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361节

  “二哥,您这民,指的都是哪些人?不能说官绅是民,庶民就不是民?地方官自诩为天子牧民,听听就得了,您别当真啊?这天下庶民乃绝大多数,朝廷的税赋基本由他们承担,他们才是朝廷的基石。”

  兄弟二人的对话,越来越上火的时候,承辉帝咳嗽一声,打断了两人的对话,淡淡道:“都回去吧!明天过节,早点来。”

  哥俩停止争论,告退之后,各自回家。

  承辉帝揉着眉心,为兄弟俩头疼的时候,裘世安进来汇报,通政司那边送进来一堆奏折,都是弹劾贾琏的。

  承辉帝顿时大怒,狠狠的一拍书桌:“朕就想过个舒心的上元节,他们都不肯放过朕么?岂有此理!”

  裘世安陪笑道:“圣人,还是看看吧,看他们怎么说的。”

  承辉帝忍着不快,让人把奏折送来,厚厚的一摞子,两个值班的中书舍人各自抱一摞。

  承辉帝随意的拿出一份看一眼,弹劾贾琏残害同僚,因为一点小事,把人关在牢里。

  承辉帝转头问裘世安:“去看看,人是不是关牢里?”

  裘世安道:“嗨,那五城兵马司就没牢房,后院两排屋子,临时关人用的,哪来的牢狱之说?”

  承辉帝又拿起下一份,弹劾贾琏顶撞上司,目无法纪,巧立名目敛财(创收),五城兵马司乃京城一害,万民苦之久矣!

  “文笔还不错,就是满嘴的胡说八道,贾琏接手后京城治安大为改观,难道要回到过去,满大街权贵子弟横行霸道,隔三差五闹事才好么?此人居然也能是御史,吏部是怎么选官的?”承辉帝破防了,直接开喷了。五城兵马司是贾琏的政绩,也是皇帝的政绩。

  裘世安在一旁说了一句大实话:“可惜,林如海远在四川,鞭长不及。”

  承辉帝拍案而起:“王崇身为右都御史,知法犯法,结党营私,以上压下,以多欺少,道德之败坏,令人发指。”怎么他也提道德呢,这是李亨留下的印象。更是这帮官员们,整天挂在嘴边的东西。动不动拿道德做武器,攻击别人。

  只能说,回旋镖这东西的伤害虽迟但到。

  “要不,奴才去传贾琏?”裘世安低声问一句,承辉帝一摆手:“不必了,留中吧,等林如海回来,让他来处置。”

  裘世安知道,王崇完蛋了,承辉帝现在不出手,实在是不想脏了手。

  五城兵马司关人还是很人性化的,五位御史的家属来送饭的时候,就没给拦着,不但不拦着,还让人见面说话了。

  上元节过去了,远在四川的林如海,也启程回京,这么长的时间在外地,林如海归心似箭,早起晚睡,一直在赶路。

  

  至于一群犯官,林如海则是派士兵押着,坐车慢慢的往京城而来。

  贾琏与王崇的嘴巴官司,看似没了下文,他也没在意,反正也没啥损失就是了。

  正月十六日,早晨刚起来,心情还沉浸在昨日的节日气氛中时,贾蓉一脸兴奋的冲进来:“二叔,祖父没了!”

  贾琏顿时错愕,贾蓉赶紧换了一张沉痛的脸:“昨夜祖父炼丹,操作不当走了水,烧了半个玄真观,他人也没救出来,烧的没了样子。我去的时候,玄真观里的人跑了大半,就剩下几个无处可去的坤修。”

  看着贾蓉的表情,贾琏很想说一句,但凡你能掉两滴眼泪,我都相信了你是真的痛苦。你这是痛苦么?你这是因为能照顾几个坤修而兴奋,你这喜好要改了,以前是喜好贾珍留下的,现在连祖父的双修对象也喜欢上了。难怪焦大说了,东府除了门口的石狮子,没有干净的东西。

  “哎,敬大伯真是太不幸了,正好上元节也过完了,不然喜事变丧事。对了,老祖宗那边通知了没?”

  贾琏赶紧问一句,贾母那边真要没通知,就太过分了,怎么能先来贾琏这里汇报呢?

