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153节

  黄欣放下竹简,气鼓鼓地双手叉腰,对于卫仲道居然无视自己感到非常不满。

  卫仲道自然也是认出了袁莹和黄欣的,当即朝她们两人优雅地行礼,微笑致歉:“见过二位,方才确实是在下失礼了。”

  “哼哼,本姑娘心情好,今天就暂且不与你计较此事。”

  见黄欣如此大度,倒是让卫仲道大感庆幸。

  不过他很快就开心不起来了。

  只见三女看书之余,聊的话题赫然全都围绕着王景展开,甚至就连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大才女蔡琰,此刻也不曾多看他一眼,反倒是聊起王景时,眉宇间神采奕奕,脸颊更是浮现淡淡的红晕,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我的女神不可能是别人的舔狗!

  卫仲道仿佛听到了自己心在碎裂。

  别看他才弱冠之年,实际上早就是一位风月场上的老手了,把玩过的歌伎和舞姬,就算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因此卫仲道一眼就能看出来,蔡琰显然和别的男人关系匪浅。

  可偏偏那个男人却不是他卫仲道!

  再怎么风度翩翩,被人横刀夺爱这种事,卫仲道还是没法忍,心中愤愤不平:“明明是我先看上的,你王景凭什么?就凭你官大吗!”

  当听到三女聊及与王景的约定后,终于找到机会,嗤笑一声驳斥道:“这世上岂有比空气还轻之物?祁侯虽然身份显赫,却也不该如此夸夸其谈,说出如此可笑之话。”

  黄欣和袁莹虽然自己也不太相信,可却不允许有人诋毁她们的偶像,顿时一起凶恶地瞪着卫仲道,狠狠地讥讽起来:“哼,你不知道,就不许别人知道了吗?你以为你是三皇五帝,可以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就连原本对卫仲道感官不错的蔡琰,此时见他诋毁王景,也是露出了几分不悦之色,眸光泛冷道:“元旭兄所说之话,究竟是对是错,日后或可见得分晓,你现在就下结论,未免太早了吧?”

  见蔡琰居然还帮着王景说话,卫仲道更是怒火中烧,满脸的不甘心:“那好,此事究竟谁对谁错,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好了。”

  黄欣气得朝卫仲道做了一个鬼脸:“略略略,你等着看好了!”

  卫仲道也没干等着,而是找了个借口离开后,立刻将这件事情传遍了整个太学。

  没错,他就是要将此事广而告之,让大家都来见证!

  只要王景到时候证明不了有东西比空气还要轻,他就立刻趁机发难,将王景驳斥个体无完肤,让蔡琰好好看看,这世上只有他卫仲道,才是真正的才华横溢,是与她天造地设的一对!

  戌时二刻,夕阳残留余晖,天色将暗。

  王景带着鲁方和翟介等百余名墨者,终于如约而至。

  而城南津阳门外,此时早已被上万太学学子给堵得水泄不通,还有更多闻讯而来看热闹的闲人也是拼了命的朝这边赶,想要来凑这个热闹。

  “听说祁侯今日要在这里得证大道,举霞飞升?”

  “喂喂,你这哪里听来的谣言,传得有点离谱了吧?”

  “啊?不是得道飞升那是什么?”

  “当然是要上天啊,我得到可靠消息,祁侯习得仙人妙法,今日就要在这里当着全城百姓的面,一飞冲天,直上云霄!”

  人群中,谣言传来传去,已然失真,并且越来越离谱了。

  有人说他要羽化而登仙,有的说他修得妙法,要腾云驾雾,遨游天际。

  至于王景原本想要证明有东西比空气更轻的这件事,反倒是没什么人提起,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祁侯出现了!”

  “啊!真是祁侯!我终于见着真人了!”

