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324节
作为老部下的杨统制看看地图后,恍然大悟:“卑职明白!”
贾琏的指挥部进入怀安县城时,时间还早,带着十几个随从的贾琏,骑马在城内转了一圈,看着遍地的残垣断壁,以及零星可见的百姓,脸上烟熏火燎,眼神麻木的看着官兵。空气中还有点肉香味,硬着心肠的贾琏当做什么都没感觉到。
“县城虽然不大,怎么也有个五六千人口吧?”贾琏看似随口发问,齐迅的回答却很确定:“没有官方统计,作为连接西、北两个方向商路的县城,人口应该不少于一万,甚至不少于一万五。前锋营询问过几个获救百姓,战前五天,城里的老爷家眷先送走了,战前三天,官老爷全跑了,城里的地痞无赖乘乱四处抢劫后,有钱的往西边跑,没钱的往南边跑。这是跑出经验来了,知道东边更指望不上。”
贾琏没说话,心里默默的又记一笔账,晚上就写报告给皇帝看看,宣大之间的县官们都是啥德性。
因为逃跑之前的一把火,县城被烧的七七八八,晚上贾琏也只能睡帐篷。尽管县城的城墙不高,也没有护城河,但真要守的话,好歹拖三天吧?仔细想想,张家口都弃城而走了,下面的县城军心何在?现在获悉的情报显示,张家口方向几乎是向京城发出通报的同时,知府、参将等都跑了。
大户人家跑路,肯定会留下点人看守宅院的,留下的人无一幸免。大量的财富没来得及带走,先便宜了敌人,又便宜了西山大营。
追是肯定追不上了,所以,贾琏一点都不着急了,晚上夜宿的也早。
城内巡视完毕,贾琏又出城巡视一圈,吓的杨统制赶紧带上五百骑兵跟上保护。沿着往西偏北的道路走了十里,这条通往草原的道路上一片杂乱。沿途可见丢弃的辎重,可见此前与之激战的草原部落,撤往了兴和县方向。
“派一队骑兵去兴和县看看!”贾琏丢下一句话,带队往回走,杨统制赶紧安排人马照做。
次日一早起来,最近颇为上火的贾琏,嘴角起了个燎泡,说话都疼的皱眉。柱子找来了点菊花茶,泡好了给贾琏去火。
指挥部里每天起的最早的是齐迅,此刻进来看着正在喝菊花茶的贾琏,低声汇报:“兴和县的探哨回来了,一共见着九个躲地窖里的百姓,说是兴和县遭遇了偷袭,城内有细作占据了城内。满城六七千人口,或杀或掳。”
“京城有新的指令下来么?”贾琏心头发苦,嘴角越发的疼了。深刻的体会到了历史书上,往往几个字的记载是何等的残酷。
齐迅没说话,只是平静的站着。贾琏起身拍拍屁股,龇牙咧嘴:“走!”
出城后马背上的贾琏往西北看去,视线的山峦上有看不到的长城垛口,后面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那么问题来了,李逆如何越过长城的呢?
希望到了大同能有个答案!
人还没到天镇,前方传来的消息是城池已经空了。情报显示依旧没有战斗。
贾琏的火气又大了一些,无论是怀安还是天镇,都是有驻军的,难道说还没看见烽火,官员们就跑了么?
二十五日至阳高时,贾琏已经麻木了。
二十六日,脸色阴沉如寒冰的贾琏,看见了西南方向的白登山,顿时勒马久久停留,凝视前方。
那个叫刘邦的流氓,就是在这里被围住的吧?
“都督这是在看白登山?”齐迅上前低声问话。
“嗯,距离云州与大同不远了吧?没记错的话,大同以前叫平城。”贾琏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已经不那么上火了,就算有火也不对自己。
感受到贾琏眼神里的杀气,齐迅微微缩了一下脖子:“都督所学渊博!”
“少拍马屁,汇报情况!”贾琏没好气的怼他,齐迅反倒轻松道:“根据夜不收与前锋营的反馈,出了天镇之后贼撤走从容,能带的都带了。”
贾琏怒视:“情报表述一定要简洁明了,我白教你了?”
齐迅对此并不害怕,极为平静的继续:“据此判断,大同守军并没有出城的迹象,甚至连侦查都没有,至少目前没有发现。”
草!贾琏真的有点破防了!
大周在防御北面草原时,基本继承了前明的长城防御体系,重点在二线的各县驻扎重兵,大同、云州更是互为犄角的重镇。
现在的战况充分说明了,长城沿线没起作用,看地图就像只有半边的拉链。
贾琏心里默默的站在承辉帝的角度看问题,他应该才是最破防的。宣大一线,每年拨款三百万两,改银元后拨款四百万才批的预算。
所以,手持金令牌的我,是不是能多杀几个?
