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447节

  檄文内引用了很多史料,根据史料记载,最早追溯到一千八百年前,中原的航海家们就抵达了南洋海域,这片海域也一直是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一千年前,因为西域陆路堵塞,阿拉伯商人走海路抵达,中原王朝开启了海上丝路。二百年前,三百年前,郑和下西洋,宣誓主权。所以,西方殖民者趁着中原王朝走神的空挡,占据南洋的举动,大周帝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最后阶段,强调了,大周帝国爱好和平,也愿意与友好国家达成友好条约,但是对那些不友好的国家,必定给予坚决打击。大周的威严不可犯。

  这份檄文,从西洋人的角度看,就是强盗逻辑。人家西班牙人与荷兰人称霸海上的时候,有你中原帝国什么事情?人都在东南亚殖民二百年了,你现在才说自古以来?早干啥去了?

  不过也就是心里这么想,嘴上是不敢说出来的,死道友不死贫道,在这里也是一样的。

  当然了,如果西班牙人与荷兰人打赢了,他们是不介意偷偷提供一点帮助的,比如,买几条战船,补充一点军需之类的。如果大周输的很惨,他们更不介意一起到广州来,跟贾琏这个混蛋好好谈谈,该怎么扩大一下自由贸易的范围。

  现在结果还没出来,只能在心里暗暗的想。从实力对比看,西荷两国毫无胜算,没看见欧洲最强的两个国家都与大周帝国签署了友好条约么?

  海上霸主英国都怂了,可想而知大周的国力有多强了。

  客观的来说,现在的英国深陷北美,同时印度还没彻底拿下,维多利亚女王还没影子呢,英国实力还没达到巅峰。

  一直到印度被掌控,进而打开大清的国门,英国的国力才算达到巅峰。当然也就是这样了,很快布尔人就给英国人脸上的遮羞布扯了下来。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这个时空英国人还有没有机会成为世界霸主都两说呢。

  迪奥见过英法在广州的人员后,掌握了足够信息,显得非常乖巧,安心的等待来自巡抚衙门的召唤。

  怎么说呢,最近两年,大周帝国的军队,没少在澳门周边演戏,动不动就是枪炮轰鸣,很吓人的。

  至于那艘投降之后被缴获,当做战利品拖回来的葡萄牙商船,迪奥作为总督,也只能让它自求多福了,如今迪奥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通知就到了,所有人服从安排,登车前往出征仪式现场观摩。

  马车走在水泥硬化的道路上,各国驻本地人员早都麻木了。就城市建设水平而言,伦敦就是个农村乡镇,巴黎是城乡结合部。

  而广州,不过是大周帝国一个边陲城市,京城是怎样的,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只有本地的英法商贸负责人才跟团去过京城,大家伙就听着俩在马车上吹牛,大周帝国的京城是何等的辉煌,紫禁城是何等的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尤其是见识过大周接待的礼仪,见过仪仗队,更是好一通吹嘘,什么陆地上的无敌之师。

  这类吹牛,在场的西洋人都是信的,没法子不信,打开窗口看一眼,道路两侧肃立着卫兵,十步一个,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站立如松。

  下车之后,看到高大的主席台,以及在台下列队整齐的官兵已经先到一步,西洋众人窃窃私语。

  接待人员领他们到专门的观摩区,然后大人物进场了,翻译在一边讲解,来的都是谁,有个皇子是皇位继承人之一,两广代总督,广东巡抚贾大人,大家都知道的。

  现场其实也没多少人,也就是三千人左右,南洋陆军第一镇第一标,以及水师一部人马。

  贾琏登台,宣读《告西洋各国及讨南洋不臣书》,这份檄文加了点料,洋人不是很懂,什么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更不懂中原帝国的疆域,在过去几千年是没有固定边界线的。一个地区,是实际控制,还是羁縻,是藩属,要根据帝国的实力来决定。