  一群胆子较大的姑娘挤在了一起,看向王景时不禁露出芳心暗许的眼神,羞涩中带着期待。

  秦汉时代,礼教远不及明清森严,此时女子还可以上街,甚至一起结伴郊游,都是常有之事。

  王景就很喜欢这种氛围,见之满心欢喜,华夏文明,就该这么朝气蓬勃。

  可惜等到宋代以后,儒学不断偏离原先的主旨,加大对人性的桎梏,以至于礼教对人性的束缚也愈加沉重,到时候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恐怕心理上都要被套上层层的禁锢和枷锁。

  真要到了那时,可就看不到这般赏心悦目的景象了。

  不过如今王景来到了这个世界,自然不会让这种悲剧再次发生,他会改变既定的命运轨迹。

  “祁侯朝我笑诶!”

  “笑起来感觉好英俊好有气质啊,若是我们将来生了孩子,儿子的话我想让他平平安安,就叫王靖好了,若是女儿我希望她能如玉一般洁白美好,就叫王瑶吧。”

  “呵呵,我觉得你想多了,祁侯分明是在对着我笑!你别睁着眼睛瞎说!”

  一群待字闺中的少女们,居然为王景撕打起来,其中居然还有不少是出自名门的千金贵女,可见他现在在女性当中有多么的受到欢迎。

  这也难怪,年轻,英武,还位高权重,出身名门,同时又是威震天下的大英雄大豪杰,如此乘龙快婿,天底下有哪个女人能够拒绝呢?

  而见到王景如此受万千少女欢迎,这就让太学的学子们不高兴了。

  “听说祁侯欲与天比高?”

  “呵呵,估计是想要仿制墨家的木鸢,和圣人的学问比起来,此不过奇技淫巧罢了。而且借助外物飞上天,也不怕掉下来摔死?”

  “哈哈,不错,祁侯此举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最终徒费钱财,与国无益。”

  洛水河畔,一群太学学子已经开始对王景冷嘲热讽起来,他们言语间尽显不屑和轻蔑,可谓是道尽了世家内部守旧派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儒门圣言才是世间第一等的妙法,其他百家之学,狗都不学好吧!

  津阳门外,洛河汩汩,蔡琰、袁莹和黄欣三女联袂而至,出现在了王景面前,一起向他热情地挥手示意。

  对蔡琰不死心的卫仲道,也厚着脸皮跟了过来。

  此刻的王景,依旧是不紧不慢地指挥着带出来的百余名墨家子弟,只见这些年轻的墨者手中,人人都提着一盏造型古怪的宫灯。

  四四方方的宫灯,上宽下窄,底部有一个登台,用条形的竹篾固定住,向上正对着收窄的进气口。

  这些造型奇特的怪灯,赫然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孔明灯。

  孔明灯其实并非诸葛孔明所发明,只是因为造型酷似他的头巾,所以才因此而得名。

  蔡琰好奇地看着王景手里的怪灯,檀口微张神色讶然地开口发问:“元旭,这宫灯怎做得如此奇形怪状?”

  王景笑着解释了一句:“此乃祈天灯,只要点亮底部灯芯,就可升空而起,漂浮于天上。火不灭,灯亦不落。”

  蔡琰、袁莹和黄欣三人顿时杏目圆睁,可爱的表情中,露出各种惊奇和不解:“真的如此神奇吗?太不可思议了吧!”

  能够飞天遁地的法器,她们出身名门,也是见过一些的。

  可这些法器,无一不是要耗费大量的思能之力或者天地元炁,且材质非凡,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

  点根蜡烛就能飞上天,简直颠覆了她们对“飞行”的认知。

  而在一旁的卫仲道,闻言亦是满脸轻蔑,不以为然地嘲讽起来:“荒谬,实在是太荒谬了!灯我又不是没点过,怎么可能漂浮在天上,难道祁侯你的灯芯莫不是用了什么天材地宝不成?否则岂能如此轻易便飞上天空,横渡云海?”

  王景被人如此挑衅,却依旧满脸云淡风轻,目光扫向卫仲道:“未请教?”

  而面对王景这位当世第一的名将,卫仲道却态度桀骜,昂起下巴傲然说道:“在下河东卫氏,卫仲道。”

  “哦,卫伯觎倒是提起过你。”

  王景冷冷一笑,语气淡漠,神色中的轻蔑和不屑毫不掩饰。

  整个河东卫氏现在都要跟着北军一起搞毛纺织产业才能赚钱,连家主卫觊都得对我毕恭毕敬,你卫仲道算什么东西,有何资格跟我没大没小的?