二十七日,行军的最后一日,前方总算是传来了明确的消息,发现大同军镇的侦骑。
“命令,城外扎营,让七品以上的官员,明日出城来见。”贾琏一声令下,大军戛然而止,这时候距离大同二十里。
尽管时间还早,贾琏还是让城内官员不要立刻过来,而是先扎营,下令全军,整顿军容。贾琏带头洗澡洗头,换一身干净的衣服。
出征这么长的时间,说的难听一点,身上都臭了。
尽管时间只是午后,全军上下开始忙活,轮流沐浴更衣。据说附近一条小河里的鱼,下游全都翻了白肚子。
忙碌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次日一早,贾琏起来后巡视军营,各部军容整齐,很有精神。
大同方向的知府、总兵等各级官员,凌晨就起来了,不是不想睡,很多人就是直接睡不着。
所以,当他们一路走了二十里,出现在大营外面的时候,看起来都没啥精神。
贾琏还以为,总有个别官员不敢来或者称病不来的,看了名单后发现全都来了。
上百官员还带来了不少各自的部下,不下千人。看着道路两边士兵,扛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怎么都觉得是场鸿门宴。
没人敢离开,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个别人回头交代随从,多数人面色如土的至营门外,艰难的下马等候。
一身戎装威风凛凛的杨统制出来,冲各位官员抱手见礼后,简单寒暄,看了一眼那些随从们,口中淡淡道:“各位大人随某入内,随行人员留在营地外制定区域等候。”不少官员们脸色都变了,身后的随从们也露出警惕的表情,纷纷上前。
杨统制举起右手,两边的士兵纷纷举枪瞄准,现场一度凝重时,杨统制继续道:“违令者,就地格杀!”
一部分官员赶紧加快脚步,走进营门,随从们纷纷往指定区域,还剩下一小撮在犹豫的,杨统制却没有给他们机会,狠狠的落下手臂。
砰砰砰,枪声响了,七步之内,别说线膛枪,滑膛枪都不会打歪。
枪声一响,走进大营的官员们,纷纷站住回头,看着瞬间倒下的百十人,随风而至的血腥味,好几个官员哎哟的一声,直接坐地上。
“补刀!”一声令下,端着刺刀的士兵纷纷上前,对着还没死的官兵补一下,免得还有生还的可能。
一身戎装的孙统制,心情复杂的看着这些文武官员,指着中军大帐:“各位同仁,请吧!”
一百多个官员,无论文官武官,职务高低,无论年龄,走路的时候都不太利索了,有的腿软走不动,有的磕磕绊绊,有的艰难的爬行。
真,丑态百出!
大营外面的士兵,熟练的清理尸体,里头的官员们却步履维艰的来到中军帐前。
换了一身临时二品官服的贾琏,站在中军帐外,看着在两边列队士兵的目光中,挣扎前行到五步之外的官员,朗声道:“在下贾琏!奉旨出征,先斩后奏,令牌在此!外面那些人死在军令之下,各位只要不违背军令,暂时性命无忧。”
先杀一波人,再亮出金牌之后,下面的官员情绪很快的稳定。
官员们分文武两边,按照官职高低前后站好,依次给贾琏这个临时二品大员见礼。
贾琏平静的等候各位官员的见礼后,开口说话:“各位都是有罪之臣,希望尔等老实一点,不要给贾某添麻烦!”
“贾大人,卑职也是青云书院的出身!我们见过面,喝过酒啊。”一个文官上前抱手,语气急迫的表达身份,贾琏看了一眼,张家口的文知府。
“回去站好!没叫到名字,不要出来破坏秩序,别逼我杀人!”贾琏的语气不能说严厉,也不能说温和,只能说机械,只能说平静的没人味!
一干官员,不论文武,听了都觉得很不舒服,但是看着周围全是端着刺刀的士兵,没人敢再说话。
等众人都回去,战战兢兢的站好了,贾琏才往后退了三步,看着这群守土有责却没能尽责的官员。
本想着大开杀戒的,可是之前在营地外杀了一百多人后,贾琏的杀气淡了许多。
很快齐迅从外面回来,低声汇报:“外面被杀的有张家口总兵、怀安、天成、阳高三地的知县、参将!”
