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392节
贾琏抬头看她,眼前的少女,比上次要有人味一些。
“居士在此住的还习惯么?”贾琏客气一句,妙玉听了一脸惆怅道:“习惯不习惯的又如何?一直都这样呢!”
这文青病应该是晚期了,没有抢救价值了。
贾琏都想一走了之了,还是耐心的与她说话:“怎么,居士不请贾某一杯茶喝?”
“前些日子,有人送了点栾瓜片,正好有雪水,今天没风,去后面的亭子里煮茶吃,顺便赏雪如何?”妙玉居然主动发起邀请,可见她日常的无聊。贾琏倒也不拒绝她的好意,做个手势道:“如此,先谢过了。”
七八个缁衣女子,在后面的亭子外忙活,搬来了各种器具,妙玉在一旁让人家当心点。
讲究她是真讲究,雪水煮沸腾了,一套花里胡哨的程序下来,一壶茶泡好,递给贾琏一杯后,看着贾琏喝了,多少有点期待的问:“如何?”
“你当我是牛嚼牡丹就好了,其实喝茶不算什么,看着素手烹茶的过程,才是最大的享受。”贾琏习惯性的胡说八道,不说茶,说人。
妙玉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固然有身边人刻意为之的培养,总归是花季少女,天性在那,听了贾琏的赞,自然做不到古井不波。
“贾大人这些话,还是回去对家里的妻妾说才是。”妙玉看似淡淡的回应,恰好暴露了内心的波动。
贾琏起身拍拍屁股:“居士过的称心,贾某便安心了。茶也喝了,人也该走了。但有事情,居士可派人往贾府传话!”
说走就走,倒是很干脆,妙玉倒是愣住了,还打算与状元坐而论道呢,怎么就走了呢?
“贾……。”妙玉欲言又止,没有叫住贾琏,目送他大步流星的往外走。
【他应该是懂茶的!】妙玉脑补,贾琏懂个屁的茶道,人世间值得关注的东西太多了,哪有太多的精力用在这种没啥用处的事情上。
贾琏再不走,怕是会说出一番话,【你这茶价钱不低,一斤茶够京城一户人家吃一年的。】
贾某人虽然也挺混蛋的,在朝为官,心里还是有民生的。
城南的地面上,随着除夕的接近,越发的热闹了。
走在街上,空气中弥漫着肉香。说明很多人家在炖肉。一年到头,能吃上几顿肉的日子,对于城南的屁民而言,就是好生活了。
哪里会想那么远,什么茶道,大碗茶不也能喝,也照样解渴么?
一身便衣的承辉帝,闻到了空气中的味道后,脸上多了几分笑容。
“这一片的百姓,日子过的不错。”对身边的裘世安说了一句,正要继续溜达时,远远的看见贾琏,没穿官服,随意的在街上溜达。
要说热闹,自然是城东热闹,城南这边差多了,若非这一片不少住户是神机营官兵的家属,引来了许多小商小贩,还开了不少饭馆,这一片根本谈不上热闹。有人了,有买卖可做了,才会热闹。
“奴才打听过,多亏了今年的冬菜买卖,这一片不少人家的男丁,都有一份事情做,或买菜,或搬运,每日都有点进项。”
承辉帝听了感慨道:“这便是民生啊!”说着话,走向贾琏,这厮停在一个卖糖葫芦的老头跟前,跟人闲聊呢。
“老汉,生意如何?”贾琏不是随意乱问的,这玩意能看出很多东西来。
“小本经营,算不得买卖,大爷要不要来一根尝尝,这可是挑最好的山楂做的。老汉做这个营生三十年了,没人说不好。”老汉的心思还在生意上。贾琏听了微微一笑,看他抱着的稻草编的杆子上,插满了糖葫芦,可见今天的生意一般。
“好,我买一点。”贾琏顺手掏袖口,没摸到铜钱,抬脚踹柱子:“付钱!”
柱子闷声道:“要几个?”
贾琏看看老汉眼神里的喜悦,笑道:“都拿了吧,这杆子也带走。”说着再问老汉:“平日买卖如何?”
老汉不着急回答,先把钱接了,四十个糖葫芦,二十文钱,认真的数了数,眉开眼笑道:“平时一文钱三串,每天都能卖完,年底试着涨了点价,今天不好卖,多亏了这位爷。”
贾琏追问:“你这糖稀是自个熬的么?”