  大概意思大家还是听懂了,周帝国是在这片地区的话事人,没有经过我方允许,擅自进去并开设殖民地,以前因为有别的原因没顾上,现在要收回来了。西荷两国不尊重大周帝国,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观摩区还能看见军港,所有人都看见了大周帝国的二级战列舰,一共四艘,依次出港。这说明,大周帝国的主力舰队出发了。

  最后是分列式阅兵,在鼓点的节奏之下,整齐列队的第一镇士兵,经过主席台时踢正步的一幕,彻底让这帮西洋人胆寒了。

  他们哪里见过这个?别说他们没见过,同在主席台上的李元也没见过这个。

  整齐的脚步声,如同巨大的鼓槌,一下一下的敲击在心头,让人头皮发麻。寒光闪闪的刺刀,整齐划一的动作,杀气腾腾的呐喊。

  所有队列都一样,最终走出了阅兵现场,向远处的码头而去,直接登船出征了。

  所有现场观摩的西洋人,经历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阅兵后,都生出了同样的念头,在这片土地上,周帝国是不可战胜的。

第514章 一切顺利

  贾琏一贯认为,战争是最复杂的事情。因为交战双方都是人,而人又是最复杂的。

  作战计划这个东西,永远是计划跟不上变化。

  你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但你没法控制对手。

  事实就是做了事先预案,却一个都没用上。

  也许是情报封锁的太严密了,也许是别的原因,总之西班牙舰队与往常没有太多的变化,除了正常的海上巡逻,舰队主力一直在港内。

  就在贾琏认为可能冲进马尼拉湾,将西班牙舰队堵在港口内,才会暴露主力舰队行踪的时候,突变发生了。

  “轰轰轰……!”连绵不断地炮声传来,大帝号舱内正在与李元对弈的贾琏,丢下棋子冲出舱门,直奔舰桥。

  李元稍稍落后,也跟了上来。

  “望远镜!”贾琏一伸手,副官将望远镜带过来。看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没有看见战场,远处的炮声渐渐的消失。

  前面的战舰上,信号旗升起,【前锋遭遇敌舰三艘。】

  “距离马尼拉湾口还有多远?”贾琏没那么紧张了,区区三条船,遭遇主力舰队,跟送死没区别。

  “不足六十海里!”副官是水师学堂的应届毕业生范平,带着点广东口音的官话很有特点。

  “大人,吉姆副将那边发来消息!”桅杆上的瞭望手大喊。

  “前锋分舰队遭遇敌巡逻舰队,短暂交火,敌舰后撤,为防备陷阱,舰队前锋并未追击。”

  贾琏这边听的消息,实际上是这么一个情况。

  前锋分舰队一共六艘三级战列舰,与主力舰队距离约三海里,分舰队指挥官为英国人约翰,在皇家海军时只是一个上尉,在南洋舰队因为表现出色被提拔为裨将,相当于准将。

  遭遇敌巡逻舰队之后,对方并没有第一时间逃窜,而是狂妄的迎上来,距离约八百米时,示威性质的开火,约翰下令还击后,敌舰掉头逃走,双方都没战果。分舰队方面因为是异地作战,不敢追击,反而降低航速,并派飞剪船回头报信。

  在没有无线电时代的海战,联系就是这么麻烦,只能靠旗语,好在还有飞剪船,可以来回穿梭报信。

  这个时候的大海上,如果有个俯瞰镜头,呈现在面前的是这么一幅画面,两条由风帆战舰组成的长龙,在海上起复,贴着海面在舞蹈。

  站在贾琏的角度看,右手边的另一条纵队,实际距离在八百米以外。

  贾琏与李元所处的自然是大帝号,这艘船改装的更为舒适,贾琏没必要没苦硬吃。

  比起此前,唯一不同的就是整个舰队没有女性,贾琏身边也只带了一个柱子,两个副官。

  李元也很低调,身边就带着四个内侍,侍女一个都没带。

  “大人,吉姆副将已经下令,舰队主力全速前进,赶往马尼拉湾口。”

