎牢关前的霸王所留之剑意是白捡的便宜,拿起来之后才知道,果然天下就没有白给的午餐!

  命运的每一份馈赠,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而这次的奇遇,很可能会要了自己的命。

  见王景愁眉苦脸,史阿爽朗大笑:“吾学剑十载,见过无数剑道英才,而他们加起来,都不及元旭你的十分之一。九丈剑意,被你一朝踏破,要不了多久,你就能名扬天下,也算是死而无憾了吧。”

  就连一直带着斗笠的单福,也轻轻拍了拍王景的肩膀,对他露出一副感同身受的表情:“原本以为我杀了人被官府通缉已经够凄惨的了,没想到元旭你比我还惨。”

  郭嘉咳嗽了两声,方才笑道:“可不是嘛,逃脱朝廷的缉捕已是不易,更遑论是躲避一位神灵的追杀了。”

  王景越听越觉得心塞:“你们都别说了,我听着就烦。”

  说完将酒壶一把抓起,直接就往嘴里倒,开始借酒浇愁起来。

  不过王景虽然咸鱼,却也不会因此就放弃抵抗,原地等死。

  只见他手按刀柄,狠狠骂道:“神灵又如何?大不了血溅五步!我还真想看看,神灵到底会不会流血!”

  郭嘉、单福和史阿三人闻言,异口同声地为王景喝彩道:“此言大赞!”

  “元旭好气魄!”

  “哈哈,敢与神灵为敌,不愧是能得到霸王剑意传承之人,阿这一辈子没服过谁,就服你这张嘴,够硬。”

  史阿真心实意地称赞了王景一句,他任侠仗义,做事素来轻狂而无所畏惧。

  可若是让史阿如王景这般,敢于视神灵,他肯定做不到。

  毕竟神灵的传说,谶纬之学,早已深入到了汉朝的方方面面,堪称无孔不入。更何况九凤也并非什么山野小神,而是曾经叱咤中原的楚国的护国神鸟。

  酒舍里,王景一夜苦等,只待天明。

  可直到旭日东升之时,依旧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而一直严阵以待的史阿、郭嘉、单福以及太原王氏之人,无不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只要过了虎牢关,进入司隶地区,纵使是九凤这样的强大神灵,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亲至洛阳来取王景性命。

  无他,洛阳乃大汉之国都,天下鬼神,敢来造次者,龙气镇压之下,唯有死路一条。

  “景,谢过诸位援手之恩。”

  王景朝郭嘉、单福和史阿拱了拱手,虽然昨晚喝“断头酒”的时候,这三位没少挖苦揶揄他,但在那种时候,肯留下来陪他喝酒,这就已经是过命的交情了。

  郭嘉哂然一笑:“元旭出身名门,又天资横溢,气魄过人,如此英雄豪杰,天下少有,嘉怎能不结交一二?”

  此时的郭嘉,刚满十九岁,还未行冠礼,却已经怀抱远大志向。

  他早些年一直在家暗中闭门读书,如今听闻皇帝驾崩,这才走出颍川,想来洛阳看看,顺带暗中结交豪杰,积累人脉。

  至于史阿,也看上了太原王氏的招牌,想要追随王景,闯出一番事业。

  而单福则是杀了人,目前正在被官府通缉之中,到哪都是鸡飞狗跳,都还没来得及改名徐庶。

  得脱死厄,王景也是动了想要招揽单福的心思,毕竟这位可是连诸葛亮都十分看重的顶级谋士啊。

  “元直,可有去处?”

  单福摇了摇头,叹气说道:“单福这个姓名不能用了,我打算改名徐庶,至于以后,随缘吧。”

  王景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开口相邀:“元直有济世之才,岂可殒于狱吏之手?我看不如这样,我为你引荐一位名师,以君之器量,何愁不能成为栋梁之材?”

  徐庶听了,不有心动。

  他这次一时冲动,为友报仇,可杀了人后,想起家中母亲为了自己整日以泪洗面,忧愁到难以入眠,徐庶只觉得非常后悔。

  如果可以,他现在只想外出求学,从此不再舞刀弄剑,每日只知与别人好勇斗狠。

  “元旭所荐之名师,不知是谁?”

  “元直可听说过水镜先生大名?”

  徐庶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王景的牌面这么大,连司马徵都请得动,因此神色振奋:“玄宗五象之名,自是如雷贯耳!元旭认识德操先生?”

  王景摇头:“我不认识啊。”

  徐庶:“……”

  “哈哈~”

  王景也没再逗徐庶,认真说道:“元直放心,待我恳请家父修书一封,为你举荐,想必水镜先生还是愿意给我太原王氏几分薄面的。”

首节 上一节 42/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