  虽然王景没这么说,可表现出来的态度却十分明显,根本没把卫仲道放在眼里,只把他当成了一个无理取闹的熊孩子。

  “祁侯,你!”

  卫仲道很不服气,还想开口,却被王景唤来了两名随行的剑卫,当场赶人:“让他给我滚。”

  “是。”

  两名身披寒光铁甲,手持玄铁大剑的剑卫二话不说便上前架起了卫仲道,他那瘦如麻杆的身体,哪里抵得住两个如狼似虎的军中锐士?

  整个人两脚离地,当场就被强行带走。

  终于,王景感觉自己的耳根清静了不少,脸上再次朝蔡琰她们露出微笑:“好了,让我们开始正事吧。”

  话音一落,鲁方和翟介也带着一众墨家门徒,神色激动的将祈天灯轻轻放到了地上。

  随后就见王景掌心朝天,五指虚握,手中燃起烈火,转眼间便化作道道飞焰,瞬间点燃了祈天灯上面的灯芯。

  橘红色的火苗,在渐渐晦暗的天幕下燃烧起来,灯火周围的空气亦随着加热而不断膨胀。

  在无数人的注视下,原本在地上纹丝不动的祈天灯,竟然真的缓缓飞起,飘上了天空,仿佛一颗颗明亮的星辰。

  “苍天在上!居然真的飞起来了!”

  黄欣最先惊叫出声,其余二女也难掩惊容,一双明眸,仿佛有水波流转,露出震撼莫名的神色:“居然真的能够浮空而起?不过是一根蜡烛而已,居然也有这般不可思议的力量?”

  对她们来说,眼前所见的一切,实在是太过颠覆认知。

  无需法器,更无需施展任何玄奇的异术和秘法,仅仅只是用了一根蜡烛,就能让一盏竹纸制成的灯笼飞上天空,这简直太神奇了!

  简直就如同神迹一般!

  不仅蔡琰、袁莹和黄欣三人心情激动,就连跑来围观的太学学子和洛阳居民,也无不为之震撼。

  “灯!真的灯飞起来了!”

  “上百盏灯啊,总不能都是法器吧?”

  “听说这灯就是用竹子和麻纸所做,应当不贵吧?唉,也不知道祁侯卖是不卖。”

  至于一些愚昧的人,已经当场吓得跪地磕头,向着祈天灯不断祈福,在他们看来,能飞在天上的,不是神仙就是神迹。

  而在此时,被驱赶到人潮外围的卫仲道,也是整个人都直接看傻了眼,嘴里不断念叨着:“怎么可能真的飞起来呢?怎么可以飞起来呢!这没道理的啊!”

  语罢竟吐血倒地,昏迷不醒。

  “喂喂,你没事吧!”

  “仲道兄!你要振作啊!”

  一群人手忙脚乱地赶紧上来帮忙,但更多的人,依旧举头望天,目光怔然,心绪久久不能平复,被眼前所见深深震撼。

  而在另一边,蔡琰也终于回过神来,第一时间就向王景追问:“元旭,可否告知琰,这祈天灯究竟是如何飞上天空的?”

  随着蔡琰靠近,王景感觉到鼻尖上飘来一阵幽幽暗香,顿时心情愉悦,笑着对她解释起来:“昭姬既然问了,我自然知无不言。其实原理很简单,我只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自然现象罢了。空气受热之后会膨胀,密度随之降低,所以才能浮空而起,越飞越高,直至灯火熄灭,便会再次受到引力的作用而坠落。”

  热胀冷缩的现象非常常见,原理也并不复杂,因此王景只是稍作解释,蔡琰就立刻弄明白了其中的因由。

  “想不到竟是如此简单。”

  蔡琰心中依旧觉得不可思议,更是对墨学产生了兴趣,以前的她,是真不知道一些看似浅显的现象,经过钻研之后,居然能够转化为如此神奇的知识。

  王景造祈天灯,仿佛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是给今日前来围观的所有人,告诉他们这世上除了武功、道术和圣言之外,还有第四股力量,可以被人类所掌握,其名曰科学!

首节 上一节 153/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