  贾琏没有表态,本来就把海战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了吉姆。

  说实话,贾琏最意外的是李元能跟着一起来,这一趟风险其实很大,这个年代的航海,基本就是在搏命。万一遇见了台风,后果真不好说。

  “转告吉姆,一切都交给他了。”贾琏再次重申对吉姆的信任,没法子,打海战只能向洋人学习。

  吉姆也确实没有辜负贾琏的期望,这一路上在他的指挥下,舰队顺利的抵达马尼拉湾的外海。

  战前的一切预案都没用上,这并不是坏事,对于贾琏而言,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才是他最关心的。

  这次对马尼拉的军事行动,贾琏最担心的不是战舰,而是运输船队,整个新编南洋第一镇,全都拉来了。

  人员辎重加一起,一百五十多条船呢。舰队的使命与其说是海战夺取制海权,不如说是为了护航。

  站在李元的角度,过去大半个月的航行,实在是太难熬了。每天除了看看海钓钓鱼,就没别的事情可做,贾琏的围棋水平太臭,跟他下棋是折磨自己。但也没别的事情可以做,带来的书都看完了。

  海上的漂泊对于贾琏而言,谈不上好坏,可以肯定是好好的休息了二十天,每天还能在加班上锻炼身体,因为公务与女色耽搁的锻炼,最近捡起来了。感觉现在的体力,可以拳打南山幼儿园,脚踢北海养老院。

  远远的已经能看见海岸线了,舰队上空传来了欢呼声,夕阳在还在海面上,海水是红的。

  “运气不错!”贾琏感慨了一声,潜台词是没遇见坏天气。

  实际上这段时间也确实如此,出发后一直风平浪静的,雨滴都没落下一颗。

  非要说最折磨人的,就是吃不到绿菜,只能吃点豆芽,豆腐,咸肉之类的,海鲜这个东西,顿顿吃也腻了。

  “飞剪船来了!船上来人请求登舰。”

  爬上船的赖三看见贾琏,立刻上前叩首:“小的赖三,见过老爷。”

  不要笑话赖三的言行,在这个时代,能给贾琏做家丁,那是一件非常有面子,值得自豪的事情。

  “起来,贾家不兴跪拜。”贾琏开口语气严厉,赖三赶紧爬起来。李元站在一旁安静的看着,这一路他都非常安静,绝不开口干涉。

  “西班牙人都在干啥?”

  赖三恭敬的作答:“小的出发时,正好听到炮台处敲钟了,整个市内都乱了,西班牙人的舰队并未出港。其他的暂时不知。”

  贾琏听了微微皱眉,李元凑近了低声问:“贾先生,好事坏事?”

  贾琏笑道:“不好不坏,也是预料之中最正常的反应。换成我是西班牙总督,也会采取固守的策略,拖上一段时间,等待荷兰人的增援。再结合外来人到本地,很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病疫,也就是水土不服。以及后勤补给等问题,以拖待变肯定不会有错。”

  “这样啊,孤看了计划,如敌不出,则远离堡垒登陆,从陆地上发起攻击。西洋人修的堡垒,与本朝的城池有何不同?”

  李元还是很好学的,此刻丝毫不摆架子,虚心求教。

  “西班牙人修的是棱堡,进攻的一方,无论从哪个角度进攻,都不会出现防守死角。”贾琏很耐心的解释一句。

  李元听了顿时大惊失色:“如此,难不成要长期围困?着急进攻,伤亡过大,得不偿失啊。可要拖上一年半载的,也……。”

  贾琏笑着开口打断他:“殿下多虑了,如何对棱堡发起攻击,南洋新军做过相关的演戏,并且不止一次。当然了,如果守军出城野战,自然是求之不得。如果龟缩不出,也不怕他棱堡坚固,再难打的堡垒,也是有弱点的,棱堡也一样。”