老汉笑道:“那是自然,这糖稀用麦芽熬的,老手艺了。”
贾琏笑道:“老汉不老实,你这四十串,二十文钱,一个月下来,能卖出六百文,一两银子都不到,你吃什么?家里老的小的,都张嘴等着吧?若一文钱三串,更加不堪了,这买卖不做也罢。”
老汉顿时吹胡子瞪眼:“这位爷,可不兴瞎说,老汉做这营生,也就是年底才有的买卖。不然也没地找山楂去。”
贾琏见他眼神躲闪,笑而不语:“行,老汉说的都对。祝您生意兴隆,走了。”
刚转身,对上了承辉帝,贾琏稍稍愣了愣,立刻上前抱手:“黄大爷,您吉祥!”
承辉帝回礼抱手:“客气,客气!一起走走?”
贾琏自然跟着后面一起走,承辉帝走几步便问他:“你与老汉交谈,似有深意,说出来听听,老汉哪里不老实。”
“那老汉应该卖完了一回了,又取了一回。只不过财不露白,没说实话。微臣就是想了解一下,做小买卖的人收入如何,只有这些最底层的人,他们的真实收入,才对这个朝廷的影响最深刻。”
这个角度看问题,承辉帝有点不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点点头:“有道理!他若去了东市,怕是要交一文钱的进场费。”
贾琏摇摇头:“不止,官方收一文钱,坐地虎收两文,生意不好,一天白忙活。当然这是以前了,今年没坐地虎收钱了。这一文钱,就是家里老小嘴里的一碗饭,是老汉的孙子吃饱了,围着他要糖葫芦吃时脸上的笑容。”
一番话听的承辉帝深有感触道:“今天朕走了好一阵,所见所闻,令朕欣慰不已。天子脚下,总算有点首善之地的样子。你那个严打,不错,很不错!以后要经常搞,市井小民挣一口吃的,他们都要从牙缝里抢夺,真该死啊。”
贾琏没有顺着这个话题去说,而是转移话题:“市民与农民不一样,农民以土地为生,市民则需要就业。朝廷想要百姓活的好点,就要想法子创造就业。否则,没地方挣钱去,再好的治安也是白搭。”
一个市民,一个农民,贾琏放在一起说,自然是有意义的。
承辉帝听了沉默不语,贾琏还是在暗示他,农民更惨。城南这边情况好,是有特殊原因的。
贾琏看承辉帝的表情,便知道他被触动了,笑着继续道:“索性今年城北的好些百姓,年底农闲,也有了干活的去处。”
承辉帝听了这话,顿时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贾琏指的是冬菜,采摘,运输,都要人。还有道路的修缮,环境卫生的维持,这些都需要人力。五城兵马司在年底之前,搞了好些个小工程,修路,修下水道,危房修缮,等等等。
看似都不那么起眼,实际上意义很大,很多工匠的家就在城北,他们生活的改变,才是这个城市活力的来源。
“走,去城北看看!”承辉帝来了兴致,裘世安赶紧拦着:“老爷,不早了,该回去了。”
承辉帝怒道:“你这老……狗,就会扫兴!”
第454章 牛继宗问策
一个国家只有绝大多数人过上了好日子,这个朝廷才会稳定。
出宫一趟的承辉帝,明显的感到了变化。
当然这也仅限于京城,出了京城,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儒家治国的最高境界叫天下大同,想法非常的美好,但过于朝前了。
生产力的问题没有解决,就算解决了,还有分配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所谓大同都看不到希望。
回宫的路上,承辉帝的心情还算不错,非常欣赏贾琏看问题的角度,忍不住对裘世安赞叹道:“朝中诸公想必也是懂的,可惜无能为力。”
裘世安没有接这个话,因为最终还是回到了最根本的问题,人的问题。
人类社会,所有问题都是因为人而产生的。人心,是很难一致的,或许有时一致,多数时候是不一致的。
贾琏说的农民,承辉帝心里很清楚,国内的农民过的什么日子。登基以后,皇帝重振龙禁尉,消息渠道不像以前那么闭塞了。
“当初太上皇未必不知道民间疾苦,……。”承辉帝自言自语的说个开头就闭上了嘴,扪心自问,如果当初他是太上皇,从一群皇子中杀出来,为了坐稳皇位,想必也会采取相似的策略,一切都要给稳定的皇位让步。
贾琏没回家,去了尤二姐处,这地方怎么说呢,总有点莫名的吸引力,不自觉的就走到了这里。
尤老娘忙不迭的出迎,贾琏寒暄两句,问她年货收到没有,尤老娘笑眯眯的回答:“收到了,还收了三份。”
“三份?”贾琏愣住了,哪来的三份啊?
