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35节

  而这些神通秘术,并非想学就能学的,而是必须与你的“本心”契合。

  若是有违本心,还要强行修炼,到最后怕是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在王景用心筛选之时,陈留城外,魁父之丘。

  一道人影倏然而现,傲立其上。

  此君不是别人,正是前不久刚刚前往水镜山庄与司马徵一晤的龙驹天驷。

  只见他双手并指,合于眉心之处,开启额前法眼。

  法眼一开,幽幽神光,直接无视了陈留城的防御阵法,遍照全城,只为寻找龙气残留下来的痕迹。

  很快,天驷的视线便锁定在了刺史府邸。

  “果然,金水河的封印法阵并无被人强行开启的痕迹,而魏国龙气又消失在刺史府中,看来魏武天命,已经被太原王氏攫取。”

  “接下来,就要确认魏王假的假龙,究竟是被谁人所截了。”

  天驷原地盘膝而坐,两手心,两脚心,头顶心,五心向天,施展神游大千之术,只见他心神化作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振翅向着城内刺史府飞去。

  幻蝶乃心神所化,无形无质,因此视高墙如若无物,直接穿行而过。

  其气似有还无,无声无息,竟连王允这位炼神有成的儒门高手,一时间都未能察觉府邸之中已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幻蝶一一观察府中众人。

  “不是王允……”

  “不是王宏……”

  “不是王凌……”

  “不是王景……等等!”

  天驷心神所化之幻蝶,正欲飞往东厢寻找下一个目标之时,他察觉到了王景身上的不对劲之处。

  “上次见面之时,吾观此子虽有高祖器量,却命中当有一死劫,如今为何死劫未消,身上命数却飘忽不定,难以测算?”

  心念一动,天驷本体掐指估算,发现整个刺史府内,原本缠绕在王允和王宏身上的死劫,同样悄然松动起来,命数变得飘忽不定,而源头则是全都落在了王景身上。

  “改天易命!?”

  天驷心神为之震动。

  知天易,逆天难,太原王氏天命早定,大势洪流之下,几乎是无法更改的事实。

  可偏偏现在就是被人给改了,虽然只是一点苗头,可天驷深谙命数之理,深知易天改命是何等困难。

  须知易天改命,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起初之时,往往都如溪水一般,涓涓细流,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最后才引导俗世洪流,汇聚成浩荡江河,扭转乾坤。

  昔年高祖,便是以这种方式,最终逆转天命,登基称帝,定鼎汉室四百年江山社稷。

  “看来,魏王假的那条假龙,必是被此子所得了。而且此子身上迷雾重重,若非得了龙气之后命数变化,我竟然差点都被瞒过去。”

  天驷心潮起伏,看向王景之时,已然生出“奇货可居”的想法。

  想当初,汉高祖的命数在斩白蛇之后,犹能看出几分异象,显露成王资质。

  而眼前的少年,在吞龙之后,命数却是依旧犹如静水深流一般,不露丝毫痕迹,仿佛不在既定的命数之中,难以推算分毫。

  “不可思议,当真不可思议!”

  “这天底下的人,但凡活着,必受命数干涉,难脱藩篱,因此自古就有天意难测的说法。可此子身上,命数虚幻莫测,当真是奇也怪哉。”

  动念之间,幻蝶飞入王景识海之中,沿着痕迹,一路振翅,横渡学海,登上书山。

  而此时,王景正在领悟古文经学流派的诸般奥义,最后他选择了六经中的《易》作为自己的根本法门。

  王景正想继续深入体悟《易》上所记载的道与理,却不料被幽光所惊扰,心神为之一动:“哪来的蝴蝶?”

  随即他便惊觉起来:“不对!书山之中,象为心映,一心映一象,这只蝴蝶,是他人之心映射在识海之中的象!”

  见已被王景察觉,天驷便不再沉默:“不必担心,我没有恶意,甚至我这次来,还是给你送好处的。”

  扑棱着翅膀的幻蝶,以心心相映之秘术,与王景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而王景却并未轻易就相信对方:“尊驾不请自来,伱的好处,我可不敢收下。”

  “以前我们就见过面了,若我想要取你性命,你现在还能活着吗?”

  “是你?”

  王景此时也认出了对方身上的气息,正是此前有过数面之缘的那个冒牌大贤良师。

  一想到对方深不可测的实力,王景就陷入了沉默之中,虽然不知道对方打着什么主意,但似乎自己没有拒绝的余地。

  “不知尊驾高姓大名?”

第24章 金乌出壳,萌禽来袭

  “怎么,想要打听我的姓名来历?可惜啊,我的真名为天所忌,你若是知道了,恐怕立即就要劫数缠身,至死方休。所以,你确定你想知道?”

