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334节

  贾琏毫不介意的自嘲道:“微臣知道自身的斤两,微臣这般闹腾,若无陛下之庇护,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这话真假多少承辉帝不得而知,但他听着心里真的高兴。

  “此事交给卿去承办,实在是太正确了。如今西洋各国横行海上,世界之大,不可坐井观天,否则假于时日,必受其害。对西洋各国,保持接触,增加了解很有必要。”承辉帝在这个问题上,不自觉的深受贾琏的影响。

  “陛下,臣以为必须严禁茶树外流,一经发现走私茶树,以谋逆论处。与此同时,为确保对外贸易优势,必须进一步增加水师的力量。微臣建议,应该增设水师税,凡出口茶叶,必须缴纳一部分利益,用于壮大水师建设。再者,水师一词应改为海军,彰显国策之重视。”贾琏很正式的发出建议,茶叶作为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怎么重视都不过分。那些为谋私利而祸害整个国家利益的人,千刀万剐都不过分。

  承辉帝听到这些建议,表示认可的点点头:“朕会认真考虑,此事还需内阁配合。”

  只能说,太祖内阁制度的巨大惯性还在,承辉帝也秉承了这个理念,必须尊重内阁权利。

  其实,这是个好事,贾琏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又回到是否答应与法兰西合作的问题上。

  “眼下国内尚有不稳之处,本朝应致力于安内的同时,壮大自身力量。法兰西国王邀请介入北美殖民地之事,不符合我国利益,应礼貌回绝。英吉利使者愿意奉上一万磅的金币,微臣代陛下收下冲入内库,也不枉他们跑一趟的辛苦。”

  承辉帝被这话给逗乐了,忍着笑道:“嗯,贾卿收钱办事,没毛病!”

  贾琏心目中大周的问题很多,需要改变的很多,但他只有一个人,想要做的事情却很多,无奈的很。接下来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培养与自己理念相同的人才之上。不敢说颠覆大周的体制和文化,至少要培养一大批愿意睁开眼睛看世界,愿意接受自然科学观念的群体。

  

  “国库以及内库收入中,对外贸易收入占比与日俱增。臣非重商,而是从国家财政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西洋列强掠夺全世界财富的同时,相互之间斗争不休。最终会以军事手段展现出来。其武器装备的发展速度,必定远超国内。时间长了,以西洋各国的德行,早晚会打上门来。反观国内,依旧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氛围中,自以为天下无敌之辈比比皆是。此辈将内外利益瓜分殆尽,窃据朝堂,文官忙于内斗,武将兵为私有。不可视而不见,否则王朝更替不远也。”

  贾琏必须把话说的很重,这才能引起承辉帝的重视,当然也没打算一次说服他就是了,多说几次总能起作用的。

  承辉帝听着不置可否,只是点头道:“卿之心,朕明白。出门办事辛苦了,先回家休息一日,后续接待工作,还要卿出力辛苦。”

  “此为人臣之本分!不敢当辛苦二字。”贾琏知道这就是端茶送客了,起身告辞。

  出了皇宫,贾琏不禁感慨,这就是制度性的问题,皇帝的眼光再长远,先看的还是屁股下面的位置稳不稳。

  造反的代价太大了,改造整个国家人民的思想,需要的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

  从变革的角度出发,还是要先改造思想。这个很难,但必须去做。

  为什么说很难呢?没有经历过列强打上门来,按着头签丧权辱国条约的痛苦,国人是很难改变既有观念的。

  从近代史看,改变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人改成了下跪,这部分人的嗓门还大,他跪着,你就必须跪着。

  否则这些人就会像对待异端一样,冲着你狺狺狂吠,还要把你架在火上烧死。

  而另外一部分人,他们从祖先的文化中汲取养分,同时吸收外部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土文化,誓要改天换地。

  这一部分人有信仰,有行动力,不怕流血,不怕牺牲。

  贾琏没有那么伟大,但他愿意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改变点什么,至少让更多的国人,看到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回到家中,有一天假期的贾琏,自然要先去拜见贾母,走一个孝子贤孙的流程。

  不料见贾母时才发现有客人在,薛姨妈和薛宝钗都在场,一个坐在王夫人身边,宝钗站身后。

  贾琏入内,上前见礼,随后一一问候,轮到薛姨妈和宝钗时,贾琏多说了一句:“国事繁忙,没能抽空去拜见,失礼了!”

