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172节

  “我没事。”

  徐晃稳住自身翻腾的气血,随即便赶紧安抚部下,同时看向不远处徐徐而退的袁绍中军,不由露出遗憾的神色:“可惜了,此战虽胜,却是未能趁机斩杀袁绍,再来,恐怕就没有这等良机了。”

  兵锋受阻,锐气已失,虽然伤势不重,但徐晃也深知以现在这样的状态,根本不适合继续追击,只得见好就收,引兵而返。

  四千大破两万,此战赢得当真痛快!

  得胜归来之时,在城头前聚集了人潮人海,守军士卒无不以震天的欢呼声来迎接徐晃这位凯旋而归的将军。

  这一战,河东猛士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威风,让人见识到了河东人的勇气和实力。

  原本河东新兵对关东诸侯联军的畏惧,也消失不见。

  而另一边的联军大营,却又是另一番情形。

  中军大帐中,袁绍正在生着闷气:“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区区一个徐晃!”

  忽然有亲兵前来通报:“大人,玄德公回来了!”

  袁绍本就心中有气,听了这话更是大怒:“什么玄德公,区区一别部司马而已,此战更是寸功未立,有何资格以‘公’称之?”

  曹操闻言叹息不止,最后还是忍不住替刘备出头,说了几句公道话:“本初此言差矣,今日若非有玄德相救,你我能否逃过这一劫都是未知之数。如今玄德损兵折将,没有功劳亦有苦劳,结果你不思感谢也就罢了,还恶语相向,这岂是盟主所为?”

  一句话,就将袁绍说得闭口不言。

  而在曹操的这一番提醒之下,此刻袁绍也算是回过味儿来了,他就算心中对刘备有再多的厌恶,此刻身为盟主,也不该在刘备出工又出力的情况下说出这种话来,否则传扬出去,必然军心动荡。

  其他各路诸侯可都一个个都睁大眼睛看着呢!

  刘备为你出力,你袁绍因为些许私怨就薄待他,那我们还替你卖命,那不纯纯蠢猪一头了吗?

  不一会儿,刘备步入大帐之中,左右分别是关羽张飞两大门神。

  张飞心直口快,见大家都是坐着,却唯独没有刘备的座位,顿时不满:“吾等战场之上浴血拼杀,护得大军安然而退,难道连一座位都不配拥有吗?”

  袁绍原本就阴沉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

  仗打输了本就很丢脸,你还这么大声说出来,是觉得我这个盟主还不够丢人现眼的是不是?

  曹操与袁绍相交多年,自然深知他好面子的脾性,当即给袁绍使了使眼色,还神念传音提醒他道:“本初,你现在可是盟主,还请大局为重啊!”

  袁绍闷哼一声,最后还是不情不愿地说道:“来人,赐座!”

  就这样,刘备在大帐中,总算是有了一席之地。

  而关羽和张飞,却是还没有资格列席而坐,只能站在刘备身后继续充当保镖。

  “现在人也齐了,该怎么办,都说说看。”

  初战失利,袁绍心知若要拿下虎牢关,唯有率部强攻一途。

  但攻城的伤亡,谁愿意承受?

  诸侯都有自己的利益和地盘,让他们损私而肥公,根本没这可能。

  诸侯中,张邈最先开口:“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今虎牢雄关,有地利天险可倚,一时间我军攻之难破。不若等南路大军逼近洛阳,届时王元旭内外交困,北军孤立无援,吾等再来擒拿徐晃,攻破虎牢,岂不是易如反掌?”

  “对对对,张太守此计甚妙啊!”

  “孟卓言之有理!”

  其余各路诸侯,纷纷出声赞同张邈。

  毕竟攻打虎牢关,死的也许就是自己手下的兵,好处却是你袁家的,凭什么啊?

  我们又不是傻子。

  现在张邈找到了一个能不打仗也可以获胜的办法,对这些人来说,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而袁绍听了这番话,却是气得眉头狂跳,却又不能发火。

  毕竟若是没有联军的支持,光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想要拿下虎牢关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第127章 孙坚和孙策菊花不保了

  洛阳,西园。

  自从上回董承来闹过一次之后,荀攸便亲自领兵坐镇这里,还让高顺驻扎在西阳门,接管禁军,以策万全。

  “侍郎,梁县发来急报,红色密信!”