  “秦氏去了!”贾蓉眉毛一跳,贾琏脸上微微发烫,镇定道:“那就好,我爹那边,我去通知吧,你回去抓总,抓紧救助伤患,准备丧事。”

  贾蓉赶紧告辞回去,贾琏突然想到,好像忘掉了什么事情?哦,贾珍,忘记问贾珍了,忘记就忘记了,也不算什么大事。

  招呼袭人换一身深色服装,准备去给贾敬表达一下哀思时,突然想到了当初裘世安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是哪句话来着?当时没听懂来着?

  现在贾琏似乎明白了,贾敬自以为聪明,实则乃取死之道。伴君如伴虎,老虎是会吃人的。

  现在要说贾敬的死与宫里没关系,杀了贾琏都不信。

  贾琏的愉快,瞬间消失了,步履也变得沉重了起来。对皇权的认识,再次得到了加强。

  甄家不过是抄家,人还能活着,贾敬却已经被烧成灰了。

  想到甄家,贾琏不禁想到了妙玉,又想到了甄欢,这对姐妹先后住在馒头庵,跟贾家渊源不浅啊。还有就是甄家的东西,在谁手里,是贾敬藏着,还是妙玉藏着,或者说是妙玉知道东西藏在哪里?这些东西肯定价值不菲,不然贾敬也不至于冒险,把命也搭进去了。

  “来人,备马!”贾琏招呼一声,飞快的出门,也顾不上去知会贾赦了,出门后直奔城西而去,至馒头庵时,见大门紧闭,上前敲门。

  不一会里头出来个带发修行的妇人,见来的是贾琏,皱眉道:“主持带着徒弟去了府上,您怎么来了?”

  贾琏淡淡道:“我来看看你家主人,问她有没有要帮忙的地方。”

  妇人表情挣扎了一下道:“此间吃穿用度差了点,我家主人不喜欢,这些日子一直在吃老本。贾大人如真心想帮忙,容我去禀报一声。”

  贾琏听着都想笑,还是忍着挥手道:“去吧!”

  妇人关上门才走,贾琏也不生气她的无礼,想到的八旗子弟家道中落后,依旧提着鸟笼子逛街,茶馆里喝茶,茶叶留下晒干,下次再用的事情。

  承辉帝对甄家动手后,想必妙玉和身边的人带着的东西不多,这么些日子下来,也没个进项,可不是日子难过么?

  偏偏面对贾琏这个能指望上的人时,妙玉身边的人还端着架子,简直可笑。

  不多时,门又开了,一脸清冷的妙玉出现,明明不过十二三岁,看着却暮气沉沉,给人一种强行装出避世出尘的感觉。真要是避世修行,你喝茶别用雪啊,别用露水啊。生活上如此的讲究,你说你是出家人,自己信么?

  “居士,有礼了!”妙玉这次态度好多了,率先稽首。

  贾琏回礼道:“打扰了,方便单独谈几句么?”

  妙玉回头看看,身边的人都没表态,这才点点头:“请跟我来!”

  妙玉直接出了大门,往后面的山坡上走,贾琏慢步跟在后面,走出去五十米左右,妙玉站住回头问:“居士,这里说吧。”

  贾琏看着她那双大大的眼睛道:“昨夜,玄真观走水,贾敬没了。”

  总归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妙玉的眼神里闪过一道慌乱,强作镇定:“是么?太遗憾了,居士节哀!”

  贾琏见状,安抚她道:“你在此处修行,并不是秘密。该知道的人,一直都知道,哪怕你在苏州,在江宁时,都知道。”

  妙玉彻底慌了,连着后退两步,惊恐的看着贾琏:“你说什么,我听不懂。”

  贾琏上前一步,继续施压:“不懂不要紧,你知道贾敬为何而死就行!”

  妙玉见他逼近,更加慌乱了,连声道:“我上哪里去知道,他死不死的,与我何干?”

第417章 让你们知道什么叫残忍

  总归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稍微一试探,底细就摸清楚了。

  这就是个被人保护的很好的小姑娘,所谓的高冷,不过是她习惯了的生活方式,甚至有点洁癖。

  “与你无关就好!”贾琏没有继续逼迫她,妙玉轻咬红唇道:“刘嬷嬷说,贾家能护我周全!”

  这是一句大实话,贾家在,自然能护她周全,若不在了呢?被贼人掳走,那个贼未必就是真的贼。

  “你安心在此静修,自然无事。”贾琏也没多问,想必甄家给贾敬的东西,妙玉是不知道的。

  至于贾敬是不是身怀对旧主的忠义,贾琏肯定是不信的。反正人也没了,东西对贾琏而言,并不是很重要,提醒妙玉安心待着就好。

  贾琏身上正好有揣着点银票的习惯,此刻拿出来递给妙玉:“身上就带了这些,你收好!”