  薛姨妈赶紧站起,侧身让过贾琏的行礼,回一句道:“琏哥儿哪里话来,你为朝廷重臣,我不过一介妇人,当不得!”

  宝钗在一旁道:“见过琏哥哥!薛家之事,哥哥出了大力气,妹妹在此郑重谢过。”

  贾琏还礼道:“都是亲切,不必客气。”

  没有多留,贾琏便回了自己的院子,显怀的王熙凤在屋内躲热,得知贾琏回来,起身响应:“爷可见到了薛姑妈和宝钗妹妹?”

  贾琏笑道:“在老太太那见着了,屋里那么些人,聚在一起,她们也不怕中暑。”

  王熙凤掩着嘴笑道:“爷最促狭,哪有如此不堪?”

  洗脸更衣后,贾琏坐下喝一碗冰镇酸梅汤,冷意从冰鉴中流出来,很是惬意道:“这天就该安心的呆自家院子里才舒坦。”

  王熙凤道:“薛家老宅此前住的少,冰窖里没存货。薛姑妈要送宝钗候选,不料今年国丧,事情算是黄了。”

  正说着呢,帘子挑起,平儿与桂香也到了,连带着各自丫鬟,屋内人一下多了。

  王熙凤想到贾琏调侃老太太那边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贾琏也想到了,顿时有回旋镖打脸之感。

第388章 都怕麻烦

  贾琏也没想到,很快就见到了薛宝钗。还是跟着迎春、探春一起出现的,她们一起来看巧姐。

  三个小姑娘一大早就来,围着巧姐转悠逗她玩儿的时候。

  贾琏端着茶杯坐在一旁,看似无聊,实则目光不时的扫过三个小姑娘。

  迎春最大,已经是读初中的年龄了,按照这个时代的礼法,十三岁的小姑娘可以找婆家了。

  作为亲爹的贾赦找贾琏提过一次,被贾琏一句:【父亲不必费心,我自有安排】,给打发了。

  贾赦当时也没说啥,毫无用父权抗争一下的意思,只是找贾琏要了一千元的票子,笑嘻嘻的走了。

  说起来贾赦这个没啥用处的爹,就这么一点好,给银子行。

  其实贾琏很清楚,勋贵中不少人看上了迎春,找贾赦没少递话,贾赦都以贾琏甚爱其妹,做父亲的也管不得为借口推辞了。

  贾赦又不傻,一個庶出女,人家能看上你什么?贾家的门楣么?别闹了,要不是贾琏的崛起,贾家就是一座风雨飘摇的破屋子。

  目光落在宝钗身上,比起以前的稚嫩,如今的宝钗初长成,正值某杜姓SP作诗云的豆蔻年华,生的落落大方,兰心蕙质。

  贾琏并无太多想法,只是感慨当初元春进宫时多大来着?才十三岁的少女,薛姨妈就指望给人送宫里去了。

  莺莺燕燕,叽叽喳喳,伴随着巧姐几声欢快的“啊啊啊”的叫声。贾琏整个人都有一种松弛感,恨不得缩在躺椅里,像一只冬日里享受暖阳的猫。迷迷糊糊的,又睡了。睁眼时才发现屋里很安静,只有袭人坐在一旁,腿上一个似乎总是登场的道具,小篮子。

  “都走了么?”看看怀表,才睡了半个小时,浑身精神都回来了,比昨夜睡一觉起来都舒服。

  “二奶奶带着小姐去看老祖宗,两位姨娘去歇着了,二小姐她们回去打马吊耍子,说是要大战三百回合,香菱也被生拽去了。”

  袭人非常有条理的讲清楚情况,贾琏听了忍不住问:“你怎么不去玩儿?”