  见到海龙头的时候,贾琏谈不上失望,毕竟在堡垒区之外六十里处登陆的过程,并没有遭到阻击,还是非常顺利的。

  次日,南洋新军第一镇开始登陆之后,贾琏立刻把吉姆等海军将令叫来,开了一个会。

  “敌舰队缩在港口内,完成登陆掩护后,主力舰队围住港口,分舰队在外巡逻,一旦发现荷兰人的舰队,立刻通报,主力舰队提前迎战,避免被前后夹击。我相信,陆地上可以完全围住堡垒区,确保信息无法传递进去。”

  吉姆先说了计划之后,海龙头介绍情况:“最新的消息,今日城内西班牙人全部退守堡垒区,本地土著在华侨聚居地外集结,恐有围攻劫掠之意。本地华侨头领陈氏族长,托卑职给大人带句话,但有驱驰,莫敢不从。”

  这个话贾琏听着也就是笑了笑,没有太当一回事。殖民者最擅长的就是打一派拉一派,搞所谓的平衡。在马尼拉的华人,作为少数派,平时主要是给殖民者当买办,并且在矛盾激化时,被推出去做挡箭牌,给本地土著撒气用。

  现在大军登陆了,说的好像敢不从一样。

  “贾大人,以南洋第一镇万余之精锐,围攻本地近三万之西洋蛮夷,兵力上会不会捉襟见肘?”李元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贾琏笑着摇摇头:“殿下不必担心,我们不是西班牙人,不搞殖民者的那一套。原则上,即便是本地土著,愿意合作的,也可以既往不咎。当下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消灭西班牙殖民者。据战前掌握的信息看,马尼拉城区的西班牙人,大概有三万出头,算上散落各地殖民点,能有五万人。而本地人呢,就算我们再能打,还能把本地人都杀光了?”

  李元听了沉默不语,低头思索的时候,贾琏回头对海龙头道:“为表达诚意,明天一早,你和你的人带路,第一标直扑华人区,保护华侨。其他的,等见了华侨首领再说。”

  嗯,西班牙人作为击败了奥斯曼人的主力,此次作战居然意外的怂。也许是在殖民地当老爷当习惯了,缺乏主动出击的勇气。

  战术上是没问题的,但是就士气而言,确实无法认可。

  贾琏开会的时候,西班牙总督和舰队司令也在激烈的争吵。

  舰队司令要求率部出击,趁着大周舰队原来疲惫,打他一个立足未稳,但是被总督拦住了。非但不让出击,还让水师官兵上岸,拆下一部分舰炮,增强堡垒的火力。

  总督大人的意思,有坚固的堡垒,还有充足的粮食,又不缺水源,守个一两年不好么?大周帝国虽然强大,但从万里之外跨海而来,别的不说,人员能不能适应气候,疟疾会不会大面积的泛滥,携带的粮食如何补给,有没有足够的医护和药品等等,这都是过去大航海时西班牙人遭遇过的问题。算上舰队的人员,西班牙总督至少能有一万人参与防御战,既然如此,为何要冒险呢?

  说句不好听的,拖到年底,没准大周舰队就先去打荷兰人了。再说了,荷兰人虽然结盟了,却未必肯来救援。

  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主教弗朗克支持了总督大人,并以过去一年来,总督一直在做准备工作为理由,才算做出了最终决定。

  决定之后,弗朗克才告诉两位,在他的暗示下,本地土著教民,已经按捺不住,要去华侨区洗劫一番了。

  此言一出,婆罗洲总督大惊失色道:“坏了!立刻派人去阻拦他们。”

  一脸阴森的弗朗克冷笑道:“来不及了,过去半年内,土著与华裔的矛盾一直在加深。作为外来者,华裔积累了太多的财富,如今我们的人都退进了堡垒区,土著根本不受控制,如果非要阻拦,可能连我们一起打。”

  舰队司令诺阿看着主教的眼神里带上了愤怒,开口怒喷:“后果呢,主教大人想过后果没有?”

首节 上一节 447/4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