好嘛,这些人也知道自己该死,除了文知府之外,其他人都主动找死了。
“各位,叫到官职名字请入内,面对提问请如实回答,若有不实之处,直接拖出去枪毙。”贾琏只说了一遍,希望他们抱着侥幸心理耍小聪明。
转身回到中军帐,贾琏大马金刀的在椅子上坐下,齐迅开始点名叫进,先文后武,挨个叫去不同的营帐,由参谋们审问。
贾琏这个营帐率先被叫进来的是张家口的文知府,入内后先冲贾琏抱手,得到微微欠身的回礼,也不纠缠,干脆的往边上桌子前站着等待审问。
尽管嘴上不说话,贾琏心里默默的给文知府点赞,是个聪明人。运气好的话,不会死在这里。
齐迅悄悄过来:“孙统制率部去接管大同与云州城防。”
贾琏没说话,齐迅安静退下,一切都按照计划有序的执行,剩下的就是先审问出结果后汇总,上报京师,等待处置。
孙统制兵分两路,接管城防的过程非常顺利,两地的官员都在这里,下面没人敢造次,少数低级官员的躁动,被果断镇压,没啥波澜。
参谋们忙了一天,最终整理出问询报告后,贾琏花一晚上的时间看完后,一言不发的命令,次日一早誊抄件作为附件,随战报送往京师。
时间往回推两日,京城,黄昏的夕阳下,三朵烟尘,三骑快马,当先者口中高呼:“左军捷报,左军捷报!”
沙哑的嗓音伴随着马蹄声,一路不停的冲进城门,路人忙不迭的躲闪,城门内不及闪避者,赶紧贴着墙壁站好。
第377章 心情矛盾
上火的不止贾琏一个,最近几天承辉帝也挺上火的,彻夜难眠导致的后果。
辽东方面的新动静,符合了岳齐的预判,通州一场大火,神机营和西山营出兵宣化与敌对峙期间,东平王搞了个会操(演习)。
正常年景的会操,往往选择在秋季,所以有【秋操】之说。
现在是五月,东平王搞会操,意思还不明确么?就跟实弹演习似的,随时演戏转化成实战。
八百里加急,跑死了一匹马,承辉帝收到消息起,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内阁开会,承辉帝居中,看似四个阁臣,两個候补,一个忠顺王。面对如此局面,一问一个不吱声。
是不想表现么?当然不是,没那个能力好吧?
这当口要是乱说话,大言不惭的抄【五年平辽】的作业,袁崇焕揭棺而起,鼓掌致敬。
都说崇祯性子急躁,没事就杀大臣,别人不好说,袁崇焕死的肯定不冤。
五年平辽是欺君之罪,擅杀毛文龙都是小意思了,蓟辽防线比某些女明星的裤带还松,后金打到城下,率部驰援不敢野战,要求进城。
别说是崇祯了,换谁当皇帝,都得弄死丫的。
在场大臣都知道承辉帝的性格,自然也敢乱说话,万一兑现不了,死罪未必,活罪难逃,个人荣辱是小,连累家族是大。
开了两天的会,辽东方面的对策依旧没啥新鲜的,还是岳齐去喜峰口前的那一套。李驰能不能镇住场面没把握,通州大营只能呆在滦州。
山海关总兵玄理是根墙头草,这是朝廷最无奈的地方,万一通州大营的主力去了山海关,玄理来个里应外合呢?
“陛下,李相书中所言,玄理情况尚且稳定,不必多虑!”孔照还是跟以前一样,先开口安抚一下皇帝的情绪。
承辉帝听惯了这类绝对不会有错的废话,以前觉得还能忍受,现在觉得格外的刺耳。
岳齐去了居庸、关喜峰口一线坐镇,内阁以及候补们都没有军事能力的弊端暴露无遗。
承辉帝嘴上不说,再次感受到贾琏不在身边的难受,节骨眼上还不能节外生枝,惩罚这些阁臣,人家也没错啊,就是不懂军事而已。
【不行,内阁中不能没有精通军事的臣子,此事之后,必须在内阁平衡文武。李驰也是文臣出身,军事上造诣也不算太深。】
“陛下,孔相所言乃中肯稳健之道,当务之急还是催一催粮食,稳定京城粮食价格及人心。”梁道远也说了句废话,不这么说不行,现阶段整个内阁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坏了哪个,其他人都得被牵连。
承辉帝瞄了一眼忠顺王,当年收拾武勋时,私下里他可是上蹿下跳,很是卖力。如今面对这个局面,军事上没有足够的武将,忠顺王该说话了。
忠顺王这一辈人,肯定是懂一点军事的,但不多。如果是百姓造反了,他倒是敢上的。问题面对的是东平王和东平铁骑,天下第一铁骑。
这个局面这个对手,忠顺王是真不敢上,只能低头躲闪,宁愿被皇帝厌弃,也不能把命丢了。
“朕思来想去,当下的局面,唯有王子腾可用了,拟旨调王子腾回京。”承辉帝开口拍板,不能再拖了,什么远水解不了近渴的话,都是屁话。万一东平铁骑破了山海关,王子腾在外还能领兵勤王呢,总有个盼头。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