  “爷在外面不管,在家里身边不能离人,否则便是做下人的怠慢了。”

  贾琏愣住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袭人,这是被贾母洗脑的结果么?

  “风儿也是,大热天的带着孩子乱跑什么。”贾琏随口吐槽,主要是担心孩子。

  正说着呢,门口贾蓉进来:“二叔,有没有酸梅汤,快赏一口。”

  贾琏见他便露出笑容道:“这天热死人,你怎么过来了。”

  袭人从边上的草编笼子里取了一壶酸梅汤,倒了两碗过来,显得眼睛里有火。

  贾蓉接过一碗喝了,舒服的吐一口浊气,碗放下顺手接过另一个丫鬟递来的毛巾,擦擦身上的汗后坐下道:“这算的什么,侄儿早晨去了城外的烟叶地才回来,干活的烟农才叫热呢。一个一个的,浑身汗水里捞出来似的。”

  贾琏知道他在摆功劳,卷烟生产的事情,现在贾琏基本不过问,贾蓉却不敢怠慢,有事没事一定要来汇报的,贾琏不在家,就向凤姐汇报。看他的样子,丝毫没有宁国府嫡孙的自觉。

  “东府还好吧?珍大哥和嫂子如何?”贾琏客气一句,贾蓉的表情有点怪,一闪而过之后笑道:“我爹还是那样,阴雨天气腿脚不利索,一点都不耽误他出去花天酒地。因为在青楼里抽大烟被龙禁尉抓到两次,都没为难他。尤氏也挺好的,整天在家带孩子。”

  贾琏听到抽大烟三个字,顿时眉头微微一皱:“现在大烟好买到么?”

  贾蓉犹豫了一下才低声道:“侄儿正要说这个事情,朝廷不是出台了禁烟令么?京城里的大烟贩子没那么光明正大了,藏头露尾的。今天出城时,经过一片农田,上面没种粮食,种的是一种花开的极为艳丽的玩意。那庄子是谁的不知道,只是远远地看见二皇子府上的一个管事。”

  贾琏狠狠地愣住了,怎么扯上了二皇子?按说他也不缺钱啊?难道是下面的人打着他的旗号,种大烟谋取暴利?

  朝廷的禁烟令发布后,具体执行都是下面的官府,并没有专门的执行机构。显得没那么重视的原因,这玩意的危害还没有大面积扩散。

  不然王子腾怎么就敢把缴获的大烟都拉去卖掉呢?

  贾琏非常的恼火,好嘛,我这边大力在推动禁烟,你们倒好,自己种上了。

  沉思一番后,贾琏交代贾蓉:“这事情你别管了,也不要对别人去讲。”

  贾蓉点头表示知道,随即起身告辞,贾琏送他出门,正要回转时,王熙凤回来了,坐着软轿,两个虎背熊腰的妇人抬着,两个跟在身边打伞。后面还有一溜妇人跟随,这排场,这威风,好家伙。

  王熙凤见了贾琏便道:“蓉哥儿来了,两府的买卖,全赖他在处理,真是辛苦了。”

  贾琏伸手接过巧姐,闺女正呼呼大睡,入内放下后,王熙凤在身后道:“林家姑父回京了,去宫里面圣了,派管家来报的信。”

  林如海总算是把西北边防的案子处理完毕了,这段时间朝廷安排了不少官员去上任,林如海处理案子没花多少时间,倒是赈济、安置百姓,重建张家口等地的机构,花费了不少的时日。相比之下,李驰这个阁老,在山海关一直呆着没回来呢。

  朝廷的意思,贾琏很清楚,不就是想法子给山海关镇守上下掺沙子么?这个事情处理的手段,在贾琏看来很磨叽。优柔寡断。

  按照贾琏的意思,就该雷厉风行,直接下令调走玄理,蛇无头不行,剩下的人不随意拿捏么?