  红色,代表着最高的警戒级别,是最为紧急军情。

  没一会儿,荀攸便一目十行的读完了密信上所书写的内容,当即面色骤变,下令召集驻扎在京师的诸位北军将领。

  待人齐之后,荀攸当即拿出王景临行前交予他的兵符,对众人宣布出兵南下的消息。

  “诸位,眼下紧急军情,孙坚与袁术共率五万大军,两人已然合兵一处,意图对京师发起进攻。我收到消息,敌军前锋已经逼近梁县,若不阻击,洛阳将岌岌可危。”

  王景与荀攸原本计划是要在洛阳城内钓鱼的,不曾想诸侯联军却先按耐不住了,显然在京师有人暗中与袁绍和袁术联络,为他们通报消息。

  不过在离开之前,王景就曾做过预案,因此眼下袁术发动进攻,荀攸并不慌乱,镇定自若地便开始排兵布阵。

  “徐荣!”

  “末将在!”

  “你率两千湟中义从,以轻骑快马火速驰援梁县,还请务必守住县城不失。敌军若敢强渡伊河,你可半渡而击之。”

  “末将领命!”

  徐荣也是果敢之人,他正愁着刚入王景麾下,自己寸功未立难受重用,如今居然有人不远千里来送战功和人头,让他如何不欣喜若狂?

  得了荀攸的命令之后,他毫不迟疑,立即就从麾下的湟中义从当中精挑细选了两千轻骑兵,星夜疾驰,快马加鞭,南下奔赴前线。

  而在梁县以东十里处,亦有一中年将领斗志激昂,轻兵夜至,于暴雨山安营扎寨,之后又仅带十数名亲随,就赶前往梁县查探。

  当真是一身虎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三国历史上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以一己之力打得董卓西迁长安的江东之虎,孙坚孙文台。

  “父亲,此地便是梁县?”

  只见孙坚的身边,一位年轻小将盎然而立,他约莫十六、七岁的年纪,脸上稚气未脱,身上却有一股豪迈勇烈之气,双眉笔直如剑,斜飞入鬓,眸光锐利如刀,锋芒毕露。

  此人正是孙坚的长子,小霸王孙策孙伯符。

  “此战,我必拔得头筹!”

  孙坚看向梁县城头,目光如炬,双眸燃烧着的,是炽烈的战意。

  董卓祸乱京师之时,孙坚响应袁绍号召,想要在沙场上建功立业,荫子封妻,光大孙氏门楣。

  孙坚虽为兵圣孙武后人,只可惜传到他祖父那辈,早就彻底沦为平民了,家族靠着种瓜为生。以至于孙坚虽有才能,也不过混了个县吏的出身,在帝朝的官场上,属于不入流。

  为了重振家族荣光,他不得不委曲求全,借助袁术的财力和物力组建军队,而梁县将是他踏上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因而不容有失。

  “此地距离洛阳不过六十里路,只要攻破梁县,渡过伊河,一日之内就可抵达京师城下,届时清君侧诛妄臣,主公必可名扬四海,威震天下。”

  程普早年在州郡担任官吏,颇有容貌风姿、计谋策略,善于应答论对,这一番话更是说得很对孙坚胃口,让他开怀大笑。

  “好,诸君宜当与我共勉之,此战若胜,我必论功行赏,届时封候拜将,皆是可期!”

  “万胜!”

  环绕在孙坚身边的诸将,此刻闻听到了这份承诺,无一不是心花怒放,随即人人斗志昂扬,恨不得现在就杀进洛阳,斩奸除恶,立不世之功。

  “待明日大军一至,立刻攻城!”

  孙坚满怀期待,结果等来的却不是援军,而是西凉军兵法大家徐荣!