  妙玉果然是个没啥生活常识的人,接过后也不看多少,非常的理所当然。

  贾琏送她回庙里,转身策马下山。

  妙玉出了山门,驻足凝视贾琏带着家将,沿着蜿蜒道路渐渐远去。

  关于身世,妙玉只听刘嬷嬷说过“贵不可言”,可惜刘嬷嬷没了,只能离开烟花江南北上,寄居此地。

  妙玉不知道的是,没有了大观园,她也没机会住进去。

  贾琏直接去了玄真观,实地看看,所谓烧了一半,倒也有点夸张,不过是烧了三四间屋子。

  贾敬的尸体已经入了棺材,摆在玄真观的大殿内。

  一二三四五,一共五个坤修,身着缁衣,正在灵前念经。

  正在忙碌的贾芸见贾琏进来,急忙上前见礼:“二爷来了!”

  贾琏颔首致意:“如何停在此间?”

  贾芸解释:“意外死亡,恐生怨气,安置在此,有三清在,不会出乱子。回头和尚道士来了,做七七十四九日法事,安稳的上路。”

  一番含蓄的解释,贾琏听明白了,贾敬在世的时候,恐怕对儿子孙子都严厉的很,贾珍多半是学的他。

  心里无论怎么想,贾琏也要上前祭拜,上三炷香,磕几个头。

  回到贾府,这边已经挂满了白绫,东府门口扎了棚子,设了个灵堂,只有牌位,没有棺椁。

  贾蓉见贾琏来到,上前道:“多亏有金石在,安排妥当,不至于乱了手脚。”

  贾琏见和尚道士还没了,便问他:“两边都要做法事么?”

  贾蓉道:“那是自然!”

  贾琏这边又上了三炷香,磕三个头,不求保佑,但求心安。

  神神鬼鬼的虽然不信,但总希望事情顺利的过去。

  “老太太那边怎么说?”贾琏又想起来了,贾敬敢藏妙玉,贾母应该是知道的。

  “老太太闻讯受了惊吓后,说是要在屋里诵经,为祖父祈福。故而,不见外人。”

  这话贾琏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什么叫不见外人?怕不是心虚吧?

  妙玉的事情,甄家的事情,要不要去问问贾母,算了,还是假装不知道吧,反正贾敬也没了,贾珍也瘫痪了,贾政外放了,今后府内没人能作妖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希望贾敬之死,能让贾母警醒。

  贾琏离开东府,还是去了贾母处,孝顺的人设不能崩,贾母受了惊吓,自然要去问安的。

  话说贾母处院内有两个妇人在门口,见贾琏来了,赶紧问安,贾琏表示来看祖母,一个妇人急忙入内通报,另外一个则解释:“小姐的交代!我也不敢违背!”这妇人年龄不小了,应该是贾母陪嫁时跟过来的,自然是忠心耿耿。

  贾琏没计较的意思,摆摆手表示无碍。

  不多时,鸳鸯跟着另外一个妇人出来,见了贾琏上前道福:“俾子给二爷请安!”

  贾琏点点头:“祖母如何?”

  鸳鸯犹豫了一下才道:“尚好!”

  贾琏点点头,猜了到了七七八八,贾母吓的不轻呢,贾敬被弄死了,她能不怕么?

  她怕什么呢?一个是怕皇帝算后账,一个是怕贾敬的鬼魂来找她。

  “告诉祖母,安心的歇着,明日我去法源寺,为祖母请个平安符。”

  “二爷有心了,俾子记下了。”鸳鸯再次道福,贾琏转身走人。

  贾琏回了自家院子,王熙凤正在休息,见贾琏进来,假模假式的要起来,贾琏赶紧伸手:“起来作甚!”

  王熙凤低声道:“也不知道为何,祖母今日得知敬大伯的事情,慌张的厉害,走路都不稳当。急急忙忙的让大家伙各自散去,自己去了内里,说是要念经祈福。”贾琏听了,越发笃定,贾母知道妙玉的事情,就是不知道甄家的东西,贾母是否知道详情。

  “二婶怎么说?”贾琏看似随意的问,事情需要人去办,贾敬与贾母之间需要人传话。王夫人不可能亲自去,她有可能安排人去。

首节 上一节 361/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