  偏偏内阁主张不要轻举妄动,承辉帝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没能趁着西北大捷的机会,一举解决掉山海关镇守总兵的问题。

  贾琏也知道,不是皇帝不想,而是京营整编还没完成。皇帝和内阁都不愿意冒险,贾琏也没啥可说的。

  最新消息,因为神机营的战果太过耀眼,三大营乃至御马监,都在要新装备,甚至已经在从神机营挖人了。

  据查,已经有三十几个低级军官被三大营用升官给勾走了,杨统制那边汇报了一次,贾琏的意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留不住的留来何用?

  贾琏再三叮嘱,挖走低级军官不要紧,自己再提拔培养就是了。参谋处的人一个都不许碰,发现就翻脸。

  说的重一点,神机营的战斗力,有三成甚至更多源自参谋处。搞笑的是,各大营来挖人,只有西山大营的老孙想借一个参谋,被杨统制顶回去了。可见,其他两个大营的人,并没有认识到参谋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地认为,有新装备和新战术就足够了。

  得知林如海回来,贾琏赶紧收拾出门,先去林家等着。

  生了儿子之后的贾敏,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生活极有盼头的那种,显得神采奕奕。

  面对贾琏时,贾敏心情复杂,还是很热情的招呼贾琏落座喝茶。

  贾琏刚坐下,黛玉便拿着小团扇,亭亭袅袅的出现了:“见过琏哥哥!”

  贾琏起身回礼,用电视剧里的黛玉对比一下眼前的黛玉,有一种时光错乱之感。多了几分活泼,少了几分多愁善感的仙子,不再是电视剧那朵带刺的花。

  “林妹妹一向可好?”其实这话没必要问,看看黛玉身上显得有肉了,就能看的出来。下意识的对比了一下宝钗,一个出尘独立,一个国泰民安。正所谓春兰秋菊,各有擅长。

  “好着呢,琏哥哥在外为国事奔忙,清减了许多。”

  

  陪着母女二人说了一会闲话,林如海从外面进来,很明显的微微皱眉,很快便展颜一笑:“链哥儿来了!我猜你就在这等着”

  贾琏起身见礼,贾敏张罗下人伺候林如海梳洗更衣,换了一身轻便的出来,招呼贾琏道:“坐下说话。”

  “朝廷禁烟令下来后,还有人种大烟,似乎还与二皇子有关系!”贾琏开门见山,就是想看看林如海的态度如何。

  林如海没想到贾琏上来就先放个大的,顿时眉头紧皱,低声道:“真是麻烦不断!”

  贾琏极为耐心的等候,过了一会,林如海才抬头:“找个人悄悄的匿名给几家报纸投稿揭发最为稳妥,《民生报》是三皇子在管事,你觉得该如何处置。”这是一道考试题,林如海有心看看贾琏到底如何应对。

  贾琏不假思索道:“也投一份举报,我倒要看看,三皇子会如何处置此事。通过此事,可以看看京城各家报纸的立场。”

  林如海冷笑道:“你想的美,这种麻烦谁家报纸会直接刊登?说的好听一点,报纸揭发叫为民请命,说的难听点,没好处的事情谁干?”

  贾琏无所谓的摇摇头:“龙禁尉在京城耳目众多,即便没有一家报纸刊登,只要消息传到陛下的耳朵里就行。”

  两人三言两语的,就把事情给定下了,说明此前贾琏充分考虑过这个问题,林如海作为老江湖,瞬间就找到了最优解。

  贾敏不是很明白,在一旁眨眨眼,看着这姑父与侄子很有默契的样子,再看看黛玉站一边盯着贾琏看,心头又欣慰又有点酸楚。

首节 上一节 334/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