尤老娘解释道:“兵马司送了一份,倪二送了一份,研发司一个叫马三的送了一份。”
贾琏明白了,忍不住嘀咕:“马屁精!”仔细想想,换成谁在自己的位子上能不飘啊,下面的人太会了。
“兵马司那边送的礼最重,几位大人还封了五百两银子,说是给新人的一点心意。”
贾琏越发的沉默了,老子包个女人,你们都要来捧臭脚。
浑身香喷喷的二姐出来,看见贾琏眉梢一喜,上前说话:“不是说年前不来了么?”
“那我走?”贾琏笑嘻嘻的做势要走,二姐赶紧拉住:“来了还想走?”
没机会接触柳湘莲的尤三姐,从屋里出来,站在门口,平静的看着贾琏道:“二爷来了,给您请安。”
语气有点敷衍,贾琏觉得她主打一个无精打采。
“怎么,不请我进去坐坐?”贾琏就是口花花,不料三姐听了身子一闪,帘子一撩:“请吧,二爷。”
女人的闺房是能随便进的么?贾琏犹豫了一下,身后有人推他一下,这才动了脚步,贾琏回头看一眼,竟然是尤老娘。
卖了一个闺女不够,还要卖第二个?
三姐的闺房比二姐的要简单一些,墙上没挂字画,倒是挂了一把宝剑。
贾琏看着宝剑道:“你还会舞剑?”
三姐不免自豪的挺胸:“这地方小施展不开,哪天给二爷露一手。”
“行,我等着。”既然进来了,贾琏就厚颜坐下,等三姐奉茶,有趣的是,二姐没跟进来,看意思是被拖走了。
“快过年了,有没有给自己打几副头面?”贾琏没话找话,尤三姐靠着炕沿,斜眼看他,低声道:“没钱,也没人送。”
怎么就没钱了?我给你的水粉钱呢?贾琏想问一句,又及时闭嘴。只要问了,肯定得一句【那是傍身钱,轻易不能用。】
有时候说再多的话,不如做一件事,贾琏当即掏袖口,也没数,摸出几张票子放桌子上:“拿着,想置办点啥就去。”
说完不等三姐答话,贾琏起身要走,三姐过来抓住他的袖口:“这算啥钱?”
“你说啥就是啥。”贾琏笑眯眯的回她,这女子有点矫情,得逼她一逼。
“每月少不得要来三回!我知道你身边的人多,照应不过来。”三姐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贾琏差点没听清楚。
听明白后,很不要脸的一伸手,给腰搂着,炕上两人坐在一处,手不老实的乱窜。
尤三姐新手上路,当不得他的四处出击,没一会便呼吸急促,浑身软成了一摊烂泥。
人在京师,回西北部现实,住在这个地方还是贾琏张罗的,还有二姐做了样子。只能说,身边的人,真的能影响一个人,有尤老娘在耳边灌输,三姐顺势就从了。
晚上的饭自然是在新人的屋里吃席,一家三口作陪,显得很不成体统。但怎么说呢,西北那边胡汉混杂,没那么大的规矩。
加之贾琏对这些规矩,也不是很在意,所以就这样了。
又是一夜荒唐,贾琏方知,什么叫腿很有力。不愧是练过舞剑的。
晚上睡的迟,早晨起的自然就晚,晌午了,贾琏还在炕上。
醒来时迷迷糊糊的觉得味道不对,看清楚坐在炕头的尤氏,贾琏眨眨眼,立刻化解了尴尬,只要我不尴尬就没事。
“你怎么来了?”贾琏懒洋洋的坐起来,靠在炕头。
尤氏抬手点他额头一下:“就知道你当初没安好心。”
贾琏笑道:“贾某好色又不是一天了。”
尤氏生了儿子后,心头了了一桩事,此刻心里还是有点酸,却也只能忍着,伸手钻进被子,拿捏道:“以后每个月至少一回。”
贾琏点点头应了,这要求不过分。
尤氏这才放过他,起身出门,没一会三姐进来,嘀嘀咕咕:“宁国府的大奶奶,这算什么事?”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