  清晨时分,徐荣所部便抵达梁县北部的龙门山,麾下湟中义从可谓大名鼎鼎,号称“天下之首”,乃是东汉最为著名的几支外族雇佣兵之一。

  因生活在湟水流域而而得名,主要成员乃小月氏人和卢水胡人之一部。最初于章和二年,也即是一百多年前,由时任任护羌校尉的邓训最先组建,他收养湟中月氏、卢水诸胡中少年健勇者以为义从,称湟中义从胡。

  湟中义从深谙弓马,战术灵活,意志顽强,是天下有数的强军。

  而徐荣本人亦是用兵老道,他尤其擅长指挥骑兵作战,是西凉军中仅次于李傕的兵法大家。抵达梁县外围之后,徐荣并没有着急率军进驻县城,反而选了一处在距离城外十里的平原上就地安营。

  此时此刻,梁县以东的暴雨山,孙坚所部中军大营所在,亦得到了这一消息。

  孙坚派出的探马很快传来重要军情:“侯爷,县城北部发现敌军踪迹,领兵之将乃是徐荣!”

  “来自洛阳的支援怎会如此迅速!”

  营帐里,诸将无不惊叫出声:“而且领兵之人为何会是徐荣?他此前不一直都是董卓的部下吗?”

  由于信息不畅,孙坚等人此时仍不知晓徐荣和西凉军残部都已经向王景投诚,因此眼下突然遭遇徐荣和湟中义从,所有人都是满脸懵圈的表情。

  “哈哈哈,是徐荣又如何?我正好有笔账要和他算!”

  孙坚一声怒喝,顿时将所有人从西凉军甲于天下的阴影中清醒过来,低落的士气也瞬间暴涨:“没错,徐荣不过一匹夫而已,有何可惧!”

  只能说江东之虎不愧是勇烈过人的一员虎将,就是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人格魅力,三言两语间就能提振士气。

  程普相信询问探马更多的细节,然后对照地图,却是直接皱起了眉头:“徐荣不愧是兵家名将,果真难缠。此时他驻兵于外引而不发,与梁县守军互为犄角之势,时刻威胁我军侧后方,让我们无法全力攻城,必须留下半数兵力防备他的奇袭。”

  湟中义从的战力可都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虽然“天下之首”的说法有夸张嫌疑,但确实是天下少有的悍勇之兵,其战力不可等闲视之。

  别部司马韩当,也附和说道:“眼下梁县守军得知援兵抵达,必会拼死抵抗,我军想要破城,难度恐怕又要大上三分,真是可恨至极!”

  原本还想轻松拿下梁县的孙坚,不得不等待大部队的到来,然后再排开阵型,准备强攻破城。

  地处豫西低山丘陵区,周围群山环绕,伊河自西南纵穿东北,将伊川盆地一分为二。

  此地易守难攻,无法突袭,就只能硬啃下来。

  所幸袁术这时候还是礼贤下士的,并没有跳出来扯孙坚的后腿,反而还在军械、粮草甚至是兵力上,给予了孙坚极大的帮助。

  从身份上讲,孙坚眼下算是袁术的部将,不得不依附于袁术所属的汝南袁氏。

  当然,袁术也不得不依赖于孙坚强大的武力,因此双方的配合十分默契,袁术赶在洛阳援军抵达之前,就在暴雨山下,与孙坚成功会师于一处。

  袁术兵多粮足,家世显赫。

  孙坚将士用命,勇武过人。

  两人若能同心协力,还真就是天作之合,毕竟双方都有对方所没有却又十分急需的东西,形成了极强的互补。

  合兵一处之后,孙坚担心迟则生变,毕竟来自京师的敌军援兵不知道还有多少,未免夜长梦多,孙坚当即决定立刻对梁县发起猛攻。

  孙坚果然不愧是历史上能连败董卓和吕布的绝世猛将,他排兵布阵之后,没有坐在后方让手下拼命,而是身先士卒,顶着城头上的箭雨亲自参与攻城战斗,极大的鼓舞了己方士气。

  哪怕是袁术麾下那些出身世家豪族的中低级将领,此刻也被孙坚这头江东猛虎的个人魅力感召,嗷嗷叫的向着城墙冲杀。

  只是半日,梁县就岌岌可危,县城东门差点失陷。

首节 上一节 172/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