  天驷的神念,散发出阵阵冷意。

  王景可不打算莫名其妙地就被卷入到什么风波之中,所以他立马按耐住了心中的好奇。

  “不了不了,在下不过随口一问而已,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说与不说,无关紧要。尊驾有何吩咐,不妨直言,只要是景力所能及之事,绝无二话。”

  “呵呵,贪生怕死,自私自利,机敏狡诈,越看伱越觉得大类高祖。只可惜你不姓刘,若否,或许真能三兴汉室,再为大汉延二百年国祚。”

  王景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想起了自己上辈子收到过的短信诈骗。

  我,秦始皇,打钱。

  瞧对方的意思,似乎自己这等胸无大志的咸鱼,也能当皇帝?

  开什么玩笑!

  你说我就信吗?

  呵呵,天真。

  天驷似乎看出了王景的内心波动:“怎么,你不信?”

  而王景也只是笑了笑:“与高祖比肩,在下不敢。”

  “口说不敢,却对皇权毫无敬畏之心,果真有当年高祖的风范。其实你也不必妄自菲薄,当年楚汉争雄,论睥睨天下之豪情壮志,比绝世无双之神武气概,高祖皆远逊于霸王。可为何最后问鼎至尊之人,是高祖而非霸王?”

  “一个人,若要位登九五,需要的其实并非强横的武力与超卓的智慧,而是必须永远能够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而不受道德与情感的干涉和影响。”

  “这便是为君者应有之器量,高祖就有这样的器量,因此粗鄙的高祖,最终胜过了高贵的霸王。”

  王景听得目瞪口呆,随即疑惑:“高祖在你口中,怎么听着像是一台无情无义的政治机器?”

  “机器?倒是趣味的形容。”

  汉语的神奇,让天驷瞬间就领会了王景口中“机器”这个新名词的具体含义。

  语罢,天驷不再多言,而是向王景打出了一道心神传念:“这是一门能够让你感知和炼化龙气的秘术。修成此法,你便可以将潜藏在你体内的大魏火德龙气转移到金乌身上,让它顺利孵化。趁现在魏武天命还未与你的命格彻底融合,天数未定,否则……”

  “否则怎么样?”

  “相信我,你不会想知道的。”

  “等等,别当谜语人啊!就不能把话说清楚吗?”

  “天机不可泄露,至于原因,你日后自会知晓。”

  说完,幻蝶化作星光飘散无踪,而天驷的心神,也在王景的识海中消失不见,了无痕迹。

  案几前,王景猛然睁开双眸,从识海之中苏醒过来,随后他就发现了自己的脑袋里多出了一门新的功法——《紫薇帝气篇》。

  其中有不少关于星象和阵法方面的知识,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一门教人如何炼化国运的秘术。

  紫微者,南、北斗十四正曜中的帝王之星,象征着至高至贵,伟岸博大。

  这一门功法,毫无疑问非常强大。

  倒不是说练了之后实力大增,能秒天秒地秒空气,横行无忌。

  而是在于《紫薇帝气篇》一旦练成,就可任意催动龙气加持自身的运势。

  一门能够增加自身运气的功法!

  须知晓,一个人只要运势足够高,说不定出门就能白捡一件镇国神器,又或者如那刘备一般,卖草鞋都能遇见关羽和张飞这样的绝世猛将,还能一文钱都不用出,就能忽悠对方桃园结义,成为他们的大哥。

  不过《紫薇帝气篇》虽然强大,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修炼的,至少身上必须怀有“龙气”,而龙气就是这门功法最大的准入门槛。

  身上若是没有龙气,那你还是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从天驷方才的话语中,王景才得知自己身上居然怀有“大魏火德龙气”,说真的,他现在都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该不会是魏王假死在我的手中,所以龙气就转移到我身上了吧?”

  “所以对方的目的,是想要夺取我身上的大魏龙气?”

  “但是不对啊?若是这么简单,直接杀了我不就行了吗?何必如此麻烦?”

  王景对于天驷的话,不敢尽信,也不敢不信。

  毕竟对方想害自己,不必如此麻烦,至于被对方利用,王景倒也想得很开,至少能有被利用的价值,意味着自己现在暂时性命无忧。

  这样想着,王景开始尝试修炼《紫薇帝气篇》内关于龙气秘术的内容。

  “法身,开始解析功法……”

  “调取数据库资料,功法解析中……”

  “嘀嘀,解析失败,无法建立元炁运转模型。”

  王景皱眉,随即换了一个新任务:“分析失败原因。”

  “原因分析中……”

  “法身为理法之聚,根植于天地元炁之变化,无法模拟与思能相关的修炼问题。”

  得到答案的王景,瞬间恍然大悟:“如此说来,想要修炼龙气秘术,我就必须先斩出自己的报身?”

  《三身术》中的报身,正巧是对应了精、气、神当中的“神”,也就是所谓的思能之力。

  “还好,我斩出法身已经小半年了,如今神魂早已恢复,再斩出报身倒也并无大碍。更何况除了《紫薇帝气篇》之外,我还要修炼儒门六经之中与易经相关的神通,也是时候该把二号挂机系统给搞出来了。”

  想到就去做,因为已经有了一次开发经验,设计报身的智能系统时,王景可谓是驾轻就熟,还针对一些思能的特性,对报身进行了差异化的设计。

  以后修炼与元炁有关的道法,就用法身进行挂机。

首节 上一节 35/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